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南方杂志】李希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市增城区调研
    近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市增城区,深入植物研究机构、现代农业产业园,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进行调研。李希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提高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四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省领导张硕辅、张福海、叶贞琴参加调研。
    2021-03-29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植物展叶和开花对气候变暖响应不同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倩倩在研究员黄建国指导下,利用物候观测历史数据,分析了常见温带树种春季展叶和开花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进而揭示了冬季春化作用、春季积温和光周期等环境因子对上述两个物候期的影响机制。展叶和开花分别代表一年中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开始,是最重要的两个植物春季物候期。无论是先花后叶还是先叶后花物种,前一个物候期均比后一个物候期的提前幅度大,由此导致两个物候期的时间间隔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升温减弱春化作用,进而导致物候发生所需的积温增加。相较于前一个物候期,后一个物候期发生所需的积温增幅更大,从而减缓了其提前的速率。《中国科学报》 ( 2021-02-18第4版综合).
    2021-03-04
    查看详情
  • 【中新社-中新网】逾八千株洛阳牡丹新春亮相华南植物园
    中新网广东新闻2月4日电(陈骥旻王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许多市民响应号召留穗就地过年,鉴于此,华南植物园在2月11日至3月8日期间将举办牡丹花展,八千余株洛阳牡丹将惊艳亮相羊城,让市民朋友在广州家门口就能观赏美丽的牡丹花。据悉,牡丹的自然花期本来是春天的4 - 5月,为了让羊城市民特别是留穗过年的朋友能在春节期间观赏到“花王”的风姿,华南植物园与洛阳纵横园艺有限公司合作,提前2个多月,精挑细选了八千余株洛阳牡丹到华南植物园,经低温休眠与温室养护,同时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据悉,华南植物园自2013年举办首届牡丹花展,已连续成功举办8届,积累了丰富的花展经验,到今年已是第九届。
    2021-03-0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发表菊科新属李恒菊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中心陈又生博士团队发布了菊科一新属——李恒菊属。该属名是为了纪念对高黎贡山植物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李恒教授。厚喙菊属是菊科菊苣族还阳参亚族的一个具有大约15种的属,全部种类分布于泛喜马拉雅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研究人员结合细胞学和形态学证据,综合研究发现,厚喙菊属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该属大部分种类染色体数目2n = 16 ,位于还阳参亚族,但是有两个具有蓝色花的种类染色体数目2n = 18 ,位于莴苣亚族。《中国科学报》 ( 2021-01-29第4版综合).
    2021-02-28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韶关市政府签约合作
    1月16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广东省韶关市政府在韶关市举行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助力韶关市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科院广州分院党组书记陈广浩、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魏平率有关专家莅临出席。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出席并讲话。在双方共同见证下,现场签订了《韶关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协议书》 。据了解,座谈会前,闫俊华研究员受邀在同期举办的“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和工程治理创新研讨会”上,以“桉树纯林改造路径与技术”为主题作报告。
    2021-02-28
    查看详情
  • 【中新社-中新网】广州科普志愿者颁奖典礼举行 8奖项表彰67名科普志愿者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峰论坛暨广州科普志愿者颁奖典礼近日在华南植物园举行,齐聚大专院校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科普志愿者等逾200人,对当前科普中的难点和热点进行交流,对未来科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活动现场,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郑庆顺、广东省政协常委郭俊分别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苏国辉院士和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梁崧波授牌。其中,代表植物园参加广州市“讲科学、秀科普”讲解比赛并获奖的任多、陈敏,评上年度“特殊贡献奖” 。任多表示,在植物园担任一名科普志愿者让她体验到传播科学知识的乐趣与意义,之后会投入更多时间到科普志愿服务中。
    2021-02-28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寒带林黑云杉物候对气候变化适应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森林与生态模拟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郭霞丽在研究员黄建国的指导下,研究揭示了寒带林黑云杉物候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生态学期刊》 。研究人员通过将源自5个不同海拔梯度的黑云杉种群幼苗种在同质园中,观测春季发芽时间和秋季休眠芽的形成时间,从而探索黑云杉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该研究表明,在物候预测模型中考虑不同种源地、春季和秋季芽物候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因素以及内在碳水化合物等因子,将有助于准确预测寒带林黑云杉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1365 - 2745.13582。
    2021-02-28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网】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峰论坛:优秀科普志愿者获表彰
    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工作和发展,激励广大科普志愿者做好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广东省科协1月17日在广州华南植物园举办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峰论坛,并颁发了2020年度广州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奖项。为表彰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华南植物园联合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为优秀志愿者们颁发了8大奖项, 67名优秀志愿者和2个优秀团队获奖。广东省政协常委郭俊则认为,科普志愿者活动及其体现出来的志愿精神,正是构成和体现广州这座现代化大都市活力、实力和魅力的重要价值基础。
    2021-01-19
    查看详情
  • 【新华社-新华网】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峰论坛在华南植物园召开
    1月17日,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峰论坛暨广州科普志愿者颁奖典礼在华南植物园召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罗光华表示,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在市科协的指导下,进一步秉承科普人的理念,提升志愿服务的精神,为提高全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此次活动华南植物园联合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为优秀志愿者们颁发了8大奖项,表彰了67名优秀志愿者和2个优秀团队。翡翠葛奖、无忧花奖、木棉花奖,依次对应一二三等奖,分别表彰总服务时长前50名的优秀志愿者。
    2021-01-19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2个朱顶红新品种通过品种评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团队和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在2018年和2019年选育出的5个朱顶红新品种基础上,又选育出“南海姑娘朱顶红”和“双艳朱顶红”两个新品种,并于近日通过广东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评定。“南海姑娘朱顶红”是2009年以本菲卡朱顶红为母本、红孔雀朱顶红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单株选择,组培快繁选育而成,花朵平均直径16厘米,花瓣橙红色。
    2021-01-1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