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羊城晚报】重要成果!华南植物园开发出又快又准的物种筛选模型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我国生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便是能选取合适的物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琛及副研究员刘楠、刘慧,研究员简曙光、闫俊华等科研人员,以中科院海岛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为依托,首先根据先前的经验知识,选取了3个已知的适合当地生态恢复的物种,并选取、测量了28个和当地植被恢复相关的功能性状。该平台已经申请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华南植物园为第一单位。
      时间: 2020-03-17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易芝娜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我国生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便是能选取合适的物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芝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取得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他们研制的一种物种筛选模型,能更快选出适合生长的植被恢复物种,帮助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最近在英国生态学会功能生态领域期刊Functional Ecology上,发表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一个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物种筛选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植被恢复中。
      快速选种,从两三年加速到一两个月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我国生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便是能选取合适的物种。
      记者在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了解到,传统研究中,依靠人工经验和长时间的试种来完成此项工作,花费时间长,成功率低,有时甚至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成功选种。
      而基于对同一地域具有相同恢复功能的诸多物种其实在植物功能性状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科研人员开发了一个物种筛选模型,即对研究对象所有特征、机理和本质进行数据建模,进行简化筛选,最后选出最合适的物种,从而实现只需1至2个月便能成功选种的目的。 
      有利生态恢复,速度快,成功率更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琛及副研究员刘楠、刘慧,研究员简曙光、闫俊华等科研人员,以中科院海岛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为依托,首先根据先前的经验知识,选取了3个已知的适合当地生态恢复的物种,并选取、测量了28个和当地植被恢复相关的功能性状。
      然后他们又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个和当地热带珊瑚岛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通过文献阅读和背景调查选取了66个在这些地区适宜生存的物种,并分别测量了这66个物种的28个功能性状;最后,他们将所有功能性状的数值放到模型中去运行筛选,从而筛选出了12个适宜热带珊瑚岛恢复的物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这12个物种的存活率已在86%-91%之间,这说明它们能够完成恢复当地生态的任务,也证明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速度快、成功率高的选种。
      这一研究将大大促进植被生态恢复的进程,缩短生态恢复时间。目前,研究人员还基于R语言(用于统计分析的一种表达方式),将该模型开发出一个基于web(全域网)的软件平台:Recovery Plant Species Selection软件V1.0。该平台已经申请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华南植物园为第一单位。 
      
    2020-03-1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科技助万株洛阳牡丹绽放华南植物园
    1月17日,一群小朋友在华南植物园欣赏展览前的牡丹。四、五月,为让广州市民在春节期间观赏牡丹风姿,华南植物园精挑细选近万株洛阳牡丹提前两个多月“进驻” 。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廖景平表示,展出的近万株牡丹包括国内外100多个品种,涵盖牡丹所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其中还有国内外各色系中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中国科学报》 ( 2020-01-21第4版综合).
      时间: 2020-01-21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1月17日,一群小朋友在华南植物园欣赏展览前的牡丹。朱汉斌摄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李碧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第八届牡丹花展将于1月24日至2月17日(即除夕到正月廿四)举行,其间还将举办牡丹学术论坛、牡丹绘画摄影等活动。届时,上万株洛阳牡丹将亮相华南植物园。
      牡丹的自然花期本来是四、五月,为让广州市民在春节期间观赏牡丹风姿,华南植物园精挑细选近万株洛阳牡丹提前两个多月“进驻”。经过低温休眠、温室养护,同时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根据累计积温进行花期调控,此时牡丹富贵端庄、风姿绰约,已做好春节与市民会面的准备。
      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廖景平表示,展出的近万株牡丹包括国内外100多个品种,涵盖牡丹所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其中还有国内外各色系中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
       《中国科学报》 (2020-01-21 第4版 综合)
       
    2020-03-1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陈焕镛:一生情系草木深
    ,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创建我国早期的植物研究机构— —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深入研究华南植物区系,发现的植物新种达百种以上,新属10个以上,其中银杉属为孑遗裸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学和地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科学意义。1954年被中科院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广西分所所长,并于次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致力于开发利用和保护祖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并在建设植物研究机构、培育人才、搜集标本等多方面付出了毕生心血。《中国科学报》 ( 2019-11-05第4版人物).
      时间: 2019-11-0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人物  作者:袁一雪
      ■ 本报记者 袁一雪 
      人物简介 
      陈焕镛(1890~1971),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创建我国早期的植物研究机构——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深入研究华南植物区系,发现的植物新种达百种以上,新属10个以上,其中银杉属为孑遗裸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学和地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科学意义;1954年被中科院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广西分所所长,并于次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创建华南植物园及鼎湖山树木园。他致力于开发利用和保护祖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并在建设植物研究机构、培育人才、搜集标本等多方面付出了毕生心血。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焕镛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人生,但他毅然拒绝了美国哈佛大学导师的挽留,放弃留在那里读博士的机会,回到生物学根基尚无的祖国,为我国植物学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23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时,便因为中国的植物资源曾被外国人大量采集、模式标本存放于欧美各标本馆、原始文献散见于各国出版的刊物而萌发了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植物的念头,并立下宏愿:开发祖国植物资源、改变我国植物学研究的落后面貌。
      自立下志愿那天起,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对这份初心的不悔践行。
      不忘初心的人生旅程 
      1890年7月12日,陈焕镛出生于香港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陈言是广东新会人,才华横溢,曾创办香港最早的华文报纸之一 ——《华字日报》,母亲则是古巴籍西班牙人。陈焕镛幼年时曾跟随父母回唐山,7岁移居上海,15岁前往广州,后来被父亲的朋友带到美国读书。
      陈焕镛本可选择另一种人生,但一颗中国心却不允许他置身事外。1913年,陈焕镛考入哈佛大学森林系,两年后转入哈佛大学树木系。1919年,刚刚获得哈佛大学林学硕士学位的陈焕镛从美国归来,携带简单的采集用具只身前往海南岛采集植物标本,成为登上祖国南部岛屿采集标本的第一位植物学家。
      “那时,我们外出采集标本的条件很差。”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德邻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忆说。吴德邻曾前往云南采集标本,即便登上3000米的高山,身上也只是简单御寒的衣物,连雨衣雨鞋都没有。“而海南岛的条件比云南更艰苦。”吴德邻说。
      那次原本计划为时一年的科考任务因陈焕镛的身体状况而被半途搁置。他先是被毒蜂蛰伤,之后又感染恶性疟疾,不得不前往上海治病。
      尽管身体虚弱,陈焕镛依然不忘携带已经采集好的标本,并将其存放于上海招商局码头。不幸的是,这些辛苦采集的标本被一场突发大火烧毁。
      但他并未气馁。1922年夏,已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一年的陈焕镛与钱崇澍、秦仁昌共同组织了湖北西部植物调查队,由宜昌出发,经兴山、神农架东侧至巴东,采得近千号标本。这是中国植物学家自己组织的第一次略具规模的调查队。然而,这些标本与之前的标本经历了同样的遭遇,因存放地——东南大学“口字房”校舍起火而损毁。
      连续遭遇打击的陈焕镛于1927年再一次踏上征程,前往粤北、广州、鼎湖山、香港、广西、贵州等地采集标本;与此同时,他与英、美、德、法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标本馆取得联系,与其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换得3万多份国外标本。
      让植物学走得更远 
      1928年,陈焕镛在中山大学农业学院任教时,基于与同事采集的标本,再加上交换的标本,建立起我国南方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标本馆。标本馆建立伊始,陈焕镛便提出要尽力使之与世界著名植物标本馆相媲美的设想。
      为实现这一目标,陈焕镛亲自订立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方法。标本馆的每号标本有3套卡片,按不同需要分别排列存放;馆藏标本若被国内外书刊发表的文章引证,即用特定的标签贴在该标本上,在标本封套内还附上该种植物的原始记载、重要专著等文献资料。
      “陈焕镛每次购买植物专著时都会买两本,一本被按照条目剪接,放在标本柜里,方便我们查阅;一本则作为资料留存,鉴定标本的准确性就提高了。”吴德邻说。
      1954年,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和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接收,分别改名为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陈焕镛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中科院院士吴征镒曾表示,至1954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分类学基础在当时居全国首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陈焕镛院士在标本馆建设等方面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密不可分。如今,华南植物园的标本馆馆藏已达百万号,为我国三大植物标本馆(北京、昆明、广州)之一。
      “陈焕镛还特别重视植物学的应用,在他与秉志等生物学家的倡导下,于1956年建立了中国首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管理格局沿用至今。上世纪60年代,他在研究植物的同时提出中国植物学者要加强植物资源利用研究。这种在研究基础上注重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观点是非常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早在1930年,陈焕镛就提出资源保护策略,提出要有公共供热、供水系统,森林资源保护要减少浪费等倡议。
      此外,陈焕镛创立了华南最有价值的专业图书馆。据1937年统计,馆藏中、西文图书达4000余部,中、西文定期杂志50种以上。许多珍贵的西方植物学文献均有收藏,如1753年出版的林奈的《植物种志》,以及欧美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期刊和中国古农书、方志、本草等重要文献。这些植物分类学的经典著作为后人开展植物学研究、编写植物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陈焕镛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对农林植物研究也倾力支持、慷慨解囊。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建立之初,由于经费不足,他除尽力向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争取每年1000元大洋的补助费外,将基金会付给他的每年4000毫洋(广东、广西等地曾通行的货币)的薪金全部捐献给研究所作为设备费。
      同时,陈焕镛也为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奠定了基础。1958年春,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观程曾随陈焕镛到苏联考察和工作3个月,陈焕镛为那里的标本馆鉴定了一批尚未定名的樟科、壳斗科、苦苣苔科、山茱萸科植物标本。
      “外国学者对他渊博的植物学知识钦佩之至。”黄观程在接受采访时说。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为了让中国植物学后继有人,陈焕镛不断帮助新人在学科上有所成就。吴德邻至今难忘,当年在研究所作为“小字辈”的自己如何在陈焕镛的帮助下,完成了对兰花蕉科新科与新种的认定。
      1962年,吴德邻在编写《海南植物志》姜科时,发现了两张从来没有见过的标本:一张采自广东信宜,一张采自海南保亭。后经仔细研究,确定它们为中国的新分布科——兰花蕉科,并且是两个新种,分别为兰花蕉和海南兰花蕉,其中兰花蕉现已被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物种。
      当吴德邻拿着标本向陈焕镛汇报时,陈焕镛还邀请北京植物所教授汪发缵帮其鉴定。确认无误后,吴德邻十分兴奋,准备立即发表相关论文。但陈焕镛却拦住了他:“兰花蕉科全世界只有一属数种,你既然已确定广东标本为新种,说明你对全世界的种类已有所了解,不如写一篇专著性论文,顺便讨论一下科的位置。”
      为了帮助吴德邻拿到国外的标本进行比较,陈焕镛当即写信给身在印尼的华侨孙洪范,请他代为采集该科的标本。
      “后来,陈所长又帮忙写信要了些外汇,寄给孙洪范,作为采集经费。我在不久后就收到了兰花蕉属的外国标本,这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吴德邻回忆道。
      在1963年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30周年大会上,陈焕镛推举吴德邻在会上作了题为《兰花蕉科植物之研究》的报告。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有重要意义,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后来陈焕镛还亲自帮他修改英文摘要,并于1964年的《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
      更让吴德邻印象深刻的是,陈焕镛利用自己拉丁语的优势,在华南植物所开设拉丁语课的教学工作。“那个时候拉丁文是做植物分类学必修的语种,但国内会的人并不多。”吴德邻表示。陈焕镛还亲手制作了拉丁语卡片,帮助大家记忆。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胡启明曾在回忆陈焕镛时谈到,当年,像陈封怀、蒋英等第二代植物学家都是在陈焕镛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听导师陈封怀先生讲过,他们师生打成一片,一有空陈老就找他谈话,并经常请客。陈封怀先生自己成为植物学专家后,对导师始终非常尊敬。”
      “良师”“益友”是许多人对陈焕镛的评价,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学风,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求真精神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思想,永远值得后辈学习。
      ▲1919年秋,陈焕镛只身前往海南岛,成为到此采集植物标本的第一人。
      ▲陈焕镛(中)在列宁格勒植物园。
      ▲1958年,陈焕镛(左二)与苏联科学家交流。
      ▲华南植物园的陈焕镛铜像
      人物生平 
      ●1890年7月12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
      ●1909年,赴美国读书。
      ●1913年,考入哈佛大学森林系。
      ●1915年,进入哈佛大学树木系。
      ●19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树木系,获得林学硕士学位,并以毕业论文优异获奖学金。同年,接受哈佛大学的委派,赴海南岛五指山采集标本,成为登上祖国南部岛屿采集标本的第一位植物学家。
      ●1920年,担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
      ●1921年,转至国立东南大学任教授(至1927年)。
      ●1922年夏,与钱崇澍、秦仁昌三人组织了湖北西部植物调查队,由宜昌出发,经兴山、神农架东侧至巴东,采得近千号标本,这是中国植物学家自己组织的第一次略具规模的调查队。
      ●1924年,赴美国鉴定标本1年。
      ●1928年,在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并在中山大学内建立起中国南方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标本馆。
      ●1933年,与钱崇澍、胡先骕等共同倡议创立中国植物学会,同年被选为学术评议员兼《中国植物学杂志》编辑。
      ●1935年,赴梧州创建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并任所长,兼任广西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
      ●195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广西分所所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着手为华南植物研究所兴建华南植物园及鼎湖山树木园。
      ●1959年,被聘任为《中国植物志》副主编,移居北京,主持这部中国植物分类学巨著的编纂工作。
      ●1971年1月18日,在广州逝世。
      记者手记 
      “不忘初心”是时下听到最有担当的一句话。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陈焕镛一直全身心地诠释着这四个字。
      陈焕镛为儿子取名“国仆”。陈国仆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国仆二字,取精忠报国之意。”而陈焕镛自己也一直在践行这句话。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学校的标本和图书资料,陈焕镛先是把它们运到香港亲戚家中,后来又抱定“只有物亡我亦随物亡,物存未敢先求去”的决心,冲破重重阻碍,把标本和资料从日军的魔爪下取出并转运回国。
      接受采访的吴德邻老先生已是86岁高龄,但他一直强调,自己在进入华南植物园时,与已经是所长的陈焕镛院士相比是“小”字辈,而曾经与他一起工作、战斗过的同事,有的年老体弱,有的则已经故去。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节点,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前曾经满目疮痍的历史,眼前仿佛又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他们为新中国每一门学科夯实基础不遗余力;他们从未计较个人得失,心中却装满了祖国的利益。
      作为后辈,我们除了继承他们的衣钵、继续发展学科体系,让那些历尽艰难建立起来的学科发展壮大,还要通过老一辈科学家的一次次讲述,牢记这段历史。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关于口述史的采访中,有位老师谈到,亲身走过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那些鲜活的经历不应该被遗忘,所以整理、记录口述史显得尤为重要。老人们口中所述的不仅是不应被遗忘的历史,更有那些值得被铭记的人物。
      时间的车轮从未停止,它留下的车辙或深或浅,有些人被不断提起,有些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让那些像陈焕镛一样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不断被提及、被颂扬,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成为时刻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的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中国科学报》 (2019-11-05 第4版 人物)
       
    2020-03-17
    查看详情
  • 【中新社-中新网】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华南植物园庆贺建园90周年
    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主席约翰蒂莫西·恩特威斯尔、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主席斯蒂芬·布莱克摩尔、中国植物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进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共贺华南植物园90周年诞辰。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特别是其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时间: 2019-12-06  来源: 《中新社—中新网》 广东  作者: 王坚 周飞
      会议现场。陈骥旻摄。
       中新网 广东新闻 12月4日电 (王坚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4日在广州举行。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主席约翰 蒂莫西·恩特威斯尔、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主席斯蒂芬·布莱克摩尔、中国植物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进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共贺华南植物园90周年诞辰。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承担科研任务的经费从2009年的6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18年的2亿多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53个。今后华南植物园将立足符合中国国情的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梳理、凝练和强化发展目标,继续向着国际知名植物园的目标迈进,用更多成果,引领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BGCI主席斯蒂芬·布莱克摩尔表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如华南植物园这样科研实力雄厚的机构发挥带头作用,双方将继续开展合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特别是其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2019-12-11
    查看详情
  • 【广州交通电台】华南植物园成立90周年 历经时代芳华
    视频链接: https : / / m . weibo . cn/status / 4447009660403873 ? wm = 3333 _ 2001 & from = timeline&sourcetype = weixin。
      时间: 2019-12-07  来源: 《广州交通电台》  作者: 杨嘉良  
       视频链接:https://m.weibo.cn/status/4447009660403873?wm=3333_2001&from=timeline&sourcetype=weixin
      
    2019-12-11
    查看详情
  • 【广州电视台】华南植物园成立90周年 历经时代芳华
    #新闻联播#近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行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国际研讨会。广州电视记者杨嘉良报道。
      时间: 2019-12-06  来源: 《广州电视台》 新闻联播  作者: 杨嘉良 
       #新闻联播#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举行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国际研讨会。经过90年的发展,华南植物园已经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广州电视记者杨嘉良报道。
             
       视频链接:https://m.weibo.cn/status/4447009660403873?wm=3333_2001&from=timeline&sourcetype=weixin
      
    2019-12-10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迎来建园90周年
    12月4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傅廷栋,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主席Entwisle Timothy John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主席Blackmore Stephen等领导嘉宾。未来,华南植物园将立足华南,紧跟时代的脉络,瞄准科技前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开拓,继续向着国际知名植物园的目标迈进,用更多璀璨的成果,引领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时间: 2019-12-06  来源: 《广东科技报》 16版 高校院所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各界人士共庆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通讯员供图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傅廷栋,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主席Entwisle Timothy John、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主席Blackmore Stephen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植物园系统、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代表,华南植物园的干部职工、历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等共300多人齐聚一堂,共庆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
      会上,IABG主席Entwisle Timothy John,BGCI主席Blackmore Stephen,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谢昌龙,中国植物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进,洪德元院士、陈勇院士等先后致辞,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作了《薪火相传 再赋新篇》的讲话,从华南植物园的单位沿革、历史回顾、近年发展、未来展望4个方面,介绍了华南植物园9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十四五”规划的设想。
      据了解,从1929到2019,一代代华南植物园人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践行中国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弘扬颇具鲜明特色的“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的创新文化,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谱写了华南植物园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发展的壮丽篇章。
      自1954年隶属中国科学院以来,华南植物园编撰出版了《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主要编写单位)、《广州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广东植被》《中国景观植物》等专著433部(卷、册);发表SCI收录论文3420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305次,研究成果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荣获“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申请专利483件,授权260件;1988年以来获品种权/审定/国际登录的新品种143个,软件著作权2件。
      近10年以来,华南植物园承担科研任务的经费从2009年的6000多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亿多元,科研合同经费增长率为210%,科研到位经费增长率超过300%。2009—2018年,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9个,通过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仪器设备购置类专项重点建设实验条件平台22个;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53个,较前一个10年增长71%;授权专利225项;获得植物新品种121个,实现国家林业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零的突破”。
      华南植物园由植物迁地保护及对外开放园区、科学研究园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3大区组成。其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中科院目前唯一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2018年以来,华南植物园实现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部分进入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和药物创新研究院的“率先行动”计划总目标,跻身中国科学院“四类机构”。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同时还是风景优美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任海表示,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是华南植物园的奋斗目标,华南植物园人将为此不懈努力。未来,华南植物园将立足华南,紧跟时代的脉络,瞄准科技前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开拓,继续向着国际知名植物园的目标迈进,用更多璀璨的成果,引领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019-12-10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羊城派】华南植物园,今天90岁了!
    自1929年创办至今,华南植物园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未来的五年,华南植物园总体目标为在整体水平达国际同行、国内领跑,在关键领域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增加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存数量,加强基于活植物收集科学研究,加强科普宣传。据介绍,在上世纪50-60年代,华南植物园致力于中国华南地区植物研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 ,发现活化石银杉并命名,并于1959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站。实习生陈倩通讯员周飞。
      时间: 2019-12-04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李钢 陈倩 周飞
       自1929年创办至今,华南植物园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12月4日,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举行。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未来的五年,华南植物园总体目标为在整体水平达国际同行、国内领跑,在关键领域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增加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存数量,加强基于活植物收集科学研究,加强科普宣传,继续保持华南植物园在世界一流植物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立足华南,致力于国家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的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植物学、生态学、植物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发展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并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
       
      据介绍,在上世纪50-60年代,华南植物园致力于中国华南地区植物研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发现活化石银杉并命名,并于1959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站。
      上世纪70年代,协作完成水稻“三系”配套,培育出我国第一批具有生产价值的杂交水稻并成为1981年国家发明特等级奖的主要单位之一;运用离体筛选技术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获得世界首例抗胡麻叶斑病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为解决我国杂交水稻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化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90年来,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同时还是风景优美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尤其是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中科院目前唯一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华南植物园的历史 
      1929年12月4日,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先生,在广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该所次年更名为农林植物研究所。
      1954年该所改属中国科学院,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建立下属的华南植物园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学领域的“两所三园”之一。
       
      2018年以来,华南植物园实现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部分进入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和药物创新研究院的“率先行动”计划总目标,跻身中国科学院“四类机构”。
      文、图/羊城派记者 李钢
      实习生 陈倩 通讯员 周飞
      
    2019-12-10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九秩华南植物园 带着风光再出发
    自1929年创办至今,华南植物园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4日,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华南植物园举行。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未来五年,华南植物园目标是成为整体水平国内领跑者,并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据介绍,在上世纪50 — 60年代,华南植物园致力于中国华南地区植物研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 ,发现活化石银杉并命名,并于1959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站。90年来,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同时还是风景优美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时间: 2019-12-05  来源: 《羊城晚报》 A9 今日.广州  作者: 李钢 陈倩 周飞
      华南植物园温室全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实习生 陈倩 通讯员 周飞
      自1929年创办至今,华南植物园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4日,华南植物园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华南植物园举行。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未来五年,华南植物园目标是成为整体水平国内领跑者,并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在关键领域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增加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存数量,加强基于活植物收集科学研究,加强科普宣传。
      据介绍,在上世纪50—60年代,华南植物园致力于中国华南地区植物研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发现活化石银杉并命名,并于1959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站;上世纪70年代,协作完成水稻“三系”配套,培育出我国第一批具有生产价值的杂交水稻,并成为1981年国家发明特等级奖的主要单位之一;运用离体筛选技术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获得世界首例抗胡麻叶斑病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为解决我国杂交水稻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化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90年来,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同时还是风景优美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2019-12-10
    查看详情
  • 【新华社-国际网】Xinhua Headlines: Chinese wisdom taking root in Amazon rainforest
    时间: 2019-12-04来源: 《新华网—国际网》作者: Yao Yuan , Ren Yaoting , Wang Pan , Jing Huaiqiao , Meng Yifei , Lu Hao。As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 a leading institute for plant 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 marked its 90th anniversary on Wednesday , many praised its work with the Amazon in recent years .Aerial photo taken on Dec . 3 , 2019 shows a view of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in Guangzhou , south China ' s Guangdong Province . ( Xinhua/Deng Hua ).Video editor : Ma Ruxuan ).
      时间: 2019-12-04  来源: 《新华网—国际网》  作者: Yao Yuan,Ren Yaoting,Wang Pan,Jing Huaiqiao,Meng Yifei,Lu Hao 
      Little known is the fact that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participated in joint research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in the Amazon since 2008, contributing their wisdom to the world's largest tropical rainforest. 
      GUANGZHOU, Dec. 4 (Xinhua) -- For many ordinary Chinese, the Amazon rainforest represents the most pristine and perilous side of nature, conjuring the images of exotic pythons and piranhas. But for Chinese scientists, it is a new frontier of foreign cooperation.
      As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a leading institute for plant 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marked its 90th anniversary on Wednesday, many praised its work with the Amaz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stitute, which has been training scientists in Amazon countries since 2008, has shed light on China's evolution from a latecomer in botany research to a key contributor to biodiversity study in the Amazon Jungle.
       
      Aerial photo taken on Dec. 3, 2019 shows a view of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Xinhua/Deng Hua) 
      BEARING FRUITS
      The rainforest in South America's Amazon basin is home to about one-tenth of the world's plant species. For centuries, The 550-million-hectare jungle has been a hotspot of global botany research.
      In 2006, Peru proposed to work with China on biodiversity.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 of Guangdong, was selected as the Chinese partner.
      "South China boasts a climate that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the Amazon, so we were indeed the right institute to take up the challenge," recalled Ren Hai, director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It i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Chinese botanists cast their vision abroad, Ren said, as China, a latecomer in this field, had mainly focused on its own plant resources prior to the 21st century.
      Two years later, the cooperation was officially launched in China with a three-week training course for Peruvian researchers, followed by joint field research in the Amazon Jungle.
       
      Photo taken on Dec. 3, 2019 shows a view of the rainforest plants at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Xinhua/Deng Hua) 
      Since then, the garden has signed cooperation agreements to train biodiversity professionals for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South American countries like Colombia, Ecuador and Bolivia.
      Yu Yan, deputy director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foreign affairs department of the garden, said their training courses have been attended by over 100 young researchers from Amazon, African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 the past decade.
      In 2015, building on the findings of several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a laboratory was established in Peru, co-founded by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Peruvi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plants of high economic and agricultural value.
      Marinoli Rivas,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 first studied at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six years ago. She had been expectant of the study after having read many botanical papers author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Marinoli Rivas,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 does research in a laboratory at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Dec. 3, 2019. (Xinhua/Deng Hua) 
      "Peru has its shares of the Amazon rainforest and the Andes, both rich in fauna and flora, so there is really a lot of work to do in my country," the professor said. "I believe the joint lab is bearing fruits and providing much support to Peruvian researchers."
      HIGHER EXPECTATIONS
      Chinese cooperation on Amazon's biodiversity research is thriving a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laces higher expectations on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said Ge Xuejun, a professor with the joint lab.
      China is among the first signatories of the document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lso called the Biodiversity Treaty, created in 1992 to promote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use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genetic resource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s experience in implementing long-term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with limited funds may be conducive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Ge said.
       
      Ge Xuejun, a professor with the joint lab co-founded by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Peruvi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 works in his office at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Dec. 3, 2019. (Xinhua/Deng Hua) 
      Botanists attending Wednesday's ceremony recognized China's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biodiversity research with it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 fast-growing legion of young researchers, as well as its cooperation model that stresses mutual benefit and reciprocity.
      Ren on Wednesday highlighted global cooperation in the garden's next 10-year plan, including with its counterparts in South America and other global plant conservation institutes.
      The institute will also hold training courses every two years to share Chinese experience with plant conservation scientists in Amazon countries and other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eporting by Yao Yuan, Ren Yaoting, Wang Pan, Jing Huaiqiao, Meng Yifei, Lu Hao)
      (Video Reporters: Wang Pan, Wang Ruiping, Jing Huaiqiao, Meng Yifei; Video editor: Ma Ruxuan)
      
    2019-12-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