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广东科技报】南岭山地报春苣苔属物种形成历史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对南岭山地报春苣苔属物种形成历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 《进化应用》 )上。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采用多基因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牛耳朵复合群的物种边界、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态。物种边界模型分析显示,牛耳朵复合群物种间的边界与形态分化吻合,但广布种牛耳朵存在两个独立的进化单元。基于物种花形态表型分析结果显示,物种间数量性状的分化与遗传分化基本一致,表明中性过程可能是物种分化的主要进化驱动。相关研究项目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时间: 2018-01-05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7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王静)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对南岭山地报春苣苔属物种形成历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进化应用》)上。 
      南岭山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价值。正是南岭山地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土壤异质性,孕育了高度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但迄今为止,对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知之甚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物种多样性丰富、特有性强,南岭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其中,该属牛耳朵(P. eburnea)复合群主要分布于南岭山地,包括了多个南岭特有的物种,为研究南岭植物特有性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理想的模式。
      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采用多基因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牛耳朵复合群的物种边界、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态。物种边界模型分析显示,牛耳朵复合群物种间的边界与形态分化吻合,但广布种牛耳朵存在两个独立的进化单元。物种边界划分也和物种的地理分布边界一致,它们均为严格的异域分布。而基因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牛耳朵复合群在物种分化的过程中存在历史基因流。基于物种花形态表型分析结果显示,物种间数量性状的分化与遗传分化基本一致,表明中性过程可能是物种分化的主要进化驱动。这些研究结果为报春苣苔属的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相关研究项目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2018-04-2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植物园:给植物打造一座“诺亚方舟”
    如今的植物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和展示活植物及标本,通过迁地保护、育种等手段保护资源植物。也正因如此,植物园才被称为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理事、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海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跟大众一般性的认知不同,物种保护并不是植物园出现的动机,相反地,早期植物园的建立充满了“利用植物”的功利主义色彩。再比如中国的两个万种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植物园,也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科学报》 ( 2017-11-17第1版要闻).时间: 2017-11-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头版 要闻  作者:胡珉琦 
      如今的植物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和展示活植物及标本,通过迁地保护、育种等手段保护资源植物。也正因如此,植物园才被称为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今年10月,中科院五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总规划面积达639 平方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在秦岭北麓正式开园。它不仅是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的植物园,它的出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事实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植物园也比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每年都有1~5座甚至更多的植物园正在兴建中。然而,作为一个植物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植物园是否能够真正履行它的使命,必须通过时间、经验和技术的长期累积来检验。开园对一个植物园而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开始。
      20年迎开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曾经是老主任沈茂才的一块心病。从1998年他还在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起,就开始酝酿并且提出要建设“秦岭植物园”。此后的两年里,相关专家经过十多次的园址科考和论证,终于得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的立项支持。
      秦岭从全世界范围来讲,都是生物多样性突出的代表区域之一,它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植被破坏非常严重,尤其是在保护区以外的园址地,乱伐、乱开矿、挖沙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态环境已经相当脆弱。
      从目前规划的秦岭国家植物园范围来看,它包括了海拔从480 米到3000 米的平地、丘陵、山地这样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其中还涵盖了25条河流水系。如今,公众可以在植物园就地保护区看到河流两旁成片的密林,其实是在2000年以后,植物园筹建者发动当地老百姓,一棵一棵栽种出来的。光是这样的植被恢复就持续了十几年。
      当时,沈茂才还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说服当地政府关停植物园区域内的5座水电站。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后期已经关停2座,其余3座将来也会退出。
      建设这样一座巨大面积的国家植物园,是一项投资巨大、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沈茂才还记得,有同行在各种会议期间调侃过他,植物园开园遥遥无期。
      2006年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达成联合共建的决定,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规划才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尽管如此,在欠发达地区投建一项生态工程,资金永远是最突出的问题。当年,为了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沈茂才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通过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相结合的创造性举措,才从老百姓手中租到了植物用地。
      2014年,沈茂才退休。直到今年秦岭植物园开园,他等了近20年。
      目前,秦岭国家植物园生物就地保护区575.31 平方公里,以原生境保存为主,现有物种1380 余种。迁地保护区的物种保存主要以试验苗圃和专类园方式为主,现收集物种1500余种。一期基本完成了“一河两场三湖四馆六区十八园”建设。
      不过沈茂才也表示,植物园一期工程的任务还是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物种资源收集为主,大部分专类园的打造还只能满足开园需要的一个基本框架。“这对一个植物园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多是“半成品” 
      一座植物园开园,并不意味着它正式建成了,它只是看上去有了一个植物园的模样,事实上,它也许仅仅是一个植物园的“雏形”而已。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理事、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海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跟大众一般性的认知不同,物种保护并不是植物园出现的动机,相反地,早期植物园的建立充满了“利用植物”的功利主义色彩。
      早期建立到现在仍很知名的植物园大都是从种植园开始的,主要是引种,培育经济植物、药用植物或稀奇植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876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把从亚马孙流域获得的橡胶树种子育苗后带到新加坡植物园,该植物园研发了相关技术,再在东南亚、南亚的一些殖民地进行种植,这一尝试最终影响了世界工业化格局。茶叶、可可、橡胶、烟草这些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植物,其最早的引种和科学研究都是在植物园完成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植物园才特别强调植物保护功能。它必须收集活的植物,并对这些植物进行档案记录管理,使它们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
      如今的植物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和展示活植物及标本,通过迁地保护、育种等手段保护资源植物,尤其是那些珍稀濒危物种。也正因如此,植物园才被称为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植物园收集的植物,邱园有3.5万种、美国密苏里植物园3万种、纽约植物园2.5万种……要知道,达到这样的规模,它们分别经过了250多年和100多年的发展时间。再比如中国的两个万种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植物园,也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
      任海解释,这是因为植物园引种、迁地保护、种质资源管理等有着非常复杂且严谨的科学规程,它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植物园里的任何一种植物、一粒种子,甚至是一个组织培养器官都必须来源明确、身份清楚,并且为它们制作详细的‘出生证’,包括采集地、采集时间、材料性质、采集者等等信息。”他说,这就意味着,一个真正的植物园需要拥有一个强大的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而且记录和观测积累的时间越长,科学研究价值才越高。
      对于植物园来说,物种引进只是第一步,还需要栽培、繁殖,帮助它们存续下去,才是有效的保护。可很多时候,它们来自不同的生境和生态位,想要在植物园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有一种世界上最小、最稀有的睡莲——卢旺达睡莲,在野外几近灭绝,它们最后的一些样本被带到了邱园。可是,它们的种子会发芽,幼苗却总是不能成活,就连最有经验的濒危植物拯救专家都一直拿不出好办法,这意味着这个物种可能永远地消失。最后,科学家靠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方法,把睡莲从水里挪到了盆里生长,才有了它们存活的奇迹。
      有了物种资源,就能对这些植物展开科学研究。植物园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技术、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园艺学、分子遗传学、植物育种、繁殖生物学、分类学、多样性保护等等。科研产出包括了论文、报告、出版物、期刊以及数据库等。在他看来,一个缺乏科学研究支撑的植物园是没有灵魂的。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植物园不仅科研队伍和实力雄厚,而且在科研上独树一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植物园与社会最重要的连接点是科学普及。植物园必须通过环境教育,帮助公众理解科学,使他们养成环保意识,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这就要求植物园必须具有策划、执行环境教育的职能部门,有专门从事教育的团队,有计划地、定期地、持续性地举办各种科普活动,推出各种科普产品,提升科普设施建设。
      任海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定义一个植物园,或者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一个植物园,那么很多已经存在的植物园都还只是一个“半成品”。
      使命和愿景 
      从经典的、综合性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就可以看出来,它和一般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或者自然风景区是明显不同的,采集、引种、驯化、保护、科研、推广利用植物,以及科普,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一个植物园来说,它所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都应该用来实现和不断拓展这些功能,事实上这完全是没有止境的。
      不过,人们也许很难意识到,植物园在履行这些职责方面是否能够做得出色,很可能在它启动之初就已经决定了。
      “从单纯地建造一个植物园的过程来看,确立定位目标和规划设计才是最耗费时间和成本的关键内容。”任海指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一个植物园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它是植物园的筹建者需要不惜血本去完成的工作,但从目前看来,这些前期的投入往往不能被人容忍,因此,也是植物园建造时最容易犯错的部分。”
      一个植物园的建设,无论大小,都必须想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究竟为什么要建造一个植物园。一个植物园寻找自己的使命和愿景的过程,也是它未来向公众塑造自己独特形象的开始。
      比如,2006年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在景东新布局亚热带植物园,它处于季风常绿阔叶林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交错地带,也是河谷季雨林向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区。由于特殊的植物地理区系,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的定位就是重点立足中国亚热带特色植物类群,坚持物种保存、科学利用与科普旅游相结合,成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植物园。
      在此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阐述建设一个植物园的必要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要进行多学科的现场评估。
      尽管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同样由于地处偏远的不发达地区,面临资金难题,但是,中科院版纳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副园长胡建湘介绍说,新园在选址、可行性研究等各项前期工作中仍然不计代价地去完成,目前已按照各项规划和建园要求,完成了园区选址、总体规划和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工作。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已有10年。
      在具体的建设规划中,不但涉及基本的规模大小、功能区划,重点在于它最具特色的部分,收集什么样的植物种质资源,如何展示(即景观的营造)。
      胡建湘认为,植物的收集和多样性展示,除了注重科学性,从一开始就要把科普教育主题融入其中,还需要有很高的美学追求,自然需要与艺术相结合。同时,它需要反映植物园所在地方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就要求在实地调查阶段,除了核心的地理层面,还需要进行历史、文化的考察,使景观的营造不仅有自然的,还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符号意义。而这恐怕是国内很多植物园所欠缺的地方。
      此外,引进人才的策略、管理制度的制定、可持续运营方案的设计都是建设规划中所要包含的内容。
      不是一蹴而就 
      2000年以后,国务院、建设部多次在一些文件、通知中提出要求,加快植物园的建设步伐。特别是在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植物园也比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但同时,任海也有些担忧地表示,有的地方植物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从当年的城市公园简单地改变了一个身份而已。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一个真正的植物园的建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科学合理的、滚动发展的规划下,一步一步推进,通过时间、经验、技术长期累积形成的。即便是在拥有植物园建造悠久历史的发达国家,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遇到很多问题。
      任海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最近,全球最大的植物保护国际组织国际植物保护联盟就如何定义一个成功的植物园,调研了全世界116个植物园,结果十分引人关注。
      首先,只有78%的植物园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这其中又只有60%拥有详细的目标,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设定。
      在植物园最核心的功能——植物收集保育方面,发达国家植物园能做好物种登记管理监测的不过50%~60%,而在其他地区,这个比例大概只有20%。“有的植物园尽管号称物种保存数量规模很大,但是大部分物种资源是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甚至是物种登记。”任海表示。
      科普教育方面,60%的植物园所做的工作是泛泛的、象征性的,而真正能达到让公众理解科学目的的,只有不到40%。
      科研领域的调查结果更让人沮丧。只有近10%的植物园曾经作出过真正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31%的植物园有自己的出版物、期刊。任海透露,现在,华南植物园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全世界的植物园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真正与植物园收集保育的物种紧密相结合的研究也还不多。
      国际植物保护联盟的调研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全世界多数植物园还没能真正有效地执行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环境改善的使命,使公众最大程度地认识到植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威胁并采取行动。那么,对于国内这些仍然年轻或者正在兴建中的植物园来说,时间大概是最微不足道的。
     
          《中国科学报》 (2017-11-17 第1版 要闻)
     
    2017-11-2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木兰科植物演化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慧等,在研究员叶清的指导下,近3年来在木兰科演化生理生态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中国183种木兰科植物四个系统发育—生物地理模型,发现木兰科植物多个功能性状具有系统发育生态位保守性,而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空间信号,揭示了系统发育和空间距离在木兰科主要类群植物地理分布格局中的共同作用。《中国科学报》 ( 2017-11-14第4版综合).时间: 2017-11-14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慧等,在研究员叶清的指导下,近3年来在木兰科演化生理生态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中国183种木兰科植物四个系统发育—生物地理模型,发现木兰科植物多个功能性状具有系统发育生态位保守性,而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空间信号,揭示了系统发育和空间距离在木兰科主要类群植物地理分布格局中的共同作用,并从生理生态的角度阐明了影响木兰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机制。
      此外,研究测定了木兰科四个主要类群27个物种的光合/水分相关功能性状,阐明了木兰科不同类群适应不同分布区的光合—水分调节机制,证明了木兰科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保守性和趋异演化,并从生理生态的角度验证了木兰科近缘属植物的趋异演化和对不同季节的适应性。
      研究人员还以木兰科两个先花后叶的物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花和叶水力相关的功能性状以及枝条在花期和叶期的液流,发现相对于叶在不同环境下高效的气孔调节以维持高的蒸腾,花消耗的水分更少,并采取更加保守的水分策略以维持其水分利用的效率和安全。

          《中国科学报》 (2017-11-14 第4版 综合)
     
     
    2017-11-27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国庆将开展主题花展
    南非帝王花艺术展, “一带一路”国花名花展,凉茶植物与文化展,中秋植物猜谜… …国庆期间,华南植物园将开展主题花展及系列丰富精彩的科普活动,让市民感受植物文化的魅力。“南非帝王花艺术展”汇集从南非坐飞机远道而来的帝王花家族的成员约30种6000株,霸气的“帝王” 、奢华的“皇后” 、甜美的“公主” 、俏皮的“君主” … …这些童话王国里的成员即将于国庆在华南植物园亮相,带来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广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后,凉茶成为广东特有的文化品牌,是广东的“新名片” 。华南植物园将免费提供顶级的单、双筒望远镜及观鸟折页。时间: 2017-09-29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8版 南粤科普  作者: 冯海波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蒋厚泉 李碧秋)南非帝王花艺术展,“一带一路”国花名花展,凉茶植物与文化展,中秋植物猜谜……国庆期间,华南植物园将开展主题花展及系列丰富精彩的科普活动,让市民感受植物文化的魅力。
      “南非帝王花艺术展”汇集从南非坐飞机远道而来的帝王花家族的成员约30种6000株,霸气的“帝王”、奢华的“皇后”、甜美的“公主”、俏皮的“君主”……这些童话王国里的成员即将于国庆在华南植物园亮相,带来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而国花名花展将展出“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的国花及其它名花,包括捷克的玫瑰、伊朗的蔷薇、土耳其的郁金香、新加坡的万代兰、缅甸的龙船花等,从中可领略“一带一路”国家的花卉风采及文化。
      而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也将推出“偶遇凉茶”——凉茶植物与文化展。广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后,凉茶成为广东特有的文化品牌,是广东的“新名片”。此次展览展出的凉茶植物有岗梅根、薄荷、广金钱草、广藿香等40多种。游客在认识凉茶植物的同时,还可参加家庭煲制凉茶活动(每天10:00-15:00),现场品尝广东凉茶及参与凉茶知识有奖问答、领取凉茶知识手册等。
      此外,10月1日-10月4日的10:00-12:00,在温室花展现场将开展中秋植物猜谜、T恤衫植物拓印、微信朋友圈积赞领奖等科普活动,游客可前往参与。华南植物园今年的免费观鸟自然导赏活动也将于10月1日正式启动,飞羽志愿者将带领游客进行鸟类观察及辨别,辅以植物、蝴蝶、蜻蜓等介绍。华南植物园将免费提供顶级的单、双筒望远镜及观鸟折页。
    2017-11-2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胡启明:力学如力耕
    在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张奠湘的力荐下,记者采访了该馆82岁的研究员胡启明先生。基于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启动以来,胡启明担任《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顾问会员会副主任、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木兰科卷和紫金牛科卷主审,多次参与“迁地志”卷册启动和指导工作。2016年,胡启明获“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 ,该奖是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为表彰热爱植物园事业、多年来一直奋战在中国植物园建设管理和科研岗位,为中国植物园事业作出贡献并付出毕生精力的植物园工作者设立的奖项。《中国科学报》 ( 2017-07-24第6版院所).时间: 2017-07-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6版 院所  作者: 王晨绯

      ■本报记者 王晨绯 
      在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张奠湘的力荐下,记者采访了该馆82岁的研究员胡启明先生。和老先生谈话就像翻开一本厚重的书籍……
      从庐山到国外 
      作为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胡先骕的侄孙,胡启明是幸运的,也是刻苦的。1950年,年仅15岁的胡启明刚读完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回家了。在胡先骕的推荐下,胡启明来到庐山植物园当练习生,跟随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学习。胡启明虽然年幼,但由于陈教授倾囊相教,加之自身非常努力,胡启明很快在植物研究方面有了造诣。他在3年内就掌握了庐山栽培的植物。1950年至1959年,胡启明任职于庐山植物园期间,协助陈封怀教授全面清查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完成了一部40万字、全面记载庐山植物园二十余年引种试种成功的各类植物的专著《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以及《江西(经济)植物志》的编写。1957年,在中科院植物所学术委员会,胡先骕对胡启明大加赞赏。
      1953至1958年,胡启明曾深入神农架采集植物,完成中国科学院下达的为莫斯科总植物园建设采种的任务。
      “记得我们最早去神农架是在1953年,那里还非常原始,我带着两个工人,东西都背在身上,蹚水过河、夜宿山洞、烤火御寒。我一直跑野外到六十多岁,养成一个去了哪里都要看看身边的植物是什么种的习惯。”胡启明回忆。
      1962年,胡启明调往华南植物园工作。在华南植物园,他长期从事报春花科和紫金牛科研究。由于精通拉丁文和英语,他研究的范围除中国外还覆盖了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在我国植物学家中可谓独一无二。此后,胡启明共发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植物新类群97个,居我国植物学家发表国外植物新分类群首位。同时,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应西方国家主要植物研究机构邀请,编纂了《泰国植物志》(英文卷)和《越南、老挝、柬埔寨植物志》(法文)卷等,是我国独立主持编纂外国植物志的第一位科学家。
      胡启明参与的“中国报春花科植物系统研究”项目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中国及东南亚报春花目植物系统分类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中国植物志》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排名第6)。《香港植物志》获国际植物分类协会“恩格勒”银奖(2015年)。2008年胡启明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基于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启动以来,胡启明担任《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顾问会员会副主任、《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木兰科卷和紫金牛科卷主审,多次参与“迁地志”卷册启动和指导工作。
      六十载心愿 
      2016年,胡启明获“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该奖是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为表彰热爱植物园事业、多年来一直奋战在中国植物园建设管理和科研岗位,为中国植物园事业作出贡献并付出毕生精力的植物园工作者设立的奖项。81岁的他,头发花白、背已微驼,站在颁奖台上淡淡地笑了。
      谈及恩师,毫无疑问,在学术上对胡启明影响最大的就是陈封怀先生了。除了学术上的影响,胡启明也继承了老师学风上和为人上的特点。
      陈老年逾古稀时仍然坚持工作,每天由陈升振和胡启明从华南植物园用自行车载他到华南植物所上班。
      今年,82岁的胡启明仍旧保留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如果老伴身体情况好,他便会到办公室工作几个小时。2015年,他还翻译出版了《中国——园林之母》一书。
      “大约是1954年,我还在庐山植物园当练习生时,第一次进京,工作后再见到叔祖父胡先骕,老人家即以他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收藏的原版威尔逊的China:Mother of Gardens一书见赠,并嘱‘抽时间把它翻译出来’。可当时我的英文不过初中水平,何谈翻译!但叔祖父的教诲始终未敢忘怀。还有就是一讲到我们地大物博,都会引用‘中国是园林之母’这句名言,但多数人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胡启明除对植物分类学有深入研究外,对中国文学、英国文学也有很好的修养,故不负先人之望,将此书翻译出版。
      记者细读了该书,发现仅仅是地名翻译就甚为不易。百年前之地名,尤其是小地名,多有变迁,胡启明力求与当初英译一一对上;还有植物学名,如今与百年之前亦有不少变动,他也在书中一一考证、注释。
      采访完胡先生,记者被赠予《中国——园林之母》一书,老先生在书里认认真真地写上“敬赠斧正”四字。
     
          《中国科学报》 (2017-07-24 第6版 院所)
    2017-11-27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评估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植被与景观生态研究组博士生程方在导师任海、陆宏芳研究员的指导下,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估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都不同程度地优于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其中花椒种植模式最好且可持续能力强。由于花椒种植模式对于本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花椒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分别是2.77和21190.07元/公顷/年。从纯生态治理效益来看,金银花—李子套种模式最好,而在花椒种植模式上进行养殖和沼气生态工程加环的经济效益明显。时间: 2017-06-30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4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植被与景观生态研究组博士生程方在导师任海、陆宏芳研究员的指导下,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估研究取得新进展。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和贵州省对石漠化进行了研究和治理,建立了一些较好的治理模式,但对于这些模式缺乏定量化的生态经济评价,阻碍了这些模式的推广与优化。
      华南植物园课题组与贵州省贞丰县委、县政府合作,选取贵州省贞丰县花椒种植模式(顶坛模式)、贞丰县金银花-李子套种模式(坪上模式)、关岭县火龙果种植模式(板贵模式)等3种典型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以及贞丰县花椒种植模式的生态工程加环(养殖和沼气环节)开展能值与经济的综合量化评价,并以玉米种植模式(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作为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都不同程度地优于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其中花椒种植模式最好且可持续能力强。由于花椒种植模式对于本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花椒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分别是2.77和21190.07元/公顷/年。从纯生态治理效益来看,金银花—李子套种模式最好,而在花椒种植模式上进行养殖和沼气生态工程加环的经济效益明显。
     
     
    2017-11-2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周国逸研究员获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周国逸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 2013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获“百名南粤杰出人才”称号、 2014年获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 2015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 2016年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6.《中国科学报》 ( 2017-05-03第4版综合).时间: 2017-05-0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4月27日上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荣获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这是继2015年其光荣当选“广东省劳动模范”之后的更高荣誉。
            周国逸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特聘核心骨干和广东省第二届“南粤百杰”。担任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是国际著名刊物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国内核心期刊《植物生态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学报》等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周国逸长期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专长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水文学、森林气象与环境科学研究。通过长期定位研究,以常绿阔叶林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各个演替阶段生态系统结构和水、碳循环等关键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发现成熟森林土壤持续固碳及机理,发展了生态系统碳平衡理论;阐明气候与地表覆盖对水资源影响的全球模式,界定了植被与水资源关系受气候与流域参数控制的临界值;发现常绿阔叶林向灌丛化方向演替及机制。发表SCI 论文130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49 篇),中文论文195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91 篇),专著2 部;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 Global Change Biology,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中国科学等国际、国内主流刊物上发表。周国逸主持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碳、氮、水演变机理”项目,获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其核心内容“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全球碳循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周国逸治学严谨、学风正派,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报效祖国,无私奉献”是他的座右铭。担任鼎湖山研究站站长19年来,带领该站连续3届成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路五年评估优秀野外站。2006年以来,获得的荣誉及成果奖主要有:200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百名南粤杰出人才”称号、2014年获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2015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2016年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周国逸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科学报》 (2017-05-03 第4版 综合)
     
    2017-11-2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北回归线上的一流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据了解,面向我国热带珊瑚植被生态系统快速构建的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华南植物园将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整合土壤学、植物生态学、植被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众多学科,解除植物定居过程中“四高二缺”的限制因子(高盐、高碱、高温、高光,缺养分、缺淡水) 。针对现代农业和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以我国甘草和石斛为研发对象,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建立规范化栽培技术,解决其规模化种植中的技术瓶颈。《中国科学报》 2017-04-24第5版创新周刊.时间: 2017-04-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5版 创新周刊  作者: 王晨绯 周飞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
       
      华南植物园温室群。
       
      华南植物园特色景观龙洞琪林。
       
      华南植物园从南美引种回来的蓝色禾雀花。
      打开世界植被图,北回归线纬度带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影响,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地属于沙漠、半沙漠或干旱草原。只有中国、南亚热带地区有森林,被称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这是北回归线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森林。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坐落在北回归线上,核心使命便是保护这一方常绿阔叶林。
      明确自我定位与使命 
      发展的基调取决于自我定位。在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先从植物园的历史开始抽丝剥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园要数1929年兴建的南京中山植物园。从全球视野来看,植物园的发展大多依靠政府拨款,发达国家植物园由于缺乏财政支持而有一些关闭或萎缩,特别是大学的植物园。近年来,中国植物园发展迅速,到今天我们全国有192个植物园。”
      植物园的定位也随着时代而变化,如果说早期的植物园关注科学研究这一单一功能,那么现在关注对象除了科学,还有公众,公众对新奇和美丽植物的兴趣日渐增长。
      “目前定义植物园是搜集和栽培大量植物并展示模拟自然景观,供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学普及和资源开发的场所。”任海认为,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应该突出科学性,注重保护与科研的评价,兼顾开放与开发。
      保护,在任海看来,是植物园作用之首。“具备实力的植物园在世界尺度开展保护,依次是洲际、国家级、区域尺度。然后,各植物园形成网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作为国立植物园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任海指出,中国植物园获得了参与全球植物资源的调查机会,现在是个赶超老牌植物园的好机会。
      “华南植物园立足华南,致力于国家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的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利用五到十年时间,在植物科学、生态学、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机构,并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任海说。
      三个突破加快创新步伐 
      提到“十三五”期间华南植物园的三个突破方向,任海侃侃而谈。
      华南植物园计划的三个突破包括:突破热带珊瑚岛植被生态系统快速构建的理论与技术,开展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突破果蔬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中国热带珊瑚岛植被极易退化,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具有必要性。华南植物园正在珊瑚岛上自主研发植被新建的种类筛选、繁育、种植、养护及群落构建等配套技术并集成。“去年我们试验的珊瑚岛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珊瑚砂,人在上面眼睛都难以睁开,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任海刚从珊瑚岛返回,口腔溃疡正困扰着他。仅仅半年时间,花费了极低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珊瑚岛已经基本见不到裸露的砂地,初现了“草木丰腴、鸟语花香、充满活力”的生态景观,还初步显示了生态可持续性,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
      据了解,面向我国热带珊瑚植被生态系统快速构建的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华南植物园将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整合土壤学、植物生态学、植被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众多学科,解除植物定居过程中“四高二缺”的限制因子(高盐、高碱、高温、高光,缺养分、缺淡水),评价特殊生境下植物生理生态适应能力,筛选植被构建适生工具种,并研发相应种苗规模化快繁技术,为创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宜居生态岛屿提供技术支持与示范。
      常绿阔叶林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构成了这个区域的基本景观,支撑着该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该群落未来的演替方向是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心的重大生态学问题,将其机理研究清楚方能更好地保护。
      华南植物园发现并首次阐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方向及其变化机制,证明气温上升与降水格局改变及其所导致的土壤水分趋势性变化,正在改变常绿阔叶林。
      “乔木的物种数减少、小乔木和灌木的物种数增加,大树的死亡率上升、小树的个体数增加,过去30年来这片宝贵的阔叶林正向着灌丛化的方向演变。”任海解释。
      与此同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进一步阐明了成熟常绿阔叶林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
      该成果在理论上将推动生态系统生态学非平衡理论的建立,丰富全球变化生态学理论。其在应用上直接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全面准确地估算森林固碳作用,增大森林固碳空间,利于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水果生产国,果树产业在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我国新鲜水果采后腐烂浪费十分严重。同时,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病带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研制新的防病技术对减少农药用量和确保果品安全十分重要。为此,华南植物园将继续在果蔬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上攻关。
      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除荔枝外、龙眼、桃、番木瓜、哈密瓜、菜心等大宗果蔬和枸杞、百合、菜豆等特色果蔬产品,都将用上最先进的生物保鲜剂、智能化保鲜技术及综合保鲜技术体系,新鲜地到达千里之外。
      五个培育助新芽成长 
      华南植物园是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的老所,“五个培育”中,除了有传统优势研究方向,还包含新方向的孕育。
      华南植物园作为并列第一完成单位的《中国植物志》编研于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三五”期间,中国迁地植物大全及迁地栽培植物志也在紧张的编研中,这项工作从植物志对我国野生植物的描述转到对“家养”植物的研究,将为植物资源的产业化打下基础。
      传统研究方向——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中有两个新的培育方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要科属植物多样性形成及其演化机制,全球变化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
      针对现代农业和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以我国甘草和石斛为研发对象,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建立规范化栽培技术,解决其规模化种植中的技术瓶颈。
      如何保证“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任海说,华南植物园正在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流动系统工程,比较有特色的是海外合作伙伴计划,在每个研究中心引进海外人才半职服务,推动国内国外合作研究。
      “所里出资鼓励年轻人去国外优秀实验室学习,唯一要求就是回国后发一篇高水平期刊的文章。”任海希望,所里的年轻人能尽快成长为学术接班人,成为研究所未来的新发力点。

            《中国科学报》 2017-04-24 第5版 创新周刊
    2017-05-2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提升道地中药材的魅力
    枸杞的农残超标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润志、张蓉和陈君通力合作,在枸杞虫病害预测及防控方面,针对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三种病虫,对天敌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以枸杞为例,枸杞团队从枸杞等中药材为着力点探索并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的3R ( Resource-Research-Resolution )模式研究体系,深化了枸杞的基础研究,推动了枸杞新产品研发,助力了枸杞产业的发展。时间: 2017-05-08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6版 院所  作者: 王晨绯 谭如冰
    ——枸杞的科技创新之路

    王瑛研究员(右一)在田间指导技术。
      枸杞早期的利用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果品食用,人们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逐渐被医学家所应用。
      缘由:小枸杞的“前世今生” 
      迄今为止,尽管枸杞属野生种遍布全世界,但作为一种经济植物资源进行野生驯化、大规模栽培和综合开发利用,则属中国独有,而且历史悠久。
      今天我们所食的枸杞,多半是人工种植的。中国西北部的枸杞子味甜、粒大、饱满,全拜那里冷凉的气候、砂质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所赐。
      每年6月,宁夏头茬枸杞红透,红霞接天连地,蔚为壮观。宁夏枸杞是由中国西北地区的野生枸杞演化的,现有的栽培品种仍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之下野生。而历经了近千年的栽培后,宁夏枸杞具有“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是历代中医药临床验证的道地产区。
      然而,从目前枸杞产业的发展来看,宁夏枸杞产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科研优势还未得到发挥和良好的结合。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现有枸杞深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重复建设、分散经营,单打独斗,未打出拳头产品,没有形成以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联合“舰队”。产品同质化,主导产品不突出,加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深加工总量仅占枸杞产量的10%左右,尤其是枸杞多糖提取、鲜枸杞快速制干、枸杞保鲜、枸杞有机种植、医学临床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和推广,加工层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枸杞开发产品中存在着“三少一低一落后”的问题,即特色优势产品少,高档次、高质量产品少,高科技含量产品少;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低;加工技术装备落后;致使枸杞产品市场营销竞争力差,制约了枸杞产业化的发展。
      源头:“枸杞品种”将迎来2.0时代 
      王瑛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员,从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和分子遗传研究。
      她为记者讲述了从事枸杞研究的缘由:回国前,她在康奈尔大学从事茄科植物的研究,尤其是茄科植物番茄的基因组研究,为番茄的全基因组测序奠定了基础。回国后,她的兴趣偏向研究药用植物,茄科植物的枸杞走进了她的视野,于是启动了枸杞的基础研究。
      中国使用枸杞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对枸杞的科学研究却不多。王瑛课题组首次发表了枸杞的基因组大小,此后,他们又从转录组出发,解析了两个问题:红枸杞与黑枸杞的差别缘由及其颜色合成途径。
      “2006年,我们开展全国野生枸杞品种考察途中,在内蒙古一个农民家里发现一个变异品种,果实特别甜,又容易采摘。”通过科学引种、鉴定、区试等一系列工作,王瑛团队推出了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
      毫无疑问,好的品种是支撑枸杞发展的关键。据调查,单从品种来看,近年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和中宁县也培育了多个新品种,品质优良,各有特色,部分性状超过传统品种。“中科绿川1号”是我国首个获国家林业局优良新品种审定的枸杞。果型偏圆,果型大,晶莹剔透。丰产性好、果实籽少,枸杞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同地区主栽品种。在遗传专家王瑛眼里,未来鲜食枸杞和鲜枸杞机械采摘直接加工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中科绿川1号”成熟果蒂易脱落,人工采收效率高,未来更适合于机械采收和鲜果加工。
      “枸杞干果口感好,干吃、煮汤、泡茶都极其适宜,优势十分明显。吃过的人都很喜欢。”一位业内人士评价。未来当红红的鲜枸杞和枸杞鲜汁直接呈现在餐桌上时,将为大家的健康保障提供新契机。
      破题:“道地”升级需精诚合作 
      随着对枸杞全产业链的深入了解,王瑛发现制约枸杞发展的瓶颈似乎不仅仅是品种了,许多远赴宁夏从事枸杞相关工作的单位也和王瑛有同感。于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中宁县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的联手下,“枸杞产业发展联盟”应需而生。
      “枸杞产业发展联盟”旨在充分发挥中科院研究所相关力量的前沿研究与技术集成的引领带动优势,结合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研究院地域性特色研发与示范优势,加上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科技人员的主体推广优势,以及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组织化实施和资金优势,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一些瓶颈,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表示:“科学院的优势在于建制化的组织。我院的农业项目尤其如此,因为科学院没有传统概念中的农业专业研究所,但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大’行业,正好能发挥科学院学科交叉的优势,将分布在各领域的研究组组织起来,集中目标攻关,这种优势也正好可以‘做明天的事’。科学院机关的项目管理就要针对目标,做好不同领域学科的有机衔接与合理组织配置。
      “得益于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整合了院内研究力量,我们有了一支搞研究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支持了比较充足的研究经费。目前,我们更要打破所(园)际的界限,整合中科院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做出漂亮而扎实的工作!”枸杞产业发展联盟的第一期项目“枸杞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的项目总抓手王瑛如是说。
      王瑛团队在在枸杞新品培育选育出黄色、橙色、红色的大果型的株系用于后期新的优良品种,在种质资源评价方面,建立了评价枸杞性状的标准、检测、结果分析的方法;秦垦在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方面,实现了枸杞鲜果在2016年春节前后至6月初露地鲜果上市前的鲜果持续供应以及延长秋季正常采摘期的20天后。
      枸杞的农残超标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润志、张蓉和陈君通力合作,在枸杞虫病害预测及防控方面,针对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三种病虫,对天敌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减少施药次数约3次,同时防控效果、防控成本与化学防治基本持平。
      在枸杞新型制干与保鲜技术研发方面,来自中科院理化所的副研究员张振涛研发了高效太阳能热泵联合制干装备,处理能力达2吨以上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干燥系统能耗比燃煤降低50%。
      传统上,枸杞在我国以制干为主。近年来枸杞鲜食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枸杞产业打开更大的空间。然而,枸杞鲜果皮薄多汁,采后极易腐烂,常温下保鲜期不超过48小时。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蒋跃明团队利用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可将枸杞鲜果贮藏10~30天,保持果色鲜艳、果柄、叶子翠绿,基本保持枸杞鲜果采摘时的外观、口感和营养品质;与此同时,通过对多种绿色防病保鲜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枸杞鲜果绿色防腐技术,有效改善了枸杞鲜果供应链当中的腐烂问题,为枸杞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保障。
      在绿色、安全宁夏枸杞专用肥料研发方面,中科院林先贵、王若愚与宁夏大学曹云娥合作开发了多种肥料配方,显著提高了亩产和平均株产。
      在枸杞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研究方面,中科院过程所赵兵实现了枸杞多糖的高效制备:从原果中分离出10%~15%的纯度为50%枸杞多糖。上海有机所吕龙和田庚元团队在中宁实现了糖肽成果转化,建成了首条精深加工提取枸杞糖肽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可年加工枸杞干果原料4000吨。中科院兰化所的邸多隆团队研发了高效同步分离制备枸杞中活性物质的新工艺,完成以枸杞功能成分为主,具有明确功效的4款功能产品的研发。
      “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基础研究的积累,把中国特色药用植物研究透,然后发现新价值。”以枸杞为例,枸杞团队从枸杞等中药材为着力点探索并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的3R(Resource-Research-Resolution)模式研究体系,深化了枸杞的基础研究,推动了枸杞新产品研发,助力了枸杞产业的发展。
      枸杞只是他们的开始。科研人员眼光穿过历史的烟云,牢牢盯住了科技解读道地药材这一遗留了千年的历史难题。如果科学家都不敢解题,那么还会有谁敢解呢?

      《中国科学报》 (2017-05-08 第6版 院所)  
    2017-05-27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15年踏遍200多个岛屿摸清植物家底
    考察岛屿时科考队员经常穿梭于原始森林中。15年里,这群人踏遍200多个岛屿,摸清了岛屿植物家底,领队人被称为“岛王” 。在今年的广东省创新大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以邢福武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与其余5家单位的合作,对三沙市、海南岛、广东沿海岛屿等200多个岛屿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不仅查清了岛上的植物资源,还发现了东方美登木等一批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新种。在考察的200多个岛屿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岛屿荒无人烟,这支“荒野探险队”创下多个历史之最。时间: 2017-04-28  来源: 《中国日报》7版 综合新闻  作者: 罗桦琳 周飞
    原标题:竹架搭成床野菜变美食
    15年踏遍200多个岛屿 “岛王”带队摸清植物家底 

    考察岛屿时科考队员经常穿梭于原始森林中。 

    新种之一:昌江厚壳树 

    “岛王”邢福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摄 
      翻山越岭,荒岛求生,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仍然有一群人,过着“鲁滨逊”式的生活。15年里,这群人踏遍200多个岛屿,摸清了岛屿植物家底,领队人被称为“岛王”。
      在今年的广东省创新大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以邢福武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与其余5家单位的合作,对三沙市、海南岛、广东沿海岛屿等200多个岛屿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不仅查清了岛上的植物资源,还发现了东方美登木等一批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新种。
      15年踏遍200多个岛屿 
      在邢福武的办公室里,放着许多“大部头”,这些是华南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育团队耗时多年完成的心血之作。一本数百页的植物学著书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除了该地区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外,还有特定植物的经济及医学价值。
      这些厚厚的“大部头”,记载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和他的科研团队过去15年的科考轨迹。在今年的广东省创新大会上,由他主持的“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通过对三沙市、海南岛、广东沿海岛屿等植物的调查研究,科考团队基本摸清了我国华南地区岛屿的植物资源。在基础研究方面,一共发现和整理出14个新种(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植物新种),700多个新纪录(以往在其他地方出现过,但在我国南方岛屿未有发现)。
      在考察的200多个岛屿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岛屿荒无人烟,这支“荒野探险队”创下多个历史之最。仅仅在香港,科考队伍就登上过70多个小岛,香港植物界因此送给邢福武“岛王”的美名。“香港小岛很多,但80%的小岛都没人去过,我们调查之后发表的文章可以填补一些空白。”
      荒岛求生:野外考察最爱带的是南瓜和冬瓜 
      在科考过程中,邢福武等常和山海相伴,条件艰苦,遇到过不少危险。许多岛屿有暗礁,大船无法驶入,科考人员只能租用小艇,“往往是快到岸边时就要跳过去,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海里。”邢福武有一次登上一座小岛时真的掉进了海里,幸好渔民及时将他救回。
      上了海岛,环境恶劣、气候干热,有时还会遇到毒蛇。“大家在考察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安全,但许多时候防不胜防。比如,野外有各种各样的蛇,一些毒蛇的颜色与树叶完全一样,它们常常缠绕在树枝上,有时以为自己抓到的是树叶,其实是抓到了蛇。”
      在热带海岛,也很容易遇到山蚂蟥。特别是在春夏多雨季节,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一边要防摔防滑,一边还要防蚂蟥。热带岛屿还易出现疟疾,“被蚊子咬后忽冷忽热,以为是感冒,结果是疟疾,幸运的是,现在这种病已经比以前少了。”在有百姓居住的山头行走,则要特别小心山猪夹。“如果不小心踩到附近又没有其他同事帮你的话,时间一长失血过多非常危险。”
      一次科考的时间短则2周~3周,长则2个月~3个月。在这个过程中,科考人员的衣食住行又能生出许多“故事”。邢福武告诉记者,在野外,大家的生活用具是真正的“随手拈来”:比如在海南,经过竹林时将竹子砍下搭成架子就成了一张床,再将自带的帐篷支起,就能过夜了。
      正如“荒岛求生”,科考人员在岛上吃的东西也特别简单。早上出外考察时带上干粮,中午多以馒头等果腹。到了晚上,捡几块石头,砌成一个灶,架上自己带的小锅就能烧东西吃。有时为了煮食方便,还会带上固体酒精炉。邢福武说,野外考察最爱带的蔬菜是南瓜和冬瓜,这些东西易保存、不易腐烂;同时,在出发前大家还会准备好咸肉,事先腌制好。“到煮饭的时候,切一块咸肉,加点南瓜或者冬瓜炖一锅,熟了就可以开吃了。筷子都是现成的,在山上捡两段竹子,就是一对筷子。”
      因常年在野外,科考队员们也学到了不少生存技能,甚至山老鼠都敢吃,对于山上的野菜也有了很强的辨别能力。“在海岛上有一种白子菜,叶子很厚,在海岛上很常见,用水煮一煮就能吃。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我们就上山找这种野菜。”说起这种白水煮菜,邢福武竟然也显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
      科研成果:发现含抗肿瘤成分新种“东方美登木” 
      “岛上很多植物跟陆地植物不一样,无论是外形还是繁衍方式,都非常有趣。一些只在传说中有记载,但多年来未曾证实在某地出现的植物,这次也得以证实。比如在七洲列岛,多年来未曾看到海滨珍珠菜,这次发现了,我们还记录了确切位置。类似的还有海南沟瓣,过去几十年没人发现,这次又重新发现了。”邢福武兴致勃勃地说。
      在本次发现的新种中,部分对于人类发展甚至有着重要意义。比如邢福武团队发现的美登木的新种——东方美登木,研究后发现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邢福武相信,这一物种将为今后人类开发抗癌药物带来贡献。
      东方美登木发现于海南岛的原东方县,因此以“东方”命名,发现它的过程非常艰辛。这种植物长在一座干旱的石灰山上,山高1000多米,山上布满锋利的石头,科考人员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滚落。
      1997年,邢福武带队上山时第一次发现这种植物,觉得外形少见,于是将其锁定为研究目标。在此后10多年中,团队共攀爬这座石灰山10余次,才将这种植物的各个生长时期的材料——花、果实、叶子收集完毕,完成采样。每次采样,清晨六点就要出发爬山,到达山顶已是下午两三点,以干粮果腹后就开始采样。但是植物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不同阶段的花、果、叶又有不同,有时去到看见无花无果,等于白跑一趟了。
     
    2017-05-2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