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西江日报】鼎湖山保护区:把森林知识送进校园
    近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鼎湖迪村中心小学开展“森林知识进校园”科普活动。活动中,制作大自然艺术品、制作植物标本、你心目中最美的植物、食物链排列游戏和植物颜色变魔术、动植物猜谜等科普活动更吸引着众多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时间: 2015-04-28  来源: 《西江日报》3版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近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鼎湖迪村中心小学开展“森林知识进校园”科普活动。
      活动中,鼎湖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150余名师生作了森林知识科普讲座,介绍了鼎湖山的植物、真菌和动物,如花团锦簇的鹿角杜鹃、酸酸的鸡蛋果、毒菇“本乡鹅膏”、能发出像牛叫“哞”的花狭口蛙、会放臭屁的黄鼠狼和各种“呆萌”鸟儿。
      活动中,制作大自然艺术品、制作植物标本、你心目中最美的植物、食物链排列游戏和植物颜色变魔术、动植物猜谜等科普活动更吸引着众多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讯员 黄忠良 彭丽芳)                                                                    
    2016-01-18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新型柑桔保鲜剂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岭南特色水果沙糖桔皮薄汁多,采后病害发生严重,更不耐贮藏。沙糖桔贮藏期间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酸腐病、青绿霉病、黑腐病和蒂腐病。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段学武、蒋跃明等科研人员找到了防治柑桔酸腐的新方法,其成果“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也于近日获得美国专利授权。该柑桔保鲜剂能明显抑制沙糖桔等柑桔类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发生,大大提高柑桔的经济价值。经过试验,沙糖桔用该柑桔保鲜剂处理后,在常温( 15-25 )贮藏45天后,酸腐病发病率低于10% 。时间: 2016-01-08  来源: 《广东科技报》2版 广东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岭南特色水果沙糖桔皮薄汁多,采后病害发生严重,更不耐贮藏。沙糖桔贮藏期间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酸腐病、青绿霉病、黑腐病和蒂腐病。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段学武、蒋跃明等科研人员找到了防治柑桔酸腐的新方法,其成果“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也于近日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据了解,柑桔采后呼吸代谢旺盛,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其营养与风味品质迅速下降。目前,控制沙糖桔果实病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低温贮藏结合化学杀菌剂处理,所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抑霉唑、双胍盐(百可得)等,但对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控制方面仍不够理想。而PHMG(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是国际上新合成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广谱抗菌剂。它通过作用于病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的膜系统,与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结合,迅速击穿它们的细胞质膜,攻破病菌细胞的核心,使病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流,从而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PHMG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被动物组织吸收,因而大大降低了它的毒性。据俄罗斯检疫部门的结果,PHMG对小鼠类的半致死量LD50为25000mg/kg,为实际无毒级。 
      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实现了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保鲜剂。该柑桔保鲜剂能明显抑制沙糖桔等柑桔类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发生,大大提高柑桔的经济价值。经过试验,沙糖桔用该柑桔保鲜剂处理后,在常温(15-25)贮藏45天后,酸腐病发病率低于10%。
    2016-01-1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茶叶香气形成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多酚、氨基酸和香气是茶叶品质的核心物质,然而,目前国内对茶叶香气形成调控机制研究较少。华南植物园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团队当前主要致力于茶叶中氨基酸和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与调控技术的研发,近期在茶叶香气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成果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发现加工过程中不同机械损伤模式所引起的细胞壁破碎,是影响茶叶特异花蜜香成分形成的重要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上。基于各因子对茶叶香气形成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团队研发了一种可显著提高茶叶花蜜香的绿色集成技术,并已申请专利。时间: 2016-01-01  来源: 《广东科技报》2版 广东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多酚、氨基酸和香气是茶叶品质的核心物质,然而,目前国内对茶叶香气形成调控机制研究较少。华南植物园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团队当前主要致力于茶叶中氨基酸和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与调控技术的研发,近期在茶叶香气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成果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据了解,我国茶园面积、茶叶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每亩产值却在十大产茶国中居末位,且亩产值的增长率最为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约有60%的茶叶因品质差未得到充分利用。 
      茶叶中已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18-36%),而氨基酸(1-4%)和香气(0.005-0.03%)则含量较低。华南植物园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了蓝光和红光可显著提高采前茶叶的香气成分,同时不影响茶叶的生物量(传统茶树栽培中应用的遮荫模式会显著降低茶叶生物量),为今后研制新型茶树种植覆盖材质提供了重要参数;并首次提供了植物香气合成相关基因可受光波长调控的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上发表。 
      此外,团队还阐明了半发酵茶与发酵茶香气形成机制的本质差别;,并发现加工过程中不同机械损伤模式所引起的细胞壁破碎,是影响茶叶特异花蜜香成分形成的重要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基于各因子对茶叶香气形成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团队研发了一种可显著提高茶叶花蜜香的绿色集成技术,并已申请专利。
     
    2016-01-1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荟萃园艺景天植物专题展
    在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 2000多盆肥嘟嘟、萌萌哒的景天多肉植物摆满展架。从12月29日起至2016年1月18日, “荟萃园艺景天植物专题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览展出华南植物园多年来从国内外收集和繁育的园艺景天植物品种25属、 12杂交属,品种和种类多达2000多个,有不少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和奇特品种,而其中的东云类、褶边类等稀有品种也在此次亮相, “景天控”和“多肉控”们可以趁着元旦假期前来观赏。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随着气温降低,落羽杉树叶由绿变黄,直至全部变红,呈现出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元旦期间至1月15日左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时间: 2015-12-30  来源: 《广东科技报》4版 缤纷科普  作者: 莫文艺 

    落羽杉林红叶。 通讯员 供图
            本报讯 (记者 莫文艺 通讯员 蒋厚泉 李碧秋) 在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2000多盆肥嘟嘟、萌萌哒的景天多肉植物摆满展架。从12月29日起至2016年1月18日,“荟萃园艺景天植物专题展”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展览展出华南植物园多年来从国内外收集和繁育的园艺景天植物品种25属、12杂交属,品种和种类多达2000多个,有不少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和奇特品种,而其中的东云类、褶边类等稀有品种也在此次亮相,“景天控”和“多肉控”们可以趁着元旦假期前来观赏。 
      园艺景天植物是多肉植物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因其形态各异、色彩多变、生长迅速、繁殖容易、栽培管理简单而深受多肉爱好者喜爱。韩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近年来培育和生产了大量园艺景天品种,种类繁多,每年都有新品种涌现。近5年来,国内多肉植物圈出现的 “景天热”也持续不退。 
      据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林侨生介绍,“景天植物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喜阳光充足、土壤透气和干旱的地方,最怕湿。在南方广州,一个月浇一两次水即可。冬季应避免长期低温高湿,有太阳时,要拿到阳台上晒晒。而夏季高温高湿期间部分品种极易烂死,必须遮阴控水甚至断水,强制其休眠,才能安全度夏,有条件的可采用空调等人工降温。” 
      另悉,每年深秋时节,生长于水边的落羽杉的树叶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层次。挺直的树身,膨大的气生根,倒影在碧绿的水中,分外迷人。 
      落羽杉属温带植物,四季变化分明,春来新绿吐芽,入夏绿叶青葱,秋时老叶棕红,冬日落叶舞寒风。而如今,正是落羽杉老叶棕红之时,非常美丽。在华南植物园内,观赏落羽杉红叶主要有三个景点:“龙洞琪林”、三拱桥边及水生植物园。“龙洞琪林”的落羽杉林种植于上世纪50年代,在园内年代最为久远,树形粗壮高大,英姿伟岸;水生植物园的落羽杉最年轻,为前几年所种,还比较纤细,气生根也不发达,但穿梭于林中,看漫天飞舞的红叶,也别有一番韵味。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随着气温降低,落羽杉树叶由绿变黄,直至全部变红,呈现出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元旦期间至1月15日左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
    2016-01-1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本土物种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 《中国— —园林之母》经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资深研究员胡启明教授翻译,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据了解,除了书中丰富的内容及其展现的美学价值外,还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另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园艺学家E . H .威尔逊在编写《中国— —园林之母( China — Mother of Gardens ) 》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西部,前后4次,历时12年,足迹遍及今湖北神农架林区,长江三峡地区。考察成果曾轰动一时,采集的植物标本6.5万余份,发现了许多新种,并成功地将1500余种原产我国西部的园艺植物引种到欧美各地栽培。时间: 2015-12-11  来源: 《广东科技报》4版 广东新闻  作者: 李锦丹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李锦丹 通讯员 周飞)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园林之母》经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资深研究员胡启明教授翻译,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据了解,除了书中丰富的内容及其展现的美学价值外,还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国内,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胡启明教授提出,中国资源丰富,对其合理利用的同时要注重物种资源的保护。其中,迁地保护虽然能够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但是此做法并不长久,物种会随着全球环境气候变化而难以保存。同时,他还提出,目前建立自然保护区还是需要政府资金投入和旅游部门协同管理,让人们把目光更多关注在本国、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另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园艺学家E. H. 威尔逊在编写《中国——园林之母(China—Mother of Gardens)》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西部,前后4次,历时12年,足迹遍及今湖北神农架林区,长江三峡地区,四川盆地、峨眉山、瓦山、瓦屋山、汶川卧龙、巴郎山、嘉绒藏区、黄龙风景区、松潘、康定、泸定磨西,以及西藏边境。考察成果曾轰动一时,采集的植物标本6.5万余份,发现了许多新种,并成功地将1500余种原产我国西部的园艺植物引种到欧美各地栽培。
     
    2016-01-1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柑橘保鲜技术获美国专利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段学武、蒋跃明等完成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获得美国专利授权。据悉,该发明的柑橘保鲜剂能明显抑制沙糖橘等柑橘类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发生。《中国科学报》 ( 2016-01-11第4版综合).时间: 2016-01-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苏国华)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段学武、蒋跃明等完成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获得美国专利授权。据悉,该发明的柑橘保鲜剂能明显抑制沙糖橘等柑橘类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发生。
      柑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导致营养与风味品质迅速下降。目前,控制沙糖橘果实病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低温贮藏结合化学杀菌剂处理,但对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控制方面效果仍不够理想。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沙糖橘果使用其处理,在常温贮藏45天后,酸腐病发病率低于10%,而对照组高达60%。
            《中国科学报》 (2016-01-11 第4版 综合)
    2016-01-1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升温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影响
    本报讯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方熊在研究员周国逸和刘菊秀的指导下,发现气温上升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施肥》上。研究气候变暖对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对于预测土壤有机碳贮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模拟土壤增温对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组成以及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尚存在较大争议。据介绍,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土壤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变化,从而引起与大气碳库之间交换量的巨大变化,并对全球碳平衡和全球气候变暖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科学报》 ( 2015-12-17第4版综合). 时间: 2015-12-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方熊在研究员周国逸和刘菊秀的指导下,发现气温上升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施肥》上。 
      研究气候变暖对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对于预测土壤有机碳贮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模拟土壤增温对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组成以及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尚存在较大争议。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忽略了土壤不同团聚体中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温度敏感性这一因素。 
      研究人员在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野外自然增温试验平台,开展了模拟增温对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不同团聚体的微生物量、群落组成及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土壤增温(~1℃)对不同团聚体的微生物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改变了大团聚体(250~2000微米)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同时,土壤增温显著增加了土壤三个粒径团聚体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据介绍,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土壤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变化,从而引起与大气碳库之间交换量的巨大变化,并对全球碳平衡和全球气候变暖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科学报》 (2015-12-17 第4版 综合) 
    2015-12-1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森林恢复可增加土壤碳稳定性
    本报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王法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朱伟兴合作,发现森林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深层微团聚体组分和有机—矿质颗粒组分的含量,从而增加土壤碳的稳定性。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小于30年的森林恢复过程中,阔叶树种相对于针叶树种能够固持更多的碳。相对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凋落物更难分解,理论上其土壤碳的固持量应高于阔叶树种。研究人员对美国东北部有70年生态恢复历史的不同人工林进行土壤碳固存量和碳稳定性研究。《中国科学报》 ( 2015-12-15第4版综合). 时间: 2015-12-15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王法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朱伟兴合作,发现森林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深层微团聚体组分和有机—矿质颗粒组分的含量,从而增加土壤碳的稳定性。近日,相关研究发表在《植物与土壤》上。 
      在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碳的变化是现代生态学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森林的恢复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固持,缓解气候变化和大气CO2上升所造成的影响。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小于30年的森林恢复过程中,阔叶树种相对于针叶树种能够固持更多的碳。但这些研究忽视了大于30年以上的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存储的变化。相对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凋落物更难分解,理论上其土壤碳的固持量应高于阔叶树种。 
      研究人员对美国东北部有70年生态恢复历史的不同人工林进行土壤碳固存量和碳稳定性研究。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经过70年的森林恢复,相对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更有利于土壤和地被层有机碳的积累。而且森林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深层微团聚体组分和有机—矿质颗粒组分的含量,从而增加土壤碳的稳定性。 
      《中国科学报》 (2015-12-15 第4版 综合) 
     
    2015-12-17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荔枝有了防腐新方法
    荔枝是岭南特色佳果,其保鲜一直是个技术难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张丹丹、蒋跃明、段学武等科研人员创新性地把复硝酚钠应用到荔枝的保鲜中。其成果“一种新型荔枝防腐的方法”也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把复硝酚钠应用到荔枝防腐中,其主要是选择晴天采收、八至九成熟、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荔枝果实,置于含有特克多、复硝酚钠等成分的溶液中浸泡1 - 5分钟,再将杀菌处理后的荔枝果实晾干,包装,贮藏。经验证,经该方法处理后的荔枝果实在低温下贮藏35天后,腐烂率减少了90% ,果皮褐变相对减少了70% 。华南植物园科研成果获专利授权
    时间: 2015-11-27  来源: 《广东科技报》8版 公告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荔枝是岭南特色佳果,其保鲜一直是个技术难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张丹丹、蒋跃明、段学武等科研人员创新性地把复硝酚钠应用到荔枝的保鲜中。其成果“一种新型荔枝防腐的方法”也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了解,荔枝果实在采后由于自身的呼吸会继续老化,容易腐烂,因此研究一种通过细胞赋活剂强化荔枝细胞内部活力,从而抑制果实采后衰老的保鲜手段也势在必行。而复硝酚钠是一种强力细胞赋活剂,其化学成份包括5-硝基愈创木酚钠、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与植物接触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需求广的保鲜剂,它广泛适用于粮食作物、瓜果、蔬菜、树、油料作物,同时还可应用于畜牧、渔业上。由于它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适用范围广、无副作用、使用浓度范围宽等优点,2002年已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列为欧盟推荐绿色农药。  
      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把复硝酚钠应用到荔枝防腐中,其主要是选择晴天采收、八至九成熟、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荔枝果实,置于含有特克多、复硝酚钠等成分的溶液中浸泡1-5分钟,再将杀菌处理后的荔枝果实晾干,包装,贮藏。经验证,经该方法处理后的荔枝果实在低温下贮藏35天后,腐烂率减少了90%,果皮褐变相对减少了70%。
     
    2015-12-14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举办环保创意DIY亲子科普活动
    近日,华南植物园举办了“绿色有你、快乐挑战”环保创意DIY大型亲子科普互动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小学、幼儿园的近500名小朋友和家长热情参与。活动现场各类表演、益智游戏、小组竞赛、手工制作等亲子互动活动精彩纷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和家长亲密互动,整个活动洋溢着欢乐气氛。此次华南植物园环保创意DIY大型亲子科普互动活动的开展,为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机会,使家庭成员在相互陪伴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整个活动都在合作与互助中完成,小朋友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时间: 2015-11-13  来源: 《广东科技报》7版 南粤科普  作者: 路平 
      本报讯 (记者 路平) 近日,华南植物园举办了“绿色有你、快乐挑战”环保创意DIY大型亲子科普互动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小学、幼儿园的近500名小朋友和家长热情参与。活动现场各类表演、益智游戏、小组竞赛、手工制作等亲子互动活动精彩纷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和家长亲密互动,整个活动洋溢着欢乐气氛。 
      在互动创意区,精心设计的植物粘贴画互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植物粘贴画是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空间,让每一片树叶都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命力。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团结协作,发挥创意。他们做成各种各样的树叶粘贴画,并根据想象给树叶添上几笔,使画面更美。 
      在盆栽种植区,科普辅导员给小朋友们讲解植物种植的过程,讲解如何给小盆栽浇水、施肥的相关知识,详细示范种植步骤。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小朋友们亲手种好了自己的小盆栽,带回家后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绿色种植能让小朋友们观察植物长大的过程,丰富他们感知生命力的强大,对自然界神奇生命力的知识求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照顾、关爱幼小事物的意识。 
      此次华南植物园环保创意DIY大型亲子科普互动活动的开展,为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机会,使家庭成员在相互陪伴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通过多种轻松、有趣的游戏,有效地激发小朋友们探索植物,保护环境的热情。整个活动都在合作与互助中完成,小朋友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2015-12-1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