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科学报】优质的奇楠沉香种苗在中国成功繁殖出来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宋君等完成的“一种奇楠沉香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但无限制的采挖使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故奇楠沉香被列为极濒危物种,并进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范畴而被禁止贸易。以优良奇楠沉香的成年树嫩芽、幼嫩茎节或半木质化茎节为外植体,经过不定芽的诱导、丛生芽繁殖、生根壮苗和移栽等各阶段,选择适合奇楠沉香丛生芽诱导、繁殖、生根、移栽等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实现奇楠沉香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假如需要购买这种优质的奇楠沉香树苗的,可以到中科院合作的基地组织永发沉香合作社上订购。《中国科学报》 ( 2015-01-26第4版综合).时间: 2015-01-26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苏国华
     
            中国科学报讯(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苏国华)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宋君等完成的“一种奇楠沉香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通过该方法繁育出的优质奇楠沉香种苗可满足市场需要,也有利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奇楠沉香是一种名贵的木材树种,分布于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地。但无限制的采挖使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故奇楠沉香被列为极濒危物种,并进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范畴而被禁止贸易。  
            据悉,奇楠沉香自然状态下每4年才结一次种,要获得大量种子比较困难;同时,种子采摘后必须在5天内播种,否则发芽率会明显降低。而采用扦插繁殖速度慢,对母株会产生较大伤害,也尚未在生产上大规模运用。  
            华南植物园的上述发明公开了一种奇楠沉香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以优良奇楠沉香的成年树嫩芽、幼嫩茎节或半木质化茎节为外植体,经过不定芽的诱导、丛生芽繁殖、生根壮苗和移栽等各阶段,选择适合奇楠沉香丛生芽诱导、繁殖、生根、移栽等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实现奇楠沉香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假如需要购买这种优质的奇楠沉香树苗的,可以到中科院合作的基地组织永发沉香合作社上订购。  
          《中国科学报》(2015-01-26 第4版 综合)
     
    2015-05-08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兜兰试管繁殖技术世界领先
    近日, ,该园兜兰试管繁殖研究获得一系列进展。该园科学家发表在《生物技术评论》的研究论文,全面综述了兜兰属植物试管繁殖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兜兰试管繁殖存在的问题和兜兰产业化提出了建议。研究人员在系统收集兜兰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无菌播种等生物技术,已成功地繁殖出40多个原生种并能进行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商品杂交种摩帝类兜兰的组织培养已获得初步成功,有望应用于生产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报》 ( 2015-04-23第4版综合).时间: 2015-04-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兜兰试管繁殖研究获得一系列进展。该园科学家发表在《生物技术评论》的研究论文,全面综述了兜兰属植物试管繁殖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兜兰试管繁殖存在的问题和兜兰产业化提出了建议。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过度采挖,兜兰被视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目前,我国大陆市场上销售的兜兰还多是直接从山下采挖的野生种,少见商品化生产的栽培品种,究其原因主要是兜兰种苗的缺乏,因为兜兰的繁殖难度大,其常规的分株繁殖速度慢,而无菌播种、特别是组织培养技术还不成熟。
            研究人员在系统收集兜兰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无菌播种等生物技术,已成功地繁殖出40多个原生种并能进行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商品杂交种摩帝类兜兰的组织培养已获得初步成功,有望应用于生产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研究组已发表有关兜兰繁殖的论文10多篇,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兜兰属植物的试管繁殖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15-04-23 第4版 综合)
    2015-05-08
    查看详情
  • 广东鼎湖山:守护绿色明珠
    春日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79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广东所有的保护区都属于林业部门管理,通过林业部门下发的建设资金与鼎湖山没有关系,在广东出台的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文件中,标记着“ (鼎湖山除外) ” 。据了解,共建当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申请“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费” , 2014年获批两个年度的费用370多万元。“最终目的,就是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打造成能和国际接轨的示范型自然保护区。在地处城市边缘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人的活动与自然保护区有矛盾吗?《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4日10版).时间: 2014-02-14  来源: 《人民日报》第10版  作者: 邓圩

    春日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开栏的话: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精华所在,是中国版图上最美丽、最值得呵护的地方。目前,我国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占陆域国土面积近一成。
      生态周刊从本期起开设“守护生态红线·探访国家自然保护区”栏目,通过记者深入采访调研,让读者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保护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做法和成效,探索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矛盾如何破解。
     
      空气沁人,碧水如玉,峰顶轻雾缭绕,山间悬泉飞瀑。岭南暖冬,走进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层层叠叠的绿就扑面而来。
      这里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历史自此开启。
      树下装纱兜,搜集掉下的枝叶用作科学分析
      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焕镛先生,在1956年提议并设立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那一年,陈焕镛与秉志、钱崇澍、杨惟义、秦仁昌等科学家,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提案:“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启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全面建设的历史。
      1979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
      核心区的密林深处,记者看到地上有一个个用支架撑起来的纱兜,这是用来装树上掉下来的枝叶等废弃物的,定期搜集用作科学分析。时不时见到水泥敷成的水槽,林地每隔一段插有塑管,管的一端连着水罐,用来观测森林中的水流量。森林中几十个红外线镜头,见证着野生动物的繁衍成长。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7万亩,生长着约占广东植物种数1/3的高等植物,其中,桫椤、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保护植物达22种,药用植物多达900种以上。动物种类也很丰富,有兽类41种,爬行类54种,鸟类232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有近20种。
      这是北回归线上的奇迹。打开世界植被图,北回归线纬度带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影响,2/3以上的陆地属于沙漠、半沙漠或干旱草原。只有南亚地区有森林。在这个地带,鼎湖山保护区以核心区2000多亩年龄近400岁的顶级群落,享有“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的美誉。因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鼎湖山保护区还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
      建立合作平台,“括弧除外”窘境有所改变
      进山路上,密林中的很多植物都不认识,记者一路向保护区的欧阳学军博士请教。事实上,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很少见到介绍植物品种的标牌,树木名牌也很少。作为自然保护区,科普也是重要的功能,为什么这么欠缺?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博导、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忠良的回答非常简单:“钱,缺钱!” 因为缺钱,景区基本建设都成问题,标牌坏了就没有再做过;因为缺钱,留不住人,原来有不少博士,大多已经走了。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科学院下属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属于林业部门(占75%)、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海洋部门和国土部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国家政策、资金衔接上,没有一个畅通的自上而下的机构渠道。广东所有的保护区都属于林业部门管理,通过林业部门下发的建设资金与鼎湖山没有关系,在广东出台的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文件中,标记着“(鼎湖山除外)”。
      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很重视,对其建设的投入和政策较多,比如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费等。但因为不能及时畅通对接相关政策,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时常遭遇“括弧除外”的尴尬。
      这样的窘境目前有所改变。2013年4月,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协议共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说,共建就是要发挥环境保护部在规划和政策方面、中科院在科研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建立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双方认同的共建主要任务包括四方面,一是创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探索新的保护措施和途径;二是加大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力度,提高资源管护、科研监测、监督检查、科普教育的水平;三是开展管理政策研究,在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方面先试先行;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借鉴先进技术和方法。
      黄忠良说,过去好多专项费完全不知道,现在可以去争取。据了解,共建当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申请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费”,2014年获批两个年度的费用370多万元。
      欧阳学军介绍,现在鼎湖山正根据环保部颁布的标准,制定《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5—2024)》,主要是做功能调整,把以前不合规范的地方修正,过去在缓冲区搞旅游,现在要矫正;科研平台管理档次要提高;改变过去研究中重植物轻动物的现状。
      “最终目的,就是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打造成能和国际接轨的示范型自然保护区。”黄忠良说。
      严控旅游开发,空气清洁度保持最优等级
      鼎湖山下,是历史文化名城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距离中心城区只有19公里,是离城市最近的森林类型保护区。
      沿着保护区的环山公路上山,路上不时有游客、市民经过。鼎湖山上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还是岭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地处城市边缘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人的活动与自然保护区有矛盾吗?如何找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的路?
      即便老城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显得局促,肇庆市对城市是否向鼎湖山麓发展、如何发展,始终保持谨慎态度。这个拥有1500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8.39%的城市,将爱绿护绿放在第一位。
      规划建设中的肇庆新区是城市东扩的新区,一座十分先进的生态新城。以鼎湖山为起点,新区建设规划采取低冲击开发方式,顺山水之势,绿意青葱,只发展节能环保、休闲养生、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等产业,绿色低碳的“硬杠杠”把不少大项目拒之门外。
      采取分布式能源站,新区所有单位和居民的冷、热、燃气和电力统一供应,实现多能源互补调峰、能源梯级利用及废物废能回收利用。2013年,住建部批准肇庆新区中央绿轴生态城作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多年来,肇庆市在鼎湖山坚持严控旅游开发,14年没有开发建设旅游设施;在鼎湖山严控外来车辆进入,旅游线路公交车全部改为电瓶车;建了两个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污水量575立方米。
      城市与保护区相辅相成,鼎湖山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肇庆也成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城、水源地。
      近日,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提供的《鼎湖山景区环境空气检测评估报告》表明,鼎湖山空气清洁度测试结果全部为“A级高度清洁”(最优等级)。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5万个/立方厘米左右,有改善人体健康效果。专家介绍,一般城市公园负离子浓度为400—600个/立方厘米,浓度较高的森林瀑布区为1万—2万个/立方厘米。
      欧阳学军说,鼎湖山集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身份于一山,两件事情其实是有矛盾的。各方多年来以呵护生态环境的共识,保护了这片山林。“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和生态环境没有下降,而是越来越好,林态越来越丰富。”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14日 10 版)
     
     
    2015-03-17
    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气候与土地覆盖对产水量作用模式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气候与土地覆盖对产水量作用的全球模式。模式得出森林与产水量关系存在负作用、无作用和正作用的结论,并精确给出了控制这3个作用的气候与流域特征参数的临界值。该研究阐明了气候和流域性质对产水量的影响机理,可直接指导在不同的气候区,如何根据流域特征造林,以实现美化、净化环境与固碳目标的同时保持甚至增加原有产水量或水资源供应。《中国科学报》 ( 2015-01-27第4版综合).时间: 2015-01-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陈修治 张倩媚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陈修治、张倩媚)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气候与土地覆盖对产水量作用的全球模式。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两百多年来,森林与产水量的关系一直饱受争论,后来更是形成“造林意味着水资源损失”的观点,人们开始质疑森林恢复及借此吸收温室气体的作用。
      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研究员周国逸等在多年个例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气候与土地覆盖对产水量作用的全球模式”。
      该模式指出,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近1个世纪的“对比试验”实际上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对其结果的解释也存在严重的“预先假定”问题;模式得出森林与产水量关系存在负作用、无作用和正作用的结论,并精确给出了控制这3个作用的气候与流域特征参数的临界值。
      该研究阐明了气候和流域性质对产水量的影响机理,可直接指导在不同的气候区,如何根据流域特征造林,以实现美化、净化环境与固碳目标的同时保持甚至增加原有产水量或水资源供应。
          《中国科学报》 (2015-01-27 第4版 综合)
     
    2015-03-17
    查看详情
  •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药用石斛主流栽培为苗床架空
    广东主要以丘陵为主,绵延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生物多样性很高,但因为气候炎热湿润,物质循环很快,土壤淋溶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很快退化,且难以快速恢复。30年前,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粤中的鹤山地区建立了野外台站,围绕退化红壤坡地的植被恢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鹤山站)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ERN )的重点开放野外定位站。傅声雷告诉记者,鹤山站自建站之初就注意到科学研究中的点、线、面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在鹤山站开展点上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同时。《中国科学报》 ( 2014-12-22第8版平台).时间: 2014-12-2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8版 平台  作者: 王晨绯 



    中德合作项目野外考察

    野外试验根箱系统

    野外试验根箱系统

    野外光合作用实验 (鹤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供图)
      ■本报记者 王晨绯 
      广东主要以丘陵为主,绵延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生物多样性很高,但因为气候炎热湿润,物质循环很快,土壤淋溶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很快退化,且难以快速恢复。30年前,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粤中的鹤山地区建立了野外台站,围绕退化红壤坡地的植被恢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目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鹤山站)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点开放野外定位站。
      鹤山站1984年建站,位于广东省中部的鹤山市,地属南亚热带丘陵地区,代表的区域范围包括粤中、闽南和桂东南,顶极森林群落是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有着较高的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复杂多样并有着非常高的运转效率,是华南地区大气、生物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保障。”鹤山站站长傅声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科研的沃土 
      关于鹤山的植物,此前少有植物学家作过系统调查。在鹤山站副站长林永标高级工程师负责下,历经两年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文献研究,《鹤山树木志》问世了。
      “我们一共收录鹤山野生和常见栽培的木本植物77科、231属、384种,其中野生植物57科、142属、235种。内容包括每种植物的中文名、学名、形态特征、生境,在鹤山与国内外的分布以及用途等,每种附有彩色照片1~3张。”鹤山站副站长林永标介绍说。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南方首部县域树木志,它的出版将为我国县域树木志的编研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南方乡土植物的应用、绿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书也是鹤山站历年来在植被恢复方面的一次系统总结。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进一步挖掘本地乡土树种资源,对鹤山植被恢复及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鹤山站的研究人员通过技术集成,建立了世界首个“林冠模拟氮沉降和降雨”野外实验平台,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命运。全球变化压力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命运如何?这是目前国际上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套野外控制试验系统包括了至少两个蓄水池和VM05变频调速恒压喷灌设备。两个蓄水池一个为林冠施氮供水池,另外一个是林冠增雨供水池。蓄水池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微电脑变频柜和多叶轮压力水泵连接,再经若干个支管分别与安装在喷淋塔塔顶的、位于林冠层以上的摇臂喷头相连;同时,在每个支管上设有流量控制表,且流量控制表与摇臂喷头之间的支管上设有控制闸阀和泄压阀。“这种新型的林冠模拟更接近自然条件下的氮沉降和降雨过程,克服了以往对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模拟施氮、增雨控制试验过程中忽略了森林林冠对氮素和降雨的吸附、吸收、转化和截留等一系列重要过程的缺陷,更真实地模拟自然状态下大气氮沉降和降雨格局改变过程。”傅声雷说。
      目前,这一方法已获国家专利授权,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方法学的重要突破。
      “我们计划应用此技术沿着纬度梯度从南到北布点,分别开展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研究。”傅声雷及其同事正积极将此宏伟计划付诸行动。
      他们在这里成长 
      在鹤山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也在这片赤壤里成长。
      今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年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为十名年轻的科研新星颁发2013年度CERN青年优秀论文获奖证书。
      “中科院每年授予十名从事资源环境研究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这个奖项,大部分获奖者在此之后都有不俗表现。”施尔畏对他们给予高度评价。
      鹤山站副研究员张卫信获此殊荣。在导师傅声雷的指导下,他围绕土壤生物与全球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和美国学者合作揭示了蚯蚓入侵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生态学》杂志;去年,又发现蚯蚓促进土壤碳净固存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并被选为亮点文章。
      目前,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正在将实验室的结果搬到野外环境中进行重复。“有些原来的想法被推翻或需要完善,一些有意思的结果正冒出些苗头。”张卫信等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置了野外实验。
      “要准确估计蚯蚓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的净效应,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他说。
      学而优则用 
      在纯粹的科学研究之外,鹤山站科学研究始终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宗旨。科学家们苦心经营,以科学手段把鹤山站及周围20万亩的退化山坡打扮得苍翠欲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鹤山站山上阔叶林茂密,山上种植树菠萝、人心果、龙眼、荔枝等经济作物,山脚种草,向下延伸的低洼处则发展成养鱼的池塘。如此,山上的阔叶林起到了固持碳氮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山腰的经济作物及山下的养鱼业可获经济收入,落叶及塘泥均可做果树的肥料,形成了复合农林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学上的食物链原理,因而达到能量的多级利用。
      这种“林果草鱼”模式因为综合效益好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并广泛采用,成为基础研究应用于经济建设的成功模式。1999年,鹤山站主持的“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年来,傅声雷所在的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还针对南方低效人工林,通过在林下种植生物量大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以提高森林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
      “南方的速生丰产林通常种桉树和相思等,轮伐期为4~7年;这期间林下杂草横生,没有经济效益。现在我们在林下种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大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他举例说。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不应只是单纯地进行植被恢复,还要进行后期评价和管理。傅声雷进一步举例:“鹤山站建立了国际上森林管理措施最多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样地,目的就是为了对传统的‘刀耕火种’的森林经营方式以及对颇受争议的外来树种(如桉树)的生态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实现合理高效的生态系统管理。”
      秦岭南岭建基地 
      傅声雷告诉记者,鹤山站自建站之初就注意到科学研究中的点、线、面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在鹤山站开展点上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同时,又先后参与建立了贵州石灰岩站、兴宁草地站、五华站、海南站、井冈山站、四川瓦屋山站以及广州白云山、华南植物园蒲岗、广州罗岗村边林、鹤山市龙口村边林、鹤山市共和里村村边林等11个野外研究站、点,并连同小良站和鼎湖山站,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区域数据收集网络,获得了大量的定点研究数据,是我国最早通过区域联网开展不同尺度效应下的恢复生态学研究工作的野外站点。
      “如今的研究工作中鹤山站是大本营,同时秦岭和南岭的研究基地也建设了起来。”傅声雷说,“鹤山站与小良站、鼎湖山站联网比较研究,并在罗岗、白云山、蒲岗等地设副点同步研究,旨在理论上揭示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和机理,完善和发展恢复生态学的学科理论;在实践上针对当地及广东以至所代表的整个区域的大面积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和利用问题进行纵深研究,提供成熟技术及示范样板。”
      延伸阅读 
      我与鹤山站 
      ■何新星 
      刚来到华南植物园时就对鹤山站怀有特别的期待——“鹤山”,多么飘逸的地名啊!鹤是脱俗的象征,小时候家里贴的年画之中鹤以翩翩仙姿起舞“仙境”,能被鹤相中的地方岂不是宝地一块?
      很快,新生入园培训给了我第一次邂逅鹤山站的机会。车子从广州开出后,途中多为广东丘陵地区常见的农田、桉树林等,很快便视觉疲劳、兴味索然了。下车后发现鹤山并无想象中那惊世骇俗之美,但与途中单一的人工林相比,这里有被菠萝蜜和番石榴环绕的鱼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花朵盛放、蜂蝶忙碌,倒也显得欣欣向荣、绿意盎然。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粗浅。深入接触下,我又开始惊讶于其貌不扬的鹤山竟然承担了如此意义非凡的角色。华南许多丘陵地带历史上都经历了严重的采伐,植被丧失后,雨水肆虐冲蚀着这片南国沃土,形成了大量的荒草坡,生态功能恶化。人们为了生计陆续种植了许多针叶树和桉树。然而,这些物种单一的人工林,不仅生态功能低下,且抗逆性差,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老化衰败之势日益明显,更遑论向地带性的植被发育演替了。
      鹤山站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将生态学的理论运用于森林恢复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两代科学家前仆后继地探索各种自然和人为恢复措施,将一片片荒坡变成了如今的郁郁森林,也为华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正式开学后,我与鹤山站建立了正式的联系。我的研究对象是蚯蚓,由于其对土壤养分循环、物理结构以及其他土壤生物的生长影响深远,而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的群落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健康状况。几年前,研究组就已经在鹤山建立了控制蚯蚓的长期实验平台,希望量化蚯蚓在南方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贡献。我的工作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探索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虽然在鹤山站的研究才刚刚开展,但每一次到站上时都能遇到作各种研究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研究根系的、微生物的、叶片生理的,还有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热闹而有趣。最开心的时刻是傍晚时分,大家结束了一天的野外工作,聚在一起,一边处理样品,或筛土、或拣根、或清洗蚯蚓,一边畅聊工作、生活,野外工作的辛苦得到放松的同时,也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像一个小型的完全没有压力的学术沙龙,莫名的畅快。
      从1984年建站,到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点台站,再到升级为国家野外台站,鹤山站的每一次蜕变,无不凝聚着台站工作人员以及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而鹤山站积累的数据、经验乃至教训也将持续不断地为恢复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作出贡献。我为能与他们共事而感动。
      (作者系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报》 (2014-12-22 第8版 平台)
     
    2015-03-17
    查看详情
  • 鼎湖山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鼎湖山木本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针对此种情况,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团队研究员葛学军及博士研究生刘娟携手加拿大圭尔夫大学Steven G . Newmaster博士,通过构建鼎湖山531种木本植物条形码数据库,分析了五个常用的条形码片段及其片段组合的物种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三个片段组合的物种分辨率最高,达94.19% 。该研究还预计,在亚洲热带森林中低纬度地区域,由于大量存在的大属, 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能力可能较低。《中国科学报》 ( 2014-12-03第4版综合).时间: 2014-12-0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鼎湖山木本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多样性及其分布》上。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标准的简短基因片段来实现物种快速识别的工具。动物界,线粒体COI基因应用非常成功。但是在植物界,由于进化历史复杂,标准条形码还没有达成共识。
      针对此种情况,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团队研究员葛学军及博士研究生刘娟携手加拿大圭尔夫大学Steven G. Newmaster博士,通过构建鼎湖山531种木本植物条形码数据库,分析了五个常用的条形码片段及其片段组合的物种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三个片段组合的物种分辨率最高,达94.19%。该项研究通过NMDS分析,揭示了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在物种识别能力上存在不一致性。基于对实验成本、片段扩增成功率及物种分辨综合权衡考虑,推荐一种片段组合作为亚热带森林植物的DNA条形码片段。
      研究人员强调条形码能将90%以上的样品鉴定到正确的属内,这对热带或亚热带生物多样性调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还预计,在亚洲热带森林中低纬度地区域,由于大量存在的大属,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能力可能较低。
          《中国科学报》 (2014-12-03 第4版 综合)
    2015-03-17
    查看详情
  •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将迎牡丹风情节
    2月9日 , ,该园举办的2015春节牡丹风情节将于2月18日开幕,并持续到3月10日。大树牡丹高达1.5米,气势宏伟,树龄长达30年,一株树开花多达80朵,即使在牡丹之乡洛阳,这样的老树也不多见。与此同时,此次牡丹风情节展出国外品种40个,其中法国的金阁、美国的海黄、日本的芳纪等将带来浓浓的异域风情。华南植物园此次从洛阳引进牡丹苗,在园内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对其进行花期调控,使其离开本土后在异域广州反季节提前开花,让南方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百花之王”的魅力。《中国科学报》 ( 2015-02-11第4版综合).时间: 2015-02-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蒋厚泉 李碧秋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蒋厚泉、李碧秋)2月9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举办的2015春节牡丹风情节将于2月18日开幕,并持续到3月10日。
      据了解,该风情节汇集了9大色系、6大花型,共有约100个品种、1万余株,其中国外品种40个。很多难得一见的品种将展出,而复色的二乔、岛锦及一株树上开数种花色的什锦牡丹更是稀有。大树牡丹高达1.5米,气势宏伟,树龄长达30年,一株树开花多达80朵,即使在牡丹之乡洛阳,这样的老树也不多见。
      与此同时,此次牡丹风情节展出国外品种40个,其中法国的金阁、美国的海黄、日本的芳纪等将带来浓浓的异域风情。
      牡丹的自然花期为4~5月。华南植物园此次从洛阳引进牡丹苗,在园内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对其进行花期调控,使其离开本土后在异域广州反季节提前开花,让南方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百花之王”的魅力。
      据悉,华南植物园还将举办“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展”。春节期间,还将推出3D立体画等科普活动。
         《中国科学报》 (2015-02-11 第4版 综合)
    2015-03-17
    查看详情
  • 一种老年痴呆症药物制备法获专利
    近期,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峰完成的“石菖蒲提取物制备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用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石菖蒲是传统中药,对其抗老年痴呆活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表明它有重要应用前景,其根茎入药,临床广泛用于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病症。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石菖蒲中找到一种提取物,该提取物由对石菖蒲进行超声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解析步骤获得的第一部分提取物和对残渣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的第二部分提取物组成。《中国科学报》 ( 2014-12-02第4版综合).时间: 2014-12-0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苏国华)近期,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峰完成的“石菖蒲提取物制备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用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绝大多数为化学合成药物或肽类药物,但一些化学合成药物在长期服用过程中存在毒副作用,肽类药物则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体内易被水解、选择性不强、分子质量较大而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缺点。
      石菖蒲是传统中药,对其抗老年痴呆活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表明它有重要应用前景,其根茎入药,临床广泛用于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病症。
      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石菖蒲中找到一种提取物,该提取物由对石菖蒲进行超声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解析步骤获得的第一部分提取物和对残渣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的第二部分提取物组成。研究证明,其防治老年痴呆症效果明显,该石菖蒲提取物的获得方法比其他常规方法更优。
          《中国科学报》 (2014-12-02 第4版 综合)
    2015-03-1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火焰兰属植物研究获系列进展
    ,该园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在火焰兰属植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种质资源收集和迁地保护方面,研究人员共收集火焰兰原生种10多种、杂交种20多种,并进行了适应性栽培和遗传评价。目前,该园已培育出火焰兰新组合30多个,其中6个新品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进行了登录, 3个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同时对新品种麒麟火焰兰进行了规模化生产。《中国科学报》 ( 2014-11-26第4版综合).时间: 2014-11-26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 (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在火焰兰属植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园艺科学》《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等杂志。
      据介绍,火焰兰属植物以其绚丽如火的花色而得名,是极具特色和观赏价值的热带珍稀兰花。
      在种质资源收集和迁地保护方面,研究人员共收集火焰兰原生种10多种、杂交种20多种,并进行了适应性栽培和遗传评价。在繁殖技术方面,进行了10多个种或品种的无菌播种研究。
      在遗传育种方面,他们建立了花粉低温保存技术,解决了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问题,并利用胚拯救技术,育出多个属间杂交种。目前,该园已培育出火焰兰新组合30多个,其中6个新品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进行了登录,3个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同时对新品种麒麟火焰兰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在自然回归和保护方面,研究人员将属于“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云南火焰兰,在无菌播种获得大量种苗的基础上进行原地和异地回归并获成功。

            《中国科学报》 (2014-11-26 第4版 综合)
    2014-12-09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自然保护区不应局限于保护
    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经过系统研究,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已从最初的封山及防火、禁牧(伐、猎等)进行保护,发展到现在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开展科研、科普、旅游活动,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已经十分巨大,框架体系基本建成,新的发展阶段即将或已经到来,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未来目标应该更加注重管理的有效性,以确保自然保护区能有效的维护其保护的价值和目标,发挥自然保护区真正的功能。时间: 2014-10-27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2版 广东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欧阳学军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欧阳学军)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经过系统研究,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已从最初的封山及防火、禁牧(伐、猎等)进行保护,发展到现在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开展科研、科普、旅游活动,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在英文学术期刊Forest Science and Practice 上发表。 
      自1956年在肇庆鼎湖山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57个年头。然而,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发展过程到底体现哪些特征规律,新时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建设和管理原则,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华南植物园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研究人员经研究发现,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发展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特点明显不同的阶段——1956年至1978年的起步阶段;1979年至1996年的建设阶段;1997年至2009年的管理标准化阶段。 
      研究表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已经十分巨大,框架体系基本建成,新的发展阶段即将或已经到来,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未来目标应该更加注重管理的有效性,以确保自然保护区能有效的维护其保护的价值和目标,发挥自然保护区真正的功能。
    2014-12-0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