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广东科技报】制作植物标本 感受植物之美
近日,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孩子们走进该园体验了一回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 —植物标本制作,感受植物之美。回到课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装订已干燥的植物标本,在台纸上确定位置,粘贴固定标本,填写标签上关于植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明白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必须具备无比的细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份看似简单的植物标本竟承载着丰富详实的科学信息。而最后的环节是利用植物干花标本制作充满诗情画意,集艺术性、学术性与原生态于一身的独特标本画。
时间: 2018-08-10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12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柯萧霞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柯萧霞)近日,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孩子们走进该园体验了一回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植物标本制作,感受植物之美。
课程从轻松的环保游戏开始。首先科普老师抛出问题“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每个同学在进行我介绍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水、阳光、空气、粮食、物质......老师让大家闭上嘴巴、捏紧鼻子,深刻体会到生命离不开空气——同学们从游戏中感悟到保护环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接着老师用小叶榕的叶子稍稍卷了几下便做出了一个响声清脆的哨子,太神奇了,同学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纷纷动手做起来。
在同学们玩兴未尽时,老师开始讲课了。世界上有数十万种的植物,种类繁多的植物没有科学的分法去分类和鉴别,就无法对植物进行利用,甚至还可能因误认而发生不良后果。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分类识别它们的呢?植物分类学根据植物的亲疏远近,把它们分门别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系统,将相近亲缘关系的植物归到一个科属,同一科属的植物都有很多近似的特征,例如小叶榕那像小无花果样子的隐头花序和折断枝叶会流出白色的汁液,这些便是桑科植物的共同特点。
进入动手环节,在挂满小果实的水石榕树下,老师教大家选叶、花、果齐全的枝条,采下后进行修整,去掉虫叶,在标签上写好采集号并挂在标本上,然后将标本逐个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尽量使枝、花、果、叶平展,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最后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绑好的标本夹随后被带到实验室用烘箱干燥。
回到课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装订已干燥的植物标本,在台纸上确定位置,粘贴固定标本,填写标签上关于植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明白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必须具备无比的细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份看似简单的植物标本竟承载着丰富详实的科学信息。而最后的环节是利用植物干花标本制作充满诗情画意,集艺术性、学术性与原生态于一身的独特标本画。把植物之美凝成诗、绘成画,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
2018-08-24
查看详情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专家找到镉污染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方法
近日从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李志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再测定此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评估微量元素钝化程度,并依据中国农业土壤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再依据微量元素常规施用水平,计算补充微量元素的用量。据了解,利用该发明可使钝化处置农田上种植的农作物能吸收到正常水平的微量元素,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
时间: 2018-07-27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6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苏国华)近日从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李志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它是在维持农田镉污染土壤含水量于田间持水量水平的条件下,对农田镉污染土壤应用硅灰石进行钝化处理,待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再测定此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评估微量元素钝化程度,并依据中国农业土壤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再依据微量元素常规施用水平,计算补充微量元素的用量;以水溶液形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至该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应达到或超过正常土壤水平。
据了解,利用该发明可使钝化处置农田上种植的农作物能吸收到正常水平的微量元素,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
2018-08-24
查看详情
【广东科技报】中科院“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II期项目论证会召开
近日,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 II期项目论证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据了解, “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为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三个评价转化平台之一,旨在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卢凡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研究员等来自科技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八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围绕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合理性、预期成果及其考核指标的对应、工作基础与单位支撑条件、服务科学研究、企业需求及行业应用能力、经费需求合理性等指标进行打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 2018-07-20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6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邵云云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邵云云)近日,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II期项目论证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
据了解,“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为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三个评价转化平台之一,旨在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I期在药用保健、环境改善、花卉果树、工业原料、新型模式植物五大方向资助15个项目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批较好的科研成果,多个项目亮点突出。II期在I期基础上遴选出的8个项目,得到了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的滚动支持。
论证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孙命介绍了战略生物资源的发展过程,并强调了植物种质资源创新项目的重要性及意义。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研究员就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建立的背景、专项管理情况、平台工作亮点及项目论证要求做了工作汇报。八位项目负责人就I期项目工作进展、II期研究内容和方案、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及经费预算说明等做了汇报。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卢凡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研究员等来自科技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八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围绕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合理性、预期成果及其考核指标的对应、工作基础与单位支撑条件、服务科学研究、企业需求及行业应用能力、经费需求合理性等指标进行打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2018-08-24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植物适应性新假说
,该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鲁显楷博士等发现, “富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蒸腾能力适应过量氮沉降来维持养分平衡,并提出了植物适应性的新假说。研究人员通过在我国南方森林的长期氮沉降试验研究,发现在“富氮”系统中,氮沉降增加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系统水循环将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科学报》 ( 2018-05-09第4版综合).
时间: 2018-05-09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鲁显楷博士等发现,“富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蒸腾能力适应过量氮沉降来维持养分平衡,并提出了植物适应性的新假说。相关研究5月1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人员通过在我国南方森林的长期氮沉降试验研究,发现在“富氮”系统中,氮沉降增加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系统水循环将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该假说得以验证,那么高氮沉降诱发的水径流量减少会威胁到许多热带发展中地区的城市供水。此外,该研究还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植物适应性把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科学报》 (2018-05-09 第4版 综合)
2018-08-24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乡土种”回城 “濒危种”归野
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每到花开季,市民们的朋友圈频频被娇艳的花儿、成片的绿海刷屏,好一片“四季缤纷、千年花城”网红景观。针对当时中上游河谷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咨询小组创新性地提出,在长江河谷上部保护森林及恢复森林进行水土涵养,在河谷下部进行农业开发,种草养羊,发展高值经济,这样既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又减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频次,使中上游植被可以得到保护。与此同时,任海和他的团队将嫁接成功的苗木种在广东电白和连州,扩大了这个种的生长区域,可以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时,原产地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
时间: 2018-05-30 来源: 《广州日报》第2版 广州创新英雄 作者: 罗桦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专题统筹:刘文亮、汤新颖、罗桦琳
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每到花开季,市民们的朋友圈频频被娇艳的花儿、成片的绿海刷屏,好一片“四季缤纷、千年花城”网红景观。
在这背后,一位生态修复专家功不可没。
是他,在2008年冰灾后,发现占广州花木品种60%的外来物种,存在寿命短、景观差、抗病弱等现象,并提出“乡土植物”回归计划;又是他,以“生物技术+生境恢复+种群调控”技术手段,让广州本土植物得以回归野外;还是他,带领团队筛选200多种本地种,与已有人工林及市政绿化带进行“匹配对子”,为乡土植物回归奠定技术基础……
他就是国际知名的珍稀濒危植物“回归”专家、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
矿工的儿子:“恢复生态学”理论国内第一人
任海出生在湖北黄石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在那个工业化进程迅猛的年代,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遍布,“但上学路上,灰蒙蒙的天和雨后路面的黑污水,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那时已经隐约萌生了改善环境的想法。”
1992年,22岁的任海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陆续在中科院华南植物所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98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任海,便赶上对他后来职业生涯影响深远的大事——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任海参加了导师彭少麟研究员组织的咨询小组,小组报告阐述了长江中上游的植被情况及森林对于涵养水源的重要性,并递交中央。很快,建议被采纳,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针对当时中上游河谷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咨询小组创新性地提出,在长江河谷上部保护森林及恢复森林进行水土涵养,在河谷下部进行农业开发,种草养羊,发展高值经济,这样既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又减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频次,使中上游植被可以得到保护。
不久后,任海便出国进修,进行恢复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和写作,完成了《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一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专著,系统地将国外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引入中国,对于中国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潜心“匹配”:筛选200多种本地种类促乡土种“回归”
2008年肆虐南方的冰雪灾害则是任海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件大事。冰雪灾害后,任海发现广州大量园林植物冻伤或冻死,其中本地品种基本无碍。进一步调查发现,彼时广州70%以上的绿地由少于15种植物组成,其中以乡土种为主的群落型绿地面积占比低于20%。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人工林中,广东人工林种类中70%以上是外来品种,不仅寿命短、种类单调、抗病虫害能力弱,而且生态效益低、遇到气候灾害抵抗力弱。“那次冰雪灾害证明了园林绿化中‘适地适树’和‘乡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任海进一步解释道,“只有让乡土植物‘回归’,才能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在外来品种已占主要优势的情况下,要让乡土种“回归”,技术上困难重重。比如,在林分改造过程中,不同外来树种与本地树种之间的匹配度:有些外来种能和本地种“和谐共处”,但另一些则不能;有些外来种的林下适合播种乡土种的种子,而另一些则需要种植小苗;还有一些外来植物种类与本地种之间存在“护理效应”,即外来种可以为本地种的幼苗遮挡强光并提供营养补给。经多年研究后,最终任海和他的团队筛选了200多种本地种类,与已有人工林及市政绿化带进行“匹配对子”,使抗逆能力更强、更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乡土品种逐渐回归。
目前,在绿化方面,广州相关政府部门及业界,已形成以常用树种、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共识。任海带领华南植物园团队,挑选出优良乡土植物或已经适应广州环境的外来物种共163种。
创新手段: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这边,任海忙着让乡土植物“回归”广州;另一边,作为国际濒危植物回归领域知名专家的任海,马不停蹄地和他的团队推进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任海告诉记者,目前全球约有33万种高等植物,其中10%~15%受到威胁;我国约有3.1万多种,其中15%~20%受到威胁而处于濒危状况;广东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的植物名录的共有68种。这些植物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中,因种群数量稀少,随时存在灭绝的风险。
通过创新性的使用多种新的生物繁殖技术及生境恢复手段,使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比如,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生长在喀斯特山洞里,种子少且难以萌发。任海和他的团队便剪下报春苣苔的小叶子,在实验室使用一般的培养基繁育,做了数千次实验,均未能激发其“全能状态”,无法培育出报春苣苔个体。最后,他们改变培养液成分,模拟出其生长的高钙和碱环境(一般用酸性培养基),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在研究过程中还意外发现,苔藓对于报春苣苔有“护理效应”,将报春苣苔种在苔藓上更易存活和生长。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雷文表示,这种通过人工“协助”珍稀濒危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对全球植物保护有重要价值。
任海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植物园主任,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中科院青联副主席等。发现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机理及利用护理植物的解除对策,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实现报春苣苔等28种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的生态恢复。
研究领域: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
创新感言:
在科技创新上,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要做到世界领先水平,我认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一是国际化的人才,要将国际上杰出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二是国内相关产业的人才也要加强交流。三是要加强人才流动机制。一些人如果不太适合目前的岗位,应该进行流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人才最看重的是事业,要为他们提供可以发挥的平台,也要给他们的生活给予一定的保障。
链接:
“移花接木”拯救 “植物界的熊猫”
在广东阳春,有一种名为“杜鹃红山茶”的山茶花,一年四季均开花,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野外只有1039株。为了保护其遗传多样性,任海与保护区合作,在每株植物上剪下3根小枝条进行嫁接,建立了遗传多样性资源圃。
与此同时,任海和他的团队将嫁接成功的苗木种在广东电白和连州,扩大了这个种的生长区域,可以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时,原产地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
2018-05-31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濒危植物:踏上野外回归之路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米至1460米的阔叶混交林,把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至此,这种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植物,野外回归的数量突破500株。它是中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几乎难觅其踪迹。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道平强调,苗木的回归只是重建种群的开始,后期的监测与管理更是艰难,还有重建种群的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回归地原群落的相互关系等诸多问题等待探讨。
时间: 2018-04-1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08版 美丽中国 作者: 束函
游客关注德保苏铁
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朵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程度明摄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米至1460米的阔叶混交林,把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至此,这种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植物,野外回归的数量突破500株。
植物回归,是在迁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繁殖把植物引入到其原来分布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境中,以建立具有足够的遗传资源来适应进化改变、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新种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对笔者强调:“回归并不是目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种群在野外的可持续生存,保护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从理论上讲,也是为人类服务。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等功能,此外,一些植物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以及经济价值。”
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截至2014年,全球成功回归的植物仅900多例。到2016年,中国成功回归自然的植物为160余种。其中,德保苏铁的回归较为成功。作为恐龙时代的植物、恐龙的食物之一,它被喻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危机时刻全世界仅存600多株。2008年4月,500株在深圳培育成功的德保苏铁重返德保定植,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植物回归”。2014年,专家一致认为德保苏铁回归自然成功,开启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成功回归自然的先河。
报春苣苔也是国际上谈到中国植物回归时经常援引的例子。它是中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几乎难觅其踪迹。在实施“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的项目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课题组的专家经数千次试验,成功繁育出了报春苣苔,并使其重新迁回广东连州地下河景区的石壁上。现在,报春苣苔野外回归数量已达上万株,已经产生了第二代和第三代。
在世界范围内,植物回归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发生在植物园,中国也不例外。任海认为,植物园可以为植物回归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植物材料、技术支撑与人力资源。比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系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并总结出了一套回归模式。昆明植物园成功开展了麻栗坡兜兰等6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回归。同时,他也指出,中国林业系统发挥着管理的作用。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很多相关文件,比如《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等,各相关部门也做了一些回归工作。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选取适当的珍稀植物,进行基础研究和繁殖技术攻关,再进行野外回归和市场化生产, 实现其有效保护,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区域生态规划及国家战略咨询,推动整个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初步实现珍稀濒危植物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谈及回归的难点,任海表示:“某些濒危物种本身就存在繁殖障碍或者说繁殖较为困难。当前,我们的回归工作主要集中在实践方面,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对一些濒危物种并不了解,那就谈不上回归。此外,技术、经费等也是影响因素。”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道平强调,苗木的回归只是重建种群的开始,后期的监测与管理更是艰难,还有重建种群的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回归地原群落的相互关系等诸多问题等待探讨。
2018-04-25
查看详情
【中国科技成果】播撒科技火种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时间: 2018-04-20来源: 《中国科技成果》 2018第08期人物专栏作者:谭如冰赵爱民— —记石斛行业领路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段俊教授。针对铁皮石斛栽培上出现的这一难题,段俊博士根据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根系需要生长在透气性强的环境中这一特点,并根据多年种植铁皮石斛的经验,独创性地总结出了适合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的“苗床架空栽培模式” ,成功解决了难题。怀揣对科研事业的一片赤诚,他身先士卒、甘为人梯,段俊研究员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推动着祖国石斛产业的发展,谱写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学者之歌… 。
时间: 2018-04-20 来源: 《中国科技成果》2018第08期 人物专栏 作者: 谭如冰 赵爱民
——记石斛行业领路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段俊教授
石斛(Dendrobium Sw)在我国是传统高档汤料、名贵保健品和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喉明目、益智除惊和轻身延年等功效,近年来石斛产业发展迅速,年产值已超百亿元。但野生石斛生长环境特殊 , 自然繁殖速度慢,由于市场需求大,人工种植就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有这样一位长期致力于药用石斛产业化技术研发与推广,从而改变了整个药用石斛产业面貌的科学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被业内誉为石斛行业领路人的段俊教授。
另辟蹊径 破解石斛种植难关
段俊博士出身于农村,对农业有种天然的不舍情怀。他于 1988 年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工作,自此便将满腔赤诚连同青春岁月无悔地奉献给了农业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上,段俊博士的选题大都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2008 年以前,人工栽培的药用石斛主要是铁皮石斛,栽培方式主要是种植在铺上碎石地面上(地栽模式),产量很低,段俊博士调研发现,这种栽培模式基质容易积水,透气性差,烂根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成活率低,同时地面栽培病虫害发生严重。针对铁皮石斛栽培上出现的这一难题,段俊博士根据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根系需要生长在透气性强的环境中这一特点,并根据多年种植铁皮石斛的经验,独创性地总结出了适合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的“苗床架空栽培模式”,成功解决了难题。这种栽培模式病虫害大幅度降低,成活率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年亩产量可达 300 公斤以上。由于苗床架空栽培模式种植效益高,很快得到了普及,并成为铁皮石斛栽培的主流技术,目前全国设施栽培的铁皮石斛约 10 万亩,年产值在数十亿元,90% 以上的栽培面积均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种植。随之紫皮石斛(齿瓣石斛)和珍虫石斛(梳唇石斛)等其他药用石斛也仿效这种种植模式发展了起来。这种药用石斛种植模式自 2008 年推广以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百亿元。
在成功解决了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后,段俊博士又着力解决霍山石斛(米斛)的种植技术。在石斛类中药材中,霍山石斛的历史名气很大,然而,在 2010 年前,霍山石斛(米斛)见过其真容的人很少。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传承人何详林先生介绍,直到 2010 年 4 月前,霍山石斛(米斛)人工种植面积也就 2 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安徽省的霍山县,亩产量不到 10 公斤,他的父亲何云峙先生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尝试霍山石斛(米斛)的人工种植,但一直没有成功突破。段俊博士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种植技术没过关。为此,段俊博士根据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研发出了一整套设施条件下的霍山石斛苗床架空栽培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获得巨大成功,目前设施栽培的霍山石斛基本上都在采用他示范推广的技术。现在,霍山石斛已发展成为霍山县的特色产业,年产值超十亿元。
技术突破 引领石斛产业发展方向
由于市场行情变化,2013 年后,铁皮石斛原材料价格开始下滑,设施栽培效益随之下降,此时段俊博士强烈意识到降低生产成本的迫切性。2013 年之前,铁皮石斛种植对设施水平要求较高,一亩设施大棚的造价为6万元以上,这主要是与当时使用的品种抗逆性不强有关。段俊博士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加快了抗逆品种的选育进程,目前选育出了抗逆性强的一系列品种(系),其中“中科 3 号铁皮石斛”和“中科 4 号铁皮石斛”已经通过广东省的品种审定。这些品种由于抗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也大幅度减少的农药的使用,产品的农残问题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目前他培育的药用石斛新品种已成为该行业种植面积非常广的品种之一。
段俊博士从 2010 年开始,在研发药用石斛设施栽培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摸索仿野生种植技术,并成功研发出了石斛的贴树栽培(种植在林地的树杆上)和贴石栽培(种植的石头上)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产,为我国林下经济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段俊博士根据药用石斛除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这一特点,研发出了南方家庭阳台栽培药用石斛的技术。
为了解决石斛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段俊博士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石斛全产业链,从石斛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到优质多抗高产品种的选育,从优良种苗生产到科学栽培,从石斛原材质量控制到产品加工技术,都已成为他率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重点。
精耕不倦 换来硕果满园
段俊博士一直在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实际上,2007 年之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包括蝴蝶兰、石斛和兜兰等在内的兰科植物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期间他率领的研究团队曾建立了超过 300 种兰花资源的种质圃,培育出通过审定或国际登录的兰花新品种 30 多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一项,建立了110 种兰花的组培快繁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 18 件 (ZL 03114179.X ;ZL 200910039929.4 等 ),此外,还研发出了多种其他经济植物的种苗组培快繁体系,获得发明专利 10 件(ZL 201510224205.2 等),发表学术论文100 多篇,为我国兰花 等经济植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此,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项、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二等奖 1 项。
段俊博士在注重研发产业化技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分别在广东、湖南、江西、安徽、云南、浙江等地与企业合作建立了 10 多个兰花和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并为当地举办的兰花和药用石斛生产技术培训班授课 30 余场次,培训超过 5 000 人次。
2010 年以来他还与 CCTV7 合作拍摄了 10 期有关药用石斛的科普宣传节目,其中《破解铁皮石斛种植难关》节目和其出版的《铁皮石斛高效栽培技术》已成为铁皮石斛种植行业的经典教材。初步估计,目前他推广的技术和品种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百亿元。
段俊博士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业界的充分肯定,目前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还兼任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主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科植物保育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兰花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广东省花卉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四季更迭,他忙碌的脚步从未停歇;昼夜交替,他紧张的工作从未间断。怀揣对科研事业的一片赤诚,他身先士卒、甘为人梯,段俊研究员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推动着祖国石斛产业的发展,谱写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学者之歌……
2018-04-25
查看详情
【中国科技成果】矢志不渝科研情 枸杞深处别样红
从《诗经》 “坡北山,言采其杞” ,到唐诗“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年” ,或从陆游的“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 ,到乾隆年间的“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中国科学院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敏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每一步的进步和提升,都化作动力鞭策,后续团队将在苏国辉、许智宏、孙汉董、仝小林、陈晓亚等院士专家的支持下,密切结合地方需求和产业优势,针对枸杞定向育种、保鲜、病虫害防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小枸杞必将撬动大产业书写红色传奇!
时间: 2017-11-20 来源: 《中国科技成果》2017第23期 创新团队 作者: 谭如冰 赵爱民
——记中国科学院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从《诗经》“坡北山,言采其杞”,到唐诗“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年”,或从陆游的“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到乾隆年间的“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这些诗词佳句均可体现枸杞的药用价值及悠久的栽培历史,但从当下枸杞产业的发展来看,即便是在具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美誉的道地产区,仍存在着枸杞栽培病虫害防治困难,水肥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枸杞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科研优势未能跟当地的地理、品牌优势良好对接等现象。现有的枸杞深加工企业普通分散经营,特色优势产品少,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严重制约了枸杞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敏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在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发挥中科院研究所相关力量的前沿研究和技术集成的引领带动优势,结合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研究院地域性特色研发和示范优势,加上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科技人员的主体推广优势,以及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组织化实施和资金优势,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该团队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瑛为项目主要协调负责人,张润志、张振涛、邸多隆、张正勇、曹云娥、任博、刘立超等为课题负责人,许智宏、苏国辉、谢旗、曹有龙、仝小林为团队咨询专家,含杰青4 人,是一支实力强大、富有创新力及开拓进取精神的药食同源研发团队。
小枸杞大健康品质为本
“药材好 药才好”,优质品种是支撑枸杞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石。团队总抓手王瑛认为,尽管枸杞干果入药、干吃、煮汤、泡茶都很合适,但从长远来看,鲜实枸杞和新鲜枸杞机械采摘直接加工更将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枸杞新品种培育选育上,团队完成了常见栽培品种及近缘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枸杞主要农艺性状和主要功能活性成分的评价技术体系,培育出了的易采摘、口感好的“中科绿川1 号”和“中科黄果1 号”等多个优良新品种。
先进栽培技术能给优质品种锦上添花。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中心秦垦研究员在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通过调整休眠和修剪,成功实现枸杞鲜果在2016 年春节前后至11 月25 日后的持续供应,比大田栽培的鲜果延长供应了4 个多月。中科院动物所张润志、宁夏农林科学院张蓉、药植所陈君团队鉴定了枸杞蚜虫等虫害及其发生规律,发现了瘿螨寄生于木虱的越冬模式,明确了中宁地区主要枸杞害虫的种类及其田间发生规律,鉴定和发现了几种新的枸杞木虱寄生蜂,并根据防控关键点进行病虫害防控,全年减少施药次数约3 次,实现了农残和成本双降低。宁夏大学曹云娥和南京土壤所林先贵团队探索了苜蓿、万寿苗等间作植物的使用模式,研发针对宁夏枸杞主产区的新型有机专用固体肥、液体肥和有机无机专用肥、微生物菌剂,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基肥+ 水溶性追肥的立体生态科学施肥模式。中科院地理所任博团队研发了枸杞种植园区的溯源系统,推动了枸杞电子商务的发展。刘立超团队将本项目涉及的十余项技术集成于中宁的鑫阳公司栽培基地,为后续新技术示范和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枸杞附加值
传统市场上枸杞以制干为主,近年来枸杞鲜果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日益受到大家关注,枸杞糖肽、枸杞茶等系列保健品也逐步进入消费者视线,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为枸杞产业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枸杞新型制干和保鲜技术研发方面,中科院理化所张振涛研发了高效太阳能热泵联合制干装备,处理能力2 吨以上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干燥系统的能耗比燃煤降低5 成。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屈红霞和北京植物所田世平通过采前和采后技术融合,利用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可将枸杞鲜果储藏20 ~ 30 天,基本保持鲜果采摘时的外观、口感和营养品质。
在枸杞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研究方面,中科院过程所赵兵实现了枸杞多糖的高效制备,从原果中分离出10% ~ 15%的纯度为50% 以上的枸杞多糖;上海有机所吕龙在中宁实现了糖肽成果转化,中杞公司建成了首条精深加工提取枸杞糖肽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可年加工枸杞干果原料400 吨。中科院兰化所邸多隆、生物物理所陈畅对枸杞抗氧化抗衰老机制进行了升入研究,研发了高效同步分离制备枸杞中活性物质的新工艺,完成以枸杞功能成分为主,具有明确功效的4 款功能产品的研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杨子银率先将传统茶发酵加工理论引入无果枸杞叶茶的加工,有效提升了无果枸杞叶茶的品质。
相互协作,攻克难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每一步的进步和提升,都化作动力鞭策,后续团队将在苏国辉、许智宏、孙汉董、仝小林、陈晓亚等院士专家的支持下,密切结合地方需求和产业优势,针对枸杞定向育种、保鲜、病虫害防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小枸杞必将撬动大产业书写红色传奇!
2018-04-25
查看详情
【广东科技报】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国科大广州学院
1月10日 ,广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埔区政府、天河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活动并见证协议签署。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力争在10年内,集聚约300名高端科技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该大学广州学院,有利于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广州分院的学科优势,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吸收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广州高校集群创新,助力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
时间: 2018-01-12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12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张建列
签署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 张建列)1月10日,广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埔区政府、天河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活动并见证协议签署。
根据协议,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定位为面向前沿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二级学院,同时是独立的地方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设天河、黄埔两个校区。
天河校区拟选址华南植物园内符合规划的地块,将打造园林园艺、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并建设集教育、科研、产业于一体的科教融合示范园区。黄埔校区拟选址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旺村文教区,将打造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研究基地、临床应用基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同时建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队伍,构建教学、科研、产业、金融协同创新联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培养单位,将全力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黄埔校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广州生物院在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的优势,促进科教融合。
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将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建成初期在校生规模约6000人,其中天河校区约4200人、黄埔校区约180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力争在10年内,集聚约300名高端科技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该大学广州学院,有利于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广州分院的学科优势,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吸收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广州高校集群创新,助力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
2018-04-24
查看详情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助力宁夏枸杞产业发展
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组织协调的2015-2017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宁夏枸杞产业科技推广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该项目针对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核心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在枸杞产业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项目组提呈的枸杞产业发展咨询报告也得到院士专家的认可,受到了宁夏等西北省区、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的重视。共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相关企业的直接投入经费近6000万,协助推动了科学院和宁夏科技厅共同支持的“枸杞功效的重大基础研究及功能产品研发(总经费3600。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多种资源的汇总,为枸杞研发凝聚了多部门多层次的关注和支持。
时间: 2018-01-12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12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组织协调的2015-2017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宁夏枸杞产业科技推广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该项目针对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核心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在枸杞产业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项目组提呈的枸杞产业发展咨询报告也得到院士专家的认可,受到了宁夏等西北省区、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的重视。
该项目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苏国辉等为团队咨询专家,华南植物园王瑛研究员为项目主要协调负责人,张润志、张振涛、邸多隆、张正勇、曹云娥、任博、刘立超等为各课题负责人。多个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在枸杞性状评价和遗传规律、病虫害种类鉴定及发生和越冬规律、枸杞鲜果采后病原菌的鉴定与抑制、枸杞水肥需求规律、枸杞成分和抗氧化机制等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发表论文56篇,申请专利35项(授权9项),为枸杞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枸杞的绿色栽培技术体系构建方面,项目组研发了优良品种长季节栽培、水肥一体化、虫害生态防控、深施有机肥和精准施药机械、鲜果保鲜、鲜果制干、产地朔源技术,已经形成了7项技术规程和2项地方标准,研发了6项生产和加工设备。技术转化支撑了蚯蚓肥等肥料加工生产线。各项技术在不同企业栽培基地进行了成功的示范,不同技术已经在相关企业的栽培基地开始集成。这些技术的研发,为枸杞产品质量的提升储备了高效的技术,推动了枸杞绿色和有机栽培技术的提升。
基于枸杞的成分及其功效研究基础,项目组研发了同步制备枸杞活性物质的新工艺2项,形成了高附加值的保肝、延缓衰老、缓解视力疲劳的功能产品3项,该技术和产品已经转化至合作企业;研发枸杞玻态产品2项;建立标准操作规程7项、工程化技术方案6项。建立企业标准6项,其中3项获得宁夏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备案。这些产品的研发为枸杞深加工领域丰富了高附加值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该项目实施集成了来源于中科院13个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团队,是目前能够进行枸杞产业链深入研发的优势团队。近三年共培养研究生14人,培训技术骨干61人,培训农民和技术工人1270人次,为枸杞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多层次的人才。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研发团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将枸杞研究列入科学院研究所的十三五重点突破和重点培育研究方向;共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相关企业的直接投入经费近6000万,协助推动了科学院和宁夏科技厅共同支持的“枸杞功效的重大基础研究及功能产品研发(总经费3600万)”的立项。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多种资源的汇总,为枸杞研发凝聚了多部门多层次的关注和支持。
2018-04-24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