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环境报】COP15专稿之专家谈“昆明宣言”
    10月13日下午,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任海谈及,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主流化和系统性变革,这两个关键词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良药” ,更是未来的行动宣言。“上述内容在宣言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可以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有所应用,这也是我国为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地球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时间: 2021-10-13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黎
      COP15专稿之专家谈“昆明宣言”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主流化和变革两个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10月13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昆明宣言”是一个政治性宣言,是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晚间,COP15新闻中心举行专家见面会,解读“昆明宣言”的成果及意义。
      出席解读会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昆明宣言是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宣言,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下,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面临巨大威胁,但人类的努力、特别是各国政府的行动依然不够。如果任由这种威胁持续和人类行动不力发展下去,就会越过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阈值,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在任海看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科学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这对矛盾的解决,要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加以解决。
      “不难看出,昆明宣言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就是抓住了深层次的、主要的矛盾。”任海表示。
      任海谈及,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主流化和系统性变革,这两个关键词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良药”,更是未来的行动宣言。
      任海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就是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同步进行。主流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源于认识、立法、体制、资金、技术、能力和外部环境等七个方面,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变革才能解决。” 任海解释道,特别是在理念目标、技术模式上进行变革性转变,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更让任海欣喜的是,中国经验和智慧在宣言中有所体现。中国在实践中依托“生命共同体”理论凝聚保护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利益分歧,遵循“两山论”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可有效化解社会面临的“转型变革”结构性难题。
      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过程中,我国将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一起实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文化、科技等多种手段,推动形成各个国际公约的全球目标及国家行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政策工具,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此外,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其中的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制度,考虑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利用,可以同时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治理目标。
      “上述内容在宣言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可以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有所应用,这也是我国为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地球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任海说。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兜兰新品种亮相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9月16日, ,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该园研究员曾宋君团队送展的兜兰新品种获得本届展会2个金奖、 2个银奖、 5个铜奖、 4个优秀奖,是广东省获得最多的单位之一。同时该团队有关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成果获得3个科技成果奖,近日均已收到获奖证书。中科COP15兜兰是为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而于2021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 RHS )登录的新品种,目前已被定为COP15大会的主题花。在科技成果奖评比中,曾宋君团队完成的“兜兰种质资源保存”获得银奖, “兜兰新品种研发”和“兜兰离体快繁技术”获得优秀奖。曾宋君团队供图。
      时间: 2021-09-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朱汉斌 周飞
      9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该园研究员曾宋君团队送展的兜兰新品种获得本届展会2个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4个优秀奖,是广东省获得最多的单位之一。同时该团队有关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成果获得3个科技成果奖,近日均已收到获奖证书。
      据了解,获得金奖的2个兜兰新品种是中科COP15兜兰(Paphiopedilum SCBG COP15)和文菲兜兰。中科COP15兜兰是为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而于2021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登录的新品种,目前已被定为COP15大会的主题花。文菲兜兰是于2019年通过广东省审定的花卉新品种,为多花类兜兰。
      获得银奖的2个新品种分别是绿如意兜兰和中科王冠兜兰均为多花类兜兰。其中,绿如意兜兰是2021年通过广东省评定的花卉新品种;中科王冠兜兰于2021年在RHS上登录。
      获得铜奖的兜兰5个新品种分别是丑小鸭兜兰、传奇兜兰、归来者兜兰、红宝石黑摩帝和绿翡翠兜兰。而获得优秀奖的4个兜兰新品种是园庆红摩帝、中科紫点兜兰、南植之星兜兰和鸿运兜兰。
      在科技成果奖评比中,曾宋君团队完成的“兜兰种质资源保存”获得银奖,“兜兰新品种研发”和“兜兰离体快繁技术”获得优秀奖。
      中科COP15兜兰。曾宋君团队供图
      文菲兜兰。曾宋君团队供图
      
    2021-09-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揭示南岭地区开花物候如何响应气候变化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海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合作开展研究,揭示了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还划分了27个气候区,将开花物候数据匹配上相应分区的1911年至2015年每月、连续两月及连续三月的气候数据,并考虑海拔因素,基于简单线性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该研究对鉴定温带和亚热带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之间的异同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亚热带地区的物候研究。
      时间: 2021-09-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海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合作开展研究,揭示了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成果发表于《描述生态学》。
      研究人员选取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的南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获取标本馆的腊叶标本和野外的影像数据,筛选了42科76属105种常见植物在1911年至2015年的盛花期物候数据。这些物种被划分为春季(56种)、夏季(26种)、秋季(19种)及冬季(4种)开花群。该研究还划分了27个气候区,将开花物候数据匹配上相应分区的1911年至2015年每月、连续两月及连续三月的气候数据,并考虑海拔因素,基于简单线性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在整体上,春季开花物候显著提前,夏季开花物候显著推迟,而秋季和冬季开花物候则没有显著变化。
      进一步分析表明,南岭地区的春季开花物候的提前与当年早春温度和上一年晚夏至早秋温度显著相关,并且后者效应几乎是前者效应的两倍。晚夏至早秋温度对南亚热带地区春季物候的这种强效应显著不同于温带地区。区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可能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物候变化格局。
      该研究对鉴定温带和亚热带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之间的异同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亚热带地区的物候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ecog.05629 
       
       《中国科学报》 (2021-09-16 第4版 综合)
    2021-09-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揭示热带森林植物如何适应低磷生境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庆功在研究员鲁显楷、莫江明指导下,发现长期磷素输入降低热带“富氮”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通过在南亚热带“富氮”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进行长期磷添加控制试验研究发现,长期( 2008年至2017年)磷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磷( 1倍) 、有效磷(大于30倍)以及植物组织(细根、枝条、叶片)磷含量。该研究为热带森林植物适应低磷生境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对于进一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和磷利用策略,以及制定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报》 ( 2021-09-14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9-1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庆功在研究员鲁显楷、莫江明指导下,发现长期磷素输入降低热带“富氮”森林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研究人员通过在南亚热带“富氮”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进行长期磷添加控制试验研究发现,长期(2008年至2017年)磷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磷(1倍)、有效磷(大于30倍)以及植物组织(细根、枝条、叶片)磷含量。但是,林下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幼苗生长速率并没有显著增加。相反,长期磷添加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萌发苗的存活率和林下植物多样性(如物种数和个体数等)。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与磷添加后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消耗增加有关(如细根非结构性碳含量降低了30%)。这些发现挑战了传统的竞争排斥理论,即限制性养分的输入将刺激植物生长,并通过竞争排斥的方式降低群落多样性。
      研究人员推测,林下层植物生长可能与多种资源(如光和盐基离子等)共同限制有关。长期来看,在磷输入条件下,热带森林植物大量吸收和储存磷的功能属性可能导致林下植物体内碳代谢失衡和更新失败,从而对森林物种周转和群落组成产生深远影响。
      该研究为热带森林植物适应低磷生境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对于进一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和磷利用策略,以及制定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306 
       《中国科学报》 (2021-09-14 第4版 综合)
      
    2021-09-26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等了11年,极度濒危植物长梗木莲首次开花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引种11年的极度濒危植物长梗木莲于近期第一次开花,这标志着长梗木莲在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2008-2010年,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资助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对包括长梗木莲在内的4种濒危木兰科植物进行综合保护项目,旨在对长梗木莲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并对四种濒危木兰科植物进行综合保护。2010年,将300株苗迁地保护至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和华南植物园200株,通过长期定期的监测和管理,迁地保护至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的部分长梗木莲今年( 2021年)首次开花。
      时间: 2021-09-14  来源: 《羊城晚报》 羊城派|科学驿站  作者: 李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图/由科学家提供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引种11年的极度濒危植物长梗木莲于近期第一次开花,这标志着长梗木莲在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据介绍,长梗木莲只分布于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海拔700-800 m的常绿阔叶林中,只发现有1株大树,其种群数量、种群规模、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仍不清楚。
      2008-2010年,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对包括长梗木莲在内的4种濒危木兰科植物进行综合保护项目,旨在对长梗木莲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并对四种濒危木兰科植物进行综合保护。
      在三年的实施期间,项目组通过对长梗木莲全面的野外调查,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100 km2区域内仅发现1个长梗木莲种群,共11株成熟植株,经观察研究发现长梗木莲基本上每年只开花不结果。同时,项目组对长梗木莲的种群生态学特性、传粉生物学特性和濒危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IUCN红色名录分类标准(2001,3.1版),确定了长梗木莲的保护等级为极危。
      迁地保护在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的长梗木莲首次开花
      为了促进其结实,项目组对该物种进行了人工授粉,3年内共收集了约2公斤种子并在华南植物园播种,共培育出2200多株实生苗。2009年,将约1000株苗回归至其原产地南昆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将300株苗迁地保护至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和华南植物园200株,通过长期定期的监测和管理,迁地保护至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的部分长梗木莲今年(2021年)首次开花。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数字植物园与科学传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BGCI中国办公室负责人文香英女士说:“BGCI中国办公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每年在我国平均资助10个濒危树木保护项目,到目前为止,共资助了40个项目,保护了近70种濒危树木。10年前资助的树木保护项目,现在开始陆续呈现保护效果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 
      
    2021-09-26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南岭地区植物春季开花物候提前夏季则显著推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晚夏至早秋温度对南亚热带地区春季物候的这种强效应显著不同于温带地区,而区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可能对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物候变化格局有重要的帮助。美国波士顿大学Richard B . Primack教授、美国阿卡迪亚国家公园Abraham J . Miller-Rushing研究员及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叶万辉研究员为论文共同作者。
      时间: 2021-09-10  来源: 《广东科技报》 16版 高校院所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宋柱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像开花这种生物季节性节律事件(即物候)强烈受到气候的影响。开花对植物极重要,开花物候变化能够影响种群生长和繁殖、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等。但是,当前气候变化的物候响应研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研究表明春季物候在温带地区通常因为气候变化而普遍变得越来越早,但在亚热带地区却较少涉及,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卫星遥感相对较困难,以及缺乏长期的野外物候观察数据。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群落中不同物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涉及较多种类的自然群落物候目前依然较少得到研究。为了增进对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中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解,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海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
      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等为该项研究选取了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的南岭地区(包含南岭和邻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研究者通过获取标本馆的腊叶标本和野外的影像数据,筛选了南岭地区42科76属105种常见植物在1911?2015年期间的盛花期物候数据。由于不同季节的物候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物种被划分为春季(56种)、夏季(26种)、秋季(19种)及冬季(4种)开花群。研究也划分了27个气候区(每个区0.5°×0.5°经纬度)以减少不同地点气候差异的影响,将开花物候数据匹配上相应分区的1911–2015年期间每月、连续两月及连续三月的气候数据,并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基于简单线性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在整体上,春季开花物候显著提前,夏季开花物候显著推迟,而秋季和冬季开花物候则没有显著变化。不同季节开花的物种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也差异较大,春季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普遍随温度升高而提前,而在夏季和秋季开花物候则随温度升高而提前和推迟的物种数相当。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南岭地区的春季开花物候的提前与当年早春温度(2-3月的平均气温)和上一年晚夏至早秋温度(8-10月的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并且后者效应几乎是前者效应的2倍。晚夏至早秋温度对南亚热带地区春季物候的这种强效应显著不同于温带地区,而区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可能对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物候变化格局有重要的帮助。因此,该项研究对鉴定温带和亚热带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之间的异同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生态学期刊Ecography(《生态地理学》)上,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宋柱秋博士(陈又生课题组)为论文第一作者,海南大学杜彦君教授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黄忠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波士顿大学Richard B. Primack教授、美国阿卡迪亚国家公园Abraham J. Miller-Rushing研究员及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叶万辉研究员为论文共同作者。
      
    2021-09-26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树木濒危比 动物濒危更严重
    时间: 2021-04-05来源: 《羊城晚报》 A11版作者:易芝娜周飞— — 《世界树木状况报告》称30%的树种正濒临灭绝。该《报告》展示了该联盟的全球树木评估机构花了五年时间对全球6万多种树木的评估结果,以及60多个合作机构(包括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 500多位专家对该工作的支持与奉献。《报告》结果显示: 30% ( 17500种)的树种濒临灭绝,其中400多种树木在野外的存活个体少于50株,至少有142种树木已灭绝。这意味着全球受威胁的树种数量是目前全球受灭绝威胁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总数的两倍。《世界树木状况报告》封面.
      时间: 2021-09-06  来源: 《羊城晚报》 A11版  作者:易芝娜 周飞 
      ——《世界树木状况报告》称30%的树种正濒临灭绝
      9月1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向全球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树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展示了该联盟的全球树木评估机构花了五年时间对全球6万多种树木的评估结果,以及60多个合作机构(包括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500多位专家对该工作的支持与奉献。这是该机构对全球受威胁树木的首次综合评估。
      《报告》结果显示:30%(17500种)的树种濒临灭绝,其中400多种树木在野外的存活个体少于50株,至少有142种树木已灭绝。这意味着全球受威胁的树种数量是目前全球受灭绝威胁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总数的两倍。
      然而,该《报告》也为植物的未来带来了希望,说明全世界植物学界展开的保护工作也正在全线增长。
      《报告》中指出,确定哪些树木处于危险之中并确保这些树木受到保护,是防止灭绝和恢复濒危物种的最有效方法。该报告还显示,至少有64%的树种可以在至少一个保护区内找到,约30%可以在植物园、种子库或其他迁移地收集地找到,但还需要人类采取进一步行动。
      (来源:华南植物园)
      《世界树木状况报告》封面
      
    2021-09-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东亚季风吹拂下的山地植物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康明团队和杨丽华等人,联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驱动山地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为理解我国亚热带山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新视角。马铃苣苔属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该属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其中横断山区及其邻近地区、武陵山脉以及南岭山脉是其3个多样性中心。“这些研究结果暗示中新世中期由东亚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气候在马铃苣苔属物种快速分化中起主要驱动作用,而地质历史事件(如山地抬升)的作用是次要和间接的。《中国科学报》 ( 2021-08-24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8-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马铃苣苔属的代表。康明团队供图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康明团队和杨丽华等人,联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驱动山地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为理解我国亚热带山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系统生物学》。
      马铃苣苔属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该属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其中横断山区及其邻近地区、武陵山脉以及南岭山脉是其3个多样性中心。由于其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不同地质历史的山地系统,成为研究地质历史和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化影响的理想类群。
      研究人员利用123个转录组数据重建了马铃苣苔属111个物种(占该属物种数的88%)的快速辐射进化历史。基于574个直系同源单拷贝基因的证据表明,从中新世约1200万年开始,马铃苣苔属经历了快速物种形成过程,随后物种形成速率开始急剧下降。宏观进化模型结果表明马铃苣苔属的物种形成与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发展呈密切正相关;虽然横断山区的物种分化速率高于非横断山区,但没有发现不同山地系统之间有物种形成速率的转换。
      “这些研究结果暗示中新世中期由东亚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气候在马铃苣苔属物种快速分化中起主要驱动作用,而地质历史事件(如山地抬升)的作用是次要和间接的。”康明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sysbio/syab068 
       《中国科学报》 (2021-08-24 第4版 综合)
      
    2021-08-2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研究证实地枫皮保护性回归可行
    地枫皮嫩叶.研究人员在进行野生种群及其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成功繁殖了一些苗木,再将部分苗木移植到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 KSS ) 、喀斯特裸岩( KBR )和非喀斯特丘陵( NKH )生境中,并将其与原分布点的野生地枫皮个体进行对比研究。据实验结果,地枫皮在喀斯特裸岩点表现出强的生长适应性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在被移植到非喀斯特丘陵点时生长表现不佳,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时表现良好,这表明,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是可行的,此举也为地枫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时间: 2021-08-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文香英
      图1.地枫皮嫩叶;2.子叶期开花;3. 花蕾;4. 果实;5. 长在裸露岩石上的地枫皮。华南植物园 供图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唐辉课题组等,合作开展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的保护性回归研究工作,发现濒危药用植物地枫皮保护性回归的可行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保护生物学刊物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
      地枫皮是八角科常绿灌木,又名高山龙、山八角。地枫皮的茎皮和根皮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等功效,是桂龙药膏、桂龙药酒及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同时,地枫皮叶片浓绿肥厚、嫩叶和幼果红色,树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喀斯特地区非常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抗旱性强,主要生长在喀斯特石山山顶的裸岩及半裸岩山地上,林下也有少量分布,因生境退化和过度采挖而面临灭绝威胁。
      研究人员在进行野生种群及其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成功繁殖了一些苗木,再将部分苗木移植到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KSS)、喀斯特裸岩(KBR)和非喀斯特丘陵(NKH)生境中,并将其与原分布点的野生地枫皮个体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移植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的成活率、株高、茎直径、冠幅和总生物量远远高于另两个点的地枫皮,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的繁殖性状也普遍优于另两个点的地枫皮。但是,喀斯特裸岩点的地枫皮不同部位药用成分含量(槲皮素和厚朴酚)高于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又高于非喀斯特丘陵点的地枫皮。
      据实验结果,地枫皮在喀斯特裸岩点表现出强的生长适应性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在被移植到非喀斯特丘陵点时生长表现不佳,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时表现良好,这表明,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是可行的,此举也为地枫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该研究可以应用于贫困的喀斯特地区石山的生态恢复并产生经济效益。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也为区域内其他乡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1.e01756
      
    2021-08-24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海外版】守护好这颗“绿宝石”
    1956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消息《鼎湖山发现珍贵自然林》 ,文中写道: “我国十多位植物、农、林、园艺、地理等方面的专家,最近在广州西面的鼎湖山进行了实地观察,确定了这里的占地二千多亩的残存自然林中,有许多生长了.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鼎湖山,从此每天早出晚归,爬坡越坎,防山火、阻滥伐,足迹遍布鼎湖山的各个角落,直到2017年退休。黄忠良告诉记者,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曾有几百个附近村民手提利斧,要进山砍树, “那个年代,村民只知道树木能点柴生火,哪个懂得它们的稀有程度和科研价值?你看着吧,鼎湖山会越来越受到大家喜欢的!
      时间: 2021-08-2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头版头条 作者: 潘旭涛 何欣禹
      1956年12月10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风光。魏劲松摄(人民图片)
      守护好这颗“绿宝石”(来这里打卡(41))
      65年前,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广东肇庆鼎湖山建立。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酷暑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闷热感顿时消解。远处,茂密的常绿阔叶林随山势起伏,勾勒出一条青翠的天际线;路边,高耸的榕树、荷木、樟树舒展枝叶,化身为游人的天然遮阳伞;脚下,几只可爱的小昆虫悄悄爬过,正自得其乐。
      60多年前,有位老人上了鼎湖山,被这里草木葱茏、古树参天的景色所吸引。他就是植物学家陈焕镛,时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期间,陈焕镛和秉志、钱崇澍、杨惟义、秦仁昌等科学家向大会提出:“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
      随后,中科院会同广东省把原属国营高要林场的17325亩鼎湖山林场单独划出。1956年6月30日,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65年后,这件事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956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消息《鼎湖山发现珍贵自然林》,文中写道:“我国十多位植物、农、林、园艺、地理等方面的专家,最近在广州西面的鼎湖山进行了实地观察,确定了这里的占地二千多亩的残存自然林中,有许多生长了四、五百年的热带和亚热带大树。”
      在位于鼎湖山的中国自然保护区主题展厅里,记者看到陈焕镛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他没有留下更多相关实物,但把守护者的精神传给了后人。
      穿上迷彩服,拎起水壶,一头扎进深山老林……这是黄忠良退休前的日常工作状态。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鼎湖山,从此每天早出晚归,爬坡越坎,防山火、阻滥伐,足迹遍布鼎湖山的各个角落,直到2017年退休。他曾采集2万多份植物标本,建立了标本室。今日鼎湖山的保护框架,就是黄忠良担任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时带着团队认真划定的。“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分为三个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实行全面封山。”黄忠良说,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没砍过一棵树。
      “80后”范宗骥现任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2013年,他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鼎湖山,主要工作是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保护野生动物。野外调查难免遇到危险,有时是猛兽,有时是恶劣天气,或是各种突发情况。可在范宗骥眼里,守山护林,惊喜多于惊险。2016年7月,在野外调查时,范宗骥发现一只体型小巧的鸟正抓住树枝。他定睛一瞧,小鸟眉头有一抹醒目的白色。经过研究分析,这种很少见的鸟被认定为白眉棕啄木鸟,是鼎湖山出现的鸟类新记录。“后来,白眉棕啄木鸟现身的频次越来越多,特别是每年4到7月,它们会来栖息繁育。”范宗骥开心地说。
      自范宗骥参加工作至今,这片保护区增加了15种鸟类新记录,保护区内现有鸟类267种,占广东省鸟类种数的1/2。经过65年精心守护,鼎湖山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主要保护对象——季风常绿阔叶林面积比保护区刚建立时增加50%,物种多样性富集度高,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就分别达到54种和59种,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基因储存库”。
      这背后,护林员们功不可没。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建于1956年,目前在岗22人,驻扎在8个管护站点。他们常年经受风吹日晒,披霜带露,枕山而眠,日夜护卫着这片山林,也见证着山上的变化。
      15年前,赖仙林加入巡护队。“我刚工作那会儿,巡山时要清理各种捕兽夹,还要阻止一些人上山砍伐。现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这类事极少发生了。”赖仙林说。
      在保护区的天湖景区,记者遇到从广西南宁专程来鼎湖山旅游的黄女士一家,她连声感叹:“城市里能保存这么一大片原始森林,不容易,真不容易!”
      打开世界植被图,北回归线绵延的沙漠带上,鼎湖山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65年前,中国在鼎湖山拉开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序幕;65年间,“靠山吃山”逐渐变成了“靠山护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各类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陆域面积的近1/5。
      黄忠良告诉记者,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曾有几百个附近村民手提利斧,要进山砍树,“那个年代,村民只知道树木能点柴生火,哪个懂得它们的稀有程度和科研价值?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你看着吧,鼎湖山会越来越受到大家喜欢的!”
      
    2021-08-2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