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央视新闻】世界森林日 华南国家植物园,探寻“宝藏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中国南方丘陵山地带,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报道链接: https : / / m-live . cctvnews . cctv . com/live/landscape . html ? toc_style_id = feeds_only_back&liveRoomNumber = 13807613928911057139 & share_to = wechat&track_id = 8915E3F7 - BAA9 - 47F2 - 99CF-FE5D2DDE1DB1 _ 701069533533。
时间: 2023-03-21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周羽 林丽丽 孙冰 林铭浩 黄佳烨
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中国南方丘陵山地带,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里面珍藏着各种植物瑰宝,也珍藏着一个个关于拯救的故事。热带植物们是如何被发现、拯救的?又是如何实现野外回归的?今天(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一同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探寻“宝藏植物”。
(总台记者 周羽 林丽丽 孙冰 林铭浩 黄佳烨)
报道链接:https://m-live.cctvnews.cctv.com/live/landscape.html?toc_style_id=feeds_only_back&liveRoomNumber=13807613928911057139&share_to=wechat&track_id=8915E3F7-BAA9-47F2-99CF-FE5D2DDE1DB1_701069533533
2023-05-20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并与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 、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 、东亚植物园网络( EABGN ) 、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在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植物园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植物园总数已发展到200多个,尤其是近20年,全国各市省区的植物园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日益提高,功能日臻完善。
时间: 2023-03-2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肖勇 陆雄锋
聚焦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
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是我国植物迁地保护领域最具影响的全国性会议,每年举办一次。2004年,全国的科学院系统、公园系统、林业系统、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各植物园组织联合起来,在庐山植物园成功地举办了植物园年会。此后,每年全国植物园组织联合起来召开植物园学术年会,今年是第十九届。
本届植物园学术年会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东亚植物园网络(EABGN)、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
本届年会共有全国80多家植物园及其相关机构4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议。年会下设植物采集与迁地保育技术、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自然教育与植物疗愈、数字时代的植物园管理等专题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各植物园、植物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植物界学术权威、专家和青年学者分别进行8个主旨报告和57个专题报告。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赵世伟主持。本次年会是全国植物园的一次盛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链接: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Botanical Gardens,缩写CABG)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致力于植物引种收集、展示、迁地保护、科普教育及可持续利用的学术团体。成立之初对内名为中国植物学会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对外称为中国植物园协会。1981年改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协会,1988年又根据中国科协条例改名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后改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迁地保护专业委员会,根据民政部和中国科协的学会管理要求,2004年向民政部申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5年2月民政部正式批准。分会作为中国植物园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促进我国植物园科学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是各植物园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在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植物园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植物园总数已发展到200多个,尤其是近20年,全国各市省区的植物园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日益提高,功能日臻完善。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为各地建设和规划植物园提供了建设性的专业意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道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4641279/rmh34641279
2023-05-20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推动植物园体系建设,加强“保护”核心功能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作为全国植物园的一次盛会,本次第十九届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时间: 2023-03-22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 黄岚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作为全国植物园的一次盛会,本次第十九届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保护”是植物园最核心的工作。华南国家植物园任海主任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本土植物,植物园要进一步加强植物迁地保护功能,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植物,迁地保护到植物园里来。据统计,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11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我国总共有大约3.7万种高等植物,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含种以下单元),居全球前列。另外,500种左右的广东特有的植物,我们也收集了相当一部分。未来我们将力争迁地保护植物达到2万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大半,并实现华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园内迁地保护全覆盖,经济植物达到6000种左右。”
据了解,我国现有约200家植物园,为实现植物迁地保护的有效性和全国植物园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已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植物园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战略等因素,稳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全覆盖的目标。
任海告诉记者,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已联合申请到了植物多样性与经济作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下一阶段,我们将开展全国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编目和评估、对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并且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开发和利用,为绿色发展提供新优植物产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93743#/detail/1993743?site4&columnID=0
2023-05-20
查看详情
【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曾兰亭:我的茶旅之路
开栏语:近期,广州分院团委表彰了一批“广州分院2021 ~ 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从5月15日开始,我们推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栏目,集中展示广州分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 ,敢于奋斗、勇于创新的青春风采。针对安全有效提升茶叶香气品质的目标,曾兰亭博士系统阐明了茶叶香气生物合成与胁迫响应机制,并首次提出了利用逆境胁迫机制安全提香的研究思路。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工作,获得第三届广州分院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并在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暨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做科普报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争取为新时代的科普创新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时间: 2023-05-16 来源: 《广州分院》公众号
开栏语:近期,广州分院团委表彰了一批“广州分院2021~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从5月15日开始,我们推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栏目,集中展示广州分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敢于奋斗、勇于创新的青春风采。
从小在中国四大茶区之一福建长大的曾兰亭对于小时候记忆中的茶就是“待客之道、铁观音、大人爱喝(苦)”,成年后印象中的茶则是“茶也可以很甜、茶是广东早茶的灵魂”,后来她才知道,茶还能作为一个专业——“茶学”。到华南植物园攻读博士以后,她发现,茶是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茶的研究非常有趣。慢慢地,曾兰亭在茶学研究的世界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独挡一面的研究员,新时代赋予茶的新使命,其所在团队的理想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茶、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茶。
立足本职工作,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
在政治思想方面,曾兰亭博士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升政治理论修养,持之以恒地将理论所学及时有效地转化成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团队管理方面,她以团队和谐、有序、高效的运行为目标,主导制定团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团队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在学生培养方面,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总结分析学生个体特点,以期提升其科研素养,所培养学生获得过教育部颁发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同时,曾兰亭博士作为核心成员定期组织开展华南植物园“青云植上”学术沙龙,以学科交流活动为抓手营造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学术研讨的良好氛围。凭借出众的表现,荣获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青年后备人才”称号。此外,曾兰亭博士作为科学家精神的宣讲代表参与录制单位的《弘扬红色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视频。
聚焦领域前沿,
探索茶树核心科学问题
在基础研究方面,定位学科前沿,解决核心科学问题。针对安全有效提升茶叶香气品质的目标,曾兰亭博士系统阐明了茶叶香气生物合成与胁迫响应机制,并首次提出了利用逆境胁迫机制安全提香的研究思路。相关成果具有突出的影响力,以“Tea aroma”关键词检索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贡献率,国际排名第2;以第1提案人提出的科学问题“茶树中特征性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入选了2021年中国茶学重大科学问题(每年仅3个)。除了主持在研的国家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外,曾兰亭博士在2021年以来新增获批了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及其他地市级项目5项。这些项目的获得与开展,有助于更好的推进茶叶品质与安全调控研究工作。此外,她也担任了Beverage Plant Res.、《茶叶学报》青年编委,J. Hazard. Mater.、Plant Biotechnol. J.等中科院JCR一区SCI期刊审稿人。
理论结合产业,
筑牢茶叶品质安全的防线
在产业应用方面,结合实际情况,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在华南的主要茶产区,包括潮州、清远、梅州、湛江等地,进行实地的深入考察与了解。围绕着解决茶产业中夏秋茶品质差、安全隐患大和效益低的重大问题,曾兰亭博士开展了系统的茶叶品质安全提升技术研发工作。自2021年以来,获得授权专利4件(第1发明人3件),制定标准11项(第1起草人1项)等知识产权。基于这些成果,曾兰亭博士将茶叶香气品质提升和茶树化学生态学理论结合,应用于构建基于茶树逆境代谢调控的夏秋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将夏秋茶品质安全提升技术在华南茶区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获得了相应的科技奖励6项。
不忘初心,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
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工作,让科技为民发挥价值。曾兰亭博士于2021年获得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以广东省清远市大洞镇为核心,重点开展山茶品质安全定向改良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与帮扶工作队紧密对接,解决当地茶农面临的茶叶生产难题,从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加工等环节入手,提供科学的指导信息。除此之外,也入选了广州市、清远市、茂名市等地市级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并作为多家茶企业的技术指导专家,进行茶叶品质定向提升的指导报告,开展现场培训活动,加大茶叶科学生产的覆盖度,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践行奉献美德,
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曾兰亭博士也积极推动茶文化与茶科学知识的传播。作为主要导师之一参加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在2021年期间,指导中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科学院创新奖等荣誉,入围“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复赛;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工作,获得第三届广州分院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并在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暨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做科普报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争取为新时代的科普创新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2023-05-16
查看详情
李和风调研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和鹤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慰问在站职工
4月20-21日,中科院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和风先后赴高能所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华南植物园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在站一线科研人员。他指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科研人员克服生活异地的不便,舍“小家”为“大家” ,长期奋战在地下700米,在涌水潮湿的工作环境下,不断攻克基建工程和设备组装中的各种难题,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李和风现场考察了中微子实验站探测器的建设一线和鹤山站的野外观测、实验及示范样地,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的职工健身活动场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站”牌匾。中科院工会、广州分院、高能所、华南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员陪同调研慰问。
时间: 2023-04-23 来源: 《科苑群团》公众号
4月20-21日,中科院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和风先后赴高能所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华南植物园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在站一线科研人员。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和鹤山站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大科学装置和台站的基本情况、建设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工作设想。
李和风代表院党组、院工会,对坚守艰苦一线的科研人员表示慰问。他指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科研人员克服生活异地的不便,舍“小家”为“大家”,长期奋战在地下700米,在涌水潮湿的工作环境下,不断攻克基建工程和设备组装中的各种难题,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鹤山站建站30多年,在科学研究、数据监测、生态修复模式示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三代科学家以老站长余作岳为榜样,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实验站和野外台站等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实现安全关口前移。院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和贴心人,将尽力解决大家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他代表院工会向工程建设团队、在站职工赠送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李和风现场考察了中微子实验站探测器的建设一线和鹤山站的野外观测、实验及示范样地,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的职工健身活动场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站”牌匾。
中科院工会、广州分院、高能所、华南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员陪同调研慰问。
2023-04-24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打造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作为兄弟植物园,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两个国家植物园联袂举办兰花展,各种珍稀兰花品种亮相。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刘正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进一步推进生物资源保存保护和植物园建设工作。
时间: 2023-03-2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华南国家植物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耀烨 通讯员 林荫 摄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
本届年会共有来自全国80多家植物园及其相关机构4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赵世伟主持。记者了解到,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是我国植物迁地保护领域最具影响的全国性会议,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作为全国植物园的一次盛会,本次第十九届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加强植物迁地保护功能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植物园的功能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中“保护”是植物园最核心的工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本土植物,植物园要进一步加强植物迁地保护功能,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植物,迁地保护到植物园里来。据统计,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11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我国总共有大约3.7万种高等植物,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含种以下单元),居全球前列。另外,500种左右的广东特有的植物,我们也收集了相当一部分。未来我们将力争迁地保护植物达到2万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大半,并实现华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园内迁地保护全覆盖,经济植物达到6000种左右。”
任海告诉记者,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已联合申请到了植物多样性与经济作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下一阶段,我们将开展全国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编目和评估、对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并且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开发和利用,为绿色发展提供新优植物产品。”
以科学规划引领整体发展
在本次学术年会上,国家植物园的相关负责人也来到了现场。作为兄弟植物园,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两个国家植物园联袂举办兰花展,各种珍稀兰花品种亮相。
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山,包括南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园(北京市植物园)两个园区。南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建有松柏园、牡丹园、月季园、橡树园、本草园等15个特色专类园;北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建有桃花园、海棠园、梅园、丁香园、盆景园等14个专类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珍稀植物水杉保育区。
国家植物园副园长宋强告诉记者,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精雕细琢。“在北京,我们的国家植物园拥有较好基础,在未来建设中,我们将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规划编制和发展建设,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以科学规划引领空间布局和整体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
记者了解到,对标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将在建设中完善露地植物收集展示区,拓展温室植物收集展示区,提升馆藏平台建设水平和馆藏容量,并充实研究平台空间。
他为药用植物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本次学术年会的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80多家植物园的专家学者,其中来自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刘正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扎根边远山区50余年如一日,长期奔波于崇山峻岭,他多年来一直从事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和药用植物园建设工作,是我国唯一参加过3次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调查的人员。
从1975年开始,刘正宇在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植物园开展植物的收集、保存、繁殖等相关研究工作,推动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园——重庆市药用植物园,对该地区的植物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重庆市成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刘正宇带领调查队走进大巴山深处,经过3个多月的艰难寻找,最终发现了“植物中的大熊猫”活体野生崖柏树。2002年,他与国内外裸子植物权威人士在《林奈学报》上发表论文《崖柏:一种被重新发现的柏科植物》,宣布崖柏仍存在于中国,引发全球业内反响,促成我国在2003年批准成立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年来,单独以刘正宇的名字或与他人共同命名药用植物新种106个,其中正宇耳蕨、正宇楼梯草、正宇梅花草、刘氏鳞毛蕨、刘氏度量草等5个新种以他的名字命名。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刘正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进一步推进生物资源保存保护和植物园建设工作。
2023-04-17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
3月22日,全国植物园界的盛会— —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召开。记者了解到,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每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植物迁地保护领域最具影响的全国性会议。本次学术年会共有全国80多家植物园及其相关机构4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议。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并与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国际植物园协会、东亚植物园网络、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
时间: 2023-03-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朱汉斌
3月22日,全国植物园界的盛会——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召开。记者了解到,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每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植物迁地保护领域最具影响的全国性会议。本次学术年会共有全国80多家植物园及其相关机构4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议。
年会现场 周飞 摄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
“作为首批国家植物园之一,华南国家植物园希望通过自身的体系建设,探索一条相对成熟的路径,为今后设立的国家植物园提供参考借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将加强“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的交流合作,“双方已联合申报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将继续共同探索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之路”。
“双方在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国家植物园(北园)副园长宋强指出,国家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游览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既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次年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学术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赵世伟主持。年会下设植物采集与迁地保育技术、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自然教育与植物疗愈、数字时代的植物园管理等专题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各植物园、植物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植物界学术权威、专家和青年学者分别进行8个主旨报告和57个专题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国际植物园协会、东亚植物园网络、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
2023-04-17
查看详情
【人民网】赏花游持续升温 “淡季”旅游市场成复苏“新起点”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国家植物园里,清雅的蝴蝶兰绽放,散发馨香。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樱花、宏城公园的虞美人、中山纪念堂的木棉花,云台花园的郁金香… …广州的“花事”不但种类繁多,花期更是从初春一直延续到盛夏。无锡鼋头渚的樱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西藏林芝的桃花、新疆伊犁的杏花等传统赏花胜地在这个春天同样受热捧。与此同时,南京也以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国际梅花节为契机,整合“赏梅花、观花灯、探馆藏、登城墙、闻钟声、泡温泉”等特色产品,进行南京春季旅游推广。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对一些热门的赏花特色目的地来说,三月正处于“赏味期”,此时出游的游客能获得相当舒适的旅游体验。
时间: 2023-03-1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杨虞波罗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国家植物园里,清雅的蝴蝶兰绽放,散发馨香。人民网 王雅蝶摄
眼下正值春日好时光,“赏花游”成为不少人踏春的首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或将告别传统意义上的淡季,转而成为全年旅游复苏的新起点。
美团数据显示,一周以来,全国“赏花踏青”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59%;携程数据显示,3月以来赏花景区的门票预订量环比2月同期增长近3倍,同比去年增长150%,“赏花游”的热度持续升温。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千日红盛开,色彩绚丽。人民网 王雅蝶摄
“今年波密的赏花线路销量,比2019年同期还上涨了160%。”携程跟团自营品牌负责西藏大区的产品总监付庆子介绍,今年以来,消费者对旅游品质要求更高,尤其是有季节性出游需求的游客,在住宿、饮食、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希望不留遗憾。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红花蕊木花色呈淡粉色,散发清香。人民网 王雅蝶摄
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是近期热度上涨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樱花、宏城公园的虞美人、中山纪念堂的木棉花,云台花园的郁金香……广州的“花事”不但种类繁多,花期更是从初春一直延续到盛夏。
无锡鼋头渚的樱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西藏林芝的桃花、新疆伊犁的杏花等传统赏花胜地在这个春天同样受热捧。
今年年初,各地文旅局局长们“出圈”推介当地旅游,为旅游市场升温持续“添柴加火”。在拥有“最美油菜花海”的陕西汉中市,当地推出了12条精品观花旅游线路和18个精品观花点,持续打造最美油菜花海IP。与此同时,南京也以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国际梅花节为契机,整合“赏梅花、观花灯、探馆藏、登城墙、闻钟声、泡温泉”等特色产品,进行南京春季旅游推广。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对一些热门的赏花特色目的地来说,二、三月正处于“赏味期”,此时出游的游客能获得相当舒适的旅游体验。因此,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或将告别传统意义上的淡季,转而成为全年旅游复苏的新起点。(人民网广东频道对本文亦有贡献)
2023-04-17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率先建设“双园”之省,广东出这一招有何深意?|绿美广东·大家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生态大省,广东如何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绿美广东·大家谈”系列报道,解读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点亮点。南方日报:获授国家植物园牌子,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希望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能更多地展示广东乃至中国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示范性工作,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中国在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拥有更大话语权。
时间: 2023-03-13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邵一弘 卞德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生态大省,广东如何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绿美广东·大家谈”系列报道,解读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点亮点。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3月13日A08版。
今年3月12日是第45个中国植树节,全省各地共同植绿,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以来的生态建设热情推向高潮。广泛参与引发广泛关注,《决定》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成为讨论焦点。
对此,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介绍,省政府已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南岭国家公园,并围绕国家公园建设打造一系列亮点工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挂牌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并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其他工作,让中国在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拥有更大话语权。
3月12日,华南国家植物园一片春意盎然,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踏青游玩。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实习生 胡粤军 摄
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
南方日报:广东省森林资源“家底”如何?
陈俊光:广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从“岳山造林大会战”到“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老一辈革命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推动南粤大地“绿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部署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统筹推进森林碳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森林进城围城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着力建设森林生态体系完善、林业产业发达、林业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生态省。目前,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全国排名第9;森林覆盖率53.03%,全国排名第5;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1;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61个,数量全国第1。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广东在“绿起来”之后,森林质量仍有提升空间。过去,广东荒山荒地多,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面积松树、外来速生相思等先锋树种。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大部分纯松林、速生相思林逐步退化为低质低效林,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年2月28日,《决定》正式发布,提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等“六大行动”,到2027年年底,全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突显,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植树节来临,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家长带小朋友挥锹铲土、扶树正苗、围垅浇水。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南方日报:《决定》提出2027年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广东有何具体措施?
陈俊光: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体现着我国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广东提出到2027年底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的具体举措。
南岭山脉作为北回归线地区的绿洲,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去年以来,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区域内发现了金斑喙凤蝶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说明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向好,建设国家公园有良好基础。围绕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省林业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南岭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生态景观营造,开展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同时打造国家公园博物馆、智慧国家公园等亮点工程,进一步筑牢大湾区生态屏障。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自评估工作通过国家核查评估,南岭、丹霞山列入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候选区名单,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南岭国家公园,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南国家植物园已于2022年7月挂牌,这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格局。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此外,广东将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快推进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扩繁基地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建设等,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在深圳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高源社区,学生们正在植树。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通讯员 陈智美 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南方日报:获授国家植物园牌子,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任海:植物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基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两者是互补关系。华南国家植物园授牌以来,在国际植物园界和中国同行中反响积极,进一步提升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影响力。2022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11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依托收集保护的丰富物种,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植物保护和利用攻关,今年初,自主培育的4个兜兰新品种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北京国家植物园联展中推出,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发表SCI论文533篇,总数及高质量论文数均在全球植物园中排名第一。华南国家植物园联合申报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引进44位各类人才,其中14位来自海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牵头编制了中国2022—2030年植物保护行动计划,参与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2—2030)编制。
除了保护与科研,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普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春节黄金周,华南国家植物园接待游客11.55万人次,同比增长226%,是同期游客数量的历年之最。
揭牌以来,我们的重点任务是编制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方案,系统分析了国际植物园的各类标准体系,并与全球顶尖植物园对比,在与全球同行的优劣比较中,认准自身定位及发展方向。目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正在编制方案,估计3月底完成,还聘请了38位全球植物园专家作为指导委员会委员,进行科学把关。
南方日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创造了什么机遇?
任海: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广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本地的森林覆盖率从20%左右提高到60%左右。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提出,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划定了新的方向,将从生态角度支撑再造一个新广东。除了绿化、美化,还要注重生态化、乡土化、多样化、高值化和文化。
其中,除助力“双园”之省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可参与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多项工作中。比如,华南国家植物园已收集保护了1.7万种高等植物,在全球位居前列,其中有许多是广东本土的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植物,而且开展了长时间的研究和保护,对岭南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有重要支撑作用。《决定》提出营造乡土阔叶林,历史上珠三角75%的乡土园林植物源头来自华南国家植物园。通过对保存的乡土物种开展研究利用,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可从原来的数十种扩展到上千种,让山地从绿起来到美起来。
同时,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科研人员既可以进一步拯救濒危植物,也可为预防外来植物物种入侵、防治植物病虫害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政府做决策提供参考。
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名片。希望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能更多地展示广东乃至中国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示范性工作,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中国在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拥有更大话语权。
2023-04-14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三棵橡胶树,见证“橡胶北移”科技攻坚战
春回大地,寒意散尽,三月可以说是植树的最佳时节。很多街坊或许不知道,地处亚热带的广州,曾经种下一大片来自热带的植物— —三叶橡胶(又名橡胶树) 。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橡胶封锁,我国启动了“橡胶北移”项目,当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承担了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工作,后来在全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橡胶树北移,是我国当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也成为橡胶树北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橡胶树的花。
时间: 2023-03-1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吴子良
春回大地,寒意散尽,三月可以说是植树的最佳时节。很多街坊或许不知道,地处亚热带的广州,曾经种下一大片来自热带的植物——三叶橡胶(又名橡胶树)。
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橡胶封锁,我国启动了“橡胶北移”项目,当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承担了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工作,后来在全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成功实现在北纬18-24度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树,创造了世界橡胶树栽培史上的奇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内仅存的三棵橡胶树,是科研人员在1960年为了开展采样和观察研究而种下的,作为时代的珍贵留存,现在依然静立在园内。
曾经的光荣岁月,而今的促膝长谈,从63年前参与该研究的四位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娓娓道来中,我们还原了这段广州参与“橡胶北移”科技攻坚战的历史。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老一辈研究人员:唐友林(左)、林植芳(中)、陈忠毅(右)。
急国所急:开展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
橡胶是一种让世界可以动起来的物质,而生产天然橡胶的树种主要是三叶橡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办公室主任范德权向记者介绍,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发动朝鲜战争,胁迫产胶国家不让其出售橡胶给我国,作为战略物资的橡胶,我国已无法从国外进口。“为了打破封锁,我国启动了‘橡胶北移’项目。当时华南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承担了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工作,因项目涉密,他们隐姓埋名、潜心研究,最终攻克难题,为橡胶树北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何扩大三叶橡胶种植的宜林地,实现橡胶自给自足,成为我国当时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说起那段为国而“战”的往事,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园)副所长陈忠毅研究员记忆犹新。1951年8月,党中央做出了建立天然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同年11月,在广州成立了华南垦殖局。1952年3月,国家抽调2万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先后到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组建一批国有农场,开荒种植橡胶树,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
“橡胶树北移,是我国当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也成为橡胶树北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陈忠毅告诉记者,当年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著名植物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的陈焕镛院士以及一批科学家急国家之所急,迅速开展以橡胶资源调查为主的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956年,伍辉民、何道泉、陈少卿、何绍颐、曲仲湘等人在海南五指山参加宜林地考察。(资料图片)
1963年,生理室研究人员开展学习。(资料图片)
1979年,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树上人员为唐友林)在化州橡胶所试验地做实验记录。(资料图片)
1964年生理室科研人员做生化实验,前为林植芳。(资料图片)
攻坚克难:解决历史赋予的“特种课题”
橡胶树北移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因此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才能实现正确认识。在当年需要“隐姓埋名”的一批科研人员中,包括1957年至1960年期间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的林植芳、何其敏和唐友林。那些年,林植芳在实验棚内做抗寒生理研究;唐友林则前往粤西进行宜林地考察。
“自1960年开始,在主任郭俊彦研究员的领导下,生理室约八成的研究人员都参与了此项研究。”林植芳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采用室内室外试验相结合、人工模拟低温处理与自然低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室内研究以幼苗为对象,通过不同零上低温及不同持续时间的冷胁迫处理,以室温为对照,从呼吸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和细胞生理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冷害和抗冷性的生理生化特征和机理,从而得出有效的实验结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汇编成《三叶橡胶树抗寒生理资料汇编》,为三叶橡胶树的北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果说当年林植芳的研究工作需要严谨而细致,唐友林需要“蹲点测试”的考察工作则充满挑战。“我能参加这个橡胶抗寒的项目也是非常高兴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唐友林回忆,“我主要是在野外蹲点测定橡胶树的呼吸、淀粉、呼吸酶这几个项目,然后把曲线画下来。”为了确定测定电阻的方法,年轻的唐友林需要爬到树上去测定不同的枝条,以研究其抗寒性。“最后我们发现电阻大的就是比较稳定的枝条,电阻小的就是比较幼嫩的、抗寒性差的枝条。”
正是因为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橡胶树冷害和抗寒性的生理机理,为橡胶树北移大面积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图片)
潜心致研:爱国精神值得弘扬和学习
担国家责,做国家事,老一辈科研人员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在国家协作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在我国北纬18-24度地区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树,创造了世界上橡胶树栽培史上的奇迹。1982年10月18日,经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评定,授予全国橡胶科研协作组“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华南植物研究所是主要获奖单位之一。橡胶树规模化种植面积从无到有,为支援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采访中,陈忠毅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拍摄于1979年的照片,这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广东化州橡胶所试验地做实验记录的定格瞬间,照片里爬到树上只拍到半个身子的人正是当年“满腔热情”的唐友林。在另外一张1964研究人员在生理室做生化实验的照片上,记者还找到了正在专心做实验的、梳着两条大辫子的林植芳。而今老一辈研究者们尽管都已迈入耄耋之年,然而只要忆起当年以科技攻关的光辉岁月,他们眼睛里都闪烁起自豪的亮光。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三棵原本隐没于科研区内的橡胶树,在陈忠毅等老同志的推荐下为大家所重新认识。不但请来专家精心养护,更加特别增加了《三棵橡胶树》解说牌、植物铭牌和植物定植牌,成为科研区第一批拥有登录号的植物。
“这三棵我园仅存的橡胶树是时代的代表,是科学家们为实现科技事业自立自强潜心致研的体现。我们希望能将这段历史记载下来,让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生、甚至社会上的广大青年铭记。科学家这种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弘扬和学习。”范德权说。
作为时代的珍贵留存,三棵橡胶树现在依然静立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内。
橡胶树的花。
2023-04-14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