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青年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 迁地保育95%华南珍稀濒危植物
    今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据悉,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同时,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国际一流的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时间: 2022-07-1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客户端 作者: 林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7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华南国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历经93年建设,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已成为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游客日常休闲与科普研学的热门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超百万人次。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的95%得到迁地保育。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中艺说,广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新契机,将在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华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普与自然教育的高水平平台。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拥有3个研究中心、1座植物标本馆、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有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ANSO植物园专题联盟(B组)、世界木兰中心、广东省植物学会、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等诸多机构。
      据悉,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同时,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国际一流的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2022-08-03
    查看详情
  • 【央广网】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华南国家植物园11日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中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华南国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现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瑛:未来,我们要把现有的开放区域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没有开放的区域开发出来,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参观游览,建设成湾区的以及国际一流的科普教育营地,这个营地将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生、亲子家庭、中老年游客。
      时间: 2022-07-13 来源: 《央广网》
      央视网消息:华南国家植物园11日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中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仿佛来到一个巨大而特色鲜明的岭南园林,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诠释着独属于植物世界的神秘与梦幻。
      总台记者 罗平章:我们现在来到的区域是一个巨大的植物景观温室群,在这里可以一次性穿越沙漠、高山和丛林,有很多奇花异草,别说见,我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现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
       
      目前,中国正建设“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就地保护”体系,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以期实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全覆盖。其中“迁地保护”是指将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相当于对保护区以外的物种做了“备份”,上了一道“保险”。
       
      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 任海:我们希望未来把植物的种类从17000多(品种)提升到2万种,为大湾区的科创中心的建设,大湾区的绿色生活、绿色发展,进行一些经济植物的开发和保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徐大平: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能满足于保护物种,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到基因型(保护)的水平,为我们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利用作出新的贡献。
       
      分析指出,目前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100余个国家植物园,代表着国家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从“植物园”到“国家植物园”,两字之差的背后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今后前往华南国家植物园参观游玩也可以更好领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 研究员 王瑛:未来,我们要把现有的开放区域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没有开放的区域开发出来,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参观游览,建设成湾区的以及国际一流的科普教育营地,这个营地将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生、亲子家庭、中老年游客。
      
    2022-08-03
    查看详情
  • 【经济日报】第二座国家植物园花落广州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国家植物园。至此,我国分别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2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对标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标准,基于科学内涵、生态引领、文化传承理念,完善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布局,突出功能完整性和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覆盖广泛性,切实保障国家植物园功能需要。除了承担文旅方面的功能,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会建有高水平专类园,将建成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基地、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等。
      时间: 2022-07-17 来源: 《经济日报》 第7版 生态 作者: 庞彩霞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国家植物园。至此,我国分别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2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共有植物园接近200个,目前仅有北京、广州两座城市的植物园跻身“国家队”。全国第二座国家植物园,为何选择广州?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广州,四季鲜花飞扬,品种繁多。同时,作为广东省首个获批的国家森林城市,广州现有林地面积428万亩,森林覆盖率41.6%,森林蓄积量1955万立方米。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也在广州。建于1956年的华南植物园,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素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美称。这里不仅是能观赏到各种神奇植物的乐园,还是承载着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宝藏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升级为国家植物园后会有何变化?“不久后,大家能够看到更美的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未来植物园将以热带和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和特有植物为对象,迁地保育物种2万种以上(含华南濒危植物的95%,有6000种经济植物),科学研究继续位列全球植物园前列,年游客人数达300万人次,大规模开发2种经济植物,综合实力进入世界植物园前列。
      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功能是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资源开发和利用、公众游憩。根据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展示区及周边市政设施纳入规划范围,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对标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标准,基于科学内涵、生态引领、文化传承理念,完善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布局,突出功能完整性和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覆盖广泛性,切实保障国家植物园功能需要。
      做好濒危植物保护
      7月4日,记者在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的育苗大棚看到,一盆盆矮小的植物开着娇嫩的小白花,长势喜人,它的名字叫怀集报春苣苔。目前该物种野外个体数仅存几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对36种濒危植物进行野外回归,这其中就包括怀集报春苣苔。”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宁祖林说,怀集报春苣苔是我国苦苣苔科最为稀有的物种之一,仅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一处喀斯特洞穴处发现,2012年首次被发现时仅约200株。近几年,科研人员发现怀集报春苣苔个体数急剧下降,为了加强保护,华南植物园加强野外种群调查和引种收集,如今华南植物园已经实现人工繁育并建立起迁地保育技术体系,可在较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优质种苗。
      迁地保护并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在植物园里,而是指通过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树木园等)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怀集报春苣苔只是华南植物园保护珍稀物种的一个缩影。麻栗坡兜兰、聚石斛、海南黄花梨……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得到保育。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成功实现了杜鹃红山茶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
      任海表示,未来华南植物园将会参与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2万种以上目标,跻身世界前列,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物种95%的种类得到有效迁地保育,为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活植物17168种(含种下单元),其中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
      “未来在建设更高层次的植物园平台上,可以把优异的种质保护起来,建立种子基地和基因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年内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有机会推出2种改良后的经济植物——鲜果枸杞与三叶木通。
      攻克“卡脖子”难题
      跨越橡胶栽培技术“禁区”、选育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培“香蕉试管苗”……不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作物都与华南植物园历年来的研究成果有关。
      在世界植物园发展史中,经济作物曾经一度成为主导,许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植物,最早的引种和科学研究都是在植物园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这一战略物资被列入禁运名单。我国热带、亚热带大部分处于北纬18度以北,属于国际惯常认为不宜种植橡胶地区(北纬17度以北不宜种植橡胶)。为发展国民经济、突破封锁,党中央提出要尽快尽早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橡胶北移”科技攻关项目应时而生。
      据记载,1951年起,华南植物园就开始了对橡胶树的研究考察、采种育苗工作,1960年,老一辈科研人员郭俊彦、林植芳、刘鸿先、唐友林、梁志贤等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三叶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工作,为热带经济作物三叶橡胶树的北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过国际公认的在该技术传统领域的“禁区”,我国首次证实了橡胶可在纬度稍高的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地区生长,创造了世界橡胶树栽培史上的奇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作为此项科技攻关任务的参与单位之一,“橡胶树在北纬18度到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的荣誉。至1990年底,全国橡胶栽培面积达901万亩,在全世界41个种植橡胶国家中,产量名列第五位。
      同时,华南植物园还成功选育出了我国杂交水稻品种中第一个米质属特二级的杂交稻品种——博优210。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华南植物园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李小川指出,华南国家植物园所在的广东地区,在林木种苗绿化产业方面,其推广和利用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在花卉产业方面,广东以5%的种植地占全国13%的产值,成绩也相当显著。而作为广州本身而言,在植物保育、植物创新和植物种类的新技术领域,都处于全省的领先位置,这对于城市不同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有利于南药企业和乡村企业的物种开发利用。
      承担科普教育使命
      盛夏时节,正是莲花盛放的时候,记者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看到了一种特殊的莲花。池中央,大大的叶片铺在水面,边缘卷起,像一个个翠绿色的大圆盆浮在水面,这就是拥有世界上最大圆叶的植物——王莲。更令人称奇的是,王莲莲叶可安全承载体重达70公斤的成人。
      而这样的神奇生物,在植物园只是冰山一角。茂密的参天大树、静谧的小桥流水、奇异的热带雨林……记者在展示区看到,这里既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风格,又有以龙洞琪林为代表的自然园林基本格局,还有以温室群景区为代表的现代栖息地造园风格。在植物园逛一圈下来,人们不仅大开眼界,还能收获一些生物知识。
      作为全国最早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华南植物园自1959年9月底首次对公众开放,由此开启了科学普及工作,也一直将科学普及作为植物园的重要使命。
      在广州市民和不少游客心里,华南植物园已经是广州一个充满特色、独一无二的“地标”。广州市民朱晓桦说:“平时放假就很喜欢带小孩来植物园亲近一下自然,这里有很多平常看不到的神奇植物,比如今天看到的王莲和兜兰,当然很期待看到华南植物园升级为国家植物园后的变化。”
      华南植物园展示区占地333公顷,拥有木兰园、姜园、棕榈园、兰园、药园、温室群景区等38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各类植物1.7万多种(含种下分类单元)。优美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成为广州市重要的观鸟观蝶观虫胜地。全年可观察到的野生鸟类达130多种,蝴蝶110多种,也是广州市区内少数夏夜赏萤火虫的绝佳场所。每年游客量达110多万人次,其中青少年20多万人次,成为公众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场所。
      “作为4A级景区,华南植物园占地接近4300亩,还有部分地区并没有开放。未来,园区内已开放的区域将建设得更加美丽,没有开放的区域也将开发出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参观游览。”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说,去年华南植物园游客达到165万人次,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目标客群不仅是广州本地的游客,还有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
      华南国家植物园将通过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使年游客数上升至300万人次以上。除了承担文旅方面的功能,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会建有高水平专类园,将建成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基地、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等。
      
    2022-08-03
    查看详情
  • 【南方】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之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将有利于全省全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原来的公众科普都是“我说你听” ,接下来将向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转变,加快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基地,并推动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园大门,助力探索“大城名园”的广州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
      时间: 2022-07-25 来源: 《南方》杂志 作者: 刘艳辉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之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将有利于全省全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这位广东老百姓身边的“老朋友”来说,怎样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如何讲好美丽广东故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近日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南方》杂志: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如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均已亮相,有何重要意义?
      任海: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迁地保护国家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的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机构,能代表国家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国家植物园应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发掘利用和科学传播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促进全球和国家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上,为全球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命运共同体、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等,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植物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功能可为此提供源头植物资源和知识资源,并生动展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这是体现大国使命与责任担当的重要平台。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就与沿途国家携手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已与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非洲国家的植物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建设国家植物园,有助于推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行动计划和履行国际公约,助力达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愿景目标。
      这是形成迁地保护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就地保护体系的建设和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实现了我国约80%的野生植物物种就地保护。同时在植物园和种质资源库中,迁地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约占60%。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可与就地保护体系互补,有效实现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国家植物园不仅有助于提升植物学科研水平、自然教育水平,更可满足人民对优美游憩环境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幸福感。
      《南方》杂志:华南植物园一直是广东引以为傲的名片,能够成为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有哪些独特优势?
      任海:首先,广州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超大城市中少见的兼备山、水、城、田、湖、海等多种景观的城市,而且常年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水热同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州还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特有的丰富植物资源为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屏障。
      其次,这与植物园的综合实力是分不开的。在物种保护上,我们已经保护了1.7万多种植物(含种下分类单元),居于世界前列;在科研水平上,去年发表SCI论文504篇,数量全球第一,高质量论文占比接近60%;在学科建设上,我们的植物学、生态学,还有农学(园艺)都是全球前1%机构;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原来只能在海南岛种植的橡胶树,由华南植物园参与解决冷害问题后,推广到广州和东莞。
      再次,植物园特别注重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游客量达165万人次,是公众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场所。
      同时,植物园高度注重国际化,跟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标本馆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并且与全球多个植物园进行种质交换,国际植物园协会秘书处和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办公室均设在这里。
      一直以来,植物园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今后我们还将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明确五大建设任务 
      《南方》杂志:作为国家植物园,要担负起哪些新职责新使命?
      任海: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功能是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资源开发和利用、公众游憩,要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打造成为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地,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大吸引力的美丽园林,国际交流合作的展示窗口。简而言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目标有两个,即建成世界一流的植物园和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接下来,一方面要参与编制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牵头建立“一带一路”植物园联盟,在国际植物园圈内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4个国际公约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要牵头《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建立中国植物园信息管理平台,牵头编制《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这就意味着,原有的职责和功能都要升级,不能只代表华南水平,而且要代表中国水平,甚至站在世界高度。
      《南方》杂志: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还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任海: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以及“最高最好最优”植物园为目标,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标准以及国家植物园的运营方式,为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目前全球共有100余个国家植物园,大致执行五套考核评价标准,我们经过系统研究,提出了包括三级36项指标的国际一流植物园标准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下,我们将全球13个知名植物园一一评估,找出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差距和优势,按照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华南种质资源库,提升迁地保护能力。参与和主持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2万种以上目标,跻身世界前列,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物种95%种类得到有效迁地保育。二是建设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水平。通过建设科研平台,吸引国际人才和青年才俊,进一步巩固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研究,研究水平继续在全球植物园中居于前列。三是建设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及示范点,提升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植物园有1.7万多种已经选育好的植物,计划筛选1500多种经济植物交给广州市推广应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建设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提升科普教育能力。按照计划,5年之后每年游客总数从现在的165万达到300万以上。五是提升园林园艺水平争取做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争取将现有38个专类园中的4个建设为世界一流,4个建设为国内一流,同时整体提升园容园貌和基础设施水平。
      研发智慧植物园,探索“大城名园”新模式 
      《南方》杂志: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要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面向公众讲好美丽广东故事?
      任海:第一,在大湾区的社会生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可为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1+1+9”工作部署、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重要植物资源和科技支撑。例如,植物园已经收集各种水生植物,可为当前的碧道建设和未来广东恢复“水下森林”做好准备。
      第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植物支撑”。在乡村振兴中,果蔬花卉、生物医药、工业原材料植物和景观植物等的种植是关键。植物园在珍贵林木、药用植物和观赏花卉的引种驯化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助力高价值、高质化的乡土植物资源利用。
      第三,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智慧植物园。下一阶段我们将整合植物标本库、活体植物保育库、植物研究知识库以及植物分类学研究人才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智慧植物园,让大家能从网上参观并利用有关资源。
      第四,实现从公众科普向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转变。原来的公众科普都是“我说你听”,接下来将向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转变,加快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基地,并推动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园大门,助力探索“大城名园”的广州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
      
    2022-08-03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国家植物园体系形成“一南一北”格局
    7月11日9时许,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格局。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时间: 2022-07-12 来源: 《南方日报》头版 作者: 卞德龙 吴少敏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 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卞德龙 吴少敏)7月11日9时许,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格局。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是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游客日常休闲与科普研学的热门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超百万人次。
      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的95%得到迁地保育。
      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国际一流的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达3.7万余种,约占全球的1/10。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对野生植物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和完整保存,有助于维护植物多样性。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中艺表示,广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新契机,将在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华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普与自然教育的高水平平台。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2022-08-03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美丽中国)
    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里的热带雨林景观。至此,我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6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 ,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设立,不仅会将广州的名片擦得更亮,还会为华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更多机遇。
      时间: 2022-07-1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贺林平 姜晓丹
       
      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里的热带雨林景观。
      欧阳沛摄(人民视觉)
       
      华南植物园的趣味植物科学课现场。
      周文俊摄(人民视觉)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大王椰子林。
      欧阳沛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规划总面积319公顷,现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
      从羊城高空俯瞰,天河龙洞、火炉山边,4朵“木棉花”静静地开在闹市边,这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都能在这里看到。7月11日,随着新的牌匾挂上,这个在广东人气颇高的“打卡地”有了新名字——华南国家植物园。
      多方合作,稳妥有序推进建设任务
      6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业务指导,会同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其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创建。华南植物园长期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学传播和资源利用。
      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现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拥有3个研究中心、1座植物标本馆、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据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科研区以科学研究和资源研发为主;专类展示区以收集保护、园林文化和园艺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为主,具有“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突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岭南园林特色;技术推广平台以筛选经济植物推广应用为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会参与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约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将在园内得到迁地保育。”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
      进行人工繁育,建立迁地保育技术体系
      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可以发现每种植物都会有一个牌示。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宁祖林介绍,植物进入植物园后,园区会给它们建立档案,对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合适的管理。怀集报春苣苔便是其中“一员”。
      怀集报春苣苔最先由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于2012年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一处喀斯特洞穴中发现,首次被发现时仅有约200株。此后,康明团队每年都会去发现地查看,他们发现种群的个体数量越来越少,到了2021年,该物种野外个体仅存几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为了加强对怀集报春苣苔的保护,华南植物园加强了野外种群调查和引种收集,如今已经实现人工繁育并建立起迁地保育技术体系,可在较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优质种苗,为该物种的引种回归研究和种群恢复提供了保障。
      在华南植物园工作人员的多年努力下,像怀集报春苣苔这样走向种群恢复的植物并不在少数。据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现有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植物园还进行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研究与示范,成功实现了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此外,园区内的植物标本馆,馆藏量现已超过115万份,涵盖物种4.9万多个。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建设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利用实验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并培养人才,提升植物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等,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区,以及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
      “在建设更高层次植物园平台的基础上,可以把优异的种质资源保护起来,建立种子基地和基因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保育珍稀濒危物种多年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说。
      开展科普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接下来,我们计划让园区变得更美,园区面积开放得更大,现有未开放的区域也将进一步开放。”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说,去年华南植物园游客达到165万人次,未来植物园的目标游客群不仅是广州本地的游客,还有省内其他地区的游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地区的游客。
      华南植物园历来重视科普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注重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这里不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年开设“琪林科学讲坛”以及“博物四季”“自然课堂”“押花艺术”“自然观察”“植物科学”“自然笔记”六大系列自然教育课程,并举办各类科普培训、大型科普活动与主题花展。
      “目前我们还在策划景区植物和文化的融合项目以及夜间项目、面向更多受众的科普教育营地等,希望可以服务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任海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要依靠专业的研究人员,还要让大众树立保护意识。因此,必须让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园大门,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努力将生态文明思想根植市民心中。
      任海表示,广州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常年温暖多雨、光热充足,这些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广州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但同时,广州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陆地地区之一,因此,保护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既必要又紧迫。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广州已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9处,总面积约11万公顷。“华南植物园在这里的生根、发展,是广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日益凸显的缩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敏说。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设立,不仅会将广州的名片擦得更亮,还会为华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更多机遇。
      
    2022-07-12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地
    大城有名园, 7月11日,国家植物园体系迎来了“新成员” 。当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已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任海: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以及“最高最好最优”植物园的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要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标准以及国家植物园的运营方式,为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中国科学报》 ( 2022-07-12第1版要闻).
      时间: 2022-07-1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头版 要闻 作者: 高雅丽 朱汉斌
      大城有名园,7月11日,国家植物园体系迎来了“新成员”。当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已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为什么选择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承载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这一重要使命?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怎样的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从哪些方面参与履行国际公约?《中国科学报》日前专访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选择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承载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这一重要使命?
      任海: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设立。华南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培育出我国第一批具有生产价值的杂交水稻,共同主持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编研”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在重要植物类群的分类与进化、常绿阔叶林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热带珊瑚岛植被生态系统构建、特色植物资源挖掘与利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2019年国际评估认为,华南植物园在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排名居世界前列,同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植物园。
      历经九十余载的发展和沉淀,华南植物园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在植物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植物保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表了华南地区植物园建设的最高水平。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何进行空间布局?
      任海: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约占全球的1/10。华南国家植物园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对标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突出功能完整性和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覆盖广泛性,切实保障国家植物园功能需要。
      科研区以科学研究、资源研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展示区以收集保护、园林文化和园艺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突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岭南园林特色;科技推广平台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构想是什么?
      任海: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国家林草局、住建部加强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业务指导,会同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内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进一步加强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和能力建设,建成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基地、国际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中心、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
      我们计划5年内保育物种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使华南珍稀濒危物种中95%的种类得到有效迁地保育,保持科学研究位列全球植物园前列,年游客数达300万人次,大规模开发鲜果枸杞和三叶木通2种经济植物,综合实力达到世界植物园领先水平。
      同时将华南植物园现有38个专类园中的4个建设为世界一流、4个建设为国内一流,并整体提升植物园园容园貌和基础设施水平。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迁地保护方面有哪些规划?
      任海:我们将建设华南种质资源库,提升迁地保护能力。参与全球和主持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2万种以上目标,跻身世界前列,为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
      同时我们将建设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水平。通过建设科研平台,吸引国际人才和青年才俊,进一步巩固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研究,使研究水平继续在全球植物园中居于前列。此外,还将牵头《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建立中国植物信息管理平台(PIMS),牵头编制《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何进一步提升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任海:我们将建设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及示范点,实施“3E植物2-20-200-2000-20000计划”,即对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特有植物大规模利用2种、野外回归20种、系统研究200种、经济评价2000种、迁地保育20000种。
      我们还将筛选1500多种经济植物交给广州市推广应用,协助广州市开展资源植物收集和展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搭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平台,建成多个展示点。技术研究平台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建立,将联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植物资源3000种,承接1500多种经济植物资源,挖掘植物文化,开展关键应用技术科研攻关。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从哪些方面参与履行国际公约?
      任海: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参与编制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牵头“一带一路”植物园联盟(B),在国际植物园圈内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等4个国际公约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发挥哪些作用?
      任海:中国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新鲜事物,需要先行先试。因此,在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以及“最高最好最优”植物园的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要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标准以及国家植物园的运营方式,为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华南植物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可以为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重要植物资源和科技支撑。
      高水平人才队伍是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关键。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先行先试,吸引和集聚一批国际高水平人才。同时,培养一批高水平青年人才。
      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建设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提升科普教育能力。通过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使年游客数从2021年的160多万人次上升至300万人次以上。
       《中国科学报》 (2022-07-12 第1版 要闻)
       
       
       
    2022-07-12
    查看详情
  • 【光明日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11日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使95%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育。据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时间: 2022-07-12 来源: 《光明日报》 头版 作者: 吴春燕 王忠耀
       
      本报广州7月11日电(记者吴春燕、王忠耀)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于1929年创建。历经93年建设,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如今已成为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展示区与科研区总面积达333公顷,迁地保育植物超过17000种。在园内成功迁地保育的植物中,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成功实现了杜鹃红山茶、广东含笑、绣球茜等数十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使95%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育。
      据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条件,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
      
    2022-07-12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羊城晚报讯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省领导张福海、王曦、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参加活动。他希望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者们要传承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的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协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篇章。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热带雨林温室等。
      时间: 2022-07-12 来源: 《羊城晚报》 头版 作者: 吴哲 李凤祥 符信
      7月11日拍摄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讯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省领导张福海、王曦、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参加活动。
      侯建国表示,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具有厚重的历史、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优势,在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国家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具备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坚实基础。他强调,要统筹物种保育与科学研究、统筹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统筹立足本土与对外开放,将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成为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地,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大吸引力的美丽园林,国际交流合作的展示窗口。他希望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者们要传承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的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协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篇章。
      王伟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东改革发展的相关国家部委、科研院所表示感谢。他表示,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必将有利于我省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科院一道,在五方共建协调机制下密切协作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会上,关志鸥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热带雨林温室等。
      
    2022-07-12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羊城晚报讯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省领导张福海、王曦、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参加活动。他希望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者们要传承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的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协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篇章。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热带雨林温室等。
      时间: 2022-07-12 来源: 《羊城晚报》 头版 作者: 吴哲 李凤祥 符信
      7月11日拍摄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讯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省领导张福海、王曦、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参加活动。
      侯建国表示,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具有厚重的历史、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优势,在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国家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具备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坚实基础。他强调,要统筹物种保育与科学研究、统筹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统筹立足本土与对外开放,将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成为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地,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大吸引力的美丽园林,国际交流合作的展示窗口。他希望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者们要传承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的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协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篇章。
      王伟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东改革发展的相关国家部委、科研院所表示感谢。他表示,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必将有利于我省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科院一道,在五方共建协调机制下密切协作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会上,关志鸥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热带雨林温室等。
      
    2022-07-1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