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新快报】影像广州|植物工程师:照顾濒危植物就像照顾婴儿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正在观察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的孢子生长状况。这批植物是2021年7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111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由华南植物园鉴定中心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保育。"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的工程师彭彩霞拿着一叠标牌,走出科研大楼,来到炼苗大棚。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占地20公顷,共收集了超过230种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之一。奇异植物大花马兜铃在广州比较少见,华南植物园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在做组培苗炼苗。新快报3月5日A8 - 9版,责编:郭晴美编:任冬梅。
时间: 2022-03-05 来源: 《新快报》影响广州 作者: 陈慕媛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正在观察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的孢子生长状况。这批植物是 2021 年 7 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 111 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由华南植物园鉴定中心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保育。
"我现在手上拿着这些刚打印出来的标牌,相当于植物的‘身份证’,今天要把它们都发下去。"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的工程师彭彩霞拿着一叠标牌,走出科研大楼,来到炼苗大棚。这时,同个部门的工程师陈玲带着铲子、枝剪,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
保育是植物生长中的关键环节。今年 2 月,华南植物园入选 2021-2025 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入选的背后,少不了引种保育部濒危中心团队的努力。
植物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知道吗?植物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同一批次、来源、时间、种类的植株用同一个登录号,而定植号有所不同。"彭彩霞说,标牌上的数据协助了珍稀植物的引种、收集、保育、研发,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将上传至园区自主研发的活植物平台,一个个数字在他们看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占地 20 公顷,共收集了超过 230 种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之一。
很多来到繁育中心的濒危植物,都经历了一段不凡的旅程。比如保育大棚内的一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2021 年 7 月,广东英德森林公安截获 111 株非法采伐的金毛狗蕨,送到华南植物园,由鉴定中心研究员罗世孝鉴定后,转交濒危中心。陈玲带领团队为每一株植物登记信息,制作"身份证",清理病叶、断叶,杀菌、杀虫,再用种植土种好,插上 111 张标牌,在大棚内每天按工序养护。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正在办公室解剖旅人蕉的种子。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在保育温室观察荫蔽实验的植物生长状况。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在检查植物标牌数据。每一个小小的标牌,就是植物的"身份证",记录着它们的生长状况。
工作人员在给苏铁植物撒药。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陈玲在给植物减枝条准备做扦插。
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部工程师彭彩霞(左)和陈玲 :"照顾植物像照顾婴儿般,需要精心呵护。虽然很琐碎,但时间一长,看着它们越长越好,就觉得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培养室工程师李冬梅正在观察组培材料生长状况。
每年春天,工作人员都要及时给植物换盆。
这盆花怎么越长越小了?
团队大多数时间都是和长势不好的植株打交道。走进炼苗大棚,第一眼看去,这里的植物没有外面展示区那么精气神:植株矮小、叶子枯萎、花盆太大或太小 …… 据介绍,这里有刚引种回来、生长还不稳定的植物,也有送到展示区后,长势变坏需要重新保育的植物。
春节期间,园内举办虎虎生威寻"虎"迹植物展,其中就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虎颜花。放在展区的虎颜花长势挺好,而大棚内的这盆虎颜花怎么越长越小了?"这个盆现在是比较大的,因为当时植株长得比较大,我们进行了分株扩繁。它现在长得还不太好,苗小了。"保育部工程师陈玲解释道,盆子变大会导致泥土和储水过多,容易烂根,需要换成小盆。
奇异植物大花马兜铃在广州比较少见,华南植物园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在做组培苗炼苗。
在其余几个大棚和实验室里,植物工程师李冬梅正进行奇特植物大花马兜铃的组培实验;刘华对保育的大红花授粉观察;谢就媚对部分茶花进行圈枝繁殖实验 …… 天热了,打开大棚上方的遮荫网和喷淋设施,气温下降时,放下大棚外面的保护薄膜,使大棚里温暖如春。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重复。观察、插牌、分株、换盆、浇水、施肥、出圃 …… "团队成员表示,照顾植物像照顾婴儿般,需要细心呵护。"虽然琐碎,但时间一长,看着它们越长越好,感觉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石松:石松科石松属多年生土生植物,四季常青,枝叶奇特美观,是重要观赏蕨类植物之一,全草可以入药。
齿盖贯众:鳞毛蕨科贯众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叶形美丽,孢子囊群遍布羽片背面,细细看,圆形盾状的囊群盖边缘有细齿,齿盖贯众也因此而得名。
苦苣苔杂交品种:为苦苣苔科栽培品种,花典雅美丽常用于观赏。
秋海棠栽培品种:花形多姿,叶色柔媚,观花、观叶俱佳。
鹿角鸟巢蕨: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栽培品种。姿态奇特,肆意舒展之间,蓬勃迸发的生命力一展无遗。
鳞柄毛蕨:是金星蕨科毛蕨属植物。 植物界也存在"卷"现象。
江南星蕨: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 复古小波点,也在植物界流行。
野雉尾金粉蕨:是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羽片形态别致,状若鸡尾。全草入药,有解毒的功效。
白肋翻唇兰:是兰科翻唇兰属多年生草本。
夏雪片莲:是石蒜科、雪片莲属。
新快报3月5日A8-9版,责编:郭晴 美编:任冬梅
2022-03-07
查看详情
我的植物你的名字,植物学家们最凡尔赛的友谊——纪念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
如果你想致敬或感谢某人对你的帮助,你可以把他的名字放到植物新种命名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梅尔致陈焕镛的信,1934年7月13日)
植物拉丁学名,是为了方便世界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都能使用统一的植物名称而创造的。1753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的巨著Species Plantarum(《植物种志》)推广了双名法,即每种植物的名字都是由属名和种加词两个拉丁字单词组成,终结了植物名字混乱的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们也得以自由交流。
从此,植物学家们多了一种浪漫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感谢一个人,就以他(她)的名字来命名一种植物,千古留存,这是植物学家们给朋友的最高礼遇,也是最独一无二的见证。
把生命都给了工作
陈焕镛(1890-1971)院士,是我国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奠基人之一,不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建成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植物标本馆之一:华南植物园标本馆(原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标本馆)。
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担任《中国植物志》第一届主编,也是最早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中国植物学家之一,在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绣球花科、苦苣苔科、桦木科、胡桃科等植物分类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一生发表植物新属11个,植物新种及新组合613个(其中新种520个)。
陈焕镛院士,1958年春访问苏联柯马罗夫植物研究所期间,勘定标本查阅文献(图片来源:黄观程 摄)
陈焕镛儿子陈国仆曾说,陈焕镛毕生把生命都交给了工作,花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在他最钟爱的植物学上,其他事情几乎无暇顾及。然而翻阅陈焕镛的档案资料、书信往来,从他命名的植物新种以及其他人以陈焕镛名字命名的植物里,我们依然得以一窥这位植物分类学家在繁忙的工作中,通过植物命名,与国内外植物学家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据统计,以陈焕镛名字命名的植物新属有4个,植物新种有44个。而在陈焕镛发表的新种中,有据可查的人名达41个。
海南采集,九死一生
在以陈焕镛姓名命名的4个植物新属中,以他姓氏命名的有棕榈科琼棕属(Chuniophoenix Burret,1937)、夹竹桃科乐东藤属(焕镛藤属 Chunechites Tsiang,1937)以及金缕梅科山铜材属(Chunia Hung T. Chang,1948),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木兰科焕镛木属(Woonyoungia Y. W.Law,1997),分别由同时代的德国植物学家巴瑞德(Karl Ewald Maximilian Burret,1883-1964),他的学生蒋英,以及后辈张宏达、刘玉壶定名发表,用以致敬陈焕镛在植物科学研究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华南植物园棕榈园内的琼棕属植物琼棕
(图片来源:邓新华摄)
1919年秋,刚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硕士毕业的陈焕镛,回到祖国的首站就是到当时还鲜有植物学家踏足的海南岛,进行了为期九个多月的植物采集。
当时的海南岛还是“瘴疠之地”,条件异常艰苦,在海南中部的五指山,陈焕镛先是被毒蜂蜇伤,左手肿得像拳套一样,随后还染上一种奇怪的热带间歇高热病,高烧至40摄氏度以上,病情凶险,被人用担架抬出来,差点命丧海南。
这次海南岛采集的标本中就有木兰科植物标本。上世纪30年代,陈焕镛开始对木兰科植物分类进行研究,采集了更多的标本;50年代,开始木兰科植物的繁殖、育种工作。60年代,陈焕镛发表了绢毛木兰、石碌含笑、观光木等木兰科特有单种属。
1919年11月29日,陈焕镛在海南岛那大采集标本
(图片来源:陈都提供,华南植物园档案室存)
1997年,木兰科专家刘玉壶发表新属焕镛木属(Woonyoungia)、新种焕镛木(W.septentrionalis),致敬陈焕镛对中国木兰研究先驱性的贡献。正是陈焕镛打下的木兰科植物学研究基础,才使得后来华南植物园成为中国木兰科植物研究中心,并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中国木兰科活植物基因库——木兰园。
焕镛木果实(图片来源:杨科明摄)
陈焕镛对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影响深远,不仅在他生前,即便在他逝世后的50多年里,依然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植物新种陆续发表面世。
2022年,华南植物园木兰园航拍图(图片来源:杨晓摄)
从1924年到2019年,以陈焕镛姓名来命名的植物新种达44种,如陈氏耳蕨(Polystichum chunii)、焕镛报春(Primula woonyoungiana)、焕镛螺序草(Spiradiclis chuniana)等,其中有11种发表于陈焕镛逝世后。除了国内的植物学家,还有13种由来自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外植物学家命名,陈焕镛在国内外科学家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地位,可见一斑。
植物学界大佬们的惺惺相惜
从1921年陈焕镛发表的第一个新种山核桃(Hicoria cathayensis,现更名为 Carya cathayensis)开始,由他冠名发表的新属有11个,新种及新组合613个。这些属名和种加词里面,涉及纪念人名的多达41位,这些人几乎都是和陈焕镛关系密切的同时代植物学界同仁,其中包括国外学者16名。
1.陈焕镛与杰克
发表于1925年的长叶榧(Torreya jackii),是陈焕镛献给待他如师如父的杰克(John George Jack,1861-1948)教授的。杰克对陈焕镛可谓有启蒙之恩,也是他在阿诺德树木园攻读硕士时最重要的导师,他曾连续4年选修了杰克的林学课程。
而杰克与中国也颇有渊源,曾自费到中国采集标本,对中国植物有深入研究。杰克不仅擅长教学,还非常乐于帮助学生,1916年他为陈焕镛办理贷款。1919年陈焕镛回国首站前往海南采集的1500美元舍尔顿奖学金,也是由杰克为他申请到的。
杰克教授(图片来源:美国阿诺德树木园提供)
2.陈焕镛与钟观光
1919年,钟观光在广西十万大山边境那良地区采得一种树大花香的木兰科乔木,1963年陈焕镛鉴定为新属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并将之定名为观光木(T.odorum),以纪念他的开创性工作。
观光木(图片来源:杨科明摄)
钟观光(1869-1940)是我国第一位采用近代植物学方法采集和研究植物的人,也是第一位大规模、大范围考察采集植物的学者。1918-1921年,他与儿子钟补勤等人组成采集队,横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进行大规模植物采集,足迹遍布11个省区,共采得标本约1.5万号,并于1924年创立了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1928年创建杭州笕桥植物园。
钟观光(图片来源:陈锦正提供,精修:宁波植物园)
3.陈焕镛与胡先骕
陈焕镛以胡先骕(1894-1968)姓氏命名的植物新种胡氏栎(又名雷公青冈,Quercus hui,现更名为Cyclobalanopsis hui)、胡氏芮德木(Rehderodendron hui,现更名为广东木瓜红Rehderodendron kwangtungense),分别发表于1928年和1934年。见证了当时植物学界两大领军人物“南陈北胡”的深厚友情。两人怀有同样的理想情怀,为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研究自己国家的植物,能自强自立,在1927-1937年合力编撰了共五卷册的中英文版Icones Plantarum Sinicarum(《中国植物图谱》)。
胡先骕(图片来源:胡宗刚提供)
1948年胡先骕发现并发表了举世瞩目的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而十年后的1958年,陈焕镛与匡可任联名鉴定发表了同样轰动学界的活化石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两人在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历史舞台上交相辉映。
1956年采集于广西,1958年由陈焕镛与匡可任定名发表的银杉模式标本 (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4. 陈焕镛与秦仁昌
陈焕镛1927年发表的秦氏紫荆(又名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是以秦仁昌(1898-1986)教授的姓氏命名的。秦仁昌是中国蕨类植物研究鼻祖,早年曾入读金陵大学,是陈焕镛的学生,1923年秦仁昌尚未毕业时,因为生活窘迫,受到陈焕镛关照与提携,并跟随他到东南大学担任陈焕镛的助教。
1926年秦仁昌跟随陈焕镛到香港植物园标本室工作,在他的指导建议下,走上研究我国蕨类植物的道路。1929年,秦仁昌发表的新种陈氏耳蕨(Polystichum chunii),中英文名字都融入了陈焕镛的姓氏,深表谢意。
秦仁昌(图片来源:胡宗刚提供)
5. 陈焕镛与侯宽昭
陈焕镛发表于1940年的侯氏马兜铃(又名南粤马兜铃,Aristolochia howii)、海南哥纳香(Goniothalamus howii)、保亭杨桐(又名琼中杨桐,Adinandra howii),1944年的光亮山矾(Symplocos howii)以及1947年的梨果柯(Lithocarpus howii)等拉丁种加词皆是以他的学生兼同事侯宽昭(1908-1959)的姓氏命名。
在陈焕镛发表的以人名命名的新种里,以侯宽昭名字为最多,达15个。他俩还联名发表过45个新种。可以说,侯宽昭是他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
1942年抗日期间,侯宽昭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广州保护标本书籍有功,深得陈焕镛信任。作为主编完成新中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书《广州植物志》后,侯宽昭还曾致力于《海南植物志》的编撰工作,可惜于1959年因病早逝,后来由陈焕镛组织研究人员整理其遗稿出版。
侯宽昭(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希望我的采集员们采集的标本数量,有天能超过我
除了植物学家们,陈焕镛也将不少植物新种致敬给同样劳苦功高的采集员们。陈焕镛一生共采集标本12334号。1937年陈焕镛在给梅尔的信件中曾提到:“我坚持使用我的采集记录号,是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我的采集员们采集的数量能够超越我。”
在多年采集中,陈焕镛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植物采集员,包括左景烈、陈念劬、陈少卿、黄志等。直到1958年,陈少卿以1.9万号、黄志以1.4万号的采集数量,终于超过了陈焕镛个人采集号数。黄志润楠(又名信宜润楠,Machilus wangchiana)就是由黄志于1936年在广西大瑶山采到的标本,一直到1953年才由陈焕镛命名发表,用以表彰这位出色的采集员。
而发表于1954年的少卿绣球(又名上思绣球,Hydrangea shaochingii,现更名为广东绣球H.kwangtungensis),则致敬于我国著名植物采集家陈少卿(1911-1997),他一生采集植物标本九万余份,鉴定植物标本近30万份,担负了《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等专著的大量标本的初步鉴定工作,堪称植物分类学研究工作的幕后英雄。
陈少卿(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植物采集,去往的多是艰辛之地,采集员风餐露宿,还时时面临各种危险。在陈焕镛组织的采集队历史中,也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惨烈的损失。1936年秋,领队邓世纬等一行7人在贵州采集相继染病身亡,陈焕镛痛惜不已。
1946年他发表了苦苣苔科的新属世纬苣苔属(Tengia)以及新种世纬苣苔(T.scopulorum),1966年又与方文培联名发表世纬槭(又名平坝槭,Acer shihweii),以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领队的功绩。
世纬苣苔(图片来源: 罗毅波 摄)
植物学家的友谊,不分种族,不论国界
俗话说:一人走得快,两人走得远。在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上,同样如此。在陈焕镛发表的新种里,有过半是与其他人联合发表的,其中和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梅尔(Elmer Drew Merrill,1876-1956)教授发表的最多,合计175种,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梅尔教授比陈焕镛年长14岁,两人亦师亦友。
1902-1923年,梅尔作为美国农业部派驻菲律宾的植物学家,在亚洲研究植物20多年后,回到美国先后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学院院长、纽约植物园园长、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园长及哈佛大学植物标本总监,成为当时对中国植物最了解的植物学家之一,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给予了陈焕镛很多帮助。
梅尔教授赠与陈焕镛的亲笔签名照片
(图片来源:华南植物园档案室提供)
1929年,由陈焕镛创立的中国第一本植物学英文研究期刊Sunyatsenia(《中山专刊》),不仅英文刊名(即将孙逸仙之英文名拉丁化)采纳了梅尔教授的建议,连第一份投稿也是来自梅尔。此后,Sunyatsenia多次得到梅尔及阿诺德树木园同行的投稿。
此外,陈焕镛在筹建农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鉴定发表新种、野外采集资助等各项大小事宜中,梅尔教授都力尽所能地给予支持。
1941年,陈焕镛和蒋英联合发表的海南物种新属萝藦科的梅乐藤属(驼峰藤属 Merrillanthus)及驼峰藤(M. hainanensis),就是以梅尔姓氏命名。陈焕镛在发表新种的文章里写道:“我们决定把它定为一个新属,敬献给梅尔,以答谢他对本文两位作者所代表的两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的帮助。”
驼峰藤(图片来源:陈又生 摄)
诚如梅尔教授对陈焕镛说过的:“植物是不受国界约束的,在国际的不协调和国内困难不安的日子里,植物学家继续的合作有可能很好地影响其他科学团体趋向国际合作。在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下,这一种几世纪前就已经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在发展着的互助精神,是植物科学对国际友谊的重大贡献之一。”
跨越国界、跨越时空,一个个的植物学拉丁名,见证了植物学家们不朽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陈德昭,1996年,《陈焕镛纪念文集》,华南植物园内部出版物
2. 胡宗刚,2013年,《华南植物研究所早期史(1929-195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宁波市北仑区政协文史委等,2018年,《植物学家钟观光》,宁波出版社
4. 陈焕镛与梅尔的英文书信(1925-1949年)
5. 陈焕镛发表植物新种数量来源于中国数字标本馆(http://www.cvh.ac.cn)、CFH、Tropicos、IPNI、中国植物志等多方数据核查统计。
作者:黄瑞兰
审校:陈忠毅
来源:科学大院
2022-02-1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近日,由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植物的选育与植物景观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研发的多项水体污染净化技术,将利用滨水适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水体的净化功效,达到提升湿地景观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并广泛开展水生态基础景观工程工艺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
时间: 2022-01-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王发国
近日,由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植物的选育与植物景观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水乡,湿地面积达79万公顷,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城市景观改造的活跃地带,如何可持续利用湿地空间,开展湿地生态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该项目在珠三角地区滨水植物本底调查与引种驯化研究基础上,选育出珠三角地区滨水适生植物54种,培育植物新品种25种,并研发10多项植物高效繁育、营养调节与养护关键技术,实现了滨水适生植物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同时,研发的多项水体污染净化技术,将利用滨水适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水体的净化功效,达到提升湿地景观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并广泛开展水生态基础景观工程工艺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
2022-01-30
查看详情
【羊城晚报】华南植物园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期3个月,从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展出地点为华南植物园科普驿站(北门入口左侧)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承办,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林草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二部分展示华南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三部分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我国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风采,共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时间: 2022-01-10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周飞 黄瑞兰
图片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 杨科明摄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期3个月,从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展出地点为华南植物园科普驿站(北门入口左侧)。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本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开展了大量工作。几十年来,林草部门不断加强大熊猫、亚洲象、长臂猿、朱鹮、苏铁、木兰等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繁育,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持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作为我国最早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两个国家级野外研究台站,还编撰出版了《中国植物志》《海南植物志》等专著460多部(卷、册)。90多年来,他们在植物就地保育、迁地保育、野外回归、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承办,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林草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二部分展示华南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第三部分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我国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风采,共展示珍稀濒危植物20种、珍稀濒危动物30种。
2022-01-30
查看详情
【央广网】新年第一日 广东原始森林来了一条“蓝色锦鲤”!
2022年的第一天,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 7点11分迎来了日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巍巍群山之上。青山绿水间,一条“蓝色锦鲤”翘首遨游。鼎湖山蝴蝶谷雨林,云雾之间,阳光若隐若现。换个角度看“锦鲤” , “头部”微微下垂,别有一番趣味。鼎湖山位列“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也是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时间: 2022-01-01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王雪薇 李诗
央广网肇庆1月1日消息(记者王雪薇 实习生李诗 通讯员彭丽芳)2022年的第一天,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7点11分迎来了日出。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巍巍群山之上;青山绿水间,一条“蓝色锦鲤”翘首遨游。大自然以这样独特的方式,送上了一份“新年祝福”。
鼎湖山蝴蝶谷雨林,云雾之间,阳光若隐若现。(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从空中俯瞰鼎湖山天湖,宛如一条“蓝色锦鲤”在林间遨游。(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换个角度看“锦鲤”,“头部”微微下垂,别有一番趣味。(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鼎湖山位列“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也是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2022-01-30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开展植物鉴定培训活动
适逢韶关市政府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建的南岭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韶关)成立之际, 12月22 — 28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第10期“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 ,对从事植物科研、保护与科普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丹霞山开展实地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为业界搭建了植物资源调查、鉴定与科普工作交流的平台。来自省内19家单位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他认为丹霞山独特的地貌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孤岛、热岛效应,使得丹霞山发育了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目前正在推进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生境生物区系”研究,将更进一步提升丹霞山国家公园的科学价值。
时间: 2021-12-27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作者: 唐音
适逢韶关市政府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建的南岭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韶关)成立之际,12月22—28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第10期“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对从事植物科研、保护与科普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丹霞山开展实地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为业界搭建了植物资源调查、鉴定与科普工作交流的平台。来自省内19家单位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丹霞山开展植物鉴定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为期一周,以理论知识讲座与野外考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植物学教授系统向参训人员传授《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植被与植物样方调查监测》《植物DNA鉴定技术》《植物标本采集与压制》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环节,学员们在6组专家的带领与指导下深入丹霞山自然保护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等学习野外植物的辨别和鉴定技巧,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植被与植物样方调查实操等。华南农业大学的崔大方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学员讲解了薯莨的生物特征等,介绍了山间丰富的薯莨资源,正是广东名扬海外的非遗香云纱的染色原料,极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活动理论学习板块。
据悉,本次学员分别来自各高校植物院系、科研机构、惠州南昆山和乐昌大瑶山等保护区,还有部分植物爱好者。来自华南植物园的湛青青博士表示自己已经是第四次来到丹霞山了,丹霞山中的丹霞兰、丹霞堇菜、丹霞梧桐、丹霞小花苣苔等特有物种吸引着自己一次次到来。来自龙门南昆山保护区宣教科的钟奇峰表示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种专业学习,希望能掌握植物鉴定技能,多了解自己守护的保护物种。本次培训也吸引了丹霞山科普小镇的植物爱好者参加。
专家实地教学。
本次培训导师之一廖文波教授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霞山生态科学顾问,目前正在负责丹霞山的植物多样性科研工作。他介绍了目前中山大学为推进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所开展的生态价值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他认为丹霞山独特的地貌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孤岛、热岛效应,使得丹霞山发育了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目前正在推进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生境生物区系”研究,将更进一步提升丹霞山国家公园的科学价值。
学员们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负责人、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对丹霞山保护区的支持表示感谢,报名人数高达150余人,因疫情原因仅遴选了省内学员参训。本次培训落地丹霞山正是深入推进南岭研究院建设的具体举措,旨在展示好、利用好韶关丰富而又珍贵的生态资源禀赋,推动更多业界专家关注和支持韶关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为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和公众科普培养更多从事植物保护与利用的优秀青年人才。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丹宣
2022-01-30
查看详情
【学习强国】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发现长期氮沉降没有加剧人工林土壤酸化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莫江明研究团队发现长期氮沉降不一定会加剧热带森林土壤酸化。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研究快报》 。研究人员以2010年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建立的人工林— —桉树林和相思林氮沉降样地为试验平台,通过7年连续研究发现,虽然所研究的人工林土壤均为酸性,但长期氮添加没有显著加剧这两个人工林土壤的酸性程度。该结果表明,对于树种结构单一的人工林而言,大部分输入的氮可能通过淋溶和排放而流失,因此7年氮添加并没有进一步加剧该人工林土壤酸化。
时间: 2021-12-13 来源: 《中国科学报》学习强国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莫江明研究团队发现长期氮沉降不一定会加剧热带森林土壤酸化。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研究快报》。
氮沉降全球化及其负面效应已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共识。现有的研究表明,氮沉降会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或加剧热带森林土壤酸化。然而,关于氮沉降加剧热带森林土壤酸化的结论绝大多数是基于自然林的研究,长期氮沉降是否也会导致热带人工林土壤酸化还缺乏相关证据。
研究人员以2010年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建立的人工林——桉树林和相思林氮沉降样地为试验平台,通过7年连续研究发现,虽然所研究的人工林土壤均为酸性,但长期氮添加没有显著加剧这两个人工林土壤的酸性程度,土壤pH值和酸性阳离子浓度等均没有出现显著变化。
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氮添加仅增加了土壤有效氮浓度,而土壤和植物的氮库相对稳定。然而,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水的总溶解氮以及氧化亚氮的排放速率。该结果表明,对于树种结构单一的人工林而言,大部分输入的氮可能通过淋溶和排放而流失,因此7年氮添加并没有进一步加剧该人工林土壤酸化。(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
2022-01-3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加那利群岛植物志》(英文版)出版发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王发国,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John Tenhunen教授等主编的《加那利群岛植物志》 (英文版)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悉,这是目前由中国学者编纂且率先全面完成的外国植物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直致力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的调查和分类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该园研究员胡启明就主持《泰国植物志》 (英文版)和《越南、老挝、柬埔寨植物志》 (法文版)相关卷册的编研,是我国首位独立主持编纂外国植物志的科学家。而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长期从事华南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特别是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获得了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时间: 2021-12-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王发国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王发国,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John Tenhunen教授等主编的《加那利群岛植物志》(英文版)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悉,这是目前由中国学者编纂且率先全面完成的外国植物志。
加那利群岛位于非洲西北面,距摩洛哥和西撒哈拉海岸约130公里,由特内里费、大加那利等七个岛屿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7273平方公里,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区内山高谷深,地貌复杂,最高峰位于特内里费岛的泰德(Teide)火山山峰,海拔约3718米。岛上的植被类型多样,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别分布有半沙漠植被、肉质刺灌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该群岛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其中30%以上为该群岛特有,因此一直以来受到植物学家的青睐。
2007年和2011年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拜罗伊特大学相关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联合组成考察队对加那利群岛开展植物学考察。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踏遍了群岛中的各类生境,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加那利群岛植物志》(英文版)是根据野外考察的资料,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整理而成。
该志分二卷出版,共收录加那利群岛的维管束植物153科,655属,1881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内容包括科、属的形态描述,每种植物的学名(包括异名)、性状、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等,并附有分属、分种检索表和大量原生境照片。该书可供从事生物学、地学、海洋学、林学、农学、生态学和旅游管理等专业从业人员、大专院校师生、政府相关部门和植物爱好者参考使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直致力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的调查和分类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该园研究员胡启明就主持《泰国植物志》(英文版)和《越南、老挝、柬埔寨植物志》(法文版)相关卷册的编研,是我国首位独立主持编纂外国植物志的科学家。而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长期从事华南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特别是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获得了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2022-01-3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文版出版
本报讯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邓云飞、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张力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翻译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 》中文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报》 ( 2021-12-08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12-08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邓云飞、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张力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翻译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中文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是命名藻类、菌物和植物必须遵循的规则,每6年由国际植物学大会修订一次。本版法规(即深圳法规)一个重要变化是设立单独的第F章(处理为菌物的有机体的名称)。该章已被2018年通过的圣胡安版替代,中文版将其作为附录列入书末。
《中国科学报》 (2021-12-08 第4版 综合)
2021-12-28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揭示豆科主导森林的大气沉降氮分配模式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毛晋花等在副研究员郑棉海、研究员莫江明的指导下,揭示了豆科主导森林的大气沉降氮去向和分配模式。研究发现, “富氮”的豆科林对大气沉降氮仍具有很高的留存潜力,且豆科林生态系统总15N回收率显著高于非豆科林。豆科林相对于非豆科林较高的生态系统15N回收率主要由豆科树种驱动。论文第一作者毛晋花表示,由于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氮素是合成磷获取酶(磷酸酶等)的重要元素,该研究结果揭示的豆科林具有较高氮留存能力有助于理解“富氮缺磷”热带地区中豆科树种广泛分布这一“悖论”现象。
时间: 2021-12-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毛晋花等在副研究员郑棉海、研究员莫江明的指导下,揭示了豆科主导森林的大气沉降氮去向和分配模式。相关研究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目前豆科森林对其他外源输入氮(如大气沉降氮)的留存能力仍然不清楚,限制了人们对大气氮沉降效应和陆地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准确评估。此外,豆科固氮植物广泛分布于“富氮”的热带森林,因此学术界对豆科森林对外源氮的留存潜力还存在争议,普遍认为其潜力较低。
研究人员以广东省鹤山长期(10年)氮沉降样地为实验平台,选取豆科种植林和非豆科林为实验对象,首次开展了生态系统尺度的15N标记实验。通过为期1年的15NH415NO3持续喷施,对比了外源输入氮(大气沉降氮和氮添加)在两种森林不同组分中的留存和分配模式。研究发现,“富氮”的豆科林对大气沉降氮仍具有很高的留存潜力,且豆科林生态系统总15N回收率显著高于非豆科林。矿质土是大气沉降氮的主要汇,但土壤回收率在两种森林中不存在显著差异。豆科林相对于非豆科林较高的生态系统15N回收率主要由豆科树种驱动。此外,长期氮添加没有改变两种森林的氮留存模式。
该研究强调了将豆科主导森林纳入地球系统氮循环模型的必要性,可用以准确评估全球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效应。
论文第一作者毛晋花表示,由于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氮素是合成磷获取酶(磷酸酶等)的重要元素,该研究结果揭示的豆科林具有较高氮留存能力有助于理解“富氮缺磷”热带地区中豆科树种广泛分布这一“悖论”现象。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6005
《中国科学报》 (2021-12-07 第4版 综合)
2021-12-28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