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南方都市报】亮相COP15-2的华南国家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样本
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今年7月,位于广州的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正式升格为国家植物园,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新篇章。今年7月11日,依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设立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之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将有利于广东省乃至全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
时间: 2022-12-1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陈燕 杨天智
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并将作报告。今年7月,位于广州的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正式升格为国家植物园,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新篇章。
作为国家植物园,将肩负哪些新职责新使命?未来将以怎样的面貌与公众见面?如何发挥优势作用,彰显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力量?日前,任海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不能只代表华南水平,而要代表中国水平,甚至站在世界高度。未来将强化科技创新,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一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华社发
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
今年7月11日,依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设立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之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将有利于广东省乃至全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极大提升植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注入强大动力。
据了解,华南植物园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
任海。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就地保护体系的建设和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实现了我国约80%的野生植物物种就地保护。同时在植物园和种质资源库中,迁地保护的野生植物种类约占65%。“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可与就地保护体系互补,有效实现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能够获批成为国家植物园,源自华南植物园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任海介绍,在综合实力方面,华南植物园在物种保护上,已经保护了1.7万多种植物(含种以下分类单元),居于世界前列;在科研水平上,去年发表SCI论文504篇,数量全球第一,高质量论文占比接近60%;在学科建设上,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园艺)都居全球机构前1%;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原来只能在海南岛种植的橡胶树,由华南植物园参与解决冷害问题后,推广到广州和东莞,为国内橡胶原料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区位来看,华南植物园所在的广州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特有的丰富植物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屏障。
在任海看来,建设国家植物园、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对保护下来的物种通过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源头的资源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首先是一个科研机构,然后是一个保护机构,所以我们要强化科技创新,同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我们的路,建设一个符合国情且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任海表示,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核心使命以及未来的主要任务。
将参与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接力研究与保护,华南植物园已在生物多样性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任海介绍,华南植物园为我国植物的调查和编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更好地摸清植物家底,早在1956年6月,由侯宽昭、陈焕镛、吴印禅等16位植物学家历时6年编写的《广州植物志》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此后的1959年10月,《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成立,经过45年艰辛编撰,该书于2004年全部完成出版。该书记载了我国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物候期等,是中国植物权威全面的“户口簿”。
在这部巨著中,华南植物园负责了其中三分之一卷册的编撰工作,其中我国南方主要的植物科属基本上都由华南植物园牵头编撰。
调查编目之后,还需要对植物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掌握各类植物是否受到生存威胁,以及哪些可以作为资源植物被开发利用。华南植物园正是整个华南地区植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的核心单位,并参与编写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华南植物园还建立了中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学基础数据库,上传到相关国家平台,并向社会开放共享,供政府决策参考的同时,也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植物的保护利用。
同时,华南植物园还承担着拯救濒危植物的重任,让它们被保护、繁育,并实现野外回归。据了解,园内专设的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共收集了超过630种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之一。在解决了繁殖障碍后,其中36种植物已在野外成功回归。
令任海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报春苣苔的抢救。2002年,任海带领团队开始了报春苣苔迁地保护研究。“报春苣苔在野外只长在喀斯特溶洞洞口,其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比普通大气中高50-60ppm,相较于其他植物更能适应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把它研究清楚了,对于研究其他植物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会产生什么反应,怎么去保护,非常有价值。”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任海团队通过生物克隆技术培育报春苣苔,成功掌握了报春苣苔快速繁殖及野外回归的关键技术。2007年,这一濒危物种成功实现野外回归。2021年,报春苣苔由国家一级保护调整为国家二级保护。
在未来建设目标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参与全球、主持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2万种以上目标,跻身世界前列,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物种95%种类得到有效迁地保育。
计划重点开发两种高经济价值植物
植物研究和保护不能束之高阁,让植物在受到保护的前提下被更好地开发利用,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实践。
“过去,华南植物园结合研究,把植物保护下来进行再利用,形成一个链条,让研究、保护、利用不脱节。”任海向南都记者介绍,华南植物园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发掘植物的多元价值,并培育适宜物种向市场推广。
例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此前在野外有个品种叫龙州金花茶,仅分布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边缘,野外仅剩76株。据了解,金花茶的花大,金黄色,金瓣玉蕊,腊质晶莹,似有半透明之感,点缀于光亮的绿叶间,高贵雅致。金花茶是山茶花家族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被尊称为“茶族皇后”,是培育茶花优良品种的种质基因。
任海指导硕士生许展慧,与桂林植物园的韦霄研究员合作,系统研究龙州金花茶的分布、生境特征、种群结构、致濒危因子和综合保护策略。他们通过嫁接、扦插等方式扩大种群,培育了一大批龙州金花茶苗木,并分给当地农民种植。
龙州金花茶可用于观赏,助力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叶片打成浆后煮粥,具有保健功效;花朵可以做成花茶售卖。“这种思路既实现了龙州金花茶的就地保护,也通过开发利用帮助生态环境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农民发家致富。”任海说。
接下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计划重点开发两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植物。任海透露,其中一种是鲜食枸杞。“严格来说,20世纪人类只开发了两种新的功能水果——蓝莓和猕猴桃。我们希望培育作为水果的枸杞,丰富市场水果品类。”
枸杞个头小,通常都是晒干食用。任海介绍,王瑛教授团队培育了一种鲜食枸杞,果实有拇指大小,掉地上也不容易破损。接下来通过进一步培育解决鲜食枸杞的保鲜和成本问题后,计划广泛推向市场。
另一种是兜兰。目前市场上的兰花中,蝴蝶兰、卡特兰等较为常见。而兜兰在外形上极具特色,由于其唇瓣呈口袋形状而得名,因着独特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多年以来,华南植物园收齐国产兜兰属植物27种和国外大部分原生种,总数达到79种(占全球72%),建立了兜兰种质资源圃,成为世界上收集兜兰种质资源种类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曾宋君研究员团队正在培育更具观赏价值、花期更长的兜兰品种,并探索商业化生产的模式。
不仅是经济价值,植物在文化、生态等领域也非常重要。中国传统诗词中就经常提及菊花、牡丹、柳、红叶等植物。“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植物寄托着中国文人的情感,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任海表示,开发利用植物的多元价值大有可为。
打造服务全社会的智慧植物园
“过去我们做研究都是自成体系,跟社会接轨少,未来我们希望打造智慧植物园,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起来。”任海告诉南都记者,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智慧植物园,通过整合植物标本库、活体植物库、植物研究知识库以及植物分类学研究人才库,打造“植物银行”,让社会各界能从网上参观并利用有关资源。
把数据库搭建好后,将打造三个帮手——智慧植物导游、智慧园丁和智慧植物鉴定专家。在任海的设想中,智慧植物导游可以“察言观色”,在游客游玩植物园时,随时进行讲解,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介绍游客感兴趣的内容。而智慧植物导游的载体可能是手机,也可能是电子小狗或者无人机。
智慧园丁是通过探头、传感器等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各项数据,并通过科学分析提供植物养护的具体建议,比如浇多少水、施多少肥、该用什么药治病虫害等。
智慧植物鉴定专家则要“走”出植物园,服务全社会。任海介绍,智慧植物鉴定专家集植物分类学家和植物养护专家于一身,普通市民可以通过它推荐其所在地区适合养植的物种,并提供全过程的养护指导。
“当然,这些还只是设想,不过我们希望一步一步推进,这也是面向公众做科普非常好的途径。”任海表示,植物保护和利用,不能只靠研究,还需要全社会参与。去年,华南植物园游客量达165万人次,是公众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场所;未来,将推动从公众科普向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转变,让华南国家植物园蕴含“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助力探索“大城名园”的广州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
过去,华南植物园高度注重国际化,已经跟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标本馆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并且与全球多个植物园进行种质交换,国际植物园协会秘书处和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办公室均设在这里。
接下来,背靠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世界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将促进与国际的人才交流,并创造条件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培养一支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同时面向全球发起一些重要植物物种的保护计划。
此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参与编制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牵头建立“一带一路”植物园联盟,在国际植物园圈内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4个国际公约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不能只代表华南水平,而要代表中国水平,甚至站在世界高度。”任海说。
2023-02-09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对付“甘薯害虫”,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新招”
,该园侯兴亮研究团队发现基因变异能帮助番薯“对抗”甘薯象鼻虫,从而减少虫害影响。据了解,甘薯象鼻虫每年可繁殖多代,成虫食用甘薯植物叶片和块茎,在生长和贮藏期间,幼虫主要破坏茎基部和贮藏块茎,这导致甘薯品质和可食性显著下降。对此疑问,研究者表示,尽管一些甘薯材料对虫害有抗性,但尚未对抗性品种进行选择并育种,用于控制虫害感染。为了帮助甘薯对抗“象鼻虫”的侵害,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研究团队收集了虫害严重流行的华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并通过田间筛选和对照实验得出相关成果— —研究发现,自然等位基因变异,能赋予甘薯对甘薯象鼻虫的高抗性。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时间: 2022-11-1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园侯兴亮研究团队发现基因变异能帮助番薯“对抗”甘薯象鼻虫,从而减少虫害影响。
甘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产的块根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人类营养和健康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和发酵工业的重要材料。亚洲、非洲、北美、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是主要甘薯种植区,然而这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通常是温暖潮湿气候,害虫的存在会造成甘薯大量损失。其中,甘薯象鼻虫,是造成经济损失最重要的甘薯害虫之一,被列为国际检疫对象。
据了解,甘薯象鼻虫每年可繁殖多代,成虫食用甘薯植物叶片和块茎,在生长和贮藏期间,幼虫主要破坏茎基部和贮藏块茎,这导致甘薯品质和可食性显著下降。在检疫区,这种虫害的感染率高达50%,低投入管理下甘薯产量损失可高达98%。由于全球变暖和农业迁徙,虫害影响逐渐蔓延到高纬度。虽然农药仍然经常被用于控制虫害,但使用这些农药的成本很高,也对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既然难以用外力抵御虫害,那么甘薯本身是否具备抵抗力?对此疑问,研究者表示,尽管一些甘薯材料对虫害有抗性,但尚未对抗性品种进行选择并育种,用于控制虫害感染。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对虫害天然抗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仍然研究不足。尽管已进行数十年的研究,但没有发现抗性的基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研究甘薯还是得从甘薯出发。为了帮助甘薯对抗“象鼻虫”的侵害,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研究团队收集了虫害严重流行的华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并通过田间筛选和对照实验得出相关成果——研究发现,自然等位基因变异,能赋予甘薯对甘薯象鼻虫的高抗性。
该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于《nature plants》,不但为甘薯虫害相关课题提供了新的见解,还将有助于未来实现环保虫害管理。
图说:本次研究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国际权威植物学期刊Nature Plants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周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2023-02-09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关于树木的生长与死亡,森林生态学领域有新发现
近日, ,该生态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结合2005-2020年间53个优势树种的相关数据,在功能性状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活史的影响研究获新进展。据了解,植物生活史包括植物的生长、死亡和补员等,密切影响物种适合度、森林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碳固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博士后贺鹏程基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20公顷大样地,结合2005-2020年间53个优势树种的生长率、死亡率和补员率数据,同时测定了与植物光合作用、营养元素、水力学和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功a能性状,发现树木的生长率与死亡率、补员率无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
时间: 2022-11-1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生态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结合2005-2020年间53个优势树种的相关数据,在功能性状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活史的影响研究获新进展。
功能性状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核心植物属性,是预测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通过植物功能性状,探讨物种生长策略和存活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据了解,植物生活史包括植物的生长、死亡和补员等,密切影响物种适合度、森林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碳固存。由于植物生活史内在的联系,以及功能性状与植物生活史之间的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因此,预测全球变化下森林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功能性状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活史的影响研究获新进展。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博士后贺鹏程基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20公顷大样地,结合2005-2020年间53个优势树种的生长率、死亡率和补员率数据,同时测定了与植物光合作用、营养元素、水力学和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功a能性状,发现树木的生长率与死亡率、补员率无关;枝条导水率解释了树木生长率变化的27%,而木材密度与生长率显著负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结合2005-2020年间53个优势树种的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叶片寿命越长的植物死亡率越低,碳获取速率、养分含量和导水率高的树种具有较快的补员率,资源获取速度快的树种的生长率、补员率也较快。
研究表明,亚热带季风林植物生活史内在的联系较弱,树木的生长和死亡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植物补员率的变化与叶片经济学、植物水力学性状的变化一致。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生态学主流期刊上。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周飞、贺鹏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
2023-02-09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植观湾区 | 看,这里的兰花长出了辫子
视频链接: https : / / content-static . cctvnews . cctv . com/snow-book/video . html ? item_id = 13496197465930106051 & toc_style_id = video_default&share_to = wechat&track_id = 9acc010a-6d80-4688 - 8a12 - d7b54af82024。
时间: 2023-01-19 来源: 《央视新闻》大湾区之声 作者: 黄梓荧
视频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3496197465930106051&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9acc010a-6d80-4688-8a12-d7b54af82024
兔年春节临近,大湾区之声推出专题策划《植观湾区》(新春篇),带大家从植物中看新春湾区。幽幽兰香迎春至,被誉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是新春期间最受人们青睐的植物之一。在广东,有一个蕴藏丰富兰花资源的大宝库——华南国家植物园,这里每年都会培育出许多兰花新品种。一起去瞧瞧吧!
2023-01-19
查看详情
【广东新闻广播】新征程 新作为 | 广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广东近年来厚植绿色底色,治理污染、升级产业、修复生态,打出“组合拳” 。植物的多样性如何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环境作用,科研成果又如何运用于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闫俊华希望,接下来与用户方更紧密合作,为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这些技术的集成,可为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服务水平。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杨智辉说: “我们将更加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贯彻落实中,我们将通过推动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的落地实施、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推动开展碳排放交易等一系列组合拳。治理后的江门市天沙河。
时间: 2022-11-16 来源: 《广东新闻广播》 作者: 方妍、罗俊琳、谢馨、王建平、江门台、揭阳台
广东近年来厚植绿色底色,治理污染、升级产业、修复生态,打出“组合拳”。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门的篇章部署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各项工作。接下来,广东以更大决心、更有效手段协同推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让更多群众畅享生态红利。
在水网密布的珠三角,不论大城小镇,总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像纽带一样联系着居民的生活。和省内不少河涌类似,江门天沙河在上世纪经济腾飞前仍是清澈的河流,后因经济粗放型发展而受到污染,近年来经过治理、修复实现“蝶变”,水清景美。漫步在在河涌边,江门市民何先生分享自己对这一休闲打卡地的喜爱:“天沙河的水经过整治,水质越来越清了,岸边的绿道建设得比较好,景色越来越漂亮。现在更多的市民过来这里游玩。”
江门天沙河整治后的景象
天沙河的治理是广东厚植绿色底色、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新时代深入人心。在十年中,广东众绿水青山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持续走高。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迅速部署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治污、生态修复等各条线的专业人员,在全省全域不懈努力。
当前,广东正大力以理念创新、实践创新进行生态保护修复,重塑山水底色。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车田河清淤及生态修复工程去年规划,今年动工,治理效果已经显现。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副镇长卢勇信表示,这项投资1.48亿元的工程已完成截污纳管8公里,河道清淤近12公里。为使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绿色发展图景在基层落地,埔田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将生态工程落细落实,“经过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提高生物多样化,净化车田河水体和建设滨岸碧道。进一步改善沿岸人居环境和生态景观,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青、景美。”
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
生态修复理念的不断深化,引领着技术领域的升级和环保产业的变革。治理污染还要全盘考虑修复生态,并在多个环节力争实现降低碳排放。
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门市的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推进
眼下,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快速推进江门的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直流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两个月后运行。公司董事长王国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后,坚定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他表示,公司将继续探索优化装配式污水处理模式,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在设备研发和污水处理环节都实现节能减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净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公司通过工程设备化、设备标准化,将环保工程属性变成产品属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由现场施工的模式变为工厂里面自动化生产。整个建设过程能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江门项目建成以后,每天的污水处理量大概有2万吨,一年节约碳排放量可达到4500吨。”
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项目牛江圩镇站点的效果图,站点污水日处理量设计为4000吨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金句的指导下,业界和学界多种力量拧成一股绳。
华南国家植物园内各类绿植赏心悦目。作为中科院的研究机构,植物园内的植物也是各种科研项目的载体。植物的多样性如何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环境作用,科研成果又如何运用于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闫俊华希望,接下来与用户方更紧密合作,为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这些技术的集成,可为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为化解自然资源供需矛盾、优化生态产品供给提供支撑。假如在一个地方,我们需要提升这里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或水资源质量,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丰富植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功能,做出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这就为将来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华南国家植物园秋景
从水乡珠三角北上,拥有连片山水的粤北被定位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屏障。河源的万绿湖正在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道路上迈进。
河源市万绿湖美景
党的二十大会议明确,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如何打造百亿级水经济产业,让更大范围的群众享受绿色发展的成果?河源市谋划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杨智辉说:“我们将更加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贯彻落实中,我们将通过推动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的落地实施、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推动开展碳排放交易等一系列组合拳,持续推动河源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治理后的江门市天沙河
2023-01-19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遇见广州特别版|春夏秋冬花满城,横屏一眼览花城四季
时光轮回,四季更替。如果时间有颜色,会是什么样?春夏秋冬花满城,不论什么时候来广州,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横屏观看长图,解锁花城不一样的四季之美。
时间: 2022-10-18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钟晓宇
时光轮回,四季更替。如果时间有颜色,会是什么样?
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都有着别样的美。春夏秋冬花满城,不论什么时候来广州,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让我们横屏观看长图,解锁花城不一样的四季之美。
2023-01-19
查看详情
【羊城晚报】科学驿站 | 植物之间既“排外”,也会互相帮助?
原来,植物之间也会“排外” ,也会相互利用、相互帮助。近期,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以480个长期连续观测的植物演替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样地近60年演替进程中,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现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在自然群落中具有与植物间负相互作用相似甚至更高的普遍性。无限扩张会导致群落里只有一个物种,其他的物种就没有资源,没有生机,没有空间去生长了,这样不利于群落多样性的发展,对群落的多样性的维持是不利的。殷:在我的研究体系当中应该是说得到了解决,都得到了是的答案。
时间: 2022-11-13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李钢
原来,植物之间也会“排外”,也会相互利用、相互帮助。近期,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
在自然群落中,植物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除因资源竞争等发生负相互作用外,植物间也可通过养分积聚、减轻胁迫和保护不受植食性动物取食等方式产生正相互作用。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摄
然而,相对于植物间的竞争作用,生态学家对自然群落中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普遍性仍不清楚。
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可促进物种在不同建群阶段(如定殖、存活、种群增长等)的表现,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此外,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可发生在本地植物与外来入侵植物之间,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成功以及群落的可入侵性。因此,探究自然群落中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及其对本地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在不同建群阶段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殷德意,以480个长期连续观测的植物演替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样地近60年演替进程中,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现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在自然群落中具有与植物间负相互作用相似甚至更高的普遍性。
同时,正、负相互作用的相对频率随建群阶段以及本地种和外来种之间的变化而变化。
受访者提供
具体而言,正相互作用在建群早期阶段(出现、存活、定殖)更普遍,而在后期阶段(种群增长)则是负相互作用更为普遍。本地植物的正相互作用的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外来物种,进而抑制群落中已有外来种对其他外来种的促进作用。即本地植物相较外来植物在植物间正相互作用中获益更多,降低了群落的可入侵性。
受访者提供
对话殷德意
记者:您的研究成果里面提到说植物之间的一个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怎么理解这两种作用?
殷:自然环境下,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够允许一个物种无限扩张。无限扩张会导致群落里只有一个物种,其他的物种就没有资源,没有生机,没有空间去生长了,这样不利于群落多样性的发展,对群落的多样性的维持是不利的。
植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像我们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其实是很复杂的,有因为资源去发生竞争相互作用,就是我们理解当中的负相互作用,同时也有去互助,就像人对另外一个人去进行帮助,植物之间也有这样的类似的关系。比如固氮植物,它可能就在土壤当中富集氮元素,当其他的植物缺乏氮元素的时候,就会得到固氮植物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定义这两个植物之间发生的正的相互作用。
这就是我理解的正相互作用,当然植物之间的正向物作用发生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除了固碳植物会这样的案例,也有可能为其他植物提供阴凉的遮蔽效果,也有可能是产生一些化学元素去帮助抵抗天敌。
记者:正相互作用好像听起来就像一种合作或者互利的一种关系,对为什么这一块是长期被学界忽略的?
殷:其实学界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植物之间是有正的相互作用的,但是生态学的理论是从长期以来是一直强调植物之间的负相互作用是更重要的。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检测方法是很困难的。我们要去衡量两个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或者是负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要去做盆栽实验,去做控制实验,然后我们才能够去得到这两个植物它是否真的发生了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类型。
然后直到1994年前后,生态学家在野外实实在在的观察到了一些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然后用现代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证实了它的存在。
记者:那就是说您的这个研究是填补这样一个空白。
殷:首先我的数据非常珍贵,因为它是一个长达六十年的观察,观察演替的实验样地,这个样地据我们所知是世界上最长的弃耕地演替。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每一年或者是每隔一年,然后科学家都会去观察去记录这个数据,保持到的非常珍贵的数据,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记者:比如说在研究植物群落里面,假设我今天看到长了一棵新草,然后过两天它可能没了,或者说他变得更多了,怎么判断说它是存在一个正相互作用或者是负相互作用?
殷:我们这个研究是根据24次的调查结果,第一次调查的时候,如果说出现在了群落里面,然后第二次再去观察的时候,它还在那里,我就认为它是存活下来了,有可能是跟其他的植物是有关联的。
我们在一平方米的小样方里面,如果说有另外的植物出现,增加了物种,我就认为它是发生了正的相互作用。相反如果说另外一个物种它的出现降低了这个物种存活的概率,我就认为它们之间是有负的相互作用。
记者:研究中也提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
殷:第一个问题是自然群落当中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态学家只是观测到了自然界当中存在正相互作用,以及一些正相互作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发生。但是自然群落当中有几百个物种,如果说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在群落里面是不是非常普遍,还是只是偶尔出现。
第二个问题是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它是否随着种建群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比如说我们刚刚说到的建群的早期和建群的后期,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谁起到的更为主要的一个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观察和采样的群落中,既有本土植物,也有外来的植物,两者之间同时发生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当然也会发生负相互作用。
那么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如果发生在两个外来物种的时候,它经常会引起生态学家的关注,因为如果外来植物更容易对其他的外来植物产生一个正向的作用,就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外来物种进入到群众里面,有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进入,然后就会引发一些生态的担忧和生态的灾难后果。这是生态学家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关注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它们之间的正相互作用是否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然后不同会不会对入侵对群落它的可入侵性会不会有一个影响。
记者: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殷:在我的研究体系当中应该是说得到了解决,都得到了是的答案。
2023-01-19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拯救濒危植物报春苣苔,迁地保护再发力
近日, ,该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据了解,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属于濒危植物。本次研究发现,也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具有典型的基因组自交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自交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适应性潜力下降、选择效率减弱、连锁不平衡程度升高、遗传负荷增加及有害突变积累等不良后果,该结果支持了自交是进化死胡同的假说。
时间: 2022-11-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据了解,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属于濒危植物。本次研究发现,也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报春苣苔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
植物交配系统转变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进化现象之一。交配系统由异交向自交的转变通常伴随着一系列表型性状和遗传特征的变化,即自交综合征。迄今为止,人们对植物交配系统转变的基因组效应还非常缺乏理解。
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分布于南岭山地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特殊生境。前人研究发现,该物种具有“花瓣脱落”自花授粉机制,这与其他报春苣苔属植物普遍的异花授粉机制明显不同。然而研究者也发现,报春苣苔种内存在交配系统多样性,其自然种群具有从高度自交到高度异交的连续变异,这为研究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提供了理想材料。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研究中心康明研究团队以报春苣苔和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系统地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报春苣苔属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
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
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具有典型的基因组自交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自交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适应性潜力下降、选择效率减弱、连锁不平衡程度升高、遗传负荷增加及有害突变积累等不良后果,该结果支持了自交是进化死胡同的假说。但报春苣苔混合交配的群体中并没有发生遗传多样性丧失,以及遗传负荷增加,说明混合交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交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基于遗传多样性比较与群体历史重建,研究发现报春苣苔高自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丧失,主要是由交配系统转变导致的,而不是遗传瓶颈。
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进化生物学重要期刊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态学》)上。该研究为理解植物交配系统的转变及进化提供了翔实的实验证据;同时该研究发现,报春苣苔具有3个高度遗传分化的地理谱系,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01-19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植被如何影响土壤?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新发现
近日, ,关于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有新进展。探究林下植被如何影响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于理解地下生态过程与地上生产力的联系至关重要。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建立植被去除长期试验研究样地。这些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中林下植被缺失可以迅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不影响群落组装过程。据了解,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植被去除对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助于认识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的重要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时间: 2022-11-0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关于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有新进展。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地下生态过程紧密耦联,而且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细菌和真菌是地下生态过程的主要驱动者,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探究林下植被如何影响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于理解地下生态过程与地上生产力的联系至关重要。然而,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建立植被去除长期试验研究样地。该团队通过利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其组装过程对林下植被去除的响应。
(研究团队通过利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研究有三个发现,包括植被去除显著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但细菌群落结构仍保持稳定;细菌群落组装主要由随机性过程主导,而真菌更多地受异质选择(确定性过程)支配;林下植被去除半年后,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装过程均未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中林下植被缺失可以迅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不影响群落组装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Geoderma》上。
据了解,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植被去除对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助于认识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的重要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01-19
查看详情
【澎湃新闻】观察|COP15通过框架协议背后:博弈与扭转自然危机的期待
在经过四年的艰苦谈判,持续两周的冲刺,以及最后24小时的紧张磋商后, 19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在第十五届大会( COP15 )上终于通过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历史性框架协议。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3 : 30 (北京时间19日16 : ,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上宣布,正式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通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拐点提供政治基础。生物多样性大会( COP15 )。
时间: 2022-12-20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刘栋(发自加拿大蒙特利尔)
在经过四年的艰苦谈判,持续两周的冲刺,以及最后24小时的紧张磋商后,19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在第十五届大会(COP15)上终于通过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历史性框架协议。
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3:30(北京时间19日16:30),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上宣布,正式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黄润秋说。
在经历了数十年对大自然大规模的破坏和科学家们严厉的警告之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协议可能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充满希望的转折点。
这项被称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公约,旨在保护土地、海洋和物种免受污染、退化和气候危机的影响。与会国家商定了一个路线图,到2030年至少保护地球30%的土地和海洋。目前,全球得到保护的土地和海洋面积分别仅为17%和8%。在财政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的年度援助将从每年不到100亿逐渐增加到300亿美元。
在大会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看到,尽管已是半夜时分,但大会主席宣布通过框架后,台下掌声雷动,疲惫的代表们起立鼓掌、握手甚至拥抱。作为此次大会最重要的目标,这一新框架的里程碑意义可以被视作自然保护领域里的《巴黎气候协议》,对扭转当下生物多样性危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过去几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苏纳克等国家领导人纷纷呼吁在此次大会上通过一项具有雄心且务实的一揽子自然保护计划。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更是以最高级别的政治意愿和领导力,在推动云南昆明召开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再次在蒙特利尔成功举办了第二阶段会议,并最终通过了框架。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协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也不应该是一个结束,而是更重要的实施落实过程的开始。”一名在场的谈判代表对澎湃新闻说。
艰辛的出炉过程
过去两周,澎湃新闻全程见证了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框架文件谈判的最后阶段直到通过的全过程——其中充满了艰辛不易、各方利益博弈,以及全世界对于这份重要协议出炉的迫切期待。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对澎湃新闻表示,几乎所有与会代表均认识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污染和浪费三重危机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福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稳定的气候、文化娱乐灵感、一体健康的世界。
但是不同国家、团体和利益攸关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权、利的认识不同,拥有的知识、资金、能力不同,导致各方在会议前对2020后生物多样性框架各目标还未达成共识,在会议期间,曾有多达60位以上发展中国家代表一度退席,直到最后达成协议也还有少量不同声音。
这种曲折其实早已反映在过去四年的漫长谈判过程中。自从2018年COP14会议以来,已至少开了5次全球会议,还有大量卫星会议,这些会议基本上明确了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内容和目标,但对如何达成目标还有不同声音。
因为新冠疫情,原本于2020年在中国昆明举行的COP15大会被迫分为两阶段举行。其中实质性的谈判会议改期4次最终决定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这次会议召开后,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磋商,在大会主席国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下,各缔约方在“3030”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为达成最终协议文本扫平了障碍,行动目标从原来的21个增加到23个,尤其不易。
在此次会议的倒数第二天,当地时间18日9:30,大会主席国发布了一揽子的框架草案文本。其中包括承诺到2030年,至少保护全球30%的陆地、内陆水域以及海洋,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和赞赏。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海洋和土地保护最大规模的承诺。
在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资金方面,新协议草案提出,发达国家承诺到2025年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到2030年,对生物多样性的援助资金流量将增加到2000亿美元,并会减少5000亿美元用于有害自然行业的政府补贴。
框架协议中还强调了保护原住民权利和领土的强硬措辞。环保组织和观察员表示,如果该协议得到全面实施并得到财政资源的支持,这可能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开始。
草案发布后,18日13:00,主席国与各缔约方代表团团长进行了闭门磋商会,了解各方对草案的反馈意见。会议在17:00结束后,各方继续对草案最终文本进行讨论。
然而原定于当天18:00举行的全体大会由于还有一些缔约方对于框架尚存一些不同意见而一再推迟。从19:30改至21:30、22:50,直到19日零点仍没有召开。
18日晚,数千名来自100多个缔约方的代表和观察人士与媒体不得不在大会5楼的全会会议厅内外等待。现场从一开始轻快的背景音乐转成无声,时钟走到了19日的凌晨,许多代表挨不住困意只能在位子上伏案而睡。更多人聚在走廊、大厅里不断交谈着。一些谈判代表不断走进走出于会场和谈判室。
据澎湃新闻了解,大会不断推迟召开的原因与刚果对于资金问题的不同意见有关。
午夜2:40,广播里终于传来了会议将开始的信息。会议室的灯光调到了明亮,代表们纷纷回座。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从谈判室走进会场,迎来一阵掌声。3:00,黄润秋宣布大会开始。
黄润秋主席介绍了经过一整天的谈判磋商后文件修改的相关内容以及将要通过的一揽子协议后,仍有极少数国家代表表达了对最终框架不满意的意见,而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代表纷纷表示了对框架的支持和希望通过的强烈愿望。
主席台经过短暂商议后,黄润秋表示由于没有听到反对通过的意见,宣布“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文件正式通过,并敲下了主席棒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的自然保护计划终于诞生了。
各方高度评价
在框架获得通过后半小时内,澎湃新闻注意到世界各地主要的商业、自然保护、原住民和联合国机构纷纷发表了声明,对通过的框架文件表示了高度赞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这项协议表示欢迎,并说道:“我们终于开始与自然缔结和平协议。”
在框架通过后,东道主加拿大第一个发言,加拿大环境部长吉尔博说:“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像《巴黎气候协议》那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表示,这项协议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希望在制止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和恢复土地和海洋方面取得真正的进展。“国际社会走到了一起,商定了一条雄心勃勃的道路。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一愿景发扬光大。”
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组织总干事马可·兰贝蒂尼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通过的协议给了自然一个在当前被地缘政治和不平等所分裂的世界中复苏的机会。”
澎湃新闻在现场观察了解到,绝大多数代表对框架的通过给予了支持和积极的评价。
加拿大气候行动网络国际气候外交主任埃迪·佩雷斯 (Eddy Pérez)告诉澎湃新闻:“两周前我来到会场的时候带着很大的担心,现在达成的结果比我预料的要好。中国在这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还有其他缔约方,东道主加拿大一起做出的贡献。我相信框架的通过会带来很大的改变。”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助理教授高丽娜(Coraline Goron) 告诉澎湃新闻,尽管通过后国际和国内的执行工作量很大,但是框架协议有着不错的内容。中国、加拿大、欧盟、巴西、阿根廷和许多非洲国家这次的表现让世界看到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是能有所成就的。
资深谈判观察人士、绿色和平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对澎湃新闻表示,通过的框架总体上是一个平衡、安稳、质量有所保证的协议,是全球生物安全保护议程未来十年的一个坚实的起点。
“达成的协议是生物多样性的重大突破。”任海对澎湃新闻表示,协议反映了所有收入水平的国家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必须通过雄心勃勃地改变我们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全球经济的运作方式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也反映了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通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拐点提供政治基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果,国际社会现在有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任海说。
未来挑战和期待
在通过了框架协议后,全球自然保护的下一步该如何走,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多次参加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中国民间组织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表示:框架获得通过是我们星球保护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为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擘画了新蓝图。
框架在几个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和妥协,包括将3030目标纳入了正式的框架行动目标;同意2023年设立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以支持框架的执行,并要求框架为此进行系列的保障;确定了每年2000亿美元资源动员的力度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资金获取量;将今后减少5000亿美元的有害补贴写入目标;在保护地扩大和保护中充分尊重原住民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以及传统方式利用资源的权利,加大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力度和公平性;以非侵入性和惩罚性方式对框架执行进展进行审查; 这些关键因素达成了微妙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灵活考虑,为框架能够通过并立即实施创造了条件。
但框架在保护资金的实际获取和落地,新的框架基金设立的具体路径和发展中国家的可获得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议题,土著居民领地认可等方面,留下了诸多悬而未决的议题。
“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完美方案并不存在,没有任何神奇的魔法能够做到,各方不可能再从谈判中获取更多。一个平衡的方案能够通过,是对所有缔约方最公平和有利的,也是对自然和我们的未来最负责任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庆幸。中国作为主席国为框架的成功通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彭奎说。
任海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大会讨论的几个主要分歧点是各缔约方责权利不匹配造成的。
“关于3030目标,生物多样性有自然资本价值,这些价值与生态服务又相关,最终与人类需求相关。3030目标的核心是与大自然共享生态、发展空间。但考虑到(人类需求)众口难调。我们表面上提3030目标,其实质是找到2022-2030年间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平衡点,从以人为中心向以生态为中心转变,要同时关注保护与发展问题。”他说。
任海认为,这次达成的协议的确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下一步要在有雄心勃勃的目标前提下考虑灵活性和变革性,通过合作和行动解决问题,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这个框架的23个行动目标中的数据看,例如,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其中生物多样性重点区损失为0;全球食物浪费减半,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恢复退化生态系统30%,调动资金2000亿美元/年。这些都需要各国将协调的这些内容主流化,变成本国的行动计划。
任海表示,接下去在全球层面则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机制,调动资源,支撑履行公约行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采取紧急政策行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模式,在未来 10 年(到 2030 年)稳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并在其后 20 年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到 2050 年实现《公约》“到 2050 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即“到 2050年,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得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地球,所有人都能共享重要惠益。”
“作为科技人员,最重要的是在执行过程中,对履约前的生物多样性基线搞清楚,同时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框架下发展评估体系用于评估效果。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维持机制,动植物珍稀濒危的机制及解决濒危方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服务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海说。
【专题】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
2022-12-21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