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人民日报(海外网)】坚姿守望 期盼惠民
    他是苦心孤诣的专家,是将珍稀石斛遍播人间的使者,他助推全国石斛产业产值上百亿元,数十年踽踽独行,他的发明曾使全国石斛产业掀起巨澜,而作为他,一位淡泊名利的探索者,他的科研,永远在路上。针对2007年之前一直困扰石斛生产企业的“为什么以仿原生态方式进行人工种植,同样种植在地上,石斛却难以成活”的难题,段俊找到了一个大胆的解决办法-苗床架空栽培。2008年开始,段俊推广的石斛苗床架空栽培技术很快成了石斛设施栽培的主流技术, 2013年3月以前铁皮石斛产品的价格一直很高,种植铁皮石斛的收益特别的好,受利益驱动,很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使石斛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2008年之前。时间: 2018-11-2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网 作者: 王帅
      他是苦心孤诣的专家,是将珍稀石斛遍播人间的使者,他助推全国石斛产业产值上百亿元,数十年踽踽独行,他的发明曾使全国石斛产业掀起巨澜,而作为他,一位淡泊名利的探索者,他的科研,永远在路上。
      他就是段俊,中国科学院分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的工作者。

      没有他,不可能有中国石斛产业的狂飙 
      2017年北京一位女士将一盒石斛送给朋友,而这位朋友转手又将这盒石斛送给了别人,过后才知这盒不到半斤的石斛枫斗竟然价值万元左右。朋友不禁唏嘘,早年石斛价格曾经飙到天上,如今,已经价格很低了呀,居然仍不是白菜价。
      如今,它的价格依然扑朔迷离.….. “物有所值”是民间近乎真理的大俗话。石斛在古代为九大仙草之首,是进贡的圣品。曾经的天价炒作是基于它出自古代医书的药用保健价值。很多古代医书中都有记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意指石斛去湿除痹,降气,补五脏虚弱,强健形体,滋阴。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能够使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得到增强;补养内脏衰弱和功能上的不足。并能够消除皮肤因热邪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去除脚膝的冷痛和酸软症状,消除惊悸,延缓衰老,使人体态轻盈。补益正气、卫气而消除烦热。
      2009年,安徽的一项关于石斛的开发研究,点名邀请他这位石斛专家。从那时起,段俊投入了霍山石斛(米斛)的开发和研究。如果不是段俊的光顾,霍山石斛(米斛),恐怕直到今天,都会价格贵得让人买不起。
      “没有他,霍山石斛(米斛)就没有现在的规模和声誉!”安徽霍山县招商局副局长王芳如是评价段俊的工作。
      2009年以前对很多人来说,霍山石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很少有人见过其真容,以到当代包雪声教授在其编著的《霍山石斛》一书中明确提出“如果说世界上确有什么仙草的话,我们认为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直到2009年,霍山石斛(米斛)只是在安徽霍山县的太平畈乡有小面积种植,总面积不到两亩地,总产量也就10多公斤。
      石斛(Dendrobium Sw)为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有1500多种石斛,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产的石斛约有80种(含两个变种)。石斛在我国是一大类传统的名贵中药,并有“北有人参,南有石斛”一说。据《新华本草纲要》(1990年)、《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1994)及《药用植物辞典》(2005)、《中国药用石斛图志》(2005)及其它书籍记载,石斛中有曾入药的有50多种。
      为什么霍山石斛名气要大得多呢?段俊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霍山石斛是石斛类中药材中出现在我国古代中药典籍中最早、产地、性状与功效等描述最为全面的一种石斛,早在250多年前的《本草纲目拾遗》中,霍山石斛就有明确的记载: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毯者,彼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或取熬膏饷客。初未有行之者。近年江南北盛行之,有不给, 市贾率以凤兰根伪充……”,后来的中药典籍均沿用了这一说法。而中医中药又特别注重历史传承,以至一些老中医谈石斛时言必称霍山石斛,因此,霍山石斛在中医中药界形成了远高于别的石斛的影响,当然,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结果,霍山石斛也有一些独特的功效。
      石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多糖、生物碱( 金钗石斛中为石斛碱)、毛兰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生物碱具有抗肿瘤、对心血管、胃肠道有抑制作用及止痛退热等作用;毛兰素具有抗肿瘤活性。不同石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不同的,如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 齿瓣石斛) 等多糖含量较高,生物碱含量较低;金钗石斛中多糖含量一般,但石斛碱含量较高;鼓槌石斛中多糖和生物碱含量较低,但毛兰素含量较高;束花石斛中多糖含量较低,但生物碱含量较高。段俊认为,既然不同石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不同,理论上,它们的药效应该是不同的,但在《本草纲目》等我国古代中药典籍中,将所有药用石斛的功效都描述成一样,限于著者当时的科技水平,这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2008年,经过一番科研探索,段俊与他的科研团队,在全国助推以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等石斛,产值超100亿元,自此,使普通老百姓难以问津的石斛,成了寻常人间的保健常客。
      一个技术,使产量创造了神话 
      针对2007年之前一直困扰石斛生产企业的“为什么以仿原生态方式进行人工种植,同样种植在地上,石斛却难以成活”的难题,段俊找到了一个大胆的解决办法-苗床架空栽培。
      自从苗床架空技术于2008年推广开来以后,同样的人,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管理技术,只需把种苗从地上移到架子上,石斛的产量就可从原来的亩产不到100公斤猛增到了300公斤以上!从此,以铁皮石斛为代表的石斛种植业一下子就腾飞了起来!
      以铁皮石斛为代表的石斛人工规模化种植方式最开始是’地栽(种植在地面上)’的。地栽时,首先把地整平,再在地面上铺上大约三、二十公分厚的小石子,然后再把石斛苗种在上面,石斛长在石头上,利用这种仿野生种植方式种植石斛,但是最后就是成功不了。利用地栽这种方式种植的时候,第一年还勉强可以,第二年就慢慢开始死苗了。到了四年五年就基本上死完了。所以石斛人工规模化种植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的30多年里,亩产量始终难突破100公斤。
      2008年左右时,由铁皮石斛加工成的铁皮枫斗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在万元以上,一种市场价格如此高的农作物的亩产量从不到一百公斤一下子增加到300公斤以上是个什么概念?迄今,在农作物种植史上,还没有一种作物,通过种植技术的改变,一下子让它的产量能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升!
      2008年开始,段俊推广的石斛苗床架空栽培技术很快成了石斛设施栽培的主流技术,2013年3月以前铁皮石斛产品的价格一直很高,种植铁皮石斛的收益特别的好,受利益驱动,很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使石斛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之前,全国铁皮石斛石斛种植面积大约就是5000亩,但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达约8万亩,5年时间,面积增加了10多倍!
      2103年3月前,石斛价格高企,很多投资石斛产业的人收益颇丰。可以说2013年之前石斛行业是暴利行业,做石斛的人都是赚钱的,基本上没有人亏本。但到了2013年的3月,以铁皮石斛为代表的石斛产品的价格开始跳水,随后一直跌到去年的几十块一公斤的价格!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后种植的石斛大面积进行入采收期,而石斛消费市场又没有同步扩大,从而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浙江石斛种植大户曾和段俊开玩笑说,真不知道段教授的研究成果对石斛这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方面,段俊团队提供的技术使得石斛的产量猛增,另一方面,我国石斛产业加工储存能力不足,市场体系不健全,石斛产量猛增的同时消费市场没有同步打开,随着供求平衡关系的打破从而导致了石斛价格跳水。
      在段俊看来,中草药价格都会出现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一般来说,中药材价格波动周期为5年。
      段俊对商业不太感兴趣,他关注的是技术使市场产生的变化:科学在改变着经济状况。
      他祈愿:石斛真正造福国人 
      段俊说,他有一个愿景。第一个是希望铁皮石斛能尽快成为为食品新资源。尽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于2018年4月发布了关于征求将铁皮石斛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意见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8〕278号),但是否将铁皮石斛纳入食药物质进行管理还没有正式发文。
      段俊不无感慨:“如果以后有一天,铁皮石斛能进入“药食同源”物品目录,我相信这个行业就能蓬勃发展起来”。
      “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北宋诗人苏轼如此赞美石斛,可见石斛既有令人尊赏的姿容,又秀色可餐。
      铁皮石斛的主要功效成分是以甘露糖为主要结构单元的水溶性多糖,当然还含有其它抗氧化很强的黄酮类物质等。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与其他专家交流,并结合实践,段俊总结了铁皮石斛的功效。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的主要功效成份不一样,比如铁皮石斛茎杆的主要功效成份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等组成的水溶性甘露聚糖(多糖),长期食用可滋阴清热、益胃生津,并在辅助降血糖方面还有一定功效,这在动物试验中已证明,但缺少严格的临床研究数据。铁皮石斛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性成份等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在抗高血压、滋阴、调理肠胃和减少脸部斑点等方面有明显功效。鉴于铁皮石斛花的功效,2018年11月,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式就铁皮石斛花做为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018年6月做出终止审查意见“建议按照《食品安全法》第29条管理”,说明铁皮石斛花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段俊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采收的铁皮石斛的有效成份含量与功效都是不一样的, 12月到第二年4月份采收的铁皮石斛鲜条和由此鲜条加工出的产品,水溶性多糖等功效成份才比较高,食用后的效果也才比较好,其它时间采收的铁皮石斛的水溶性多糖等有效成份比较低,食用后的功效也比较差,段俊强烈建议消费者不要在每年的5月到11月之间购买当年生长的铁皮石斛鲜条来食用,因为这段时间的鲜条质量不好,吃了后没有多少作用,并且这段时间正在生长的鲜条的农残也可能比较高。这段时间可购买由12月到第二年4月采收的鲜条加工而来的铁皮枫斗、切片或粉来食用。另外,铁皮石斛的质量除了与采收时间有关外,还与品种、种植的地方、栽培管理技术方式等有关,消费者在购买铁皮石斛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段俊如是说。
      从性味归经来说,铁皮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根据中医配伍理论,铁皮石斛与人参、黄芪、砂仁、陈皮、枸杞等搭配食用是不错的选择。
      坚姿守望,期盼惠民。段俊说,他将以一生的时光,投身石斛的科研事业,直到它惠及万户千家。
            (图\文王帅)

      报道链接: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3593/2018/1120/content_31441334_1.html
    2018-11-22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段俊:为石斛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一)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石斛栽培。目前, “苗床架空栽培技术”已成为药用石斛栽培的主流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霍山石斛设施栽培技术带动了整个霍山石斛产业的发展,全国设施栽培的药用石斛90%以上均采用此技术进行栽培。据统计,段俊团队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中科1号铁皮石斛” “中科从都铁皮石斛” “中科从都2号铁皮石斛” “中科3号铁皮石斛”和“中科4号铁皮石斛”等品种推广面积位居全国铁皮石斛品种之首。《中国科学报》 ( 2018-10-15第6版院所).时间: 2018-10-15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6版 院所  作者:王晨绯

     段俊(右一)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石斛栽培。
      ■ 本报记者 王晨绯 
      10月11日,广西正能农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心情急切地走进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因为公司基地种植在树上的石斛出现了严重病虫害,他希望能找到段俊解决燃眉之急。段俊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药用石斛设施栽培技术的先驱者。
      石斛因为保健功能突出,位居九大“仙草”之首,被赋予了传奇色彩。随着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及品种更新换代,石斛产品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餐桌。石斛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背后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没有他,就没有霍山石斛的今天” 
      2007年之前,我国石斛产业主要还是依赖自然采集野生原材料的供应方式,造成科研人员对铁皮石斛等药用石斛的关注和参与度较低。有中国石斛产业先驱之称的浙江地区,也只有少部分人种植铁皮石斛,规模小、产量低。
      “2007年,一些做药用植物的企业找我咨询,称铁皮石斛等药用石斛的种植问题比较大,当时我还纳闷,我们做石斛种植栽培研究时间不短了,栽培环节并不存在什么难点,为何企业会种不好?”铁皮石斛种植者最初的需求成为段俊踏入石斛领域的契机。
      他下到田间大棚,一蹲就是半天。段俊发现当时农户们的种植方式大有问题:地栽方式种植的铁皮石斛病虫害发生严重,种植基质透气性不好且容易积水,浇水多了极易烂根。之后,他将“苗床架空栽培”技术首次引入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并取得巨大成功。企业种植的铁皮石斛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增加,铁皮石斛产能迅速扩大。
      目前,“苗床架空栽培技术”已成为药用石斛栽培的主流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霍山石斛设施栽培技术带动了整个霍山石斛产业的发展,全国设施栽培的药用石斛90%以上均采用此技术进行栽培。
      “段博士团队对霍山石斛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没有他,霍山石斛就没有现在的规模和声誉!”安徽霍山县招商局副局长王芳如是评价段俊团队的工作。
      科技助推石斛百亿元效益 
      浙江石斛种植大户曾和段俊开玩笑说,真不知道段教授的成果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方面,段俊团队提供的技术使得石斛的产量猛增,另一方面,我国石斛产业加工储存能力不足,市场体系不健全,这导致了石斛价格跳水。
      “2013年是个分水岭,之前铁皮石斛鲜条最低也在700元左右一公斤,此后缩水到几十元一公斤。”段俊认为,这种冲击是一种正常商业现象,也提醒着他利用科技优势为石斛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我本人对商业不太感兴趣,对市场的研究也只是为技术找出口,我喜欢搞技术。”通过走访,他发现在石斛产业升级这件事情上,科学家可做的事情太多了。
      “消费者对野生品种更感兴趣,野生中药用产品通常比人工栽培产品的价格要高得多。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就从药用石斛的仿野生种植入手,使人工种植石斛的生长环境尽量与野生环境一致,野生石斛一般附生于石头上或树上,因此我们尝试将棚中的石斛绑到了树上、石头上。”段俊将这种种植方式推广开以后,部分企业利用这种栽培模式来延时销售并提高附加值,将大棚中的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药用石斛移植到山里、林下,以度过市场低谷期,提高收益。
      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药用石斛的仿野生种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困境,也推动了产业升级。同时,将石斛种植在树干上或石头上的种植方式对一般民众来说有很强的新鲜感,并且林地中成片种植的石斛开花时也非常壮观漂亮,因此也成了一种新的旅游资源。2014年,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林下经济,铁皮石斛赶上了政策红利,成为林下经济作物的新选择,很多企业从中受益。
      2008年以来,段俊团队的科技成果助推石斛产业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100亿元。
      “做石斛就是要钻进去” 
      段俊是湖南人,踏实肯钻的风格融入血液。在他研究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带领团队在观赏兰花育种与种苗繁殖方面,建立了拥有300多种兰花资源的种质圃,培育出通过审定的新品种9个、国际登录新品种35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从而使华南植物园成为当时我国兰花行业中收集保存资源和培育新品种最多,以及种苗组培繁殖技术最先进的单位之一。
      从段俊团队的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可以看出,机缘巧合深入到石斛产业后,他们从最开始的栽培技术钻研深入到了分子育种、品质调控和产品加工等领域。
      2013年,石斛价格经历滑铁卢之后,段俊又将目光转向抗病性强的石斛品种选育。
      “如果能选育出抗病性强的品种,就能降低农药使用量。”拥有丰富育种经验的段俊团队很快就培育出了“中科3号铁皮石斛”和“中科4号铁皮石斛”。新选育的品种由于抗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对栽培大棚的建设要求大幅度下降,一亩栽培大棚造价直接减少了五万元以上,而2013年之前,铁皮石斛种植对设施水平要求较高,一亩大棚的造价在7万元以上。同时由于抗病性强,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做到不使用杀菌剂等农药来防控病害,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和产品的农药残留。
      据统计,段俊团队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中科1号铁皮石斛”“中科从都铁皮石斛”“中科从都2号铁皮石斛”“中科3号铁皮石斛”和“中科4号铁皮石斛”等品种推广面积位居全国铁皮石斛品种之首。
      “铁皮石斛盆栽前景不错,因为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直接采收鲜条就可食用外,还有较高的观赏性。”段俊说。看准盆栽市场后,团队又选育出了直立性好、抗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品种(系),如“中科5号铁皮石斛”等。
      谈起石斛,段俊如数家珍,全国种植石斛的地区都有他的身影,“现在的石斛种植在中国很广泛,我去过山东、北京,甚至西藏的种植基地。浙江和云南地区种植铁皮石斛较多,贵州种植金钗石斛较多,霍山以米斛最为出名”。不出差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冲泡一杯铁皮石斛粉喝。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在他的影响下爱上石斛这味“仙草”。
      段俊坚信,将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发展,是科研人员的责任。他常常对团队成员说:“做石斛就是要钻进去。”
     
        《中国科学报》 (2018-10-15 第6版 院所)
     
    2018-10-16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悠悠科研路 拳拳报国心
    1949年1月1日郭俊彦赴美国留学,家人亲戚在码头送行(在美琪将军号轮船前留影) ,后排左二为郭俊彦。郭俊彦( 1926-2018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南植物研究所的首位海归博士。多年来曾先后兼任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以及《植物学报》 、 《植物生理学报》 、 《广西植物》等专业期刊的编委。时间: 2018-08-24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10版 科技精英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缅怀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原所长郭俊彦

    1949年1月1日郭俊彦赴美国留学,家人亲戚在码头送行(在美琪将军号轮船前留影),后排左二为郭俊彦。


    1986年10月学生何洁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研究生前夕与王以柔、郭俊彦和刘鸿先三位导师在华南植物研究所留影纪念。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郭俊彦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自1954年组建后的首位留美海归博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四任所长。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他便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可入美籍的“机会”,毅然克服各种阻难,回到贫穷落后、万事待兴的祖国,无怨无悔地为新中国科研事业奋斗60余载。他在华南植物研究所率先筹建植物生理学研究室,通过兴建实验楼、着手人才培养、改善实验条件等多项建设,使植物生理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迅速成为中科院系统内这方面研究的“三个重镇”之一……
      冲破重重阻力,回归报效祖国
      郭俊彦在童年和青年时代目睹国家贫穷落后,受到外国列强尤其是日本侵略者欺凌的种种场景,从小就立志要科学救国,农业救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植物生产系,1949年赴美国留学,1953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0年有不少留美学生回国报效祖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移民局即对持有中国护照的留学生加强了管控,没收了留学生订阅的《华侨日报》,收走他们的护照,要求留学生们每3个月向移民局报到,并发给留学生填写申请入籍美国的表格,公然阻止中国学生回国。美国的报纸还作了许多歪曲的宣传。郭俊彦就曾被移民局指定专管外国学生的教授查询过几次。
      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他更坚定了回国为祖国服务的决心。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待遇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如愿于1955年7月初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航行20多天后回到祖国。
      积极拓荒,建立植物生理研究室
      回国后,郭俊彦被派到位于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工作,被聘为副研究员。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筹划建立植物园,他积极参与了国内外植物园资料的收集,建园规划草稿图的制作,荒山绿化和该年代引种栽培猪油果等植物的过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华南植物研究所工作后,受中国科学院和当时的副所长张肇骞的委托,郭俊彦立即着手筹建该所第一个实验性学科——植物生理研究室。当时华南植物所尚未搬至现址,他就和仅有的个别助手在中山大学中的原址首先设立了一个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始进行一些生理实验。随后在华南植物所搬至现址的一片荒凉的大坑岗上筹建了生理大楼。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一切从零开始,任务重,困难大。郭俊彦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参访相关实验室,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从总体结构到台、架、水槽的布局等等细节,一切亲力亲为。
      上世纪50年代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栋高三层的实验楼终于落成,为建立实验性学科准备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实验楼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生理生化和植物化学实验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低温实验间及附属的冷库、玻璃温室等,购置了一批必要的仪器设备,包括进口的低温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放射性同位素检测仪和组织培养设备等,由此奠定了植物所从过去单一的植物分类研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学科研究的基础。
      甘为人梯育英才,引领学科发展壮大
      作为植物生理学科研究的领军人,郭俊彦一贯重视培养人才,扶持年青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壮大科研队伍。建立植物生理研究室之后,他先后吸收了一批来自北大、中大、厦大、武大、川大、复旦和广西大学的植物学、化学和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从美国归国(黄邦彦)、从前苏联留学回国(黄鸿枢、陈绵达)的高素质研究人员,并从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引进赵同芳研究员来所工作,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为了引进高级人才,郭俊彦亦亲自上门求贤。1956年当他得知黄邦彦抵达广州住在爱群大厦时,立即登门拜访,说服和迎接其到所工作。
      在此基础上,郭俊彦根据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华南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并按人员专业情况,设立了植物抗寒生理、光合作用、果蔬采后生理、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次生物质代谢、种子生理六个研究组。他亲自选购大批图书和仪器设备,从生产实际出发指导研究组确定研究课题。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的特点,先后争取承担了不少国家级、科学院、地方和国际合作项目,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橡胶树北移”中的抗寒生理研究、中美合作“鼎湖山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关系研究”、3次中澳合作项目(水稻抗冷性、水稻对高CO2浓度的生理效应、水果采后生理研究)和洛克菲勒基金支持的木薯组织培养研究等。通过他和全室研究人员一段时间的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成果。果蔬采后生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成效良好,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表彰。
      对于年青的大学毕业生,郭俊彦通过让他们接受相关的科研任务和派出到国内外有关单位进修学习或请专家到所短期工作与讲学,以及开展所际、国际合作等方式,有计划地将之培养成长为植物生理学科中不同研究领域的骨干。经过准备和争取,植物生理研究室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成立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从制定培养计划、带教研究生到指导毕业论文,郭俊彦总是悉心传授,不遗余力。20多年来,郭俊彦和研究室其他导师一共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目前,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工作中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作为华南植物所领导,郭俊彦也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改革开放早期华南植物园公派或自费留学者大多数都是经由他积极支持或直接写推荐信而成行的。这批人回国后,不少成了科研或管理上的领头人或骨干。他还运用他的国外资历和英文流利等条件大力开展该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使华南植物园国际交流、合作活跃起来。
      结合实际,让技术为地方需求服务
      多年来,郭俊彦从事和领导的植物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均突出体现了科研为农林业生产发展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建设需求服务,理论联系实际,技术研究逐步更新的指导思想。如三叶橡胶抗寒生理研究,该项目研究的立项依据在于,橡胶是生产重要战略物资的材料,以往三叶橡胶树仅能在海南岛种植。为了探讨其扩大栽种地区的可能性,当时的国家科委组织了橡胶树北移研究协作组。在郭俊彦的积极联系和推动下,华南植物所生理室承担了其中的抗寒生理研究任务。
      上世纪60年代(1960-1965),生理研究室大部分人员皆以此为重点参与研究。除了在实验室模拟低温处理,探讨冷害条件下橡胶树幼苗生理生化代谢活动的变化及提高其耐冷性的措施外,还在广西等地进行野外的观察实验。相关研究结果“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为了顺应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需求和贯彻中国科学院开门办所的方针,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理论总结水稻丰产经验,郭俊彦曾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组织生理室科技人员,在广东的水稻高产地区南海大沥公社和顺德北村等地与当地农民结合,共同设点进行大田实验,从光合作用、施肥量与方式、分蘖数及群体发育的数学分析等角度,研究水稻高产的生理基础,取得了系列成果。
      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人物
      郭俊彦(1926-201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南植物研究所的首位海归博士。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植物生产系。1949年1月初赴美留学,就读于密歇根州立大学,先后获得硕士(1950年)和博士学位(1953年)。1955年8月回国,同年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工作,聘为副研究员,此后历任华南植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主任(1955-1983)、副所长(1979-1982)、所长(1983-1986)、植物所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学家。多年来曾先后兼任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以及《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广西植物》等专业期刊的编委。
    2018-08-24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62年前,他参与创建了华南植物园
    63年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原所长郭俊彦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中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他一路苦读, 1947年,郭俊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植物生产系毕业,并于1949年赴美国留学, 1953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工作。作为植物生理学科研究的领军人,郭俊彦极为重视培养人才,扶持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壮大科研队伍。”夏汉平就是在郭俊彦关心与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现在是华南植物园主任助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洁说。 时间: 2018-08-22  来源: 《羊城晚报》A3版 要闻  作者: 李钢 王晨绯 周飞 

    郭俊彦为我国的植物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金羊网记者 李钢 通讯员 王晨绯 周飞 图/华南植物园提供
      63年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原所长郭俊彦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中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63年间,他从一名爱国的留美博士到一位科学家,从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学者,为我国的植物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8月17日凌晨3时20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93岁。
      白手起家建起实验楼 
      郭俊彦于1926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家国凋敝、战争连年,在那样恶劣环境中成长的他立志以科学报国。
      所以,他一路苦读,1947年,郭俊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植物生产系毕业,并于1949年赴美国留学,1953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55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待遇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响应祖国的号召,冲破重重阻力,决心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回国后,他服从国家分配,于1955年11月离开上海老家,告别年迈的双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只身来到广州,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
      此后的63年,郭俊彦扎根广州,在这里专心研究,从一名留美博士变成一位科学家。
      刚到华南植物研究所,郭俊彦立即投入工作。他抓的第一项任务是建设实验楼。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白手起家、任务重、困难大。郭俊彦查阅资料,参访相关实验室,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从总体结构到台、架、水槽的布局等等细节,他都亲力亲为。至上世纪50年代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栋高三层的实验楼终于落成。
      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筹划建立植物园,他积极参与了国内外植物园资料的收集、建园规划草稿图的制作、荒山绿化和植物引种栽培等工作。
      此后,郭俊彦将主要精力放在筹建植物生理研究室上。他吸收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和留苏回国人员,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根据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华南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特点,他设立了植物抗寒生理、光合作用、果蔬采后生理、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次生物质代谢、种子生理六个研究组。研究组的研究硕果累累,其中,由郭俊彦亲自主持并参与的三叶橡胶抗寒生理的研究,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培养人才上门求贤 
      作为植物生理学科研究的领军人,郭俊彦极为重视培养人才,扶持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壮大科研队伍。为了引进高级人才,郭俊彦亲自上门求贤。1956年当他得知黄邦彦(植物生理学家)美国留学归来抵达广州时,立即登门拜访,说服其到所里工作。
      经过准备和争取,植物生理研究室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成立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从制订培养计划、带教研究生到指导毕业论文,郭俊彦总是悉心传授,培养年轻人不遗余力。20多年来,郭俊彦和研究室其他导师一共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目前,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工作中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经他扶持关照的除生理室外,还有许多其他研究室的人员。改革开放早期华南植物园公派或自费留学者大多数都是经由他积极支持或直接写推荐信而成的。这批人回国后,不少成了科研或管理上的领头人或骨干。他还运用他的国外资历和英文流利等条件大力开展该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使华南植物园国际交流、合作活跃起来。
      办公桌等均是旧家具 
      “郭教授俭朴的作风是我崇敬和学习的一个方面。他衣着朴素,午饭就在饭堂与职工们一起吃。他当了所长还是用此前不到16平方米的一个小房间,就是这个房间他一直用到退休及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用的办公桌、书柜、凳子等全是旧家具,他从未添置过一件新家具。”植物形态解剖学家吴七根回忆当年与郭俊彦共事的场景。
      2015年是他归国60周年暨90岁华诞。作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自1954年组建以后的首位留美海归博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四任所长,华南植物园很多职工自发提议为他举行纪念活动。
      “当时之所以大家提议,是因为郭俊彦先生爱国爱所的情怀、毕生奋斗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的品格影响了我们这些后来人。”夏汉平就是在郭俊彦关心与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现在是华南植物园主任助理。
      “1985年,郭老师辅导我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甚至‘化身’为严厉的评委和旁听的同学,提出诸多问题让我预答辩,让我‘惊出一身冷汗’!这些年里,我也带了不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当我辅导他们准备论文答辩时,郭老师当年辅导我的情景,就又一一重现眼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洁说。
     
     
    2018-08-24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制作植物标本 感受植物之美
    近日,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孩子们走进该园体验了一回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 —植物标本制作,感受植物之美。回到课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装订已干燥的植物标本,在台纸上确定位置,粘贴固定标本,填写标签上关于植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明白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必须具备无比的细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份看似简单的植物标本竟承载着丰富详实的科学信息。而最后的环节是利用植物干花标本制作充满诗情画意,集艺术性、学术性与原生态于一身的独特标本画。时间: 2018-08-10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12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柯萧霞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柯萧霞)近日,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孩子们走进该园体验了一回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植物标本制作,感受植物之美。 
      课程从轻松的环保游戏开始。首先科普老师抛出问题“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每个同学在进行我介绍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水、阳光、空气、粮食、物质......老师让大家闭上嘴巴、捏紧鼻子,深刻体会到生命离不开空气——同学们从游戏中感悟到保护环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接着老师用小叶榕的叶子稍稍卷了几下便做出了一个响声清脆的哨子,太神奇了,同学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纷纷动手做起来。
      在同学们玩兴未尽时,老师开始讲课了。世界上有数十万种的植物,种类繁多的植物没有科学的分法去分类和鉴别,就无法对植物进行利用,甚至还可能因误认而发生不良后果。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分类识别它们的呢?植物分类学根据植物的亲疏远近,把它们分门别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系统,将相近亲缘关系的植物归到一个科属,同一科属的植物都有很多近似的特征,例如小叶榕那像小无花果样子的隐头花序和折断枝叶会流出白色的汁液,这些便是桑科植物的共同特点。
      进入动手环节,在挂满小果实的水石榕树下,老师教大家选叶、花、果齐全的枝条,采下后进行修整,去掉虫叶,在标签上写好采集号并挂在标本上,然后将标本逐个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尽量使枝、花、果、叶平展,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最后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绑好的标本夹随后被带到实验室用烘箱干燥。
      回到课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装订已干燥的植物标本,在台纸上确定位置,粘贴固定标本,填写标签上关于植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明白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必须具备无比的细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份看似简单的植物标本竟承载着丰富详实的科学信息。而最后的环节是利用植物干花标本制作充满诗情画意,集艺术性、学术性与原生态于一身的独特标本画。把植物之美凝成诗、绘成画,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
    2018-08-24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专家找到镉污染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方法
    近日从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李志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再测定此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评估微量元素钝化程度,并依据中国农业土壤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再依据微量元素常规施用水平,计算补充微量元素的用量。据了解,利用该发明可使钝化处置农田上种植的农作物能吸收到正常水平的微量元素,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时间: 2018-07-27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6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苏国华)近日从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李志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治理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它是在维持农田镉污染土壤含水量于田间持水量水平的条件下,对农田镉污染土壤应用硅灰石进行钝化处理,待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再测定此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评估微量元素钝化程度,并依据中国农业土壤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再依据微量元素常规施用水平,计算补充微量元素的用量;以水溶液形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至该钝化材料硅灰石失效后的土壤中,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应达到或超过正常土壤水平。
      据了解,利用该发明可使钝化处置农田上种植的农作物能吸收到正常水平的微量元素,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
    2018-08-24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中科院“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II期项目论证会召开
    近日,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 II期项目论证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据了解, “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为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三个评价转化平台之一,旨在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卢凡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研究员等来自科技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八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围绕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合理性、预期成果及其考核指标的对应、工作基础与单位支撑条件、服务科学研究、企业需求及行业应用能力、经费需求合理性等指标进行打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时间: 2018-07-20  来源: 《广东科技报》第6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邵云云
      本报讯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邵云云)近日,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II期项目论证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 
      据了解,“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为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三个评价转化平台之一,旨在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I期在药用保健、环境改善、花卉果树、工业原料、新型模式植物五大方向资助15个项目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批较好的科研成果,多个项目亮点突出。II期在I期基础上遴选出的8个项目,得到了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的滚动支持。
      论证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孙命介绍了战略生物资源的发展过程,并强调了植物种质资源创新项目的重要性及意义。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研究员就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建立的背景、专项管理情况、平台工作亮点及项目论证要求做了工作汇报。八位项目负责人就I期项目工作进展、II期研究内容和方案、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及经费预算说明等做了汇报。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卢凡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研究员等来自科技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八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围绕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合理性、预期成果及其考核指标的对应、工作基础与单位支撑条件、服务科学研究、企业需求及行业应用能力、经费需求合理性等指标进行打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2018-08-2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植物适应性新假说
    ,该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鲁显楷博士等发现, “富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蒸腾能力适应过量氮沉降来维持养分平衡,并提出了植物适应性的新假说。研究人员通过在我国南方森林的长期氮沉降试验研究,发现在“富氮”系统中,氮沉降增加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系统水循环将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科学报》 ( 2018-05-09第4版综合).时间: 2018-05-09  来源: 《中国科学报》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鲁显楷博士等发现,“富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蒸腾能力适应过量氮沉降来维持养分平衡,并提出了植物适应性的新假说。相关研究5月1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人员通过在我国南方森林的长期氮沉降试验研究,发现在“富氮”系统中,氮沉降增加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系统水循环将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该假说得以验证,那么高氮沉降诱发的水径流量减少会威胁到许多热带发展中地区的城市供水。此外,该研究还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植物适应性把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科学报》 (2018-05-09 第4版 综合)
     
    2018-08-24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乡土种”回城 “濒危种”归野
    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每到花开季,市民们的朋友圈频频被娇艳的花儿、成片的绿海刷屏,好一片“四季缤纷、千年花城”网红景观。针对当时中上游河谷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咨询小组创新性地提出,在长江河谷上部保护森林及恢复森林进行水土涵养,在河谷下部进行农业开发,种草养羊,发展高值经济,这样既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又减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频次,使中上游植被可以得到保护。与此同时,任海和他的团队将嫁接成功的苗木种在广东电白和连州,扩大了这个种的生长区域,可以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时,原产地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时间: 2018-05-30  来源: 《广州日报》第2版 广州创新英雄  作者: 罗桦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专题统筹:刘文亮、汤新颖、罗桦琳
            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每到花开季,市民们的朋友圈频频被娇艳的花儿、成片的绿海刷屏,好一片“四季缤纷、千年花城”网红景观。 
      在这背后,一位生态修复专家功不可没。 
      是他,在2008年冰灾后,发现占广州花木品种60%的外来物种,存在寿命短、景观差、抗病弱等现象,并提出“乡土植物”回归计划;又是他,以“生物技术+生境恢复+种群调控”技术手段,让广州本土植物得以回归野外;还是他,带领团队筛选200多种本地种,与已有人工林及市政绿化带进行“匹配对子”,为乡土植物回归奠定技术基础…… 
      他就是国际知名的珍稀濒危植物“回归”专家、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 

      矿工的儿子:“恢复生态学”理论国内第一人 
      任海出生在湖北黄石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在那个工业化进程迅猛的年代,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遍布,“但上学路上,灰蒙蒙的天和雨后路面的黑污水,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那时已经隐约萌生了改善环境的想法。” 
      1992年,22岁的任海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陆续在中科院华南植物所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98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任海,便赶上对他后来职业生涯影响深远的大事——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任海参加了导师彭少麟研究员组织的咨询小组,小组报告阐述了长江中上游的植被情况及森林对于涵养水源的重要性,并递交中央。很快,建议被采纳,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针对当时中上游河谷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咨询小组创新性地提出,在长江河谷上部保护森林及恢复森林进行水土涵养,在河谷下部进行农业开发,种草养羊,发展高值经济,这样既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又减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频次,使中上游植被可以得到保护。 
      不久后,任海便出国进修,进行恢复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和写作,完成了《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一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专著,系统地将国外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引入中国,对于中国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潜心“匹配”:筛选200多种本地种类促乡土种“回归” 
      2008年肆虐南方的冰雪灾害则是任海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件大事。冰雪灾害后,任海发现广州大量园林植物冻伤或冻死,其中本地品种基本无碍。进一步调查发现,彼时广州70%以上的绿地由少于15种植物组成,其中以乡土种为主的群落型绿地面积占比低于20%。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人工林中,广东人工林种类中70%以上是外来品种,不仅寿命短、种类单调、抗病虫害能力弱,而且生态效益低、遇到气候灾害抵抗力弱。“那次冰雪灾害证明了园林绿化中‘适地适树’和‘乡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任海进一步解释道,“只有让乡土植物‘回归’,才能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在外来品种已占主要优势的情况下,要让乡土种“回归”,技术上困难重重。比如,在林分改造过程中,不同外来树种与本地树种之间的匹配度:有些外来种能和本地种“和谐共处”,但另一些则不能;有些外来种的林下适合播种乡土种的种子,而另一些则需要种植小苗;还有一些外来植物种类与本地种之间存在“护理效应”,即外来种可以为本地种的幼苗遮挡强光并提供营养补给。经多年研究后,最终任海和他的团队筛选了200多种本地种类,与已有人工林及市政绿化带进行“匹配对子”,使抗逆能力更强、更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乡土品种逐渐回归。 
      目前,在绿化方面,广州相关政府部门及业界,已形成以常用树种、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共识。任海带领华南植物园团队,挑选出优良乡土植物或已经适应广州环境的外来物种共163种。 

      创新手段: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这边,任海忙着让乡土植物“回归”广州;另一边,作为国际濒危植物回归领域知名专家的任海,马不停蹄地和他的团队推进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任海告诉记者,目前全球约有33万种高等植物,其中10%~15%受到威胁;我国约有3.1万多种,其中15%~20%受到威胁而处于濒危状况;广东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的植物名录的共有68种。这些植物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中,因种群数量稀少,随时存在灭绝的风险。 
      通过创新性的使用多种新的生物繁殖技术及生境恢复手段,使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比如,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生长在喀斯特山洞里,种子少且难以萌发。任海和他的团队便剪下报春苣苔的小叶子,在实验室使用一般的培养基繁育,做了数千次实验,均未能激发其“全能状态”,无法培育出报春苣苔个体。最后,他们改变培养液成分,模拟出其生长的高钙和碱环境(一般用酸性培养基),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在研究过程中还意外发现,苔藓对于报春苣苔有“护理效应”,将报春苣苔种在苔藓上更易存活和生长。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雷文表示,这种通过人工“协助”珍稀濒危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对全球植物保护有重要价值。 

      任海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植物园主任,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中科院青联副主席等。发现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机理及利用护理植物的解除对策,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实现报春苣苔等28种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的生态恢复。 
      研究领域: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 
      创新感言: 
      在科技创新上,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要做到世界领先水平,我认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一是国际化的人才,要将国际上杰出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二是国内相关产业的人才也要加强交流。三是要加强人才流动机制。一些人如果不太适合目前的岗位,应该进行流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人才最看重的是事业,要为他们提供可以发挥的平台,也要给他们的生活给予一定的保障。 
      链接: 
      “移花接木”拯救 “植物界的熊猫” 
      在广东阳春,有一种名为“杜鹃红山茶”的山茶花,一年四季均开花,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野外只有1039株。为了保护其遗传多样性,任海与保护区合作,在每株植物上剪下3根小枝条进行嫁接,建立了遗传多样性资源圃。 
      与此同时,任海和他的团队将嫁接成功的苗木种在广东电白和连州,扩大了这个种的生长区域,可以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时,原产地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
    2018-05-31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海外版)】濒危植物:踏上野外回归之路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米至1460米的阔叶混交林,把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至此,这种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植物,野外回归的数量突破500株。它是中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几乎难觅其踪迹。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道平强调,苗木的回归只是重建种群的开始,后期的监测与管理更是艰难,还有重建种群的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回归地原群落的相互关系等诸多问题等待探讨。时间: 2018-04-1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08版 美丽中国 作者: 束函

    游客关注德保苏铁

    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朵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程度明摄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米至1460米的阔叶混交林,把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至此,这种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植物,野外回归的数量突破500株。 
      植物回归,是在迁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繁殖把植物引入到其原来分布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境中,以建立具有足够的遗传资源来适应进化改变、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新种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对笔者强调:“回归并不是目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种群在野外的可持续生存,保护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从理论上讲,也是为人类服务。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等功能,此外,一些植物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以及经济价值。” 
      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截至2014年,全球成功回归的植物仅900多例。到2016年,中国成功回归自然的植物为160余种。其中,德保苏铁的回归较为成功。作为恐龙时代的植物、恐龙的食物之一,它被喻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危机时刻全世界仅存600多株。2008年4月,500株在深圳培育成功的德保苏铁重返德保定植,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植物回归”。2014年,专家一致认为德保苏铁回归自然成功,开启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成功回归自然的先河。 
      报春苣苔也是国际上谈到中国植物回归时经常援引的例子。它是中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几乎难觅其踪迹。在实施“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的项目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课题组的专家经数千次试验,成功繁育出了报春苣苔,并使其重新迁回广东连州地下河景区的石壁上。现在,报春苣苔野外回归数量已达上万株,已经产生了第二代和第三代。 
      在世界范围内,植物回归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发生在植物园,中国也不例外。任海认为,植物园可以为植物回归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植物材料、技术支撑与人力资源。比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系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28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并总结出了一套回归模式。昆明植物园成功开展了麻栗坡兜兰等6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回归。同时,他也指出,中国林业系统发挥着管理的作用。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很多相关文件,比如《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等,各相关部门也做了一些回归工作。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选取适当的珍稀植物,进行基础研究和繁殖技术攻关,再进行野外回归和市场化生产, 实现其有效保护,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区域生态规划及国家战略咨询,推动整个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初步实现珍稀濒危植物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谈及回归的难点,任海表示:“某些濒危物种本身就存在繁殖障碍或者说繁殖较为困难。当前,我们的回归工作主要集中在实践方面,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对一些濒危物种并不了解,那就谈不上回归。此外,技术、经费等也是影响因素。”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道平强调,苗木的回归只是重建种群的开始,后期的监测与管理更是艰难,还有重建种群的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回归地原群落的相互关系等诸多问题等待探讨。 
    2018-04-2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