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科学报】降水格局变化影响土壤有机碳累积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硕士研究生周金戈在王法明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降水格局变化影响土壤有机碳累积。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和土壤》 。周金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法明为通讯作者。热带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其中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野外降水模拟平台,开展了湿季推迟与湿季增雨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实验。而在10-20 cm土层,湿季增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使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显著降低。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07 / s11104-022 - 05389 - 2。
      时间: 2022-04-1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硕士研究生周金戈在王法明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降水格局变化影响土壤有机碳累积。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和土壤》。周金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法明为通讯作者。
      热带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其中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华南热带地区具有湿季时间整体后移(湿季推迟,DW)和湿季降雨增加(湿季增雨,WW)的季节性降水变化趋势。然而,热带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对两种降水变化有何种响应尚不明确。
      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野外降水模拟平台,开展了湿季推迟与湿季增雨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降水格局的变化对0-10 cm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动没有显著影响。而在10-20 cm土层,湿季增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使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显著降低。结合线性回归的结果分析,湿季增雨处理中土壤有机碳的增长趋势是由细菌残体碳所主导。
      该研究推测,由湿季增雨引起的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贡献变化,将会增强热带森林土壤的固碳能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2-05389-2
      
    2022-04-1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鼎湖山站入选首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于2020年底在《中国科学数据》发表的数据论文“ 2005 – 2018年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气象数据” ,近日入选2021年度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优秀数据集奖名单。据悉,这是鼎湖山站继今年2月28日获得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评选的2021年度信息化建设优秀台站和信息开放共享优秀台站两个奖项的榜首之后,再次获得其他科学数据中心的肯定。
      时间: 2022-04-1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于2020年底在《中国科学数据》发表的数据论文“2005–2018年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气象数据”,近日入选2021年度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优秀数据集奖名单。
      据悉,这是鼎湖山站继今年2月28日获得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评选的2021年度信息化建设优秀台站和信息开放共享优秀台站两个奖项的榜首之后,再次获得其他科学数据中心的肯定。
      本次活动由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遥感学报》、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数据》、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联合举办。
      据了解,本次活动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启动,收到了100多个团队的163件数据集作品,经评审专家组严格评审,童庆禧等七位院士领衔组成的“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征集活动”科学委员会审定,最终评选出了十大最受欢迎年度数据集、十大最具价值年度数据集、十大最有贡献的数据团队以及优秀数据集奖43个。
      
    2022-04-1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黄宏文:为中国迁地栽培植物“上户口”
    “历经10年对活植物收集整理,我们构建了我国迁地保护植物综合数据库,基本摸清了我国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家底’ 。”近日,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主编、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黄宏文在广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针对我国植物园及其迁地保护管理与活植物研究现状,华南植物园牵头编制了“中国植物园植物引种收集与迁地保护管理规范” ,出版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园标准体系》 ,开发了“植物信息管理系统( PIMS ) ”和移动终端数据采集APP 。
      时间: 2022-03-2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朱汉斌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主编黄宏文。周飞 供图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已出版卷(册)。湛青青 供图
      “历经10年对活植物收集整理,我们构建了我国迁地保护植物综合数据库,基本摸清了我国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家底’。”近日,《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主编、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黄宏文在广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随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迁地栽培植物志的编纂,将对国家植物园发挥迁地保护功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相关科研人员表示,这也是继《中国植物志》后,中国植物学研究领域又一重大的植物基础性项目。
      创建一本“活”的植物志 
      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高等植物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10%,位居全球第二。
      “与现存仅剩余1/4没有人类干预的野生自然植被相比,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已经客观上构建了一个人工迁地种植的植被,其数量多达10万种,占已知植物数量的约30%。”黄宏文说。
      黄宏文长期从事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果树新品种选育,现任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主任,曾任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和武汉植物园主任。在他领导下,自2011年初开始,华南植物园立足我国植物园迁地保育植物的全面整理,开始筹备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
      据他介绍,编撰工作依据物种的“个体、群体实地栽培性状的客观性、用途的适用性、基础数据的服务性”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植物园“同园”栽培、实地观察比较特色,为植物分类学和基础植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活体植物生长发育特征数据。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致力于创建一本‘活’植物志,成为支撑我国植物迁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数据信息平台。”黄宏文表示,通过这一项目,研究人员得以全面了解我国植物园及其迁地保护现状,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未来我国应加强高原寒带、寒温带和极端环境地区植物园建设。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以科或重要属编辑成卷(册),对现有迁地栽培大于100种的科和特殊类群进行编册,预计成册60~80卷(册),计划10~20年完成。“《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无论在思想、原则和进展,尚属世界首例!”黄宏文说。
      摸清“家底”是保护利用的前提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而摸清“家底”无疑是保护的重要前提。黄宏文介绍,通过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对于摸清我国植物园活植物收集“家底”、加强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信息管理、提升我国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基本摸清了我国约16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迁地栽培了约2万种高等植物,约占全球已知植物数量的5%。”黄宏文表示,这对牵引和引领区域或世界性迁地植物志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研究显示,我国植物园引种栽培高等维管植物约396科、3,633属、23,34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我国本土植物为288科、2,911属、约20,000种,分别约占我国本土高等植物科的91%、属的86%、物种数的60%,是我国植物学研究及农林、环保、生物等产业的源头资源。
      在出成果的同时,这一项目的实施也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黄宏文介绍,项目从最初19个植物园47人参加,发展到38个植物园56个单位308人参与,完成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21卷(册)的编撰,开展了植物引种、迁地栽培管理、活植物研究、PIMS数据库应用及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锻炼培养了一批活植物鉴定和分类学人才,形成我国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研究特色。
      截至目前,《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已正式出版19卷(册)、审校排版2卷(册),完成了一批活植物名称修订、物种分类学描述及特征补充,发表了一批新分类群,提出了新增一批受威胁等级植物,为我国农林、医药、环保、新兴生物产业提供源头资源信息和种质资源保障。
      建立植物资源迁地保育规范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中央多次强调种源安全、种业振兴的重要性。此次基于国内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原始数据,不但完成了对现有迁地栽培植物的“摸底”,也为植物资源新种质发现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服务。
      “目前我国植物园迁地保育活植物约占全球植物园物种保育总数的23%,受威胁植物迁地保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黄宏文表示,十年来,以华南植物园为主要牵头单位的科研人员按照任务书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完成了中国迁地保护植物基础数据库建设、植物引种收集与迁地保育规范编制。
      针对我国植物园及其迁地保护管理与活植物研究现状,华南植物园牵头编制了“中国植物园植物引种收集与迁地保护管理规范”,出版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园标准体系》,开发了“植物信息管理系统(PIMS)”和移动终端数据采集APP,为我国植物园建立了迁地保护规范管理体系和活植物研究体系。
      尽管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黄宏文看来,作为植物引种收集、驯化栽培、资源发掘、推广应用的重要源头,我国植物园建设仍存在“公园化倾向”和同质化等现象。因此,他建议植物园应遵循并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界定性标准、管理性标准和迁地保育管理技术规范。
      “当前,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也将为后续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便利。”他说。
      
    2022-03-21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科学驿站|最新成果:科学家揭示壳斗科物种多样性产生之谜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了解到,由该园王宝生研究员和杜克大学Paul S . Manos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系统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揭示了壳斗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化历史以及种间杂交的遗传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主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华南植物园周标峰博士、袁帅博士、杜克大学Andrew A . Crowl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南植物园王宝生研究员和杜克大学Paul S . Manos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华南植物园康明研究员参与该项工作。论文链接: https : / / www . nature . com/articles/s41467-022 - 28917 - 1。
      时间: 2022-03-20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李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通讯员 王宝生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了解到,由该园王宝生研究员和杜克大学Paul S. Manos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系统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揭示了壳斗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化历史以及种间杂交的遗传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主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
      据介绍,自新生代(Cenozoic)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北半球森林的组成发生了剧烈的演变。全球壳斗科植物有900多种,是目前北半球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研究壳斗科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和驱动机制,对我们理解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壳斗科植物从白垩纪末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快速分化。综合分析形态特征的演化模式、种子传播者出现时间以及古气候数据,证实了响应环境变化的性状创新和动植物的协同进化是壳斗科物种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发现,壳斗科植物物种间发生过频繁的古杂交事件,导致核基因树与叶绿体基因树之间存在强烈的冲突。进一步通过单倍型分析与基因功能注释,证实了古杂交事件导致的基因渐渗具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
      该研究揭示了关键性状创新和种间杂交在壳斗科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北半球森林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华南植物园周标峰博士、袁帅博士、杜克大学Andrew A. Crowl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南植物园王宝生研究员和杜克大学Paul S. Manos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华南植物园康明研究员参与该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917-1
      
    2022-03-21
    查看详情
  • 【新快报】影像广州|植物工程师:照顾濒危植物就像照顾婴儿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正在观察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的孢子生长状况。这批植物是2021年7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111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由华南植物园鉴定中心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保育。"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的工程师彭彩霞拿着一叠标牌,走出科研大楼,来到炼苗大棚。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占地20公顷,共收集了超过230种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之一。奇异植物大花马兜铃在广州比较少见,华南植物园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在做组培苗炼苗。新快报3月5日A8 - 9版,责编:郭晴美编:任冬梅。
      时间: 2022-03-05 来源: 《新快报》影响广州 作者: 陈慕媛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正在观察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的孢子生长状况。这批植物是 2021 年 7 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 111 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由华南植物园鉴定中心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保育。 
      "我现在手上拿着这些刚打印出来的标牌,相当于植物的‘身份证’,今天要把它们都发下去。"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的工程师彭彩霞拿着一叠标牌,走出科研大楼,来到炼苗大棚。这时,同个部门的工程师陈玲带着铲子、枝剪,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 
      保育是植物生长中的关键环节。今年 2 月,华南植物园入选 2021-2025 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入选的背后,少不了引种保育部濒危中心团队的努力。
      植物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知道吗?植物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同一批次、来源、时间、种类的植株用同一个登录号,而定植号有所不同。"彭彩霞说,标牌上的数据协助了珍稀植物的引种、收集、保育、研发,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将上传至园区自主研发的活植物平台,一个个数字在他们看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占地 20 公顷,共收集了超过 230 种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之一。
      很多来到繁育中心的濒危植物,都经历了一段不凡的旅程。比如保育大棚内的一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2021 年 7 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 111 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送到华南植物园,由鉴定中心研究员罗世孝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陈玲带领团队为每一株植物登记信息,制作"身份证",清理病叶、断叶,杀菌、杀虫,再用种植土种好,插上 111 张标牌,在大棚内每天按工序养护。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正在办公室解剖旅人蕉的种子。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在保育温室观察荫蔽实验的植物生长状况。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在检查植物标牌数据。每一个小小的标牌,就是植物的"身份证",记录着它们的生长状况。 
      工作人员在给苏铁植物撒药。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在给植物减枝条准备做扦插。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左)和陈玲 :"照顾植物像照顾婴儿般,需要精心呵护。虽然很琐碎,但时间一长,看着它们越长越好,就觉得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培养室工程师李冬梅正在观察组培材料生长状况。 
      每年春天,工作人员都要及时给植物换盆。 
      这盆花怎么越长越小了? 
      团队大多数时间都是和长势不好的植株打交道。走进炼苗大棚,第一眼看去,这里的植物没有外面展示区那么精气神:植株矮小、叶子枯萎、花盆太大或太小 …… 据介绍,这里有刚引种回来、生长还不稳定的植物,也有送到展示区后,长势变坏需要重新保育的植物。
      春节期间,园内举办虎虎生威寻"虎"迹植物展,其中就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虎颜花。放在展区的虎颜花长势挺好,而大棚内的这盆虎颜花怎么越长越小了?"这个盆现在是比较大的,因为当时植株长得比较大,我们进行了分株扩繁。它现在长得还不太好,苗小了。"保育部工程师陈玲解释道,盆子变大会导致泥土和储水过多,容易烂根,需要换成小盆。
       
      奇异植物大花马兜铃在广州比较少见,华南植物园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在做组培苗炼苗。 
      在其余几个大棚和实验室里,植物工程师李冬梅正进行奇特植物大花马兜铃的组培实验;刘华对保育的大红花授粉观察;谢就媚对部分茶花进行圈枝繁殖实验 …… 天热了,打开大棚上方的遮荫网和喷淋设施,气温下降时,放下大棚外面的保护薄膜,使大棚里温暖如春。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重复。观察、插牌、分株、换盆、浇水、施肥、出圃 …… "团队成员表示,照顾植物像照顾婴儿般,需要细心呵护。"虽然琐碎,但时间一长,看着它们越长越好,感觉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石松:石松科石松属多年生土生植物,四季常青,枝叶奇特美观,是重要观赏蕨类植物之一,全草可以入药。
       
      齿盖贯众:鳞毛蕨科贯众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叶形美丽,孢子囊群遍布羽片背面,细细看,圆形盾状的囊群盖边缘有细齿,齿盖贯众也因此而得名。
       
      苦苣苔杂交品种:为苦苣苔科栽培品种,花典雅美丽常用于观赏。
       
      秋海棠栽培品种:花形多姿,叶色柔媚,观花、观叶俱佳。
       
      鹿角鸟巢蕨: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栽培品种。姿态奇特,肆意舒展之间,蓬勃迸发的生命力一展无遗。
       
      鳞柄毛蕨:是金星蕨科毛蕨属植物。 植物界也存在"卷"现象。
       
      江南星蕨: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 复古小波点,也在植物界流行。
       
      野雉尾金粉蕨:是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羽片形态别致,状若鸡尾。全草入药,有解毒的功效。
       
      白肋翻唇兰:是兰科翻唇兰属多年生草本。
       
      夏雪片莲:是石蒜科、雪片莲属。
       
      新快报3月5日A8-9版,责编:郭晴 美编:任冬梅
      
    2022-03-07
    查看详情
  • 我的植物你的名字,植物学家们最凡尔赛的友谊——纪念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

      如果你想致敬或感谢某人对你的帮助,你可以把他的名字放到植物新种命名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梅尔致陈焕镛的信,1934年7月13日) 
      植物拉丁学名,是为了方便世界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都能使用统一的植物名称而创造的。1753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的巨著Species Plantarum(《植物种志》)推广了双名法,即每种植物的名字都是由属名和种加词两个拉丁字单词组成,终结了植物名字混乱的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们也得以自由交流。 
      从此,植物学家们多了一种浪漫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感谢一个人,就以他(她)的名字来命名一种植物,千古留存,这是植物学家们给朋友的最高礼遇,也是最独一无二的见证。 
         把生命都给了工作 
      陈焕镛(1890-1971)院士,是我国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奠基人之一,不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建成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植物标本馆之一:华南植物园标本馆(原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标本馆)。 
      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担任《中国植物志》第一届主编,也是最早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中国植物学家之一,在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绣球花科、苦苣苔科、桦木科、胡桃科等植物分类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一生发表植物新属11个,植物新种及新组合613个(其中新种520个)。 
      陈焕镛院士,1958年春访问苏联柯马罗夫植物研究所期间,勘定标本查阅文献(图片来源:黄观程 摄) 
      陈焕镛儿子陈国仆曾说,陈焕镛毕生把生命都交给了工作,花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在他最钟爱的植物学上,其他事情几乎无暇顾及。然而翻阅陈焕镛的档案资料、书信往来,从他命名的植物新种以及其他人以陈焕镛名字命名的植物里,我们依然得以一窥这位植物分类学家在繁忙的工作中,通过植物命名,与国内外植物学家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据统计,以陈焕镛名字命名的植物新属有4个,植物新种有44个。而在陈焕镛发表的新种中,有据可查的人名达41个。 
         海南采集,九死一生 
      在以陈焕镛姓名命名的4个植物新属中,以他姓氏命名的有棕榈科琼棕属(Chuniophoenix Burret,1937)、夹竹桃科乐东藤属(焕镛藤属 Chunechites Tsiang,1937)以及金缕梅科山铜材属(Chunia Hung T. Chang,1948),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木兰科焕镛木属(Woonyoungia Y. W.Law,1997),分别由同时代的德国植物学家巴瑞德(Karl Ewald Maximilian Burret,1883-1964),他的学生蒋英,以及后辈张宏达、刘玉壶定名发表,用以致敬陈焕镛在植物科学研究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华南植物园棕榈园内的琼棕属植物琼棕 
      (图片来源:邓新华摄) 
      1919年秋,刚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硕士毕业的陈焕镛,回到祖国的首站就是到当时还鲜有植物学家踏足的海南岛,进行了为期九个多月的植物采集。 
      当时的海南岛还是“瘴疠之地”,条件异常艰苦,在海南中部的五指山,陈焕镛先是被毒蜂蜇伤,左手肿得像拳套一样,随后还染上一种奇怪的热带间歇高热病,高烧至40摄氏度以上,病情凶险,被人用担架抬出来,差点命丧海南。 
      这次海南岛采集的标本中就有木兰科植物标本。上世纪30年代,陈焕镛开始对木兰科植物分类进行研究,采集了更多的标本;50年代,开始木兰科植物的繁殖、育种工作。60年代,陈焕镛发表了绢毛木兰、石碌含笑、观光木等木兰科特有单种属。 
      1919年11月29日,陈焕镛在海南岛那大采集标本 
      (图片来源:陈都提供,华南植物园档案室存) 
      1997年,木兰科专家刘玉壶发表新属焕镛木属(Woonyoungia)、新种焕镛木(W.septentrionalis),致敬陈焕镛对中国木兰研究先驱性的贡献。正是陈焕镛打下的木兰科植物学研究基础,才使得后来华南植物园成为中国木兰科植物研究中心,并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中国木兰科活植物基因库——木兰园。 
      焕镛木果实(图片来源:杨科明摄) 
      陈焕镛对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影响深远,不仅在他生前,即便在他逝世后的50多年里,依然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植物新种陆续发表面世。 
       
      2022年,华南植物园木兰园航拍图(图片来源:杨晓摄) 
       从1924年到2019年,以陈焕镛姓名来命名的植物新种达44种,如陈氏耳蕨(Polystichum chunii)、焕镛报春(Primula woonyoungiana)、焕镛螺序草(Spiradiclis chuniana)等,其中有11种发表于陈焕镛逝世后。除了国内的植物学家,还有13种由来自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外植物学家命名,陈焕镛在国内外科学家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地位,可见一斑。 
         植物学界大佬们的惺惺相惜 
      从1921年陈焕镛发表的第一个新种山核桃(Hicoria cathayensis,现更名为 Carya cathayensis)开始,由他冠名发表的新属有11个,新种及新组合613个。这些属名和种加词里面,涉及纪念人名的多达41位,这些人几乎都是和陈焕镛关系密切的同时代植物学界同仁,其中包括国外学者16名。 
      1.陈焕镛与杰克 
      发表于1925年的长叶榧(Torreya jackii),是陈焕镛献给待他如师如父的杰克(John George Jack,1861-1948)教授的。杰克对陈焕镛可谓有启蒙之恩,也是他在阿诺德树木园攻读硕士时最重要的导师,他曾连续4年选修了杰克的林学课程。 
      而杰克与中国也颇有渊源,曾自费到中国采集标本,对中国植物有深入研究。杰克不仅擅长教学,还非常乐于帮助学生,1916年他为陈焕镛办理贷款。1919年陈焕镛回国首站前往海南采集的1500美元舍尔顿奖学金,也是由杰克为他申请到的。 
       
      杰克教授(图片来源:美国阿诺德树木园提供) 
      2.陈焕镛与钟观光 
      1919年,钟观光在广西十万大山边境那良地区采得一种树大花香的木兰科乔木,1963年陈焕镛鉴定为新属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并将之定名为观光木(T.odorum),以纪念他的开创性工作。 
       
      观光木(图片来源:杨科明摄) 
       钟观光(1869-1940)是我国第一位采用近代植物学方法采集和研究植物的人,也是第一位大规模、大范围考察采集植物的学者。1918-1921年,他与儿子钟补勤等人组成采集队,横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进行大规模植物采集,足迹遍布11个省区,共采得标本约1.5万号,并于1924年创立了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1928年创建杭州笕桥植物园。 
       
      钟观光(图片来源:陈锦正提供,精修:宁波植物园) 
      3.陈焕镛与胡先骕 
      陈焕镛以胡先骕(1894-1968)姓氏命名的植物新种胡氏栎(又名雷公青冈,Quercus hui,现更名为Cyclobalanopsis hui)、胡氏芮德木(Rehderodendron hui,现更名为广东木瓜红Rehderodendron kwangtungense),分别发表于1928年和1934年。见证了当时植物学界两大领军人物“南陈北胡”的深厚友情。两人怀有同样的理想情怀,为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研究自己国家的植物,能自强自立,在1927-1937年合力编撰了共五卷册的中英文版Icones Plantarum Sinicarum(《中国植物图谱》)。 
       
      胡先骕(图片来源:胡宗刚提供) 
      1948年胡先骕发现并发表了举世瞩目的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而十年后的1958年,陈焕镛与匡可任联名鉴定发表了同样轰动学界的活化石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两人在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历史舞台上交相辉映。 
       
      1956年采集于广西,1958年由陈焕镛与匡可任定名发表的银杉模式标本 (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4. 陈焕镛与秦仁昌 
      陈焕镛1927年发表的秦氏紫荆(又名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是以秦仁昌(1898-1986)教授的姓氏命名的。秦仁昌是中国蕨类植物研究鼻祖,早年曾入读金陵大学,是陈焕镛的学生,1923年秦仁昌尚未毕业时,因为生活窘迫,受到陈焕镛关照与提携,并跟随他到东南大学担任陈焕镛的助教。 
      1926年秦仁昌跟随陈焕镛到香港植物园标本室工作,在他的指导建议下,走上研究我国蕨类植物的道路。1929年,秦仁昌发表的新种陈氏耳蕨(Polystichum chunii),中英文名字都融入了陈焕镛的姓氏,深表谢意。 
       
      秦仁昌(图片来源:胡宗刚提供) 
      5. 陈焕镛与侯宽昭 
      陈焕镛发表于1940年的侯氏马兜铃(又名南粤马兜铃,Aristolochia howii)、海南哥纳香(Goniothalamus howii)、保亭杨桐(又名琼中杨桐,Adinandra howii),1944年的光亮山矾(Symplocos howii)以及1947年的梨果柯(Lithocarpus howii)等拉丁种加词皆是以他的学生兼同事侯宽昭(1908-1959)的姓氏命名。 
      在陈焕镛发表的以人名命名的新种里,以侯宽昭名字为最多,达15个。他俩还联名发表过45个新种。可以说,侯宽昭是他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 
      1942年抗日期间,侯宽昭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广州保护标本书籍有功,深得陈焕镛信任。作为主编完成新中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书《广州植物志》后,侯宽昭还曾致力于《海南植物志》的编撰工作,可惜于1959年因病早逝,后来由陈焕镛组织研究人员整理其遗稿出版。 
       
      侯宽昭(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希望我的采集员们采集的标本数量,有天能超过我 
      除了植物学家们,陈焕镛也将不少植物新种致敬给同样劳苦功高的采集员们。陈焕镛一生共采集标本12334号。1937年陈焕镛在给梅尔的信件中曾提到:“我坚持使用我的采集记录号,是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我的采集员们采集的数量能够超越我。” 
      在多年采集中,陈焕镛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植物采集员,包括左景烈、陈念劬、陈少卿、黄志等。直到1958年,陈少卿以1.9万号、黄志以1.4万号的采集数量,终于超过了陈焕镛个人采集号数。黄志润楠(又名信宜润楠,Machilus wangchiana)就是由黄志于1936年在广西大瑶山采到的标本,一直到1953年才由陈焕镛命名发表,用以表彰这位出色的采集员。 
      而发表于1954年的少卿绣球(又名上思绣球,Hydrangea shaochingii,现更名为广东绣球H.kwangtungensis),则致敬于我国著名植物采集家陈少卿(1911-1997),他一生采集植物标本九万余份,鉴定植物标本近30万份,担负了《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等专著的大量标本的初步鉴定工作,堪称植物分类学研究工作的幕后英雄。 
       
      陈少卿(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植物采集,去往的多是艰辛之地,采集员风餐露宿,还时时面临各种危险。在陈焕镛组织的采集队历史中,也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惨烈的损失。1936年秋,领队邓世纬等一行7人在贵州采集相继染病身亡,陈焕镛痛惜不已。 
      1946年他发表了苦苣苔科的新属世纬苣苔属(Tengia)以及新种世纬苣苔(T.scopulorum),1966年又与方文培联名发表世纬槭(又名平坝槭,Acer shihweii),以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领队的功绩。 
       
      世纬苣苔(图片来源: 罗毅波 摄) 
      植物学家的友谊,不分种族,不论国界 
      俗话说:一人走得快,两人走得远。在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上,同样如此。在陈焕镛发表的新种里,有过半是与其他人联合发表的,其中和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梅尔(Elmer Drew Merrill,1876-1956)教授发表的最多,合计175种,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梅尔教授比陈焕镛年长14岁,两人亦师亦友。 
      1902-1923年,梅尔作为美国农业部派驻菲律宾的植物学家,在亚洲研究植物20多年后,回到美国先后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学院院长、纽约植物园园长、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园长及哈佛大学植物标本总监,成为当时对中国植物最了解的植物学家之一,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给予了陈焕镛很多帮助。 
       
      梅尔教授赠与陈焕镛的亲笔签名照片 
      (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1929年,由陈焕镛创立的中国第一本植物学英文研究期刊Sunyatsenia(《中山专刊》),不仅英文刊名(即将孙逸仙之英文名拉丁化)采纳了梅尔教授的建议,连第一份投稿也是来自梅尔。此后,Sunyatsenia多次得到梅尔及阿诺德树木园同行的投稿。 
      此外,陈焕镛在筹建农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鉴定发表新种、野外采集资助等各项大小事宜中,梅尔教授都力尽所能地给予支持。 
      1941年,陈焕镛和蒋英联合发表的海南物种新属萝藦科的梅乐藤属(驼峰藤属 Merrillanthus)及驼峰藤(M. hainanensis),就是以梅尔姓氏命名。陈焕镛在发表新种的文章里写道:“我们决定把它定为一个新属,敬献给梅尔,以答谢他对本文两位作者所代表的两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的帮助。”  
       
      驼峰藤(图片来源:陈又生 摄) 
      诚如梅尔教授对陈焕镛说过的:“植物是不受国界约束的,在国际的不协调和国内困难不安的日子里,植物学家继续的合作有可能很好地影响其他科学团体趋向国际合作。在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下,这一种几世纪前就已经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在发展着的互助精神,是植物科学对国际友谊的重大贡献之一。”  
      跨越国界、跨越时空,一个个的植物学拉丁名,见证了植物学家们不朽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陈德昭,1996年,《陈焕镛纪念文集》,华南植物园内部出版物 
      2. 胡宗刚,2013年,《华南植物研究所早期史(1929-195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宁波市北仑区政协文史委等,2018年,《植物学家钟观光》,宁波出版社 
      4. 陈焕镛与梅尔的英文书信(1925-1949年) 
      5. 陈焕镛发表植物新种数量来源于中国数字标本馆(http://www.cvh.ac.cn)、CFH、Tropicos、IPNI、中国植物志等多方数据核查统计。 
      作者:黄瑞兰 
      审校:陈忠毅 
      来源:科学大院 
      
    2022-02-1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近日,由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植物的选育与植物景观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研发的多项水体污染净化技术,将利用滨水适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水体的净化功效,达到提升湿地景观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并广泛开展水生态基础景观工程工艺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
      时间: 2022-01-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王发国 
      近日,由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植物的选育与植物景观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水乡,湿地面积达79万公顷,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城市景观改造的活跃地带,如何可持续利用湿地空间,开展湿地生态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该项目在珠三角地区滨水植物本底调查与引种驯化研究基础上,选育出珠三角地区滨水适生植物54种,培育植物新品种25种,并研发10多项植物高效繁育、营养调节与养护关键技术,实现了滨水适生植物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同时,研发的多项水体污染净化技术,将利用滨水适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水体的净化功效,达到提升湿地景观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并广泛开展水生态基础景观工程工艺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
      
    2022-01-30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华南植物园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期3个月,从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展出地点为华南植物园科普驿站(北门入口左侧)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承办,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林草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二部分展示华南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三部分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我国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风采,共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时间: 2022-01-10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周飞 黄瑞兰
      图片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 杨科明摄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期3个月,从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展出地点为华南植物园科普驿站(北门入口左侧)。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本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开展了大量工作。几十年来,林草部门不断加强大熊猫、亚洲象、长臂猿、朱鹮、苏铁、木兰等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繁育,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持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作为我国最早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两个国家级野外研究台站,还编撰出版了《中国植物志》《海南植物志》等专著460多部(卷、册)。90多年来,他们在植物就地保育、迁地保育、野外回归、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承办,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林草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二部分展示华南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三部分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我国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风采,共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2022-01-30
    查看详情
  • 【央广网】新年第一日 广东原始森林来了一条“蓝色锦鲤”!
    2022年的第一天,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 7点11分迎来了日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巍巍群山之上。青山绿水间,一条“蓝色锦鲤”翘首遨游。鼎湖山蝴蝶谷雨林,云雾之间,阳光若隐若现。换个角度看“锦鲤” , “头部”微微下垂,别有一番趣味。鼎湖山位列“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也是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时间: 2022-01-01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王雪薇 李诗
      央广网肇庆1月1日消息(记者王雪薇 实习生李诗 通讯员彭丽芳)2022年的第一天,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7点11分迎来了日出。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巍巍群山之上;青山绿水间,一条“蓝色锦鲤”翘首遨游。大自然以这样独特的方式,送上了一份“新年祝福”。
       
      鼎湖山蝴蝶谷雨林,云雾之间,阳光若隐若现。(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从空中俯瞰鼎湖山天湖,宛如一条“蓝色锦鲤”在林间遨游。(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换个角度看“锦鲤”,“头部”微微下垂,别有一番趣味。(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鼎湖山位列“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也是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2022-01-30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开展植物鉴定培训活动
    适逢韶关市政府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建的南岭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韶关)成立之际, 12月22 — 28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第10期“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 ,对从事植物科研、保护与科普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丹霞山开展实地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为业界搭建了植物资源调查、鉴定与科普工作交流的平台。来自省内19家单位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他认为丹霞山独特的地貌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孤岛、热岛效应,使得丹霞山发育了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目前正在推进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生境生物区系”研究,将更进一步提升丹霞山国家公园的科学价值。
      时间: 2021-12-27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作者: 唐音
      适逢韶关市政府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建的南岭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韶关)成立之际,12月22—28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第10期“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对从事植物科研、保护与科普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丹霞山开展实地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为业界搭建了植物资源调查、鉴定与科普工作交流的平台。来自省内19家单位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开展植物鉴定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为期一周,以理论知识讲座与野外考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植物学教授系统向参训人员传授《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植被与植物样方调查监测》《植物DNA鉴定技术》《植物标本采集与压制》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环节,学员们在6组专家的带领与指导下深入丹霞山自然保护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等学习野外植物的辨别和鉴定技巧,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植被与植物样方调查实操等。华南农业大学的崔大方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学员讲解了薯莨的生物特征等,介绍了山间丰富的薯莨资源,正是广东名扬海外的非遗香云纱的染色原料,极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活动理论学习板块。
      据悉,本次学员分别来自各高校植物院系、科研机构、惠州南昆山和乐昌大瑶山等保护区,还有部分植物爱好者。来自华南植物园的湛青青博士表示自己已经是第四次来到丹霞山了,丹霞山中的丹霞兰、丹霞堇菜、丹霞梧桐、丹霞小花苣苔等特有物种吸引着自己一次次到来。来自龙门南昆山保护区宣教科的钟奇峰表示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种专业学习,希望能掌握植物鉴定技能,多了解自己守护的保护物种。本次培训也吸引了丹霞山科普小镇的植物爱好者参加。
      专家实地教学。
      本次培训导师之一廖文波教授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霞山生态科学顾问,目前正在负责丹霞山的植物多样性科研工作。他介绍了目前中山大学为推进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所开展的生态价值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他认为丹霞山独特的地貌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孤岛、热岛效应,使得丹霞山发育了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目前正在推进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生境生物区系”研究,将更进一步提升丹霞山国家公园的科学价值。
      学员们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负责人、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对丹霞山保护区的支持表示感谢,报名人数高达150余人,因疫情原因仅遴选了省内学员参训。本次培训落地丹霞山正是深入推进南岭研究院建设的具体举措,旨在展示好、利用好韶关丰富而又珍贵的生态资源禀赋,推动更多业界专家关注和支持韶关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为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和公众科普培养更多从事植物保护与利用的优秀青年人才。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丹宣
      
    2022-01-3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