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时间:2012-06-15来源:江门日报A15陈焕镛的铜像被树立在标本馆,他对植物分类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永远让后人铭记。 两人都遗传了父亲酷似外国人的面部特征。 3提出资源保护策略江门日报:你们认为父亲最可贵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江门日报:父亲在工作中有没有什么事令你们印象深刻? 陈都:父亲曾跟我们讲述他在英国购书的一段轶事。 4不太称职的父亲江门日报:陈都,父亲在70岁才生了你,是否对你很宠爱呢? 江门日报:父亲平时在家里做家务吗? 江门日报:在你们眼中他是怎样一位父亲? 江门日报:你们会以父亲为榜样来教育下一代吗? 他还与我父亲通宵长谈。
时间: 2012-06-15 来源: 江门日报 A15
陈焕镛的铜像被树立在标本馆,他对植物分类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永远让后人铭记。
陈焕镛的祖屋保存完好,一如他回乡的时候。
1964年,为了编撰《中国植物志》,74岁的陈焕镛不远千里带着家人来到北京,适应新的生活。 (翻拍)
1915—1919年,陈焕镛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眼神中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 (翻拍)
进入华南植物园的景区,我们见到了陈焕镛的儿子陈国仆、女儿陈都。两人都遗传了父亲酷似外国人的面部特征。哥哥陈国仆稳重少言、彬彬有礼,妹妹陈都活泼开朗、心直口快。在雨森群落区的一个水景平台,于世界各地奇花异草散发出的怡人芳香中,我们畅谈陈焕镛院士的往事……
1
婉言谢绝出国邀请
江门日报:父亲除了专心于植物研究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陈国仆:爱国。1919年,父亲硕士毕业时,导师劝他留美读博,一起到非洲去考察。父亲一心想着建立中国自己的植物学,执意回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年已六旬旅居香港的父亲非常高兴,乘最后一班飞机回到祖国怀抱,为新中国建设出力。
在逆境之中体现更为突出。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本可明哲保身,但为了保护学校的标本和图书资料,他先是把东西运到香港亲戚家中避难,后来又抱定“只有物亡我亦随物亡,物存未敢先求去”的决心,冒着毁掉一世清名的风险,借伪政府之力把东西从日军的魔爪下取出来,安全转运回国。1947—1948年,父亲被人污为“文化汉奸”,美国的导师力劝他去美国任教,欢迎我们全家迁美,父亲将毕生贡献于祖国科学事业的初志毫不动摇,婉言谢绝邀请。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已近80岁高龄,被扣上“里通国外的文化特务”、“文化汉奸”的帽子,身心受到极度摧残。1971年1月病危之际,他还对一位前来探望的教授说:“我坚信党,坚信党的政策,坚信毛主席路线”。其学生陈封怀教授认为“先生此言,铿锵有力,可表天日。”
江门日报:“国仆”这个名字,是父亲取的吗?
陈国仆:是的,取精忠报国之意,他曾在许多场合表示应该把自己所学全部贡献给国家。
2
没有存下一分钱
江门日报:父亲一直是高级专家,工资待遇不错,家里经济应该很宽裕吧?
陈都:妈妈说,家里没有存下一分钱,父亲的钱都用在了工作上。
陈国仆: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建立伊始,经费不足,父亲除尽力向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争取拨给每年大洋一千元的补助费以外,又将基金会付给他每年四千元毫洋的薪金全部捐献给研究所作设备费。1946—1948年间由于经费不足,父亲创办的《中山专刊》面临停刊的威胁,他说服在香港开办聚珍印书馆的叔父资助,使专刊能继续如期出版。在植物分类方面的图书既少又贵的情况下,他除把私人藏书借给图书室使用外,还费尽心机去购置图书。
陈都:十多年前,标本室的工作人员在清理杂物时,找到了一张奖状。奖状上面题有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的亲笔签名,内容为:“陈焕镛所长将其所藏甚有价值的外文图书及期刊432种共647期赠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图书馆,使研究人员得到很大益处,这种热心科学研究事业和精神是值得表扬的。”
还有,因为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每次考察队外出采集标本,父亲都是去的时候送行,回的时候接风。同时,研究所里不论谁家有困难,父亲都慷慨相助,从不吝惜。
3
提出资源保护策略
江门日报:你们认为父亲最可贵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陈国仆: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父亲早在1930年,就提出资源的保护策略,提出要有公共供热、供水系统,提出森林资源保护要减少浪费,要注意副产品的开发,科学监管,实行可持续发展,限制工厂的烟尘,现在这些已经成为共识,但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需要反思。退耕还林我们做了没多少年,但这却是80年前他就提出过的理念。
还有,他很早就提出要建立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是极有远见的。
江门日报:父亲在工作中有没有什么事令你们印象深刻?
陈都:父亲曾跟我们讲述他在英国购书的一段轶事。那是1930年,他出席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期间,偶然在伦敦旧书肆中看见前英国水师提督所著的《比茨航海植物学》一书,其中对于中国植物的图说,很有参考价值,但索价竟高达50英镑。他想尽办法在英国国立动植物园借来一本,花了8英镑雇人拍摄书里的图片和用打字机打印出书内有关中国植物的部分(约300页)共三份,后分贮广州、北平、南京三处研究机构。由此可见,父亲处事机智灵活、胸怀宽广,在艰苦创业之时,关心的不仅是自己主持的研究所,还有国内一些兄弟科研机构。
4
不太称职的父亲
江门日报:陈都,父亲在70岁才生了你,是否对你很宠爱呢?
陈都:没有,他对我们有很严格的家庭教育,所以我有点怕他。
记得大概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准备外出,天在下着雨,我拿起雨鞋正准备穿,父亲一定要让我把雨鞋倒过来抖一抖再穿,我偏不听,他很生气。后来我才明白,父亲在野外采集标本时,雨鞋里经常会爬进蛇、虫子什么的。很多年以后,我才懂得他当时的心情。
江门日报:父亲平时在家里做家务吗?他出国会给你们带礼物吗?
陈国仆:父亲几乎不过问家里的事情,大事小事都是妈妈一人操持。父亲是个美食家,当家中请客人吃饭他会亲自点好请客的菜谱,偶尔也会亲自下厨做几个菜。父亲出国一般不给我们带礼物,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只各有一件,我的是一台照相机,妹妹的是一组套娃。
江门日报:在你们眼中他是怎样一位父亲?
陈都:在我看来,他是一位优秀的植物学家,他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中,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半夜想起什么会马上爬起来写。他几乎没有空管我跟哥哥,是一位不太称职的父亲。我认为他在心底是爱我们的,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表露。可能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说句有点心酸的话,父亲在我心目中,更多的只是一个路名(植物园有一条路以陈焕镛的名字命名)和几座铜像。
江门日报:你们会以父亲为榜样来教育下一代吗?
陈都:我跟孩子说,外公在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因此,做什么事都要肯努力,愿付出,这样才会有一点收获。
陈国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亲的经历就是明证,我认为孩子应随自己的意愿去自由发展。
逸闻趣事
1
帮助破案
陈焕镛识辨植物,别具天聪,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约1932年),香港有一命案,死者经解剖检查,发现有树叶之残渣碎片,但在香港地区无人能识别此种植物,使得法院无从判案,后求教于陈焕镛,方知是剧毒藤本植物胡蔓藤(又名大茶药),他从此扬名省港。
2
不畏权贵
抗日战争广州沦陷时,陈焕镛曾为陈璧君所注视。陈璧君作为汪精卫的孀妇、陈焕镛的同乡(新会人),颇慕陈之声誉,要求陈在公众场合演讲,意欲为汪精卫的伪政权涂脂抹粉。陈焕镛登坛宣讲,题为“植物与人生”,畅述稻麦是人之主粮,蔬果助身躯发育,森林作建筑良材,神农尝百草而知药物,时珍辨药草而著《纲目》……滔滔不绝,听众为之入神,而令事主垂头丧气,大失所望。
3
严谨治学
陈焕镛观察敏锐,在植物分类上有不少重要的发现,但这些发现不轻易公诸书刊。探究某分类群之可否成立,他尤为审慎,例如银杉,就外部形态而言,他早已鉴别为新属,但为了探讨部分器官之解剖学特征,求得较深入而完备的材料,曾推迟两年多才发表。观光木属和任豆属,从新植物之发现至文章发表,曾经历了10余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多次到野外调查,收集和核实材料。
家乡人
眼中的陈焕镛
陈建帮、陈建伟(陈焕镛的远房亲戚,蓬江区潮连人)
陈焕镛
回来过两次
5月24日下午,夏日炎炎,蝉鸣阵阵。记者找到了陈焕镛的祖屋——潮连巷头牌坊街4巷1号。这里由陈焕镛的远房亲戚陈建帮一家帮忙照看。
52岁的陈建帮告诉记者,这座房屋是由陈焕镛的父亲陈蔼亭四兄弟合建的,占地200多平方米,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打开木制的趟龙门,宽阔的天井中一片绿植映入眼帘,清爽透气。抬头望去,屋檐处有精美的灰雕装饰,为草书和花鸟纹样。这里共有两屋、一廊、一厅,一口水井。
陈建帮的哥哥陈建伟说,陈焕镛父亲的家里有钱,在香港开照相局、印刷馆。陈焕镛经常拿自己的钱出来搞研究、搞植物园。他老爸和姐姐说他是“败家仔”。陈焕镛回来过两次,分别是1957年和1960年。现在家中还保留了一张他来时坐过的椅子,是酸枝的,明代款式。
陈建伟拿出一封信:“1957年回广州后,陈焕镛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亲笔信,父亲视如珍宝。”
陈焕镛在信中写到:“我这次回乡非常高兴,首先我很满意地看到我们的家乡与全国农村一道在合作化事业方面和广大农民兄弟生活方面获得很大的发展和改善……又蒙你们对我这样关怀和热情招待,请接受我衷心的感谢……当我在乡的时候,我发觉这房子有了一条裂缝,为了安全起见,我认为有修茸的必要,兹暂汇上50元,希查收作为修缮之用。”
陈建伟说:“听老人们说,陈焕镛回乡时有配枪警卫跟随,时任新会县委书记党向民出面接待,村里摆了好多围酒席,十分热闹。他还与我父亲通宵长谈。1978年,政府为陈焕镛平反时重新举行骨灰安放仪式,也有通知我父亲参加。我父亲还说,陈焕镛很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但因为老一辈的人都离世了,很多具体情况都不清楚了。”
2013-01-11
查看详情
陈焕镛:心念植物50载 一蓑烟雨任平生
1928年他在中山大学建立起我国南方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标本馆。 标本馆开始建立时规模很小,陈焕镛却提出要尽力使之与世界著名的植物标本馆相媲美。 执著追求,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植物学【陈焕镛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就立下豪言壮语:“中国一定要有自已的植物学、植物园、植物研究所、植物志。 江门日报:他对编撰植物志这件事怎么看? 吴德邻:他曾生动地比喻说:“植物志是植物的户口册,有了它人们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植物,把它们派上用场。 1963年中国植物学会3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经他安排我在会上作了题为《兰花蕉科植物之研究》的报告,后来他还亲自帮我修改英文摘要并安排于1964年的《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
时间: 2012-06-15 来源: 江门日报
1958年,陈焕镛(左二)与著名的植物学家塔赫他间院士(左一)和地植物学家拉弗连珂(右一)在研讨。(翻拍)
吴德邻(左)、黄观程(右)两位研究员,再见陈焕镛1957年鉴定发表的“活化石”银杉标本,感触良多。
1951年,陈焕镛作为团长,率中国植物学家代表团赴印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翻拍)
1919年秋,陈焕镛只身前往海南岛那大,成为到此采集植物标本的第一人。(翻拍)
对话人物
他长着一副外国人的相貌,却有着一颗纯粹的中国心。他专心于植物研究50多个春秋,甘之如饴。为了研究透那花、那叶、那果、那根,他生死不顾、忍辱负重。
41年,陈焕镛院士已经离开了这么久,提起他与植物的渊源,无论是子女还是后辈学人还无不感叹:“植物在他的眼中比儿子还亲”,“他生下来就是为了研究植物的”。
阳光灿烂的5月,我们来到了华南植物园,这里绿树成荫,大树参天,广阔宁静。56年前,陈焕镛院士亲自规划建设了这片占地4500亩的土地,目前每年有100多万人次徜徉于植物园中,领略世界各地植物的神奇和瑰丽。走进僻静阴凉的标本馆,我们看到一楼大厅的橱窗展示着陈焕镛院士的事迹;登上二楼,走廊道上树立着他的铜像,那专注的眼神一如生前凝视着前方——他与植物园之间的深厚情感从未间断,他与所热爱的学术领域须臾没有分离。
吴德邻研究员在办公室等候多时。满头白发的他埋首于堆积如山的书籍之间,他曾是陈焕镛年轻的同事,他数十年如一日参与陈焕镛院士未竟的事业,完成了《广东植物志》的主编工作和《中国植物志》的部分编撰工作。
1
出生入死,
奔赴各地采集标本
【陈焕镛生于官宦之家,父亲陈蔼亭曾任清政府驻古巴领事,母亲是古巴籍西班牙人。15岁时父亲去世,几年后,他被父亲的朋友带到美国就读,19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林学硕士学位。】
江门日报:吴老师,您给我们谈谈陈焕镛院士上海南岛的情况吧,他是怎么想到去那儿的呢?
吴德邻:当时,中国的植物资源已经被国外采集200年。到中国最早的一批传教士、海关官员等,都为中国的植物资源惊叹,一批批远道而来,又一批批运走。欧洲流行一个说法,“没有中国的花卉,不成为庭院”,而国内却缺乏完备的植物园和标本馆,以致研究本国植物分类学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参阅标本。目睹这些,陈焕镛很痛心。毕业时,陈焕镛的论文获得奖金500美元,按惯例,这笔钱用于获奖人前往欧洲游历,陈焕镛却提出要到中国采集标本。1919年10月,陈焕镛只身前往还没有人采集过标本的海南岛,开启了中国现代植物学分类研究的图卷。
江门日报:他在海南遇到了什么?
吴德邻:当时的海南岛交通非常不便,生活极其艰苦,但陈焕镛依然坚持了下来。有一次在采集时,他不慎从树上坠下,跌伤手腕又感染恶性疟疾,高烧至40多摄氏度,身上布满了蚂蟥叮咬的伤口,左手肿得像带着拳击手套。他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了十个月,采集了大量珍贵标本。第一次采集,他就几乎丢了性命。
江门日报:这些没有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吴德邻:没有。1922年夏,他和钱崇澍在南京筹得500元经费,与秦仁昌三人组织了湖北西部植物调查队,由宜昌出发,经兴山、神农架东侧至巴东,采得近千号标本,这是中国植物学家自己组织的第一次略具规模的调查队。只可惜,采集所得最完善的一套标本存放在上海招商局仓库,于1924年失火被焚。1927年他又继续往粤北、广州、鼎湖山、香港、广西、贵州等地采集标本,同时还与英、美、德、法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标本馆联系,建立标本交换关系,交换得3万多份外国标本。1928年他在中山大学建立起我国南方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标本馆。
江门日报:是不是现在我们所在这个馆的前身?(我们穿上蓝色的鞋套,来到标本室。这里四季恒温恒湿,许多宽大的铁制文件柜有序地排列着,柜子的侧面贴着标本所属科的编号。管理人员小心奕奕地取出第207383号标本,这就是被称之为“活化石”的银杉。陈焕镛与匡可任于1957年鉴定发表它,引起了全球植物界的关注。)
吴德邻:是的。标本馆开始建立时规模很小,陈焕镛却提出要尽力使之与世界著名的植物标本馆相媲美。为此,他亲自订立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方法。标本馆的每号标本有三套卡片,按不同需要分别排列存放,只要在采集人、编号、植物名、标本号码或采集地点之中知道其中一二,就可迅速地找到所要的标本。这种管理方法,为今日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打下了基础。如今,这里的馆藏已达百万号,成为我国三大植物标本馆(北京、昆明、广州)之一。
江门日报:陈焕镛院士为什么一直那么重视国际交流?
吴德邻:他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负有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和提高祖国学术地位的使命。1935年,他应邀出席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植物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被正式聘为植物分类组副主席,后又被推为该会植物分类组执行委员会委员。该会之有中国委员,陈焕镛为第一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认为国际交流是双向的,是有来有往的,不是单向引进,更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当时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标本,要在短短几年内得到那么多珍贵的国外标本是不可能的。
2
忍辱负重,战火中保护珍贵文物
【抗战时期,为了保护研究所珍藏的标本、图书,陈焕镛历尽艰险;抗战胜利后,他却蒙冤受屈,被一些人污告为“文化汉奸”。】
江门日报: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吴德邻:这一段历史早有公论。抗战开始后,广州时遭日机轰炸,经中山大学批准,该所于1938年把全部重要标本、图书和仪器搬运至香港办事处。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办事处被查封。陈焕镛心急如焚。此时,伪广东教育厅厅长林汝珩提出将农林植物研究所迁回广州,愿协助运返标本、图书,并将前留广州的研究所公物一并交还。这时陈焕镛与全所职员共商后认为:“与其慕清高之行为而资敌以珍藏,曷若利用权宜之措施以保存其实物,名城弃守,光复可期;文物云亡,难谋归赵,为山九仞,岂亏一篑之功;来日大难,当抱与物共存亡之念,赴汤蹈火,生死不辞,毁誉功罪,非所敢顾。”他们同意了林汝珩的计划,但声明研究所乃纯粹科学机构,拒绝涉及政坛。
江门日报:一片赤子情怀令人动容,后来呢?
吴德邻:抗战胜利后,陈焕镛以“如释重负”的心情与员工清点公物,报请中山大学派人接收。对此,中山大学农学院长邓植仪给校长王星拱的报告中提到:“查所称各节与及经过之记载,确属实情。该员忍辱负重,历尽艰危,完成本校原许之特殊任务,保存该所全部文物,使我国植物学研究得以不坠,且成为我国植物学研究机关唯一复兴基础,厥功甚伟,其心良苦,其志堪嘉。”1946年,教育界、法律界知名人士如许崇清、金曾澄、沈鹏飞、邓植仪等出于正义感,联名上书陈述事实并愿担保,至1947年当局以“不予起诉”了结此冤案。
3
执著追求,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植物学
【陈焕镛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就立下豪言壮语:“中国一定要有自已的植物学、植物园、植物研究所、植物志。”他的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
江门日报:您认为陈焕镛院士一生所作出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吴德邻:作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他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总体来说,有五大贡献值得称道:提出建立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设立华南最大的植物标本馆,建设华南植物园,创立了华南最有价值的植物专业图书馆,参与组织编写了几部植物志,包括《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
江门日报:他对编撰植物志这件事怎么看?
吴德邻:他曾生动地比喻说:“植物志是植物的户口册,有了它人们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植物,把它们派上用场。”“假如不真正把所有原始资料变成中国文字,则这门学科不能发展,不能使它成为群众的东西,而只能是少数人操纵的、专利的。”陈焕镛做副主编的时候,《中国植物志》只完成了数卷。2010年1月,这套历经四代科学家、耗费半个世纪,拥有126卷册的浩繁巨著终于完成,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完成了陈老的遗愿,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说着,吴德邻拿出完整的植物志,激动地向我们展示。)
院士小传
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陈焕镛(1890—1971),祖籍新会潮连(现蓬江区潮连街道办事处),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创建了中山农林植物研究室(后改为研究所),建成中国南方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发现100多个新种,10多个新属,其中裸子植物银杉属和为纪念植物学家钟观光而命名的木兰科孑遗植物观光木属在植物分类上有重大意义。他从事教学数十年,培养出了秦仁昌、蒋英、陈封怀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教授,这其中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他早年的助手。
后辈学人
眼中的陈焕镛
循循善诱的良师
吴德邻(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
1955年,刚认识陈老时我是小字辈,从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他任所长的华南植物研究所,他已是学术大家。
1962年我在编写《海南植物志》姜科的时候,在标本馆发现了2张从来没有见过的标本,经过仔细研究,确定它们为中国的新分布科——兰花蕉科。当我向他汇报这一发现,经确认我的鉴定无误。我很兴奋,准备立即发表。陈老却不以为然:“兰花蕉科全世界只有1属数种,你既然已确定广东标本为新种,说明你对全世界的种类已有所了解,不如写一篇专著性论文,顺便讨论一下科的位置。”
我担心没有外国标本,陈老当即写信(由我执笔)给当时在印尼的华侨孙洪范先生,后来孙先生果然寄来了兰花蕉属的外国标本。1963年中国植物学会3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经他安排我在会上作了题为《兰花蕉科植物之研究》的报告,后来他还亲自帮我修改英文摘要并安排于1964年的《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
讲道理的性情中人
黄观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
1958年,陈老到前苏联考察3个月,我担任他的秘书兼翻译。那时我们天天在一起。有天我们一起等车,他手上有英俄对照的小册子,一边看一边跟旁边的人聊起来,当时是5月份,天有点凉,我看他手上空空,就跑回去把他的大衣拿回来。一见面,他就批评我:“有没搞错,是我等你还是你等我?”等我把大衣给他,他又道歉了:“对不起,有时候是应该我来等你。”
他对俄罗斯文学很感兴趣,但看的是英文版。我们高兴时会一起喝点酒。出国时我只带了一条领带,他看我来来去去都是同一条红色领带,就找出一条有植物图案的送给我,“你不能每天都戴一条领带,我送你一条。”那条领带很有朝气,到现在我还保留着。
策划 / 谭乐生 钟筱村 黄创快
统筹 / 傅健 谭月韶
2013-01-11
查看详情
研究揭示为何“火不烧山地不肥”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揭示了华南地区造林前焚烧荒山现象背后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进行农业、林业种植活动时,往往要在毁林后放火烧一次山,我国华南地区造林前也会对荒坡进行过火。 针对该问题,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课题组博士生杨龙在导师任海的指导下,以华南退化坡地广泛存在的芒草丛为对象,把6种代表性的乡土种和外来种的树苗种植在芒草冠层下,通过观测其存活率、生长状态、叶片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指标,判断芒草与种植的种类间是竞争还是护理效应。 当前这些地区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竞争力不够,而外来树种如马占相思树苗,在草坡上直接种植后可以正常生长。
时间: 2012-07-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揭示了华南地区造林前焚烧荒山现象背后的理论和实际依据。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景观与生态工程》上。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进行农业、林业种植活动时,往往要在毁林后放火烧一次山,我国华南地区造林前也会对荒坡进行过火。“火不烧山地不肥”的说法,在理论和实际上是否讲得通?
针对该问题,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课题组博士生杨龙在导师任海的指导下,以华南退化坡地广泛存在的芒草丛为对象,把6种代表性的乡土种和外来种的树苗种植在芒草冠层下,通过观测其存活率、生长状态、叶片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指标,判断芒草与种植的种类间是竞争还是护理效应。
结果表明,虽然芒草可以减缓高温和改良土壤,但这些有益的影响被“遮荫”这一不利影响给严重抵消了。因此,在这些地区的退化草坡上造林,需要考虑拟种植的种类能竞争过这些灌草种类或耐荫性足够强。当前这些地区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竞争力不够,而外来树种如马占相思树苗,在草坡上直接种植后可以正常生长。因此,造林前烧山主要是为了消除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顺便可将产生的植物灰分作为植树肥料。
据悉,此前,该园科研人员发现桃金娘灌丛、相思类外来种可以护理部分乡土种类,相关结果发表在《森林生态学与管理》等期刊上。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洁尉 周飞)
2013-01-11
查看详情
研究揭示南方不同森林类型碳汇格局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对我国南方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格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据介绍,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现状和碳汇潜力备受关注。 生物量可以直接反映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而碳积累速率将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 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硕士生陈青青等在研究员闫俊华的指导下,利用两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不同森林类型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碳汇及其积累速率随林龄的增长呈现较大差异。 碳积累速率均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阔叶林成熟阶段的碳积累速率远高于相同阶段针叶林的水平。
时间: 2012-07-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A4 综合 作者: 闫俊华等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对我国南方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格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据介绍,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现状和碳汇潜力备受关注。生物量可以直接反映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而碳积累速率将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
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硕士生陈青青等在研究员闫俊华的指导下,利用两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不同森林类型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碳汇及其积累速率随林龄的增长呈现较大差异。结果表明,阔叶林各林龄组的生物量碳均大于针叶林相应林龄组的水平,而且这种差距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大;碳积累速率均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阔叶林成熟阶段的碳积累速率远高于相同阶段针叶林的水平。
据悉,该结果阐明了我国南方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格局,并为碳汇林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洁尉 周飞)
2013-01-11
查看详情
[信息时报]植物“吃”污水 黑河涌变清澈
华南植物园里的河涌能“吃”污水的白姜花。 (图片均由受访专家提供)信息时报讯(记者蒋隽)臭河涌里种上六种便宜又常见的广州乡土植物,就能净化河涌两岸的生活污水,且净化1吨水只要5分钱! ”华南植物园副主任、研究员任海介绍,河涌中的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后,出水水质全部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这个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能达到甚至优于传统二级生化处理厂效果。 “吃”污秘诀通过根茎吸收水里毒素湿地“吃”进污水“吐”清水的秘诀,在于种植的6种植物及其沉淀和过滤系统。 这6种植物分别是薏苡、象草、白姜花、黄苞蝎尾蕉、叠穗莎草、黄花蔺,它们可是从190多种植物中精选出来的。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其中总大肠菌群去除率高达99.9%以上。
时间: 2012-05-09 来源: 信息时报 A12 作者: 蒋隽
华南植物园里的河涌能“吃”污水的白姜花。
整治前又黑又臭。
通过植物吃污后,该河涌变得清澈见底。(图片均由受访专家提供)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臭河涌里种上六种便宜又常见的广州乡土植物,就能净化河涌两岸的生活污水,且净化1吨水只要5分钱!记者近日了解到,华南植物园科学家针对广州目前城市绿化中选择的植物存在净化功能弱、大量使用外来种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筛选了广州一批本土植物,通过它们来“吃”掉水里的毒素,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净化效果
甚至优于二级生化处理厂
华南植物园里的一条河涌,昔日河水臭黑、污泥深厚,边岸崩塌破碎,不过,在经过植物园的科学家特选6种植物种植人工湿地之后,如今河岸清晰、水质完全没了臭味,两岸植被郁郁葱葱,空气河水都得到了净化。
记者看到,这条河涌靠近植物园的宿舍区,住在旁边的刘先生说,“河涌种植人工湿地之前,臭味熏人,直接能看到河底的污泥,游人和园里教职员工路过时都捂着鼻子快速走过,要是在夏天,经太阳一晒,更是恶臭。如今治理之后,河水明显变清亮了,臭味没有了,河边的植物也长得好看了,我们天天住在这里也舒服多了。”
华南植物园副主任、研究员任海介绍,河涌中的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后,出水水质全部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这个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能达到甚至优于传统二级生化处理厂效果。
而且人工湿地的成本和运行费用简直就是“白菜价”:对生活污水的总处理能力为0.1~0.3吨/平方米·日,可以使用30年,总运行成本约0.05元/吨·日。
“吃”污秘诀
通过根茎吸收水里毒素
湿地“吃”进污水“吐”清水的秘诀,在于种植的6种植物及其沉淀和过滤系统。这6种植物分别是薏苡、象草、白姜花、黄苞蝎尾蕉、叠穗莎草、黄花蔺,它们可是从190多种植物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植物,花卉颜色等都各有不同,单独或组合在一起都很好看,而且都是广州本地植被,不贵而且容易获得。例如薏苡,就是我们常煲汤的薏米;它们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都很强,而且方便管理。”任海说这种湿地可以净化河涌,绿化小区,还可以驱避蚊虫。
记者看到,植物下面是1米深的沙、20厘米厚的砂砾,还有管道,污水经过过滤,滤掉大块垃圾后进入第一块湿地,从上到下慢慢渗透,污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就逐渐沉淀被沙石吸收;水流入第二块湿地,水从下往上渗透,再次沉淀吸收。
6种植物通过根茎把各种毒素“吃到”身体里面,而且它们各自有“杀手锏”。有的“爱吃”细菌,有的偏好“吃”磷,有的则是“全能选手”。“随着植物不断长高长壮,它们身体里面也积蓄了越来越多毒害物质。而经过这些环节,污水就被净化了。”任海介绍,植物每半年收割一次,净化后的清水,含氮化合物的去除率为40%;总磷的去除率是8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其中总大肠菌群去除率高达99.9%以上。
据介绍,近三年来,这种“吃”污水的人工湿地,已经运用到广州市程界东涌河岸、荔湾区C涌、新河浦涌河、北部水系整治“白云湖”等湿地工程以及高明市市政工程等项目中,还远达深圳市石岩河、坪山河、凤塘河等湿地工程。
2012-05-09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森林防护 清明尤重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护林侧记。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俊浩对《中国科学报》说。 作为隶属于中科院的唯一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今年的清明期间高度戒备。 由于清明长假连续的执勤防火工作,他们已是车惫人疲。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下辖1155公顷的森林,20名执勤人员除了把守8个全天候值班监护管护点,还需要派出巡逻组,沿着保护区的周边巡查。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创性历史意义,以及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作用和作为科研平台的示范作用无可替代。 在全国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中,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建立,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时间: 2012-04-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A4 综合 作者: 王晨绯 郑千里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护林侧记
“清明节当日,来保护区踏青的人数有一万多,祭祖的有一千两百多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俊浩对《中国科学报》说。
清明历来是我国春季森林火灾的集中高发期。作为隶属于中科院的唯一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今年的清明期间高度戒备。
当晚9点,有入区偷鱼者“浑水摸鱼”,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陈银洁制止;2分钟后,接到报警电话的管护科执勤人员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5分钟后,管护科科长孙涛赶来。
由于清明长假连续的执勤防火工作,他们已是车惫人疲。
“这些天大家都处于工作状态,早上七点就到位,中午在野外就餐,晚上很晚还在巡察。两位当地的同事吃完午饭才匆匆忙忙去‘拜山’,一个小时就回了。”孙涛刚好被来这里采访的记者碰到,他一脸疲惫地介绍说。
4月3日晚,保护区一公里外出现火情,孙涛心急火燎地奔赴现场,密切关注火势是否有蔓延到区内的危险,随时待命。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下辖1155公顷的森林,20名执勤人员除了把守8个全天候值班监护管护点,还需要派出巡逻组,沿着保护区的周边巡查。人手紧缺,执勤任务繁重。
“我们理解老百姓拜山祭祖的心情。森林火灾防不胜防,节前我们就去村里宣传并呼吁要文明祭祀,同时也对我们的执勤人员强调,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增加服务意识。”孙涛要求执勤人员在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实行针对性强的监督,一定要逐个检查并提醒熄灭焚香、蜡烛等起火隐患。
保护区的火灾隔离道最初是18公里长的防火道,每年要除草一次。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部分已改造成防火以及生态效果更佳的荷木防火林带。
今年闰四月,这场战役将持续到农历四月初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此后他们的工作会轻松很多。森林防火只是他们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创性历史意义,以及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作用和作为科研平台的示范作用无可替代。“作为新一辈鼎湖山人,应当从科学的知识背景去研究、保护以及管理,否则就仅仅是一位看山的人。”保护局局长助理欧阳学军表示。
这也是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向他们提出的新课题。
在全国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中,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建立,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作为科学传播的平台,保护区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已成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十几所大学挂牌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纳学生教学实习近5000人次。
据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忠良介绍,自从加入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后,鼎湖山保护工作一直贯彻施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念,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和需求,注意与周边民众沟通,尽可能在保证自然保护等功能的前提下,关注他们的生活,运用科技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由于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我们今天的空气、环境比五十年前要好。”蕉园村被称为鼎湖山的“山主”,该村村民梁锦赞对保护区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同时,由于切身体会到了自然保护带来的裨益,保护区周边的村民正在自觉地支持和参与到自然保护工作中来。
《中国科学报》 (2012-04-06 A4 综合)
2012-05-09
查看详情
[洛阳日报]黄宏文主任参加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开幕式
时间:2011-04-07来源:洛阳日报头版要闻作者:郭立翔、金志峰。 昨日上午,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开幕仪式在国家牡丹园隆重举行。 9时30分许,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宣布: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开幕! 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是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一项重大活动,中华大地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盛开的多种传统名花和特色花,与花王牡丹同时绽放,为广大游客呈献百花争艳的美景,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名花盛会,也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展出种类最多的一次花展。 本次展览展出总规模8000平方米,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展区。 室内展区采用室内精品花园形式进行布展,由28个主题花卉景观组成,共展出91类200余种名优花卉,其中包括中国传统名花荷花、杜鹃、茶花、兰花等26种。
时间: 2011-04-07 来源: 洛阳日报 头版 要闻 作者: 郭立翔、金志峰
(记者 曾宪平 摄)
昨日上午,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开幕仪式在国家牡丹园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市领导李柳身、田金钢、张世敏、王亦丁出席开幕仪式。
9时30分许,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宣布: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开幕!30组五彩斑斓的日景彩烟绚丽绽放,10名美丽的牡丹仙子惊艳亮相,为游客“开启”赏花之门。
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是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一项重大活动,中华大地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盛开的多种传统名花和特色花,与花王牡丹同时绽放,为广大游客呈献百花争艳的美景,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名花盛会,也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展出种类最多的一次花展。
本次展览展出总规模8000平方米,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展区。室内展区采用室内精品花园形式进行布展,由28个主题花卉景观组成,共展出91类200余种名优花卉,其中包括中国传统名花荷花、杜鹃、茶花、兰花等26种。室外展区采用“自然花境”的形式进行布展,选用32种名优宿根花卉新品种,展示“人与自然和谐、花与家园共生”的自然花卉景观。
此次名花展由市政府主办,市林业局承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建,展出时间为2012年4月6日至20日。
(记者 郭立翔 通讯员 金志峰)
报道二:《河南经济报》
“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4月6日开展
本报讯 (记者 孔凡哲)28日,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4月6日至20日,将在洛阳国家牡丹园举行。ryn河南经济报
作为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的重大活动之一的“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 展区总规模达8000平方米,届时将有200多个品种的花卉汇集于此。
据了解,由洛阳市林业局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建设的1700平方米室内展区,造景中以21种中国名花为主,点缀新奇的名贵花卉;室外展区面积为6300平方米,选用32种名优宿根花卉新品种,采用“自然花境”的形式进行布展,主要展示人与自然和谐、花与家园共生的自然花卉景观。
报道三:《洛阳旅游网》
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在国家牡丹园开幕,200余种名优花卉争奇斗艳
多种珍稀花卉首次亮相家门口
用月季花制作的中国地图。
昨日上午,2012洛阳·中国名花展在国家牡丹园开幕,同时拉开该园赏花序幕。本届名花展将展出来自不同地区的200余种名优花卉,为牡丹文化节增姿添彩。
200余种名优花卉争奇斗艳
据悉,本届名花展由市林业局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联手打造,分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区,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室内展区位于紧临310国道的一栋仿古建筑内,面积达1700平方米,展区采用室内精品花园形式进行布展,由28个主题花卉景观区组成,共展出91类200余种名优花卉。其中,中国传统名花有26种,荷花、杜鹃、茶花、兰花等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也将一展芳容。
此外,花展还将展出国内罕见的珍奇花卉10种,包括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金花茶、“仙界之花”美称的地涌金莲、“兰中魔鬼”之称的魔鬼文心兰以及花瓣奇特的黄金海岸、色泽鲜艳的云南高山杜鹃、花香浓郁的文殊兰、苞润如玉的含笑花和珍奇美艳的红千层等。
技术护航名花与您“不见不散”
据花展工作人员介绍,本届名花展展出的这10种珍奇花卉可谓本届花展的最大亮点,不少名花是首次亮相洛阳。记者在现场看到,28个主题花卉景观区次第相连,景中有花,花中有景。在“云南大理高原特色景观区”旁,各色花卉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好漂亮啊,我从没见过这些花!”一名游客不禁发出赞叹,不少游客还拿出相机或手机记录眼前的“美丽”。
据花展工作人员介绍,“云南大理高原特色景观区”共展出花卉70种。而在“幽兰春晓特色景观区”,游客也可以欣赏到50余种名优花卉,神秘优雅的曼陀罗、花朵硕大的扶桑、酷似雀鸟的禾雀花、别具热带和亚热带风情的簕(lè)杜鹃、热烈奔放的天堂鸟和红烛、细长如丝的锦屏藤、花香浓郁的风信子等,足以吸引您的目光。
为保证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天天有花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技术人员已提前采取了措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调控花期,确保这些名花与您“不见不散”。另据了解,国家牡丹园南北两院的牡丹将在本月15日左右迎来盛花期。
媒体报道掠影:
2012-04-09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二十八载山林情
几经周折,记者日前在鼎湖山见到了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被同行称为“好兵”的莫江明。 结缘鼎湖山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因地球上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多为沙漠,这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观测出的成果在鼎湖山庆云寺背后的密林深处,《中国科学报》记者随莫江明的学生、同时也是其团队主要成员的小鲁一起,感受了一次他们的例行观测任务。 其结果不仅填补了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氮沉降对森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的空白,同时表明了氮沉降可能威胁“富氮”森林的植物多样性。 他们一起主持建立了由鼎湖山区八家单位组成的防火指挥部,并引进了森林派出所等机构。
时间: 2012-03-2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头版 要闻 作者: 李洁尉、周飞
从风华正茂到年近五旬,28年来,莫江明在鼎湖山这片山林里,倾尽全部心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更书写了一段为人称道的“山林情”。
几经周折,记者日前在鼎湖山见到了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被同行称为“好兵”的莫江明。
结缘鼎湖山
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因地球上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多为沙漠,这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科学家认为,这种“例外”固然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致,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和管理者半个多世纪的守护,同样居功至伟。莫江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守护者”。
他与这片山林之间并非“一见钟情”。
28年前,莫江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鼎湖山。到保护区的第一天,他见到一位戴着草帽的“老农”向山上走去。一打听,原来是之前分配到这里的“老大学生”去做野外观测。
“这就是科学家?”莫江明心里凉了半截。“这种工作哪有轰轰烈烈的味道?”他怕的不是艰苦。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来说,无边的寂寞才更难以忍受。
莫江明动了调动的念头,甚至还写了请调报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这里的工作有了更深了解,对什么是科学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后,他陷入了沉思。
最终,对事业的追求战胜了第一感受。莫江明最终决定留下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推荐下,莫江明到美国深造。3年学成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
观测出的成果
在鼎湖山庆云寺背后的密林深处,《中国科学报》记者随莫江明的学生、同时也是其团队主要成员的小鲁一起,感受了一次他们的例行观测任务。
小鲁指着林地上一个个用支架支撑起来的精致纱兜介绍说,这些“网兜”用来装树上掉下来的枝叶等废弃物,定期搜集后用作科学分析之用。
同时,记者在林地中看到一些用水泥敷成的水槽,林中地上每隔一段还插有塑性管,管的另一端连着装水的罐子。
“这些设备用来观测森林中的水流量。”小鲁告诉记者,对森林生长过程的观测,方方面面的数据都不可或缺。而且天天都要观测,不管刮风打闪,还是雨雪冰雹,都必须坚持。
经过比较分析,他们发现,广州每公顷土地氮沉降70公斤,而鼎湖山每公顷土地氮沉降35公斤。
“这说明氮沉降与人类活动的多少息息相关。”莫江明介绍。
莫江明团队还发现,大气氮沉降通过诱导土壤酸化效应,引起“富氮”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显著减少。
此项研究的报道系国际首次。其结果不仅填补了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氮沉降对森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的空白,同时表明了氮沉降可能威胁“富氮”森林的植物多样性。
相关成果对于评估全球碳氮循环、温室气体排放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肯定。
在科研中发现了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规律,小鲁等团队成员体会到,看似平凡的科研工作其实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现在越干越充实了。即使碰到一些困难,但在团队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也都能克服。”对自己整天围着深山老林“打转转”,小鲁乐在其中。
一生倾情
采访期间,在保护区的环山公路上不时有游客经过。小鲁告诉记者,这里风景很好,许多游人都慕名而来。等到每年的重阳节等节日,游客更是数以万计。
作为宗教名山和旅游胜地,鼎湖山旅游兴旺固然是好事,但却不可避免地会与自然保护和科研工作产生矛盾。这对莫江明提出了考验。
作为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之一,莫江明与其他同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他们一起主持建立了由鼎湖山区八家单位组成的防火指挥部,并引进了森林派出所等机构。经过努力,保护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与地方村镇之间的关系也顺畅了许多。
“当然,偶尔也会有困惑。”莫江明说,扎根于野外工作站,有艰苦、也有追求;有欣慰、也有困惑。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整天忙在实验室、图书馆、野外,没太多时间去争取项目,也“经常会担心研究经费难以为继”。
不过,“为了守护好这片山林,多苦的日子都过来了,这些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在莫江明心里,他已经认定了鼎湖山。
《中国科学报》 (2012-03-20 头版 要闻)
2012-04-09
查看详情
广东植物志诞生记
最早提到《广东植物志》的著作。 全套《广东植物志》。 ”华南植物园教授吴德邻如此阐释《广东植物志》的编写意义。 有感于外国探险家、传教士和植物学家大量搜集我国珍贵植物出口,使我国植物资源不断外流的现象,陈焕镛回国后致力于搜集植物标本、搜购图书资料和培育人才。 翻开1927年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概况》,开篇就是编纂《广东植物志》的构想。 盼重新编纂植物志《广东植物志》的编写难度很大,撰写者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广东植物志》对于物种鉴定是很好的科学依据。 ”忆往昔,峥嵘岁月“苦”“《广东植物志》1至9卷记载广东及海南蕨类和种子植物(包括引种栽培的)共306科、2044属、6937种、43亚种、508变种。 ”记者在《广东植物志》第十卷中找到了这段介绍。
时间: 2012-02-19 来源: 羊城晚报A4 焦点 作者: 刘玮宁
最早提到《广东植物志》的著作
全套《广东植物志》
《广东植物志》从1927年开始酝酿,1987年首卷问世,历经24年,2011年底终于出齐十卷。
1988年,本报记者刘婉玲曾写“《广东植物志》命途多舛”一文,提出“倾注几代人心血,计划分8卷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竟面临夭折的危险”。科学家们为筹措经费常年奔跑,甚至惊动了副省长。经济学家赵元浩等人发起成立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基金会,从1990年起,每年资助一批科学专著的出版,《广东植物志》是资助重点项目。
日前,记者走访了《广东植物志》的编者、作者以及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回访这部著作的创作历程,并聆听老科学家的心声:希望后继有人能修改体例,重新整合出版这套植物志。
1927年构想植物志
“植物和动物、矿物一样,是一种资源。这一资源有多少,就是我们的家底。”华南植物园教授吴德邻如此阐释《广东植物志》的编写意义。
2011年底,《广东植物志》第十卷刚刚出版,但这部著作的历史却要追溯到1927年。
谈《广东植物志》之前,首先要提一位近代史上知名人物———陈焕镛。这位哈佛大学的高才生是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有感于外国探险家、传教士和植物学家大量搜集我国珍贵植物出口,使我国植物资源不断外流的现象,陈焕镛回国后致力于搜集植物标本、搜购图书资料和培育人才。1919年,陈焕镛就接受美国哈佛大学的委派,赴海南五指山区采集植物标本,成为登上祖国南部岛屿采集标本的第一位植物学家。当时海南岛山区是瘴气弥漫之地,有一次陈焕镛采集标本时不慎坠树,跌伤手腕,继又染恶性疟疾,但仍带伤病工作。岛上工作历时十个月,他发现了不少新植物,采集了大量珍贵标本。
翻开1927年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概况》,开篇就是编纂《广东植物志》的构想。自此以后,陈焕镛建立机构、培养人才、采集标本、搜集资料,并与世界各大标本馆建立交换关系,为《广东植物志》的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1929年,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成立伊始,陈焕镛制定了一个为期4年的采集计划,将广东内陆依山脉河流地势划分为4个大区,工作人员分成4队分别采集。海南岛被列为特别区,于第三年采集,第四年则根据采集进程进行补充,务求详尽完整。数年之间,采集队共出发109次,足迹遍及广东省五分之三的地区,共采集标本31836号(318360份)。至1934年初,研究所标本馆馆藏标本已达60250号,约15万份,与美国哈佛大学标本馆和当时研究东亚植物的教授E.D.Merrill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广东曾是“后进生”
第二卷于1984年交付广东省科学出版社,可四年过去了还没问世。那时,全国多个省市均出版了当地植物志,因此广东成了“后进生”。
1956年,侯宽绍编写了《广州植物志》,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植物学内容的植物志;1964年至1977年,陈焕镛等主编了《海南植物志》,共4卷,开创了国人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编写植物志的先河。然而,《广东植物志》却迟迟未能出版。
1971年,陈焕镛去世时,夙愿未能实现。之后,《广东植物志》第一卷60多万字的书稿,1974年交付出版社,过了14年才问世。
吴德邻回忆,当时科学家们四处拉经费来出书,有一位领导曾经这样和他谈条件:“《广东植物志》能赚钱吗?能赚钱我就贷款给你。”“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发行量也很小,只有几千册印数,赚不了钱的。”吴德邻说。之后,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了解到这一情况,撰文呼吁,竟有赵元浩等一批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基金会,专门资助包括《广东植物志》在内的优秀科学专著出版。
从1991年《广东植物志》第二卷出版后,这部著作便越出越快。1995年第三卷出版后,几乎是一年一卷。2011年底,第十卷问世。
为纪念陈焕镛,《广东植物志》的编后记写道:“先生虽然生前未能看到《广东植物志》出版,但先生为此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他的业绩将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吴德邻表示:“从我个人来讲,《广东植物志》的出版至少完成了所长(陈焕镛)的心愿。他从美国回来就为做《广东植物志》,这是他生前没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后人完成了。”
盼重新编纂植物志
《广东植物志》的编写难度很大,撰写者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编写者要懂得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多种文字。1988年,能从事这一工作的编写者,年纪最轻的已是51岁。
翻开《广东植物志》第二卷,吴德邻指着编者的名字告诉记者,“(编者中),有5个去世,9个退休,除了我和个别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无法工作了。大家都是七十几岁将近80岁的科学家,没有精力看几百万字的书稿了。”好在《广东植物志》终于出齐了,也算了结了大家的一桩心愿,他说。
为何没有年轻科学家投入进来?吴德邻解释道,假若年轻科学家投入《广东植物志》的编写工作,那么他们一年之内必须心无旁骛地编写。假如这本书今年没能出版,那么业绩就是零。编书的经费非常微薄,科学家的业绩几乎是零。此外,当下科研单位的科研考核参数是发表SCI论文,但植物分类学是专著,这样的论文,国内只有一个SCI期刊,只能投给外国刊物发表,相对来说更难出成绩。“将来也许会有资深的人,不可能被科研单位淘汰的科学家来做这件事情。”
“不出版,永远没有人知道这个‘家底’。”吴德邻说,《广东植物志》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比如海关检验,禁止出口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一定需要了解这个植物的模样。他举例:四川曾进口一种砂仁,英文名字直译是印度砂仁,以为和砂仁一样,可拿回来却根本不能够当砂仁用。因此一定要了解植物的拉丁学名才不会搞错。《广东植物志》对于物种鉴定是很好的科学依据。
陈焕镛等老一代科学家已逝世,吴德邻等一批科学家也已步入耄耋,谁来继承衣钵?吴德邻说,《广东植物志》虽已出版齐全,但体例上还可以调整,“当时谁先写好就先发表,并未按照种属编纂”,现在广东科技出版社想对这部巨著重新编纂,但是没有后继人。
79岁的吴德邻打开自己的电脑界面,给记者看他为新版《广东植物志》标记的修订,红红的字体占了一半内文。“我只能做这么多了,”他说,“编写一本书最快需要一年,十本就是十年,我没有办法坚持到最后了,我只能把需要修订的植物名指出来,让后人去做。”但后继科学家在哪?老科学家们并不知道。“以后就需要各显神通了,主要是经费。”
忆往昔,峥嵘岁月“苦”
“《广东植物志》1至9卷记载广东及海南蕨类和种子植物(包括引种栽培的)共306科、2044属、6937种、43亚种、50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58科、159属、582种、25变种)、插图2757幅,总字数近700万字。”记者在《广东植物志》第十卷中找到了这段介绍。
这700万字的背后,承载着科学家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困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6年,由邓世纬带队的科学家赴贵州调查,这个采集队先后有4人因瘴疠病故。但即使有生命危险,还是有新科学家补充进采集队伍。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战胜疾病、毒虫、饥饿、寒冷……吴德邻回忆,去海南岛、云南采集标本时,蚂蟥很多,不光水里有,连天上都会掉下来。“蚂蟥吸了血,自己本人根本不知道,等到身后的人看到你的衣服被血浸透了,你才意识到有蚂蟥掉在身上!”趟水过河时,蚂蟥更多,治疗蚂蟥咬伤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烟丝按在伤口上止血。陈邦余回忆,在海南岛采集标本时,走路走不了50米,蚂蟥就会爬满腿。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用五六层纱布包一个盐包,泡在水里浸湿,看到蚂蟥吸在腿上时,就用盐包砸上去,蚂蟥就会掉下来。
编写植物志,不仅需要了解本省的植物,还需要了解周边省份的植物。
陈邦余回忆,在西双版纳采集标本时,还遇到过国民党残匪。1960年,他参加了西沙群岛的植物调研,当时有越南侦察机在头顶飞,面临“吃子弹”的危险。还有植物学家在深山里采标本,遇到了狗熊,毒蛇、毒虫更是司空见惯。饭食是简单的咸菜、饭团,睡觉则在两个马鞍上支个蚊帐。这样的日子每年有两次,上半年开花的季节和下半年结果实的季节,唯此才能把一个物种完整的成长过程采集下来。
采标本需要翻山越岭,“我去云南采集标本,要去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一直采到雪线为止。”吴德邻回忆道。科学家们必须自己背用具,早出晚归,回来后还要制作标本。吴德邻说:“每天都是吃了早饭,六七点出去采,中午带一点冷饭团吃一吃。晚上做标本到十一点多,非常辛苦。”一天要采几十号标本,采回来还要精心选择适合做标本的部位,做标本要烘干,还要烧木材、木炭……
研究标本时,要鉴定每一种植物的种属,前提是了解国外相关的研究。“一个分类学家一定要懂拉丁文!别人的书籍看不懂,就无从知道是不是新种。”吴德邻说,以前科研条件差,图书馆藏书少,没有外国18、19世纪的书,于是植物学研究非常困难。“当时我们给外国专家写信,请他们帮忙找资料寄过来。”除了撰写,编辑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吴德邻说:“一本书大概80万字,要看三遍。作者送来看一遍,退回去修改再看一遍。”他说,一遍是80万字,4遍就是320万字。编纂者大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老科学家,眼睛看不太清楚。
2012-04-09
查看详情
华南农业植物实验室“中科从都铁皮石斛”通过品种鉴定
时间:2011-11-25来源:南方网-食品-今日关注作者:段俊编辑:刘俊2011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市从化鳌头从都园铁皮石斛种植场合作历时10年选育的药用石斛新品种‘中科从都铁皮石斛’,通过了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 据了解,“中科从都铁皮石斛”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正式通过专家现场鉴定的第二个铁皮石斛新品种。 “中科从都铁皮石斛”的育成将有力地促进广东省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2001年以来,由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段俊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已从全国各地收到100多种铁皮石斛资源,为铁皮石斛新品种的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时间: 2011-11-25 来源: 南方网-食品-今日关注 作者: 段俊 编辑:刘俊
2011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市从化鳌头从都园铁皮石斛种植场合作历时10年选育的药用石斛新品种‘中科从都铁皮石斛’,通过了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
据了解,“中科从都铁皮石斛”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正式通过专家现场鉴定的第二个铁皮石斛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多糖含量高,外观品相好),适宜广东省栽培,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广东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很快,目前广州、茂名、潮洲、梅州、清远、韶关、江门等地均有企业(或农户)大力种植铁皮石斛,但种苗(种源)均直接来自野生资源或从外省其它企业购入,由于所购种苗不很适应广东省的气候环境、或不适合规模化人工种植、或抗病性和抗热性不强、或品质太差等原因,导致种植效益不尽如人意。“中科从都铁皮石斛”的育成将有力地促进广东省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石斛在传统古典中药书籍中均被列为中药材之“上品”,作为名贵药用草本植物应用历史悠久。铁皮石斛又是石斛类中药材中的极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所有版本中均有记载,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对“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病症疗效显著,同时它还是一种名贵的保健品和“药食同源”植物。
2001年以来,由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段俊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已从全国各地收到100多种铁皮石斛资源,为铁皮石斛新品种的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培育出一系列产量高、质量好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品系),其中“中科1号铁皮石斛”已于2010年通过品种审定,“中科从都铁皮石斛”也将于今年年底提交品种审定,另外,该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了高效的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栽培铁皮石斛时产量可比常规的增产一倍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乃至我国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对此中央七台于2010年8月还以“破解铁皮石斛种植难关”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2011-11-25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