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南方日报]华南植物园推出水生花卉专展
    时间:2011-07-12来源:南方日报A04版作者:林亚茗。 南方日报讯(记者/林亚茗通讯员/蒋厚泉李碧秋)在园林观赏植物的家族中,水生植物是一支最能创造优美意境的分支。 广州华南植物园从昨天起推出水生花卉专展,人们除了可以欣赏到200多种水生植物五彩缤纷的美貌之外,还能获得水生植物如何净化环境的知识。 如立体种植水生植物可使水指标明显改善,透明度从10厘米最高可增加到150厘米。 水生植物不但能观叶、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有的还具有食用药用等经济价值。 华南植物园水生植物专类园收集了约4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水生植物。 昨天,该园水生植物专类的主管———陈磊博士介绍说,植物园已经选育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水域生长的、能够修复河涌生态的水生植物品种。
    2011-11-21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印象华南园上演雨林谷欢乐夜
    本报讯(记者苏蕾)5月1日,“印象华南园·雨林谷欢乐夜暨羊城绿色大舞台”在广州华南植物园正式亮相,来自云南佤族自治区的原生态表演打响头炮。 据介绍,“印象华南园”将植物文化与表演艺术、原生态文化与绿色环保理念、休闲娱乐与健心健体相结合,力图在全世界最大的温室群景区打造出广州一张绿色的文化名片。
    2011-11-21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玉兰竞艳
    华南植物园木兰园内玉兰盛开。 记者王维宣摄本报讯(记者黄蓉芳通讯员蒋厚泉、刘银至、李碧秋)昨日,目前世界上收集木兰科植物种类最多的种质保存基地之一、华南植物园木兰园的玉兰花观赏节启动。 500多株“先花后叶”的玉兰花竞相绽放,成了初春最早开放的花儿之一。 昨日,在华南植物园木兰园里,包括玉灯玉兰、望春玉兰、黄山玉兰、鹤山玉兰、二乔玉兰、红运二乔玉兰、阔瓣二乔玉兰、丹馨二乔玉兰和朱砂二乔玉兰在内的500多株玉兰花吸引了很多游客。
    2011-11-2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发现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本报讯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程研究组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一种Cd(镉)的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为治理受Cd污染土地提供了新的途径。 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它具有治理效果的永久性、治理过程的原位性、治理成本的低廉性、环境美学的兼容性、后期处理的简易性等优点。 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程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杏锋在导师夏汉平研究员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用土壤种子库———重金属浓度梯度法来筛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并成功找到一种Cd的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 该方法是指利用土壤种子库筛选对重金属具有超富集特性的植物,然后通过重金属浓度梯度实验对其超富集特性进行验证。
    2011-11-2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森林健康成长与灌草相依相随
    本报讯华南植物园“亚热带人工林植物功能群丧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课题日前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从地下碳输入的角度,将乔木树种和林下植被在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相对贡献区分开,其成果对生态学理论和人工林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活动引起的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对生态系统性质和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但是,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往往被忽视。 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以2年和24年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茎干环割和林下灌草去除的方法研究了植物功能群去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分解功能的影响。
    2011-11-21
    查看详情
  • [科学时报]任海:自主创新时代的科研组织形式
    PI制引入我国后,经历了发展和壮大,目前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基本上都实行了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种科研组织形式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自主创新时代, PI制已很难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因此,在政策上要通过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引导及创新文化培育。PI们要加强向战略科学家转变,在形成优质的战略科学家(领导者+科学家)过程中,形成并能够遵纪守法,践行科研道德规范的风气,特别是能强化学术民主,廉洁干事,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在自主创新时代建立优良的科学家形象,引领好的社会风气。
    2011-11-15
    查看详情
  • [科学时报]杂交稻“植优523”通过品种审定
    [科学时报]杂交稻“植优523”通过品种审定本报讯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张明永、梁承邺等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植优523”,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据悉,“植优523”是利用华南植物园培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植A与恢复系R52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在2008年和2010年的广东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分别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5.22%和10.23%。 该品种具备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这两种水稻主要病害能力。
    2011-11-15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清明到华南植物园赏杜鹃去
    时间:2011-02-23来源:广州日报A11版作者:徐林南方日报讯(记者徐林通讯员蒋厚泉李碧秋)清明小黄金周即将到来,正是出外郊游的好时节。 记者昨日从华南植物园获悉,清明期间华南植物园将有多种杜鹃花属的鲜花盛开,正适合春游踏青赏花。 据了解,杜鹃花属的植物又名映山红、山鹃、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等,全世界共有900余种,其中我国产500多种,我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 华南植物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引种栽培了一批映山红,丛植或单植在湖畔、草坡、树林间。
    2011-11-15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华南植物园与日本药企携手甘草科研
    南方日报讯(记者/徐林通讯员/周飞谢海辉)随着植物在制药和美容方面的应用在全球升温,日本的制药企业希望与中国的科研部门加强合作。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日本丸善制药株式会社甘草项目合同签署暨合作启动仪式在华南植物园举行。 日本丸善制药株式会社是国际著名的化妆品和食品功能性添加剂的研发与生产企业,甘草是其主要加工原料之一。 双方合作的第一期将为期三年,研究课题为甘草资源评价和优良品种的高效栽培和持续利用。
    2011-11-15
    查看详情
  • 植物园育水稻新品种
    产量高可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适宜广东种植。 时间:2011-02-24来源:广州日报A22版作者:黄蓉芳本报讯(记者黄蓉芳通讯员周飞)广东省农业厅日前颁发2011年第1号公告,由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张明永、梁承邺等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植优523”,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据张明永介绍,“植优523”是利用华南植物园培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植A与恢复系R52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在广东,‘植优523’的亩产水平算是中上水平,深圳就有一种水稻亩产达到了489公斤,但那种水稻就不能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这两种病害。 他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广东水稻中主要病害。 如果水稻品种不能抗这两种病害,种植风险就增高。
    2011-11-1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