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羊城晚报】科学驿站 | 植物之间既“排外”,也会互相帮助?
    原来,植物之间也会“排外” ,也会相互利用、相互帮助。近期,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以480个长期连续观测的植物演替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样地近60年演替进程中,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现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在自然群落中具有与植物间负相互作用相似甚至更高的普遍性。无限扩张会导致群落里只有一个物种,其他的物种就没有资源,没有生机,没有空间去生长了,这样不利于群落多样性的发展,对群落的多样性的维持是不利的。殷:在我的研究体系当中应该是说得到了解决,都得到了是的答案。
      时间: 2022-11-13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李钢
       原来,植物之间也会“排外”,也会相互利用、相互帮助。近期,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 
      在自然群落中,植物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除因资源竞争等发生负相互作用外,植物间也可通过养分积聚、减轻胁迫和保护不受植食性动物取食等方式产生正相互作用。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摄
       然而,相对于植物间的竞争作用,生态学家对自然群落中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普遍性仍不清楚。
       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可促进物种在不同建群阶段(如定殖、存活、种群增长等)的表现,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此外,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可发生在本地植物与外来入侵植物之间,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成功以及群落的可入侵性。因此,探究自然群落中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及其对本地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在不同建群阶段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以480个长期连续观测的植物演替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样地近60年演替进程中,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现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在自然群落中具有与植物间负相互作用相似甚至更高的普遍性。
       同时,正、负相互作用的相对频率随建群阶段以及本地种和外来种之间的变化而变化。
      受访者提供
       具体而言,正相互作用在建群早期阶段(出现、存活、定殖)更普遍,而在后期阶段(种群增长)则是负相互作用更为普遍。本地植物的正相互作用的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外来物种,进而抑制群落中已有外来种对其他外来种的促进作用。即本地植物相较外来植物在植物间正相互作用中获益更多,降低了群落的可入侵性。
      受访者提供
      对话殷德意 
       记者:您的研究成果里面提到说植物之间的一个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怎么理解这两种作用?
       殷:自然环境下,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够允许一个物种无限扩张。无限扩张会导致群落里只有一个物种,其他的物种就没有资源,没有生机,没有空间去生长了,这样不利于群落多样性的发展,对群落的多样性的维持是不利的。
       植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像我们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其实是很复杂的,有因为资源去发生竞争相互作用,就是我们理解当中的负相互作用,同时也有去互助,就像人对另外一个人去进行帮助,植物之间也有这样的类似的关系。比如固氮植物,它可能就在土壤当中富集氮元素,当其他的植物缺乏氮元素的时候,就会得到固氮植物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定义这两个植物之间发生的正的相互作用。
       这就是我理解的正相互作用,当然植物之间的正向物作用发生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除了固碳植物会这样的案例,也有可能为其他植物提供阴凉的遮蔽效果,也有可能是产生一些化学元素去帮助抵抗天敌。
       记者:正相互作用好像听起来就像一种合作或者互利的一种关系,对为什么这一块是长期被学界忽略的?
       殷:其实学界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植物之间是有正的相互作用的,但是生态学的理论是从长期以来是一直强调植物之间的负相互作用是更重要的。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检测方法是很困难的。我们要去衡量两个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或者是负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要去做盆栽实验,去做控制实验,然后我们才能够去得到这两个植物它是否真的发生了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类型。
       然后直到1994年前后,生态学家在野外实实在在的观察到了一些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然后用现代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证实了它的存在。
       记者:那就是说您的这个研究是填补这样一个空白。
       殷:首先我的数据非常珍贵,因为它是一个长达六十年的观察,观察演替的实验样地,这个样地据我们所知是世界上最长的弃耕地演替。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每一年或者是每隔一年,然后科学家都会去观察去记录这个数据,保持到的非常珍贵的数据,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记者:比如说在研究植物群落里面,假设我今天看到长了一棵新草,然后过两天它可能没了,或者说他变得更多了,怎么判断说它是存在一个正相互作用或者是负相互作用?
       殷:我们这个研究是根据24次的调查结果,第一次调查的时候,如果说出现在了群落里面,然后第二次再去观察的时候,它还在那里,我就认为它是存活下来了,有可能是跟其他的植物是有关联的。
       我们在一平方米的小样方里面,如果说有另外的植物出现,增加了物种,我就认为它是发生了正的相互作用。相反如果说另外一个物种它的出现降低了这个物种存活的概率,我就认为它们之间是有负的相互作用。
       记者:研究中也提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
       殷:第一个问题是自然群落当中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态学家只是观测到了自然界当中存在正相互作用,以及一些正相互作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发生。但是自然群落当中有几百个物种,如果说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在群落里面是不是非常普遍,还是只是偶尔出现。
       第二个问题是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是否随着种建群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比如说我们刚刚说到的建群的早期和建群的后期,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谁起到的更为主要的一个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观察和采样的群落中,既有本土植物,也有外来的植物,两者之间同时发生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当然也会发生负相互作用。
       那么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如果发生在两个外来物种的时候,它经常会引起生态学家的关注,因为如果外来植物更容易对其他的外来植物产生一个正向的作用,就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外来物种进入到群众里面,有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进入,然后就会引发一些生态的担忧和生态的灾难后果。这是生态学家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关注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它们之间的正相互作用是否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然后不同会不会对入侵对群落它的可入侵性会不会有一个影响。
       记者: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殷:在我的研究体系当中应该是说得到了解决,都得到了是的答案。
      
    2023-01-19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拯救濒危植物报春苣苔,迁地保护再发力
    近日, ,该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据了解,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属于濒危植物。本次研究发现,也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具有典型的基因组自交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自交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适应性潜力下降、选择效率减弱、连锁不平衡程度升高、遗传负荷增加及有害突变积累等不良后果,该结果支持了自交是进化死胡同的假说。
      时间: 2022-11-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据了解,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属于濒危植物。本次研究发现,也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
       植物交配系统转变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进化现象之一。交配系统由异交向自交的转变通常伴随着一系列表型性状和遗传特征的变化,即自交综合征。迄今为止,人们对植物交配系统转变的基因组效应还非常缺乏理解。
       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前人研究发现,该物种具有“花瓣脱落”自花授粉机制,这与其他报春苣苔属植物普遍的异花授粉机制明显不同。然而研究者也发现,报春苣苔种内存在交配系统多样性,其自然种群具有从高度自交到高度异交的连续变异,这为研究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提供了理想材料。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
      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
       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具有典型的基因组自交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自交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适应性潜力下降、选择效率减弱、连锁不平衡程度升高、遗传负荷增加及有害突变积累等不良后果,该结果支持了自交是进化死胡同的假说。但报春苣苔混合交配的群体中并没有发生遗传多样性丧失,以及遗传负荷增加,说明混合交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交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基于遗传多样性比较与群体历史重建,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丧失,主要是由交配系统转变导致的,而不是遗传瓶颈。
       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进化生物学重要期刊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态学》)上。该研究为理解植物交配系统的转变及进化提供了翔实的实验证据;同时该研究发现,报春苣苔具有3个高度遗传分化的地理谱系,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01-19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植被如何影响土壤?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新发现
    近日, ,关于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有新进展。探究林下植被如何影响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于理解地下生态过程与地上生产力的联系至关重要。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建立植被去除长期试验研究样地。这些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中林下植被缺失可以迅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不影响群落组装过程。据了解,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植被去除对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助于认识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的重要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时间: 2022-11-0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关于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有新进展。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地下生态过程紧密耦联,而且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细菌和真菌是地下生态过程的主要驱动者,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探究林下植被如何影响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于理解地下生态过程与地上生产力的联系至关重要。然而,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建立植被去除长期试验研究样地。该团队通过利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其组装过程对林下植被去除的响应。
      (研究团队通过利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研究有三个发现,包括植被去除显著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但细菌群落结构仍保持稳定;细菌群落组装主要由随机性过程主导,而真菌更多地受异质选择(确定性过程)支配;林下植被去除半年后,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装过程均未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中林下植被缺失可以迅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不影响群落组装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Geoderma》上。
       据了解,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植被去除对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助于认识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的重要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01-19
    查看详情
  • 【澎湃新闻】观察|COP15通过框架协议背后:博弈与扭转自然危机的期待
    在经过四年的艰苦谈判,持续两周的冲刺,以及最后24小时的紧张磋商后, 19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在第十五届大会( COP15 )上终于通过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历史性框架协议。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3 : 30 (北京时间19日16 : ,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上宣布,正式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通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拐点提供政治基础。生物多样性大会( COP15 )。
      时间: 2022-12-20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刘栋(发自加拿大蒙特利尔)
       在经过四年的艰苦谈判,持续两周的冲刺,以及最后24小时的紧张磋商后,19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在第十五届大会(COP15)上终于通过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历史性框架协议。
       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3:30(北京时间19日16:30),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上宣布,正式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黄润秋说。
       在经历了数十年对大自然大规模的破坏和科学家们严厉的警告之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协议可能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充满希望的转折点。
       这项被称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公约,旨在保护土地、海洋和物种免受污染、退化和气候危机的影响。与会国家商定了一个路线图,到2030年至少保护地球30%的土地和海洋。目前,全球得到保护的土地和海洋面积分别仅为17%和8%。在财政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的年度援助将从每年不到100亿逐渐增加到300亿美元。
       在大会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看到,尽管已是半夜时分,但大会主席宣布通过框架后,台下掌声雷动,疲惫的代表们起立鼓掌、握手甚至拥抱。作为此次大会最重要的目标,这一新框架的里程碑意义可以被视作自然保护领域里的《巴黎气候协议》,对扭转当下生物多样性危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过去几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苏纳克等国家领导人纷纷呼吁在此次大会上通过一项具有雄心且务实的一揽子自然保护计划。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更是以最高级别的政治意愿和领导力,在推动云南昆明召开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再次在蒙特利尔成功举办了第二阶段会议,并最终通过了框架。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协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也不应该是一个结束,而是更重要的实施落实过程的开始。”一名在场的谈判代表对澎湃新闻说。 
      艰辛的出炉过程
       过去两周,澎湃新闻全程见证了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框架文件谈判的最后阶段直到通过的全过程——其中充满了艰辛不易、各方利益博弈,以及全世界对于这份重要协议出炉的迫切期待。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对澎湃新闻表示,几乎所有与会代表均认识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污染和浪费三重危机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福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稳定的气候、文化娱乐灵感、一体健康的世界。
       但是不同国家、团体和利益攸关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权、利的认识不同,拥有的知识、资金、能力不同,导致各方在会议前对2020后生物多样性框架各目标还未达成共识,在会议期间,曾有多达60位以上发展中国家代表一度退席,直到最后达成协议也还有少量不同声音。
       这种曲折其实早已反映在过去四年的漫长谈判过程中。自从2018年COP14会议以来,已至少开了5次全球会议,还有大量卫星会议,这些会议基本上明确了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内容和目标,但对如何达成目标还有不同声音。
       因为新冠疫情,原本于2020年在中国昆明举行的COP15大会被迫分为两阶段举行。其中实质性的谈判会议改期4次最终决定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这次会议召开后,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磋商,在大会主席国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下,各缔约方在“3030”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为达成最终协议文本扫平了障碍,行动目标从原来的21个增加到23个,尤其不易。
       在此次会议的倒数第二天,当地时间18日9:30,大会主席国发布了一揽子的框架草案文本。其中包括承诺到2030年,至少保护全球30%的陆地、内陆水域以及海洋,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和赞赏。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海洋和土地保护最大规模的承诺。
       在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资金方面,新协议草案提出,发达国家承诺到2025年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到2030年,对生物多样性的援助资金流量将增加到2000亿美元,并会减少5000亿美元用于有害自然行业的政府补贴。
       框架协议中还强调了保护原住民权利和领土的强硬措辞。环保组织和观察员表示,如果该协议得到全面实施并得到财政资源的支持,这可能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开始。
       草案发布后,18日13:00,主席国与各缔约方代表团团长进行了闭门磋商会,了解各方对草案的反馈意见。会议在17:00结束后,各方继续对草案最终文本进行讨论。
      然而原定于当天18:00举行的全体大会由于还有一些缔约方对于框架尚存一些不同意见而一再推迟。从19:30改至21:30、22:50,直到19日零点仍没有召开。
       18日晚,数千名来自100多个缔约方的代表和观察人士与媒体不得不在大会5楼的全会会议厅内外等待。现场从一开始轻快的背景音乐转成无声,时钟走到了19日的凌晨,许多代表挨不住困意只能在位子上伏案而睡。更多人聚在走廊、大厅里不断交谈着。一些谈判代表不断走进走出于会场和谈判室。
       据澎湃新闻了解,大会不断推迟召开的原因与刚果对于资金问题的不同意见有关。
       午夜2:40,广播里终于传来了会议将开始的信息。会议室的灯光调到了明亮,代表们纷纷回座。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从谈判室走进会场,迎来一阵掌声。3:00,黄润秋宣布大会开始。
       黄润秋主席介绍了经过一整天的谈判磋商后文件修改的相关内容以及将要通过的一揽子协议后,仍有极少数国家代表表达了对最终框架不满意的意见,而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代表纷纷表示了对框架的支持和希望通过的强烈愿望。
       主席台经过短暂商议后,黄润秋表示由于没有听到反对通过的意见,宣布“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文件正式通过,并敲下了主席棒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的自然保护计划终于诞生了。 
      各方高度评价
       在框架获得通过后半小时内,澎湃新闻注意到世界各地主要的商业、自然保护、原住民和联合国机构纷纷发表了声明,对通过的框架文件表示了高度赞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这项协议表示欢迎,并说道:“我们终于开始与自然缔结和平协议。”
       在框架通过后,东道主加拿大第一个发言,加拿大环境部长吉尔博说:“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像《巴黎气候协议》那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表示,这项协议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希望在制止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和恢复土地和海洋方面取得真正的进展。“国际社会走到了一起,商定了一条雄心勃勃的道路。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一愿景发扬光大。”
       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组织总干事马可·兰贝蒂尼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通过的协议给了自然一个在当前被地缘政治和不平等所分裂的世界中复苏的机会。”
      澎湃新闻在现场观察了解到,绝大多数代表对框架的通过给予了支持和积极的评价。
       加拿大气候行动网络国际气候外交主任埃迪·佩雷斯 (Eddy Pérez)告诉澎湃新闻:“两周前我来到会场的时候带着很大的担心,现在达成的结果比我预料的要好。中国在这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还有其他缔约方,东道主加拿大一起做出的贡献。我相信框架的通过会带来很大的改变。”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助理教授高丽娜(Coraline Goron) 告诉澎湃新闻,尽管通过后国际和国内的执行工作量很大,但是框架协议有着不错的内容。中国、加拿大、欧盟、巴西、阿根廷和许多非洲国家这次的表现让世界看到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是能有所成就的。
       资深谈判观察人士、绿色和平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对澎湃新闻表示,通过的框架总体上是一个平衡、安稳、质量有所保证的协议,是全球生物安全保护议程未来十年的一个坚实的起点。
       “达成的协议是生物多样性的重大突破。”任海对澎湃新闻表示,协议反映了所有收入水平的国家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必须通过雄心勃勃地改变我们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全球经济的运作方式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也反映了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通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拐点提供政治基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果,国际社会现在有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任海说。 
      未来挑战和期待
       在通过了框架协议后,全球自然保护的下一步该如何走,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多次参加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中国民间组织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表示:框架获得通过是我们星球保护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为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擘画了新蓝图。
       框架在几个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和妥协,包括将3030目标纳入了正式的框架行动目标;同意2023年设立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以支持框架的执行,并要求框架为此进行系列的保障;确定了每年2000亿美元资源动员的力度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资金获取量;将今后减少5000亿美元的有害补贴写入目标;在保护地扩大和保护中充分尊重原住民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以及传统方式利用资源的权利,加大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力度和公平性;以非侵入性和惩罚性方式对框架执行进展进行审查; 这些关键因素达成了微妙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灵活考虑,为框架能够通过并立即实施创造了条件。
       但框架在保护资金的实际获取和落地,新的框架基金设立的具体路径和发展中国家的可获得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议题,土著居民领地认可等方面,留下了诸多悬而未决的议题。
       “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完美方案并不存在,没有任何神奇的魔法能够做到,各方不可能再从谈判中获取更多。一个平衡的方案能够通过,是对所有缔约方最公平和有利的,也是对自然和我们的未来最负责任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庆幸。中国作为主席国为框架的成功通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彭奎说。
       任海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大会讨论的几个主要分歧点是各缔约方责权利不匹配造成的。
       “关于3030目标,生物多样性有自然资本价值,这些价值与生态服务又相关,最终与人类需求相关。3030目标的核心是与大自然共享生态、发展空间。但考虑到(人类需求)众口难调。我们表面上提3030目标,其实质是找到2022-2030年间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平衡点,从以人为中心向以生态为中心转变,要同时关注保护与发展问题。”他说。
       任海认为,这次达成的协议的确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下一步要在有雄心勃勃的目标前提下考虑灵活性和变革性,通过合作和行动解决问题,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这个框架的23个行动目标中的数据看,例如,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其中生物多样性重点区损失为0;全球食物浪费减半,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恢复退化生态系统30%,调动资金2000亿美元/年。这些都需要各国将协调的这些内容主流化,变成本国的行动计划。
       任海表示,接下去在全球层面则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机制,调动资源,支撑履行公约行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采取紧急政策行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模式,在未来 10 年(到 2030 年)稳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并在其后 20 年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到 2050 年实现《公约》“到 2050 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即“到 2050年,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得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地球,所有人都能共享重要惠益。”
       “作为科技人员,最重要的是在执行过程中,对履约前的生物多样性基线搞清楚,同时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框架下发展评估体系用于评估效果。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维持机制,动植物珍稀濒危的机制及解决濒危方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服务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海说。
       
      【专题】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
       
       
       
      
    2022-12-21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通过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加强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提升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能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时间: 2022-12-17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毅 寇江泽 于洋 杨文明 刘温馨 宋豪新 周亚军 蒋云龙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让我们共同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携手努力,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非凡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指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前进的方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苇萍说,经过不懈奋斗,中心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三难”,实现人工繁育种群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复壮野外濒危小种群。下一步,要更好推动大熊猫保护研究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北上南归象群添新丁、分新群……在全球大象数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过去几十年间,云南野生亚洲象数量却在稳步增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斌说:“亚洲象保护是中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创建,亚洲象和大象栖息地热带雨林将得到更有效保护。”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到10只恢复至5群36只。”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民说,我们将加强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保护好国家公园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了方向。”重庆市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说,梁平区全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能力提升工程,最近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梁平区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响应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一大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并提出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与举措,为我们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将指引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将延续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的传统,努力做到山边水尾见缝插绿,坚持保护优先,持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让农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增收致富。”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百花岭村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会长李智辉说。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为我们基层乡镇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让我们倍感振奋,信心满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了COP15中国角系列边会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党委书记虞挺说,通过政府、专家、企业、百姓多方发力,龙观乡创建成为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拥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25种。接下来,龙观乡将继续探索以生物多样性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共富模式,在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百姓享受到更多自然的回馈。
      赤水河流域,水清、岸绿、鱼游、景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站长申睿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赤水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合理开展增殖放流,促进长江流域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力保护全球濒危物种朱鹮,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冬平说:“‘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推进朱鹮野化放归,在不同地理区重建朱鹮自然种群,扩大其分布范围。要总结好朱鹮的保护成就和经验,为全球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彰显了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重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祥说,“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砥砺奋进,为森林、湿地、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修复作出新贡献。”
      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4点主张。习近平主席还提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研究支持举办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挥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作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杆。中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多赢发展。中国的成功范例,将引领并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了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如何落实框架等问题,提出要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将雄心转化为行动等。这为高级别会议指明了方向,对达成兼具雄心且务实平衡的目标至关重要。
      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说:“干旱区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简单而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扰动。作为从事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工作者,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生计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人类面临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根本上是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被打破了。应对挑战,需要回归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根本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坚定了我们跨领域寻找基于自然的协同创新解决方案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启动了亚洲区域优秀解决方案征集,将努力为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持续探索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成功让漾濞槭、华盖木等野生植物脱离了灭绝危险。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静说:“我们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向世界介绍云南成功保护极小种群植物的经验。通过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加强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提升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能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2-12-18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 共爱共享自然之美
    图① :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里,果子蔓属红金星花朵绽放。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在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植物园将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 “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
      时间: 2022-10-0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寇江泽 姜晓丹
      图①: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里,果子蔓属红金星花朵绽放。
      苏建中摄
      图②:华南国家植物园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任 晖摄
      图③:国家植物园举办郁金香花展,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王 昕摄
      图④:国家植物园北园湖区及温室。
      国家植物园北园供图
      北京——
      “植物宝库”物种越来越丰富
      本报记者 寇江泽
      金秋北京,天高气爽。国家植物园里,数百种花卉争奇斗妍,百余种彩叶植物迎风起舞,鲜花烂漫,色彩斑斓。游客纷纷点赞:“国家植物园,真美!”
      今年4月份,在整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在这里,山地、台地和河漫滩等多样地貌,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生境。这座“植物宝库”物种越来越丰富,景色越来越迷人。
      植物种类丰富,四季花展不断
      走进国家植物园南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木兰类植物,接着是蔷薇类,再往里依次是壳斗类、合瓣花类等植物。
      “这个季节,南园特色开花植物是睡莲。睡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清香远溢、姿态优美,被誉为‘水中女神’。”国家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林秦文介绍,睡莲是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也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基部类群,在进化上具有独特地位,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物种。
      春华秋实。国家植物园内很多木本植物的果实逐渐成熟变色。蔷薇科的山楂属植物、栒子属植物,山茱萸科的四照花、山茱萸,桑科的柘树、橙桑等,观赏价值都很高。
      “游客来参观,我们重点推荐水生与藤本植物区水池周边,从裸子植物区游览到蔷薇科植物区。一路上,王莲、睡莲等水生植物和多种观果植物都能够看到。”林秦文说,游客还可以到南园展览温室,观赏热带亚热带植物。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温室内展出的“苦花”,吸引了许多游客。“‘苦花’是对苦苣苔科植物的戏称。”国家植物园北园宣传科科长陈雨说,这里展出了大岩桐、堇兰、长筒花等多种苦苣苔科植物。我国有着丰富的苦苣苔资源,是这一科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
      国家植物园里四季花展不断。春天有桃花节、世界名花展,夏日有荷花展、花卉展,秋天有菊花展,冬日有兰花展、梅花展。今年7月份,国家植物园栽培的巨魔芋实现世界范围内首次群体开花,吸引网络上超过3亿人次关注。
      “国家植物园里除了奇花异草,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如曹雪芹纪念馆、卧佛寺等。目前年平均接待游客400万人次。”陈雨说。
      科研实力雄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与普通植物园相比,国家植物园有哪些不同?
      “国家植物园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它的核心功能是植物科学研究、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以及植物科学传播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国家植物园南园执行主任、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孙国峰表示。
      “国家植物园代表一个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贺然说。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一大特色。目前,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其中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0余种,有望天树、杜鹃红山茶、德保苏铁等近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国家植物园着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植物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和健康游憩服务,让全民共爱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引导大家关爱植物、关爱生态、保护环境,是国家植物园的责任与使命。”贺然说。
      孙国峰介绍,国家植物园在资源植物种质发掘、种质创新、种质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应用示范,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与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科教活动。
      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国家植物资源安全提供保障
      国家植物园将对标世界顶级植物园,计划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同时,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国家植物资源安全提供保障。“除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国家植物园也会追求艺术的园林外貌,将园区打造成春、夏、秋、冬四季皆可赏的优美园林。”孙国峰说。
      目前,我国有植物园近200个,初步构成了植物迁地保护网络。“虽然植物园数量不少,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贺然建议,从有利于植物迁地保护的稳定性和全国植物园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一步要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等因素,稳步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努力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氛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带和重要植被类型等自然条件,以及现有植物园发展水平情况,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广州——
      “南方绿宝石”特色越来越鲜明
      本报记者 姜晓丹
      金秋时节,位于广东广州市中心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迎来众多游客。
      华南国家植物园前身为1929年创建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融合岭南文化,体现国家特色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无尽苍翠映入眼帘。龙洞琪林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1986年入选“羊城八景”。
      站在水榭平台上望去,蓝天绿树红鱼,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再加上不远处的鸟鸣声,让人沉醉其中。
      “这个景点的特色是建筑和植物景观相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说,龙洞琪林由棕榈园和孑遗植物区两个半岛以及中间的湖泊组成。棕榈半岛上种植着来自热带地区的棕榈科常绿植物,它们四季常绿。而种植在孑遗植物区的落羽杉和水松,则呈现非常明显的四季变化,“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四时美景不同。
      孑遗植物是了解生命过程的“活化石”,它们见证了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华南国家植物园不断加强对孑遗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目前已保存20多种。其中,落羽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其生长节奏缓慢,可以活到千年以上,它们经过地壳运动和冰川期后幸存下来,是植物界名副其实的“寿星”。
      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在展示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该园确立了“科学内涵、艺术外貌、文化底蕴”的建园理念,明确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建设目标,建成了以龙洞琪林为代表的自然园林基本格局,开拓了以凤梨园和兰园为代表的新岭南园林特色。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在园景园貌上进一步提升。”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植物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要将岭南文化充分融合进来,将国际化知识、本土植物特色、本地文化特点相结合,充分体现国家特色。
      打造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优质平台
      假期,许多游客徜徉在华南国家植物园,“能学到知识”是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温室群景区似漂在水上的木棉花,静谧开放,等待游人探秘。热带雨林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植物室、奇异植物室,与室外树草景观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这里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植物景观温室群。
      在热带雨林温室,游客能看到许多有趣植物以及奇特现象。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树”,能承重30公斤的王莲,大蒜味儿的蒜香藤,以及“空心树”……不时有游客在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后,发出惊叹声。
      “发挥自然科普功能是国家植物园的一个核心作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杨中艺认为,这是一个开展自然科普和环境教育的优质平台,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在城市内接触、了解大自然的环境。
      为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利用实验平台,建设自然教育馆,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并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使年游客数从去年的160多万人次增至300万人次以上。
      推动建设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无论是赏景还是科普教育,保护都是基础。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以华南地区及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约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得到迁地保育。
      “选择在广州建设国家植物园,是因为这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任海说,另一方面,广州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陆地地区之一。保护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既必要又紧迫。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会继续参与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和特有植物为对象,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同时,还将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
      “在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植物园将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把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2022-12-13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大气氮沉降被低估?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新发现
    近日, ,通过系统评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组发现“林下氮添加”这种控制实验方法,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明晰相关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依托广东省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林冠和林下模拟氮沉降”野外实验平台,系统评估了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 6年连续氮添加,并没有使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达到氮饱和状态。相关的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总体环境科学) 》上。
      时间: 2022-10-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通过系统评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组发现“林下氮添加”这种控制实验方法,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大气氮沉降的热点区域,虽已由温带地区转移到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但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是否都达到氮饱和状态仍不清楚。而且模拟大气氮沉降的方式,普遍采用“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法,由于没考虑森林冠层的截留、吸收和淋溶等过程,相关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系统评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
      为明晰相关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依托广东省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林冠和林下模拟氮沉降”野外实验平台,系统评估了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6年连续氮添加,并没有使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达到氮饱和状态。
      据了解,添加的氮素主要被森林植被所吸收,相比于对照,氮添加处理使植被氮库增加了120-412%。植物主要通过增加器官的氮浓度吸收添加的氮素,而并没有改变生物量水平。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没有考虑森林林冠对氮素的直接吸收以及再分配,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法,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未来需要更多的林冠模拟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式,以准确评估大气氮沉降对不同气候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相关的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总体环境科学)》上。
      
    2022-12-13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遇见广州特别版|春夏秋冬花满城,横屏一眼览花城四季
    时光轮回,四季更替。春夏秋冬花满城,不论什么时候来广州,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横屏观看长图,解锁花城不一样的四季之美。
      时间: 2022-10-18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钟晓宇
      时光轮回,四季更替。如果时间有颜色,会是什么样?
      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都有着别样的美。春夏秋冬花满城,不论什么时候来广州,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让我们横屏观看长图,解锁花城不一样的四季之美。
       
    2022-12-13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闭鞘姜科新成员:“地莴笋花属”低调“出圈”
    近日, ,为了深入探讨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建立“地莴笋花属” ,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先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还表明莴笋花属并非单系类群,由于取样仅涉及3种莴笋花属植物,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该团队建立了一新属— —地莴笋花属,以放置莴笋花属花序基生的成员。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团队成员系统地研究了地莴笋花属植物,结果表明该属目前共有6种,除先前发表的4种需要重新组合之外,还发表了2个新种。研究团队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系统地研究了莴笋花属植物。
      时间: 2022-10-13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 黄岚 周飞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为了深入探讨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建立“地莴笋花属”,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
      “莴笋花属”种间界限不清
      生长郁郁葱葱,花后亭亭玉立。“闭鞘姜”之所以为人们所熟悉,因为常被用作鲜切花、干花和庭院绿化之用途。之所以又被称作“白头到老”,因为它每次开花时,会从下向上只开放两朵白花,直开到顶端花谢为止。
      据了解,闭鞘姜科(Costaceae)全世界有7属120余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广义闭鞘姜属是闭鞘姜科最大的属。早前有研究将闭鞘姜科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南美洲分支、亚洲分支和非洲-新热带分支;同时,将广义闭鞘姜属拆分成狭义闭鞘姜属、喇叭姜属、独叶姜属和莴笋花属。
      其中,莴笋花属约10种,主要特征为茎具分枝,苞片木质化,唇瓣大而明显,柱头2片状且具2裂的附属物。由于形态性状研究不足,该属存在种间界限不清、物种鉴定困难等诸多分类学问题。
      先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还表明莴笋花属并非单系类群,由于取样仅涉及3种莴笋花属植物,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研究有助重建系统发育关系
      为了深入探讨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夏念和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和两个叶绿体基因片段,重建了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结果表明该属是并系类群,其中花序基生的类群形成单系分支,花序顶生的类群与小唇姜属构成姐妹类群。在形态学方面,除了花序位置不同,花序基生与顶生的类群在柱头、每节具腋芽数目、花冠管形态、唇瓣形态、苞片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该团队建立了一新属——地莴笋花属,以放置莴笋花属花序基生的成员。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团队成员系统地研究了地莴笋花属植物,结果表明该属目前共有6种,除先前发表的4种需要重新组合之外,还发表了2个新种。
      该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Diversity(《植物多样性》)上,不但澄清了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
      研究团队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系统地研究了莴笋花属植物。
      
    2022-12-13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广州:城园融合,和谐共生
    金秋十月,距离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已近三个月,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广州正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起“ 1 + 3 + N ”城园融合体系,实现城园融合发展。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这群科研工作者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有望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而对于广州来说,培育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了更充分的环境,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正在形成。
      时间: 2022-10-11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谭超 周甫琦
      金秋十月,距离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已近三个月,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广州正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起“1+3+N”城园融合体系,实现城园融合发展。
      从空间融合到科研融合,再到活动融合,广州将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公共资源,逐步构建起植物保护全域网络,深化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应用,并在社会服务领域重点打造植物“自然课堂”,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贡献广州力量。《南方日报·广州观察》特推出四个版《城园融合 和谐共生——广州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融园入城,“植”遍广州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一大三小”四朵木棉花开在其中。这个结合广州市花设计的温室群景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筑中尤为令人瞩目。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条件让广州享誉“花城”之名千余年,也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此扎根近百年。
      一座园、一座城。在这里,城市与园林相伴相生,和谐共荣。
      坐拥“山水林田湖海”的资源禀赋,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同时,建设“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
      北至山林、南至滨海,上至国家植物园、下至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正在广州悄然展开。
      科技“花开” 满城“结果”
      国庆佳节,在广州的道路天桥、公园景区,三角梅竞相绽放。被鲜花盛装的城市,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三角梅又称簕杜鹃,是城市绿化花卉中的“爆款”。得益于广州科研人员多年的选种育种,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厦门、南宁等多个城市,三角梅已实现“一花开四季”,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团又一团的龙船花,红似火、橙如霞;黄钟木上,一簇簇细长漏斗形的黄钟花金英朵朵,璀璨无边;吊灯扶桑挂满枝头,花姿纤细,宛如少女的心、曼妙的美……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
      今年7月,代表植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国家水平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广州在林业园林科学研究领域拥有强大底蕴。广州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共建,组成“最强CP”,如何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科技“花开”,满城“结果”。眼下,广州正牢牢把握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溢出效应,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人才高地以及建设“全域性植物公园”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实现科研成果“走出园,融入城”的美好愿景。
      城在园中 人在画中
      “很多奇花异草只有植物园有,所以带孩子来看看”“这是什么果子,能吃吗?好吃么?”“‘金毛狗’很可爱,尽管是植物,但名字像动物,毛茸茸的外表也很像动物”……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好不热闹。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后迎来的首个国庆假期,推出了“打卡植物之最”、珍稀濒危植物展、亲子一日营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引得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植物园中,市民、游客慕名来“打卡”,人气再创新高。
      不只是植物园,广州可以说是处处好风光。100多种原生种热带雨林植物在珠江公园惊艳亮相,白云山依旧是市民重阳登高的最热门之选,海珠湿地里近2万平方米的粉色、紫色千日红花海肆意绽放……在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国庆期间,广州各公园景区举行了主题花艺展、科普导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等30余项共200余场花事文化活动。
      漫步“花城”,城在园中,人在画中。随着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代表,全市大大小小的绿色空间成为群众唾手可得的“自然课堂”,让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市民生活的小变化折射着城市的大发展。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
      “植”根科研 青春“园”梦
      在南方的海岛上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生态圈”、在戈壁滩研究胡杨遇上沙尘暴、与甘薯天敌小象甲“斗智斗勇”……一群植物研究科研学者上山入林,为改善作物追根溯源,从自然的基因图谱中寻找神秘的蛛丝马迹,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提供科研基础。
       “植”根科研,青春“园”梦。他们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一颗种子、一片绿叶背后都留有他们与植物王国的科研故事。从“新苗”再到“佳木”,一代代工作者和植物研究科学家扎根科研沃土,薪火相传。
      以数年为标尺的科研生活在很多人眼中仿佛一个“不求回报”的过程,而在他们看来,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类跨向未知领域的一小步,哪怕很小,都是一个惊喜。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这群科研工作者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有望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而对于广州来说,培育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了更充分的环境,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正在形成。
       
    2022-12-1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