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中国科学报】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锋团队在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据悉,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文佳和博士生况露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人员利用小良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序列,研究了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混交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多度和群落组成已经恢复到与自然林类似的水平,但是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远远滞后。未来恢复实践中应该考虑土壤生物群落的多功能性,加速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协同恢复。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gcb . 15774。
时间: 2021-07-1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锋团队在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据悉,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文佳和博士生况露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我国滨海地区存在大面积的海岸台地,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破坏,原生植被早已不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下土壤生物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存在密切的生物学联系,并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密切相关。但是以往研究多关注地上植物群落,对于土壤生物群落的恢复动态及其驱动机制关注较少。
研究人员利用小良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序列,研究了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60年的恢复,乡土树种混交林的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可以恢复到自然林的水平,但是桉林和混交林的土壤肥力还与自然林存在一定差距。混交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多度和群落组成已经恢复到与自然林类似的水平,但是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远远滞后。
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桉树纯林,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恢复实践中应该考虑土壤生物群落的多功能性,加速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协同恢复。
该研究对于指导热带海岸台地地上—地下协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5774
2021-08-1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新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羊玉花和刘旭副研究员在侯兴亮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 。然而持续的或突发剧烈的内质网胁迫都会激活UPR的末端细胞死亡调控途径诱导细胞死亡。研究人员发现在胁迫响应中,一对具有DCD结构域的同源蛋白NRP1 (天冬酰胺富集蛋白)和NRP2作为促生存因子抑制植物细胞的死亡。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植物生存策略,即在逆境中,通过不同的转录调控激活NRPs途径抑制细胞死亡信号的传输,使植株在不利条件下提高存活的几率。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93 / plphys/kiab335。
时间: 2021-07-29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羊玉花和刘旭副研究员在侯兴亮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
内质网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外界环境胁迫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从而引起内质网胁迫。为了恢复细胞的稳态和促进生存,未折叠蛋白响应(UPR)信号通路被激活。然而持续的或突发剧烈的内质网胁迫都会激活UPR的末端细胞死亡调控途径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内质网胁迫应答与逆境中植物细胞命运的最终抉择有着重要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在胁迫响应中,一对具有DCD结构域的同源蛋白NRP1(天冬酰胺富集蛋白)和NRP2作为促生存因子抑制植物细胞的死亡。在拟南芥中,NRP1和NRP2功能同时丧失可导致细胞死亡加速,使得植株对内质网胁迫诱导剂衣霉素的耐受性降低,对环境胁迫如高盐和高温也更为敏感。表达分析表明,NRP2在内质网胁迫下呈组成型表达,NRP1则可以被迅速诱导上调。
据介绍,拟南芥bZIP60基因编码一个调控UPR的重要转录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质网胁迫下,bZIP60通过直接结合NRP1启动子中的UPR相关元件UPRE-I,激活NRP1的表达,而NRP2的转录则不受其调控。同时,bZIP60调控NRP1的表达并不依赖于经典的IRE1a/b介导的mRNA剪切激活途径。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植物生存策略,即在逆境中,通过不同的转录调控激活NRPs途径抑制细胞死亡信号的传输,使植株在不利条件下提高存活的几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b335
2021-08-1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陆—气耦合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王琛博士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量化并降低了数值模型在陆—气耦合模拟中的不确定性。相关研究7月8日在线发表于《大气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学方法选取了常规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相关变量物理过程的重要性对方案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级并优化高敏感性参数,进而提高了模型的模拟效果。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16 / j . atmosres . 2021.105761。
时间: 2021-07-29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王琛博士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量化并降低了数值模型在陆—气耦合模拟中的不确定性。相关研究7月8日在线发表于《大气研究》。
陆—气耦合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陆—气耦合及其交互效应过程中,由于缺少大尺度的陆面观测数据,数值模型被认为是常用的有效手段。然而,选取不恰当的参数化方案和不准确的参数值都会对数值模型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学方法选取了常规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相关变量物理过程的重要性对方案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级并优化高敏感性参数,进而提高了模型的模拟效果。
该研究提出的“经验统计—物理过程—参数优化研究范式”,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陆—气耦合模式的变化机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tmosres.2021.105761
2021-08-1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豆科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研究员文军的指导下,由段磊博士与知名豆科专家、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对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 。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16 / j . ympev . 2021.107235。
时间: 2021-06-3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研究员文军的指导下,由段磊博士与知名豆科专家、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对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
在豆科蝶形花亚科内,某些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缺失一个反向重复区,它们被称为“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IRLC)。IRLC大约涵盖4族、48属、4000余种,其中包括被子植物最大的属——黄耆属、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以及众多的蔬菜、杂粮、饲料、药材作物,如豌豆、蚕豆、兵豆、鹰嘴豆、苜蓿、甘草等。
早先的研究因缺乏样品、序列数据不足等原因,IRLC的族间和大支间的系统关系不甚明了,研究人员采用叶绿体基因组和部分核基因序列进行建树,重新界定了黄耆族、锦鸡儿族与雀儿豆族。该研究认为锦鸡儿族为杂交渐渗起源,其叶绿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类群,山羊豆族的甘草亚族亦见此现象。
紫藤族隶属于IRLC,为热带/亚热带木质藤本植物。该族为亚洲—大洋洲—北美洲间断分布类群,包含了广泛栽培的园林植物紫藤属、南药牛大力、观赏花卉耀花豆等。研究人员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证据,从该族鸡血藤属中分离出一新属——毛鸡血藤属。
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在随后的更新世,藤萝、多花紫藤以及日本夏藤通过东海陆桥到达日本南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ympev.2021.107235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发现土地利用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鲁显楷、博士后苏芳龙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的遗留效应削弱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人员在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了两类典型的南亚森林生态系统,即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林龄大于400年)和马尾松针叶林(人工林,原始林皆伐后进行马尾松再造林形成,林龄约80年) ,以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为切入点,探讨了两类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固存机制。在同层土壤,虽然人工林中微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高于原始林,但是原始林中矿物结合碳(钙结合碳与铁铝结合碳)的浓度和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林,最终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低于原始林。
时间: 2021-06-3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鲁显楷、博士后苏芳龙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的遗留效应削弱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环境管理杂志》。
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关键角色。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土壤碳汇潜力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土地利用历史带来的遗留效应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研究人员在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了两类典型的南亚森林生态系统,即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林龄大于400年)和马尾松针叶林(人工林,原始林皆伐后进行马尾松再造林形成,林龄约80年),以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为切入点,探讨了两类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固存机制。
研究发现,原始林比人工林具有更大的土壤碳库。大团聚体(直径大于250μm)或重组(密度大于1.8g cm-3)有机碳是两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形式,它们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基本一致。然而,在微团聚体(直径小于250μm)保护与土壤矿物保护方面,原始林和人工林有明显不同。在同层土壤,虽然人工林中微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高于原始林,但是原始林中矿物结合碳(钙结合碳与铁铝结合碳)的浓度和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林,最终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低于原始林。
该研究结果表明,原始阔叶林向人工针叶林的转变导致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化学保护发生改变,削弱了土壤碳固存能力;而且森林植被组成的改变对土壤结构和碳储存的影响具有长久性。该研究可为森林碳汇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1.113142
《中国科学报》 (2021-06-30 第4版 综合)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等发现“茶族皇后”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许展慧在研究员任海指导下,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韦霄以及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在珍稀濒危植物龙州金花茶的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中取得进展,并指出根据该物种的现状,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影响龙州金花茶生存的主要生物因素是同一层次、生态位相似的海南大风子和米扬噎的竞争,影响龙州金花茶生存的环境因子有土壤N 、 P含量和环境光强,其他因素包括人为盗采、物种自身繁殖障碍。据此,科研人员提出了龙州金花茶的综合保护策略,包括扩大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将保护区边缘的野生个体纳入保护。
时间: 2021-06-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龙州金花茶。 许展慧供图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许展慧在研究员任海指导下,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韦霄以及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在珍稀濒危植物龙州金花茶的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中取得进展,并指出根据该物种的现状,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应将其调整为极度濒危等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生态与保护》。
龙州金花茶是山茶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其仅分布于广西龙州且花色金黄而得名,有“植物界大熊猫”和“茶族皇后”之称。龙州金花茶是中国特有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龙州金花茶评估为濒危等级。
研究发现,龙州金花茶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边缘,生境为喀斯特天然次生林;野外仅有3个龙州金花茶居群,共58株;龙州金花茶种群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幼年个体缺少。影响龙州金花茶生存的主要生物因素是同一层次、生态位相似的海南大风子和米扬噎的竞争,影响龙州金花茶生存的环境因子有土壤N、P含量和环境光强,其他因素包括人为盗采、物种自身繁殖障碍。
据此,科研人员提出了龙州金花茶的综合保护策略,包括扩大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将保护区边缘的野生个体纳入保护;标记所有野外个体,定期巡查,清理竞争植物,实现有效的就地保护;建立全遗传多样性资源圃以近地保护遗传多样性;在气候相似的植物园建立更多迁地保护种群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1.e01585
《中国科学报》 (2021-06-24 第4版 综合)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发现气候影响阿尔泰山树木径向生长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周鹏在研究员黄建国的指导下,揭示了新疆阿尔泰山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研究人员在阿尔泰山沿海拔梯度采集了13个西伯利亚落叶松(当地优势树种)样方的年轮数据,定性和定量了关键气候因子对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并揭示了该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空间变化模式。在低海拔组中,当年4月的干旱指数( scPDSI ) 、上年9月的平均温度和上年7月的温差共解释了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异的63% 。根据预测,随着阿尔泰山脉的气候变湿和变暖,西伯利亚落叶松在1800米至1900米的海拔高度可能会受益于暖湿天气而生长更好。《中国科学报》 ( 2021-06-18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6-18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周鹏在研究员黄建国的指导下,揭示了新疆阿尔泰山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农业与森林气象学》。
研究人员在阿尔泰山沿海拔梯度采集了13个西伯利亚落叶松(当地优势树种)样方的年轮数据,定性和定量了关键气候因子对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并揭示了该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空间变化模式。
研究结果发现,13个西伯利亚落叶松年表可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两组。在低海拔组中,当年4月的干旱指数(scPDSI)、上年9月的平均温度和上年7月的温差共解释了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异的63%。其中scPDSI是最主要限制因素,其相对贡献率为63%。
在高海拔组中,当年1月最高温度、上年7月的降水和当年6月最低温度共解释了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异的38%。此外,气候因子和径向生长之间的关系随海拔的变化有显著变化。
根据预测,随着阿尔泰山脉的气候变湿和变暖,西伯利亚落叶松在1800米至1900米的海拔高度可能会受益于暖湿天气而生长更好。
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区域可持续森林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92
《中国科学报》 (2021-06-18 第4版 综合)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热带珊瑚岛礁植物繁育技术》出版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马国华、简曙光和任海主编的《热带珊瑚岛礁植物繁育技术》 ,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科研人员提出适合南海岛礁的植物引种策略,建议引种适宜防风固礁、绿化美化、药用和食用的植物种类,为绿化美化南海岛礁、保持岛礁植物群落生态平衡提供参考依据。《热带珊瑚岛礁植物繁育技术》一书,就是在海岛植物播、扦插繁育以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基础上的基本总结,同时科研人员也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繁育技术,对植物的繁育以及其功能都进行了补充。该书共计280页,书中附加了一些科研相关的图表、参考文献,图文并茂,将带给读者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时间: 2021-06-08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马国华、简曙光和任海主编的《热带珊瑚岛礁植物繁育技术》,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南海诸岛为南中国海中的200多个岛礁的总称,按其分布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岛上主要以喜光、耐旱、耐盐、抗风的植物为主。合理选择相似生境的植物种类,是解决热带珊瑚岛绿化面临的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多物种、多层次、多功能、低成本、少维护的复合植被生态系统的基础。
科研人员提出适合南海岛礁的植物引种策略,建议引种适宜防风固礁、绿化美化、药用和食用的植物种类,为绿化美化南海岛礁、保持岛礁植物群落生态平衡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南海岛礁植物种类比较特殊,一般市场上很难买到该植物的种苗。科研人员在广泛收集岛礁植物的基础上,筛选了80种岛礁植物。
据介绍,这些岛礁植物中有草本(如海雀稗、蒭雷草、地毯草、佛甲草等),有灌木(如草海桐、橙花破布木、海厚托桐、海南龙血树、露蔸树等),有藤本(如厚藤、过江藤、海刀豆、虎掌藤等),也有乔木(如大叶相思、木麻黄、榄仁、莲叶桐、苦楝等),还有园艺植物(如大花马齿苋、锦绣苋、长春花、翠芦莉等),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配置进行不同景观的改造。此外,还有水果类(如诺丽果、椰子、文定果、香蒲桃等)、蔬菜类(番薯、宽叶十万错、白子菜等),以及众多中药类植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随地利用。
科研人员在前期海岛植物引种繁殖的基础上,在海南文昌建立了100亩的海岛植物繁育基地。通过种子和扦插繁育技术,能够让绝大多数植物有效繁殖,现在年生产能力可达一百万株,可基本满足海岛绿化建设的需要。此外,他们又从文昌育苗基地引入了几十种植物,在华南植物园育苗基地进行了繁育。同时科研人员以芽、花器官或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了多种植物的繁育体系研究,其中很多研究都是国内外首创,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热带珊瑚岛礁植物繁育技术》一书,就是在海岛植物播、扦插繁育以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基础上的基本总结,同时科研人员也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繁育技术,对植物的繁育以及其功能都进行了补充。该书共计280页,书中附加了一些科研相关的图表、参考文献,图文并茂,将带给读者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揭示亚热带森林植物水分关系适应策略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张统等人揭示了氮沉降背景下亚热带森林植物水分关系的适应策略。植物水分关系对森林植物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阐明植物水分关系对大气氮沉降加剧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是揭示氮沉降背景下森林植物生理生态适应策略的关键。研究人员利用广东石门台林冠模拟氮沉降实验平台,以植物叶片水分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亚热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锥栗和木荷)叶片水力性状对林冠氮添加的响应。《中国科学报》 ( 2021-06-11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6-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张统等人揭示了氮沉降背景下亚热带森林植物水分关系的适应策略。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植物水分关系对森林植物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阐明植物水分关系对大气氮沉降加剧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是揭示氮沉降背景下森林植物生理生态适应策略的关键。
研究人员利用广东石门台林冠模拟氮沉降实验平台,以植物叶片水分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亚热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锥栗和木荷) 叶片水力性状对林冠氮添加的响应。
研究发现,由于叶片厚度、导管直径和强度的改变,氮添加显著增加了这两种植物的叶片导水率和蒸腾速率,同时降低了叶片的抗旱性。因此,大气氮沉降加剧可能增加森林植物的水分消耗和植物面对干旱的脆弱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5415
《中国科学报》 (2021-06-11 第4版 综合)
2021-07-0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发现稀有寄生蜂新种
,该园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发现了稀有寄生蜂新种。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膜翅目研究杂志》 。其中,巨点寄螯细蜂的标本采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云开山。已有研究表明,寄螯细蜂比较喜欢温暖地区的高海拔林地和较寒冷地区的低海拔林地。螯蜂是农林业重要害虫叶蝉的天敌,而寄螯细蜂是螯蜂的重寄生蜂,会降低螯蜂控制叶蝉的效果。了解寄螯细蜂对环境和气候的适应范围,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如何降低寄螯细蜂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还表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包含较稳定的各营养级的物种,寄螯细蜂也可作为环境指示物种来评估生态系统健康与否。《中国科学报》 ( 2021-05-19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5-19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拟黑带寄螯细蜂
巨点寄螯细蜂(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供图)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发现了稀有寄生蜂新种。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膜翅目研究杂志》。据介绍,该发现让我国寄螯细蜂科昆虫又增加了2个新种:巨点寄螯细蜂和拟黑带寄螯细蜂。其中,巨点寄螯细蜂的标本采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云开山。
寄螯细蜂科隶属于膜翅目锤角细蜂总科,仅含1属,即寄螯细蜂属,是一类非常稀少的寄生蜂,目前全世界仅知50余种,我国已知不足10种。已有研究表明,寄螯细蜂比较喜欢温暖地区的高海拔林地和较寒冷地区的低海拔林地。本次研究发现的巨点寄螯细蜂属于温暖低海拔地区。这说明寄螯细蜂可以适应的生境范围远比原来认为的要大。
螯蜂是农林业重要害虫叶蝉的天敌,而寄螯细蜂是螯蜂的重寄生蜂,会降低螯蜂控制叶蝉的效果。了解寄螯细蜂对环境和气候的适应范围,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如何降低寄螯细蜂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还表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包含较稳定的各营养级的物种,寄螯细蜂也可作为环境指示物种来评估生态系统健康与否。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897/jhr.82.62148
《中国科学报》 (2021-05-19 第4版 综合)
2021-07-02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