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央广网】【60秒瞰湾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走进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介绍视频: http : / / www . cnr . cn/gd/guangdonglueying / 20211102 / t20211102 _。在广东肇庆,有着中科院属下唯一的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在找到了鼎湖山这一片碧绿之后,鼎湖山的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便走进了我们视野。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就地保育植物达到229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31种(动物62种、植物69种) ,以在鼎湖山采集的正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202种。保护区内的广东省省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时间: 2021-11-02 来源: 《央广网-广东频道》 作者: 张胜强 王倩 彭丽芳
      鼎湖山介绍视频:http://www.cnr.cn/gd/guangdonglueying/20211102/t20211102_525648852.shtml
      央广网肇庆11月2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王倩 通讯员彭丽芳)11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的72岁生日。在广东肇庆,有着中科院属下唯一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绿色森林里的蓝宝石。(央广网发 伍志楷摄) 
      鼎湖山的“天空之镜”(央广网发 伍志楷摄)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在找到了鼎湖山这一片碧绿之后,鼎湖山的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便走进了我们视野。自此,这个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研究森林植被形成、发育与演替,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的乐园。
      林间瀑布飞流直下。(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长期的科研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硕果。至2020年底,以鼎湖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2200多篇,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与此同时,为了让林壑深深、泉溪淙淙的美景长留,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这里建立了植物就地保护、野外回归等综合保育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
      山水一色的鼎湖山。(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就地保育植物达到229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31种(动物62种、植物69种),以在鼎湖山采集的正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202种。这让鼎湖山拥有“活的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宝库”之称。
      以鼎湖山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鼎湖杜鹃(央广网发 宋柱秋摄)
       
      保护区内的广东省省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央广网发 黎炳雄摄) 
      
    2021-11-02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作用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联合瑞典农业大学教授Par Ingvarsson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Christophe Plomion ,揭示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新植物学家》 。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的基因组上都检测到了自然选择的信号,说明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多个群体遗传学参数的联合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证实了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导致基因组变异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不同基因组区域所起的相对作用是不同的。背景选择对基因组变异的影响更为广泛,决定了基因组的背景变异模式。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nph . 17793。
      时间: 2021-10-20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联合瑞典农业大学教授Par Ingvarsson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Christophe Plomion,揭示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新植物学家》。
      自然界的物种内和物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产生和维持的机制一直是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的基因组上都检测到了自然选择的信号,说明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两种重要的自然选择模式。选择性清除固定有利变异位点,而背景选择清除有害突变位点。它们都会影响遗传变异的分布模式,但是对基因组变异的相对重要性尚不清楚。
      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以我国分布的三个栎属物种:麻栎、栓皮栎和小叶栎为研究对象,对100多个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1600多万个SNP位点。群体历史分析发现,这三个物种间的分化时间始于中新世晚期,其后各物种在更新世冰期经历了一系列的瓶颈效应。
      通过对多个群体遗传学参数的联合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证实了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导致基因组变异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不同基因组区域所起的相对作用是不同的。选择性清除降低有利变异位点周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促进种间基因组高分化区域的产生;背景选择对基因组变异的影响更为广泛,决定了基因组的背景变异模式。
      该研究揭示了不同选择模式在遗传变异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相对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1/nph.17793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国植物园》和《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出版
    本报讯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研究员黄宏文主编的《中国植物园》 《中国园栽植物志—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报》 ( 2021-10-18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10-18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本报讯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研究员黄宏文主编的《中国植物园》《中国园栽植物志——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植物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现有的161个植物园和树木园的概况,可为中国植物园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指导信息。《中国园栽植物志——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简述了中国植物园的研究概况,介绍了世界植物园、中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的情况。
       《中国科学报》 (2021-10-18 第4版 综合)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高精度遥感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博士常中兵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指导下,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多源数据(森林清查数据、专项样地调查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研究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两种方法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分别为7.73 Pg C ( Pg C = 10亿吨碳)和8.13 Pg C 。并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生成我国森林地上碳储量数据产品,通过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生成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中国科学报》 ( 2021-09-24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9-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博士常中兵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指导下,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遥感》。
      森林在陆地各类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最大,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关注的焦点。而基于森林清查、模型模拟和遥感反演的森林碳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通过多源数据(森林清查数据、专项样地调查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研究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两种方法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分别为7.73 Pg C(Pg C=10亿吨碳)和8.13 Pg C,并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生成我国森林地上碳储量数据产品,通过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生成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
      “为了满足我国未来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和应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目前急需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闫俊华表示,该研究结果是优化森林碳汇管理方案的关键资料,是评估我国未来森林固碳潜力的数据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90/rs13152892
       《中国科学报》 (2021-09-24 第4版 综合)
      
    2021-11-01
    查看详情
  • 【央视网】焦点访谈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谋划蓝图
    10月15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落下帷幕。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这次大会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正如这次会议上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靠单一措施、单一行动、单一国家、单一组织实现,必须综合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作用,解决生物多样性恶化的局面,这需要包括各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力量都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
      时间: 2021-10-16 来源: 《央视网》客户端 作者: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谋划蓝图
       
      10月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落下帷幕。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这次大会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是一场高规格的国际重大会议。参会代表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开展高层政治对话,为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谋划蓝图。
      在10月13日部长级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昆明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昆明宣言》承诺,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主流化”是《昆明宣言》的一个关键词,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国家或者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当中去。它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问题提出来的“良药”,也是未来的行动宣言。《昆明宣言》做出了17项承诺,其中包括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主流化”到决策之中;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 任海:过去生物多样性丧失很严重,我们人类的行动又不行,这次昆明就抓住了主要矛盾,行动不行就说明政府不重视。这次昆明会议提出“主流化”很好,“主流化”就是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放到立法政策上面去。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全球政策与倡导总监 李琳: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各个国家只要达成一致都要实施,法律框架是基本保障条件,有些靠生物多样性“主流化”,需要法律框架约束。
      “变革”是《昆明宣言》的另一个关键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此次大会主要成果,《昆明宣言》由中方起草,从收集到了近400条意见最终形成,是联合国多边环境协定框架下首个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政治文件,这是生物多样性治理理念上的一次变革,也凝聚着各方的共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 任海:《昆明宣言》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还有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样一个历史长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宣言。这次昆明会议的主题就是生态文明,也就是说把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跃过了农业和工业社会文明,进入到新的文明体系,过去都是西方提出一些理念,我们跟着走,我们这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被联合国采纳。
      《昆明宣言》还呼吁各方应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兼顾保护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研究员 苏杨:习主席在12日讲话中提出一定要把保护和发展结合在一起,跟人民的福祉结合在一起,世界各国要按照一个国际法来操作,在《昆明宣言》中能够看到习主席的这些提法,都把它细化了,具体化了。中国从过去世界全球治理的一个跟随者变成一个引领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一个世界语。
      《昆明宣言》表达了缔约方对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中方作为引领者知行合一。中国在实践中依托“生命共同体”凝聚共识,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调保护与发展。今年亚洲象群北上南归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在中国,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就在人们细心守护亚洲象群的同时,同样生活在云南的亚洲象的老乡绿孔雀也得到了精心的保护。
      绿孔雀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流域。据2014-2017年的全国摸底调查显示,当时仅存不到500只。由于种群数量稀少,对绿孔雀的研究也非常少。
      为了加强对绿孔雀的保护和研究,玉溪市在绿孔雀栖息地叫停了一处在建水利项目,并在栖息地布设了红外摄像头。同时,通过有机肥种植庄稼、建立绿孔雀共管保护小区、建设生态廊道等各种措施,保护绿孔雀野外种群数量。在野外加紧保护的同时,2019年云南省启动绿孔雀人工繁育项目,成功繁育孵化出了下一代。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 伊丽莎白·穆雷玛:中国在国家层面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护生物举措,力度非常大,很多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值得其他国家在未来执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时参考借鉴。
      大会上中方宣布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为践行《昆明宣言》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除了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其中的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制度,考虑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利用,可以同时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治理目标。
      这次会议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为期两天的COP15生态文明论坛。来自全球各国、各领域的代表,围绕“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主题对话交流,分享智慧,形成共识。
      论坛的重要成果是发布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联合倡议。倡议各方应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建万物和谐的世界。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我们要把永远的微笑留给她。正如这次会议上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靠单一措施、单一行动、单一国家、单一组织实现,必须综合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作用,解决生物多样性恶化的局面,这需要包括各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力量都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才能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让我们共同期待计划在明年召开的第二阶段的会议达成预想的效果。万物共生,地球母亲才会更加美丽。
      
    2021-11-01
    查看详情
  • 【新华社】中国科学家为拉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野外考察。里瓦斯是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师,由于博士论文需要使用分子数据研究法, 2019年9月里瓦斯来到广州,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2008年12月,华南植物园赴秘鲁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并与秘鲁拉莫林国立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在秘鲁成立。“希望邀请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植物保护学家和管理者来到中国,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为这些国家和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努力。
      时间: 2021-10-14 来源: 《新华社-新华网》 作者: 孟宜霏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野外考察。(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 昆明 10月14日电(记者孟宜霏)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多国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知识、创新和惠益分享”圆桌会议上一致认为,国际合作对于共享数据和技术、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和技术能力建设十分必要。
      与会者表示,知识和创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目标,迫切需要推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技术发展创新合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与拉美科学家已开展多年合作交流。
      里瓦斯是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师,由于博士论文需要使用分子数据研究法,2019年9月里瓦斯来到广州,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
      “分子数据研究法不久前才被应用于植物学研究。在中国,已经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大量使用大规模分子数据。”她说。
      8年前,里瓦斯参加了由华南植物园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国际培训班”,跟随专家们学习的经历让她获益匪浅。因此,当博士论文遇到困难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到中国寻找答案。
      “中国在利用分子手段分析植物的遗传结构方面技术先进。希望通过基因测序等方式制定具体物种的保护策略,为拉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帮助。”葛学军说。 
      2017年11月,中国-拉美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受访者供图) 
      2008年12月,华南植物园赴秘鲁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并与秘鲁拉莫林国立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科研人员考察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和安第斯山脉中段植被,行程达1500多公里。
      “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首次对秘鲁亚马孙河流域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性考察。十几年来,中秘双方科考队进行了多次联合科考。科考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物种,给两国的科研带来了不小的收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
      2015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在秘鲁成立。
      “我认为这个联合实验室正在结出硕果,实验室为秘鲁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多支持。”里瓦斯说。
      任海介绍,未来华南植物园将以智利为中心建立综合性国际合作中心,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还将系统性研究安第斯山地区和青藏高原,探究植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课题。
      “希望邀请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植物保护学家和管理者来到中国,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为这些国家和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努力。”任海说。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环境报】COP15专稿之专家谈“昆明宣言”
    10月13日下午,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任海谈及,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主流化和系统性变革,这两个关键词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良药” ,更是未来的行动宣言。“上述内容在宣言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可以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有所应用,这也是我国为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地球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时间: 2021-10-13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黎
      COP15专稿之专家谈“昆明宣言”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主流化和变革两个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10月13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昆明宣言”是一个政治性宣言,是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晚间,COP15新闻中心举行专家见面会,解读“昆明宣言”的成果及意义。
      出席解读会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昆明宣言是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宣言,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下,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面临巨大威胁,但人类的努力、特别是各国政府的行动依然不够。如果任由这种威胁持续和人类行动不力发展下去,就会越过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阈值,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在任海看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科学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这对矛盾的解决,要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加以解决。
      “不难看出,昆明宣言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就是抓住了深层次的、主要的矛盾。”任海表示。
      任海谈及,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主流化和系统性变革,这两个关键词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良药”,更是未来的行动宣言。
      任海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就是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同步进行。主流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源于认识、立法、体制、资金、技术、能力和外部环境等七个方面,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变革才能解决。” 任海解释道,特别是在理念目标、技术模式上进行变革性转变,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更让任海欣喜的是,中国经验和智慧在宣言中有所体现。中国在实践中依托“生命共同体”理论凝聚保护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利益分歧,遵循“两山论”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可有效化解社会面临的“转型变革”结构性难题。
      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过程中,我国将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一起实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文化、科技等多种手段,推动形成各个国际公约的全球目标及国家行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政策工具,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此外,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其中的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制度,考虑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利用,可以同时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治理目标。
      “上述内容在宣言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可以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有所应用,这也是我国为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地球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任海说。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兜兰新品种亮相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9月16日, ,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该园研究员曾宋君团队送展的兜兰新品种获得本届展会2个金奖、 2个银奖、 5个铜奖、 4个优秀奖,是广东省获得最多的单位之一。同时该团队有关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成果获得3个科技成果奖,近日均已收到获奖证书。中科COP15兜兰是为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而于2021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 RHS )登录的新品种,目前已被定为COP15大会的主题花。在科技成果奖评比中,曾宋君团队完成的“兜兰种质资源保存”获得银奖, “兜兰新品种研发”和“兜兰离体快繁技术”获得优秀奖。曾宋君团队供图。
      时间: 2021-09-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朱汉斌 周飞
      9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该园研究员曾宋君团队送展的兜兰新品种获得本届展会2个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4个优秀奖,是广东省获得最多的单位之一。同时该团队有关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成果获得3个科技成果奖,近日均已收到获奖证书。
      据了解,获得金奖的2个兜兰新品种是中科COP15兜兰(Paphiopedilum SCBG COP15)和文菲兜兰。中科COP15兜兰是为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而于2021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登录的新品种,目前已被定为COP15大会的主题花。文菲兜兰是于2019年通过广东省审定的花卉新品种,为多花类兜兰。
      获得银奖的2个新品种分别是绿如意兜兰和中科王冠兜兰均为多花类兜兰。其中,绿如意兜兰是2021年通过广东省评定的花卉新品种;中科王冠兜兰于2021年在RHS上登录。
      获得铜奖的兜兰5个新品种分别是丑小鸭兜兰、传奇兜兰、归来者兜兰、红宝石黑摩帝和绿翡翠兜兰。而获得优秀奖的4个兜兰新品种是园庆红摩帝、中科紫点兜兰、南植之星兜兰和鸿运兜兰。
      在科技成果奖评比中,曾宋君团队完成的“兜兰种质资源保存”获得银奖,“兜兰新品种研发”和“兜兰离体快繁技术”获得优秀奖。
      中科COP15兜兰。曾宋君团队供图
      文菲兜兰。曾宋君团队供图
      
    2021-09-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揭示南岭地区开花物候如何响应气候变化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海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合作开展研究,揭示了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还划分了27个气候区,将开花物候数据匹配上相应分区的1911年至2015年每月、连续两月及连续三月的气候数据,并考虑海拔因素,基于简单线性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该研究对鉴定温带和亚热带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之间的异同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亚热带地区的物候研究。
      时间: 2021-09-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海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合作开展研究,揭示了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成果发表于《描述生态学》。
      研究人员选取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的南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获取标本馆的腊叶标本和野外的影像数据,筛选了42科76属105种常见植物在1911年至2015年的盛花期物候数据。这些物种被划分为春季(56种)、夏季(26种)、秋季(19种)及冬季(4种)开花群。该研究还划分了27个气候区,将开花物候数据匹配上相应分区的1911年至2015年每月、连续两月及连续三月的气候数据,并考虑海拔因素,基于简单线性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多数春季开花物种和冬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提前,多数夏季开花物种的物候推迟,而秋季开花物种推迟和提前的物种数相当;在整体上,春季开花物候显著提前,夏季开花物候显著推迟,而秋季和冬季开花物候则没有显著变化。
      进一步分析表明,南岭地区的春季开花物候的提前与当年早春温度和上一年晚夏至早秋温度显著相关,并且后者效应几乎是前者效应的两倍。晚夏至早秋温度对南亚热带地区春季物候的这种强效应显著不同于温带地区。区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可能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物候变化格局。
      该研究对鉴定温带和亚热带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之间的异同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亚热带地区的物候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ecog.05629 
       
       《中国科学报》 (2021-09-16 第4版 综合)
    2021-09-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揭示热带森林植物如何适应低磷生境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庆功在研究员鲁显楷、莫江明指导下,发现长期磷素输入降低热带“富氮”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通过在南亚热带“富氮”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进行长期磷添加控制试验研究发现,长期( 2008年至2017年)磷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磷( 1倍) 、有效磷(大于30倍)以及植物组织(细根、枝条、叶片)磷含量。该研究为热带森林植物适应低磷生境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对于进一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和磷利用策略,以及制定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报》 ( 2021-09-14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9-1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庆功在研究员鲁显楷、莫江明指导下,发现长期磷素输入降低热带“富氮”森林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研究人员通过在南亚热带“富氮”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进行长期磷添加控制试验研究发现,长期(2008年至2017年)磷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磷(1倍)、有效磷(大于30倍)以及植物组织(细根、枝条、叶片)磷含量。但是,林下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幼苗生长速率并没有显著增加。相反,长期磷添加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萌发苗的存活率和林下植物多样性(如物种数和个体数等)。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与磷添加后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消耗增加有关(如细根非结构性碳含量降低了30%)。这些发现挑战了传统的竞争排斥理论,即限制性养分的输入将刺激植物生长,并通过竞争排斥的方式降低群落多样性。
      研究人员推测,林下层植物生长可能与多种资源(如光和盐基离子等)共同限制有关。长期来看,在磷输入条件下,热带森林植物大量吸收和储存磷的功能属性可能导致林下植物体内碳代谢失衡和更新失败,从而对森林物种周转和群落组成产生深远影响。
      该研究为热带森林植物适应低磷生境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对于进一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和磷利用策略,以及制定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306 
       《中国科学报》 (2021-09-14 第4版 综合)
      
    2021-09-26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