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西江日报】肇庆生物多且美,动物监测工程师喊你多关注
环境保护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活动中,自然工作者表示,希望更多公众了解动植物的美,认识动植物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关系,从而促使更多力量投入环境保护。5月22日晚,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举行了一场直播, “线上”介绍鼎湖山的动植物。据介绍,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拥有野生高等植物共1778种,约占广东省总种数的29% 。李慎岚也是一名自然工作者,经常在牌坊公园、北岭山和鼎湖山等地组织自然体验活动,带着孩子和家长们观察不同昆虫的栖息、觅食和活动状态,讲解昆虫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的链条关系。他举例道,鼎湖山上常见的锥栗种子其实是白鹇喜爱的食物,一些游客随意捡走了,在附近觅食的白鹇可能就得转移。
【羊城晚报】华南植物园科学家破解降香黄檀和越南黄檀木材的精准鉴定难题
众所周知,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是中国木材市场上价格最为昂贵的红木树种,而越南黄花梨则是与之极为相似的树种。科学家们在多年的黄檀属分类学研究以及对降香黄檀和越南黄檀进行居群采样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构建了降香黄檀和越南黄檀共37个居群样品以及16个近缘黄檀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明确了降香黄檀和越南黄檀的姐妹关系以及证明了产自海南的降香黄檀个体和产自越南的越南黄檀个体各自形成单系类群。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广东省林业科技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乡土植物净水效果明显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在对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乡土植物水龙、菱角等为研究对象,以水葫芦作为对照植物,研究其在养殖废水中的生长状况、适应性和营养盐去除潜力。试验发现,水龙和菱角这两种乡土植物在猪场养殖废水中生长旺盛,生物量净增长率分别为539.8%和385.9% 。水龙和菱角对于调节富营养化水体的pH值、提高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电导率具有一定的作用。该研究表明,乡土水生植物水龙和菱角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猪场养殖废水等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备选植物。《中国科学报》 ( 2020-05-08第4版综合).
【西江日报】他“全副武装”藏身鼎湖山,与野生动物为伴
他,常年在野外工作,与野生动物为伴。他,为了摸清野生动物的“品行性格” ,曾直面危险,却收获累累硕果。他,连续7年守护和研究鼎湖山的野生动物。他就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工程师范宗骥。据了解,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研究目的,范宗骥隔三差五就会走进鼎湖山深处,每次进山平均步行近10公里,多年来,他的足迹已经几乎遍布鼎湖山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 2013年以来,范宗骥累计监测到包括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及部分昆虫在内的鼎湖山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有47种为鼎湖山野生动物分布新记录,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专著一部。
【中国科学报】揭示全球尺度氮添加对植物光合性状影响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梁星云和博士生张统等在研究员叶清的指导下,揭示了氮添加对植物光合性状影响的全球格局。大气氮沉降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全球变化因子,然而在全球尺度下大气氮沉降对植物光合碳吸收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植物叶片的总面积,显著提高了植物叶片光合能力、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中国科学报》 ( 2020-04-20第4版综合).
【羊城晚报】抗疫植物知多少 华南植物园举办专题植物展
为提高公众对抗疫植物的认识,华南植物园近期特别推出《抗疫植物知多少》专题展览,展出了包括新冠肺炎治疗方案药方植物,及化痰止咳与清肺植物、清热解毒植物、提高免疫力植物、香疗植物等五大类型植物,共计73科160多种。治疗方案中药用植物包括有黄芪、藿香、金银花、泽泻、细辛、贯众、佩兰、槟榔、芦苇、砂仁、麦冬、大青、板蓝(马蓝) 、淡竹叶、南丹参、桑、青蒿、虎杖、牡丹、玄参、竹叶、薏苡、桂枝等。许多芳香植物释放的芳香小分子,除具有作为调香原料应用外,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杀虫、抗氧化、促组织细胞再生等作用,如依兰、罗勒、紫苏、沉香、檀香、桂花、薰衣草、薄荷、桉叶、肉桂、丁香、山苍子、广藿香等。
【广州日报】世界最大姜园在广州,带你到植物园看“大莪术”
疏密有致生长在泥地上样子看起来极像荷花,其实这些“荷花”却不是花而是苞片,真实花儿隐藏其侧身浅绿色苞片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 19日)在华南植物园姜园看到的这种植物叫做“大莪术” ,一种具有破血祛瘀、消积散结药用功能的姜科姜黄属植物。引人注目的是,华南植物园姜园是目前世界上种类最多,面积最大姜目植物种质保存基地。记者听到一个小故事,民间习俗中广东人对产妇“坐月子”会用姜煮甜醋猪蹄卤鸡蛋,而在早年就推崇西医的香港地区,过去的医生和护士经常会阻拦家属给产妇带姜醋,中西医学的理解经常出现矛盾。
【中国科学报】科研最重要的,不是“尖端”与否
1987年5月5日, 《中国植物志》第十一届编委大会在南京召开。1934年,中国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植物学会年会,植物学家胡先骕提出了编写《中国植物志》的建议,从此中国植物学家的步伐加快了。的确如此, 《中国植物志》作为一部植物学的百科全书,深入考证了中国维管束植物的文献和资料记载,研究了现存植物标本和活植物,促进了中国植物学的健康发展,带动了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对世界植物科学研究及其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报》 ( 2020-03-23第1版要闻).
【新华社-国际网】12 species selected for tropical coral island recovery
BEIJING , March 17 ( Xinhua ) - -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selected 12 species suitable for tropical coral island recovery ,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articl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Functional Ecology .Researchers from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veloped a species screening model to select more species that have comparable restoration abilities to the target species that have high survival rate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he researchers hope their work can be helpful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ropical islands , as well as other ecosystems .
【中国科学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体验探究式研学活动
本报讯日前,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约200名师生走进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验探究式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室内学习、野外观察、科学实验、小组讨论等环节学习科学知识,感受森林重要性,了解生态保护重要意义。《中国科学报》 ( 2020-01-23第4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