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丨东亚季风林土壤无惧“高温天”?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长期土壤增温对东亚季风林的影响,从微生物转化和矿物保护的角度探究了增温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生态学机制。虽然已有的研究多表明,增温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但是增温效应的方向和幅度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内在驱动机制也不清晰,制约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响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东亚季风林土壤仍可以持续固持有机碳。该研究结果与其它区域的不一致性,也指出未来亟须加强不同生物区系的对比研究,深入探究植物来源碳和微生物来源碳,调控土壤有机碳库,响应温度升高的规律和驱动机制。
    2022-09-30
    查看详情
  • 【大公报】華南植物園探秘 老外迷上「中空樹」
    世界上最毒的樹 「見血封喉樹 」 、能承重30公斤的「蓮中之王」王蓮、大蒜味兒的葉子與「空心樹 」 … … 來自希臘、美國 、英國等國家的外籍友人最近參觀了華。」作為中國第二個 國家植物園 ,這裏不僅 為海內外民眾提供休閒遊樂的園林,而且立足華南,進行全球熱 帶及亞 熱 帶地區的植物保育、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植物園還攜手港澳特區政府和科研機 構合作研究並出版了《香港植物誌》 、 《澳門植物誌》 ,其間粵港澳三地的科研人員以及政府的相關部門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氛圍 , 極大提升了當地植物學的研究水平。圖 :華南國家植物園曾與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合作開展調查。
    2022-09-30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建好国家植物园 呵护自然之美(美丽中国)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对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周志华表示,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顺利设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开启了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谱写了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新篇章。
    2022-09-09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高温下的植物“受伤”了吗?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了一项调查
    今年夏天,全球范围内的极端高温天气让不少人“汗颜” 。无法像人类那样躲进空调房避暑,生长在户外的植物如何生存下去?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了一项关于植物生存大调查的研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科研工作” ,为气候变化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做好森林植物和植物园植物耐旱耐热的研究,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中心植物生理生态学课题组近日开展“极端高温下的植物生存大调查” 。关于本次研究的后续,刘慧表示,将考虑建立一个“全国植物响应极端气候信息系统”的网页,在调整问卷题目中增加更多信息,如高温、寒潮、干旱、台风等,像全国的物候观测一样。“相信在2022年‘气候危机纪元三年’开始做这件事,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2-09-09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蛱蝶花”洋金凤,不畏炎夏花期正好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生物园里,洋金凤不惧酷暑花开得正艳。近年来作为成功培育的园艺植物,洋金凤已被培育出多个品种并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而今广州处处可见“蛱蝶花”的娇美身影,在“亲戚”凤凰木花期结束后,接力延续夏日之美。尤其凤凰木和洋金凤在广东地区都属于非常常见的树木,所以很多人都会将二者混淆,甚至在很多地方,凤凰木的俗名就叫作“金凤花” 。据了解,在过去的《中国植物志》上,洋金凤的中文名也叫金凤花,然而除了凤凰木别名为“金凤花” ,在“凤仙花科”还有一种花也叫金凤花,多次出现了重名的情况。李世晋提醒,关于洋金凤的种子究竟有多大的毒性,未有正式研究结果之前,市民们切莫轻易尝试。
    2022-09-09
    查看详情
  • 【南方都市报】“华南国家植物园 打造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怀集报春苣苔恣意地绽放着可爱的白色小花,海南黄花梨已成参天大树… …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华南国家植物园里,不少极度濒危乃至野外灭绝的植物就此扎根落地。“让它们(濒危植物)被保护、繁育、实现野外回归,这是我们植物园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任。建园至今近百年,植物园始终扮演着濒危迁地物种“诺亚方舟”的角色。据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今年7月正式揭牌成立后,将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
    2022-09-09
    查看详情
  • 【学习强国】华南国家植物园:古老铁树花齐放
    地处南方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每年从初夏到仲夏,苏铁园里的各种铁树都会相继开出金黄色如玉米棒子般的硕大雄花(球)以及如翡翠玉球般的雌花(球)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苏铁园里,园中迁地保育的6株越南篦齿苏铁齐刷刷地开出金黄雄壮的雄球花。越南篦齿苏铁是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榈状乔木,高可达10米,树干圆柱形,树皮灰色,块状纵裂,无茎顶绒毛,大型羽叶集生茎顶,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条形,灰绿色,中脉在下面隆起。越南篦齿苏铁树形优美,苍劲质朴,茎干坚硬如铁。大型而美丽的羽叶四季常绿,光洁亮丽,具有独特的观赏效果。
    2022-09-09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植”得一看!探秘“中国南方绿宝石”
    这是一颗位于中国南方的“绿宝石” 。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的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格局。根据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建成4个世界一流专类园4个国内一流专类园,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从“植物园”升级到“国家植物园” ,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从物种、遗传和生态环境等维度的保护和植物多样性的彰显。我们生根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随万物的萌生、繁茂而成长。
    2022-09-09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南非的国家植物园已形成体系,建成基尔斯滕博施国家植物园、卡鲁沙漠国家植物园、比勒陀利亚国家植物园等11座国家植物园,每个植物园各具特色,在保存和研究南非丰富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重要作用。以迁地保护功能为主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与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共同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承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2022-08-03
    查看详情
  • 【中国青年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 迁地保育95%华南珍稀濒危植物
    今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据悉,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同时,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国际一流的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2022-08-0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