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有效修复红树林,土壤层“策划者”说了算!
    ,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但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他们首先使用先进技术解析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通过阐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和本土树种秋茄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时间: 2024-01-0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年均二氧化碳净吸收速率是内陆森林的15倍以上,而且红树林湿地内独特的潮汐环境导致其土壤内部的碳分解速率非常缓慢,使得其成为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树林一直受到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但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通过在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野外试验回答了这一科学问题。他们首先使用先进技术解析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通过阐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和本土树种秋茄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红树林 其研究结果发现,无瓣海桑和秋茄采用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秋茄的土壤有机碳库更大且植物源碳对其的贡献更高,其微生物群落(“K-策略者”占优)将同化碳分配给淀粉及蔗糖合成途径;相反,无瓣海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以“r-策略者”主导,将同化碳主要分配至蛋白质及核苷酸合成途径。据介绍,这些不同的生物化学循环途径可归因为两个树种的叶片碳特征。与秋茄叶片相比,无瓣海桑的叶片分子量、碳氮比及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另外,研究还发现无瓣海桑的种植年龄不影响土壤对植物源碳的总体降解能力,但是显著影响木质素的厌氧降解过程。相关科研人员表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新鲜叶片凋落后迅速被微生物降解,释放出大量有利于“r-策略者”增殖的营养丰富的有机物(碳氮比较低),“r-策略者”消耗同化的碳以支持自身的快速增殖,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比之下,叶片富含木质素的秋茄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以“K-策略者”占优,它们生长较为缓慢且主要将同化的碳储存于细胞中,最终促进植物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生态学专业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1/03/SF113274752fa207fc0e6c4e2c81f832.html?channel=weixin&vTime=28429365
    2024-01-20
    查看详情
  • 【人民网】粤看粤美 | 花城冬日 杉林成诗
    近日,广州的落羽杉迎来最佳观赏期。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湿地公园、麓湖公园等地,整齐秀丽的落羽杉已完成从翠绿到浅黄再到橘红的“换装” 。游客在冬日的暖阳下走进落羽杉林拍照打卡、露营游乐。据了解,落羽杉之所以“变色” ,是由叶片中的色素所决定。报道链接: http : / / gd . people . com . cn/n2 / 2024/0108 / c123932-40706820 . html。时间: 2024-01-11 来源: 《人民网》广东频道 作者: 宁玉瑛 朴馨语 王雅蝶华南植物园。落羽杉美如画,游人乐享时光。人民网 王雅蝶摄 近日,广州的落羽杉迎来最佳观赏期。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湿地公园、麓湖公园等地,整齐秀丽的落羽杉已完成从翠绿到浅黄再到橘红的“换装”。游客在冬日的暖阳下走进落羽杉林拍照打卡、露营游乐。 据了解,落羽杉之所以“变色”,是由叶片中的色素所决定。叶色变红是由于叶片中大量合成花色素苷(黄酮类色素中的一种),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受温度、光、营养供给、生长调控、代谢物以及组织的特殊发育阶段等因子诱导,温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报道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24/0108/c123932-40706820.html
    2024-01-1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研究发现长期增温促进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利用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发现了长期增温促进了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储存了陆地三分之二的植被碳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地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方向和强度。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站博士后刘旭军表示,该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的理解,为地球系统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见解,同时为气候缓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时间: 2024-01-0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利用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发现了长期增温促进了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增温对南亚热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影响。受访者供图 未来气候变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反馈是目前人类十分关心的问题。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储存了陆地三分之二的植被碳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地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然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碳动态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方向和强度仍然未知,是地球系统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该研究利用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增温2.1 下,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短期增温下(1-2年)降低3.8%,但在长期增温下增加13.4%。生态系统碳储量随增温持续时间的相反变化主要是由于植物和土壤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异步响应与适应引起的。短期增温同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呼吸,但由于更高的土壤呼吸碳排放,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降低。长期增温下,由于养分供给的缓解和植物的生理适应,植物仍能维持高的碳封存能力;同时由于土壤微生物的热适应和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时土壤碳损失减弱以及植物碳输入的增加使土壤有机碳库保持稳定,因而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森林,特别是那些相对年轻的森林,能够在未来适度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仍能具有高的碳汇功能。由于植物和土壤碳过程对增温的响应与适应存在异步性,以往仅对土壤或植物增温的研究结果可能会造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预测的偏差估计。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站博士后刘旭军表示,该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的理解,为地球系统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见解,同时为气候缓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7072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80.shtm
    2024-01-11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
    初冬已至,岭南大地依旧生机勃勃、绿意葱葱。在广州,来到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的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市民游客欣赏着千姿百态、亭亭如盖的三角梅,聆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在肇庆,来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层峦叠嶂、湖山鼎峙的秀美环境中,了解这里的自然资源、保护区重要职能与历史脉络,认识人文、科学的鼎湖山。在深圳,来到深圳野生动物园,看大象戏水、鸟儿展翅,同学们在讲解下洞悉动物习性,绘制专属环保袋,做环保理念的小小践行者…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大小朋友走进菌类世界,探索自然之美。时间: 2023-12-21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陈亮 樊雨晴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王莲叶载萌娃”活动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水稻基地,大小朋友进行水稻实地观察和收割体验 初冬已至,岭南大地依旧生机勃勃、绿意葱葱。在广州,来到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的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市民游客欣赏着千姿百态、亭亭如盖的三角梅,聆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在肇庆,来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层峦叠嶂、湖山鼎峙的秀美环境中,了解这里的自然资源、保护区重要职能与历史脉络,认识人文、科学的鼎湖山;在深圳,来到深圳野生动物园,看大象戏水、鸟儿展翅,同学们在讲解下洞悉动物习性,绘制专属环保袋,做环保理念的小小践行者…… 绿美广东,环保先行。近年来,各地的环境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共同守护自然,为环境保护书写“广东答卷”。 建强环境教育特色阵地体系让绿色风景线遍布南粤大地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排头兵,近年来,广东以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契机,以激发生态环境保护内生动力、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为导向,构建环境教育阵地体系、活动体系,为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贡献力量。1998年,广东率先开展并持续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开门建基地”的理念,将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单位和地方广泛纳入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范畴。2020年,省生态环境厅投入2740万元,支持6个地市建设生态文明体验馆,并投入800多万元支持27个环境教育基地改造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已命名22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其中,展示场馆类环境教育基地29个,生态保护类环境教育基地84个,污染治理类环境教育基地75个,绿色创建类环境教育基地32个,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2023年全省新申报环境教育基地达43家。一道道绿色风景线,遍布南粤大地。环境教育基地是展示美丽广东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同样也是提高公民生态环境素养、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的创新平台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载体。2022年,广东首次启动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设,并将其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彰显特色、发挥优势。目前,全省现有22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03个国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每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让公众在“好看又好玩”的过程中将绿色理念植入心中。为解决环境教育阵地单一、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广东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精品特色,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为载体,形成了覆盖全省各市、遍布城市农村、涵盖主要领域的广东特色环境教育阵地体系。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质量近年来显著提升。东莞东实循环经济股份有限公司、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等,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2022年、2023年“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基于已有成绩,受国家委托牵头起草编制国家城市生活垃圾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修订版),贡献广东智慧。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单位同样是环境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治污设施向公众开放,为破解“邻避效应”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全省103家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共组织开展线下线上活动约2000次、参观者近500万人次。为进一步管理好环境教育基地,广东探索分类管理的新模式。依据基地资源禀赋、教育方式、参观对象等差异,将环境教育基地分成四类:展示场馆类、生态保护类、环境治理类与绿色创建类。此外,还将环境监测、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四类环境保护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环境教育基地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科学指导与因地制宜的策略。各环境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凸显自身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公众喜爱的户外体验、户外观察课程。例如,让公众走进水源保护区,了解水环境保护法;踏入农田保护区,为其解读土壤污染防治法;广州华南植物园、韶关丹霞山自然保护区、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惠州海龟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教育基地掀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法规的宣传热潮。同时,全省上下联动,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统筹推进“绿色有约”活动,先后开展近百场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公益活动,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接地气、受欢迎的“金字招牌”。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体现了“开门建基地”“市场促开放”的理念。广东把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环境教育与单位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把环境教育内容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环境教育阵地建设转型,探索了一条联动发展之路。近年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以奖促建+改造提升+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将环境普法纳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内容,通过“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环境教育,取得环境普法好效果,打造环境普法新窗口,用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获评“全国绿化第一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在众多环境教育基地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创新环保理念,建立起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三位一体的综合保育体系。该园长期从事我国热带亚热带岛屿和海岸带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与编目,为热带海岛植被构建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2007年起,华南植物鉴定中心为广东及周边地区执法机构提供专业植物鉴定。近5年,鉴定超过500起,对1000多株活体珍稀植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为打击偷盗和走私珍稀植物执法提供专业支撑。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负责管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在1956年创建的,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以及华南植物园多年来高水平的科研积累,为鼎湖山开展自然教育奠定了基础,也因此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鼎湖山自然教育模式。目前,鼎湖山保护区拥有开展科普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2021年,鼎湖山保护区完成自然教育中心的升级改造以“看见鼎湖山”为主题,让公众“看见”科学的、世界的鼎湖山。馆内还放置了动物体重秤、蜻蜓之眼、黄花大苞姜3D模型等互动科教设施。同时完成自然体验径和自然探索径的建设,自然体验径以“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为主题,以鼎湖山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自然探索径主题为“森林与人类”,通过引导人们对沿途森林进行深入探索,最后提出“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的主旨思想。“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期待通过自然教育的引导,公众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能量、美与和谐,可以滋养身心,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据悉,深圳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作为全国首个自然学校,以“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为宗旨,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面向社会招募和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并进行系列讲师培训。同时,通过公益的自然教育课程、专题导览等公益活动,向市民游客传递湿地保护等理念,搭建社会各界践行生态环保行动的开放性公益平台。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简称鹤山站)建于1984年,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台站,2006年由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鹤山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198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不足20%,广东由此启动“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行动,仅用了八年时间实现绿化达标,完成退化丘陵荒坡植被恢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第一省的称号。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大小朋友走进菌类世界,探索自然之美
    2023-12-26
    查看详情
  • 叶片碳调控滨海“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揭示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他们结合FT-ICR-MS和宏基因组技术解析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本土树种秋茄Kandelia obovata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表示,该研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gcb . 17007。时间: 2023-11-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揭示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卢哲表示,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通过在广东省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试验回答了这一科学问题。他们结合FT-ICR-MS和宏基因组技术解析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本土树种秋茄Kandelia obovata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该研究结果发现,无瓣海桑S. apetala和秋茄K. obovata采用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秋茄K. obovata的土壤有机碳库更大且植物源碳对其的贡献更高,其微生物群落(K-策略者占优)将同化碳分配给淀粉及蔗糖合成途径;相反,无瓣海桑S. apetala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以r-策略者主导,将同化碳主要分配至蛋白质及核苷酸合成途径。该研究还发现无瓣海桑的种植年龄不影响土壤对植物源碳的总体降解能力,但是显著影响木质素的厌氧降解过程。此外,该研究发现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新鲜叶片凋落后迅速被微生物降解,释放出大量有利于r-策略者增殖的营养丰富的有机物,r-策略者消耗同化的碳以支持自身的快速增殖,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比之下,叶片富含木质素的秋茄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以K-策略者占优,它们生长较为缓慢且主要将同化的碳储存于细胞中,最终促进植物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表示,该研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7007
    2023-12-26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植物的生存智慧》获评“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
    ,近日经形式审查、通讯评审、会议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公布了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名单,共39部科普作品入选。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黄瑞兰、邹丽娟、杜志坚主编的《植物的生存智慧》 ,经广东省林业局推荐,在此次评选中获评“ 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 。该书出版后曾获2021年广州地区优秀科普作品奖及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时间: 2023-12-1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近日经形式审查、通讯评审、会议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公布了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名单,共39部科普作品入选。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黄瑞兰、邹丽娟、杜志坚主编的《植物的生存智慧》,经广东省林业局推荐,在此次评选中获评“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 据介绍,《植物的生存智慧》是一本集故事性、科普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植物科普读物。全书共8章节,通过70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讲述植物的根茎、叶片、花朵、果实为生存而演化出的各种奇妙技能,以及它们与昆虫之间的爱恨情仇。该书不仅配以写实的照片,还邀请知名插画师周小兜手绘60多幅灵动唯美的水彩插画,使书籍更具可读性和艺术性。 记者了解到,《植物的生存智慧》的编纂获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简体中文版于2020年9月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繁体中文版于2022年12月由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后曾获2021年广州地区优秀科普作品奖及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
    2023-12-2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叶片碳调控滨海“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揭示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他们结合FT-ICR-MS和宏基因组技术解析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本土树种秋茄Kandelia obovata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表示,该研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gcb . 17007。 时间: 2023-11-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揭示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卢哲表示,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通过在广东省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试验回答了这一科学问题。他们结合FT-ICR-MS和宏基因组技术解析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本土树种秋茄Kandelia obovata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 该研究结果发现,无瓣海桑S. apetala和秋茄K. obovata采用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秋茄K. obovata的土壤有机碳库更大且植物源碳对其的贡献更高,其微生物群落(K-策略者占优)将同化碳分配给淀粉及蔗糖合成途径;相反,无瓣海桑S. apetala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以r-策略者主导,将同化碳主要分配至蛋白质及核苷酸合成途径。该研究还发现无瓣海桑的种植年龄不影响土壤对植物源碳的总体降解能力,但是显著影响木质素的厌氧降解过程。 此外,该研究发现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新鲜叶片凋落后迅速被微生物降解,释放出大量有利于r-策略者增殖的营养丰富的有机物,r-策略者消耗同化的碳以支持自身的快速增殖,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比之下,叶片富含木质素的秋茄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以K-策略者占优,它们生长较为缓慢且主要将同化的碳储存于细胞中,最终促进植物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表示,该研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7007
    2023-12-20
    查看详情
  • 【光明日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启动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华南植物园启动。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科研“国家队”携科技成果亮相。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广州设置专场活动。广州专场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属在穗单位为协办单位,部分院外单位为支持单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以“石头可以吃吗” “控制噪声的声学材料” “冰火共舞,领跑时代”为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们讲述了奇妙、精彩的科学故事。时间: 2023-11-04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雷爱侠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华南植物园启动。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科研“国家队”携科技成果亮相。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广州设置专场活动。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今年在广州和武汉分别设置了专场。广州专场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属在穗单位为协办单位,部分院外单位为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张世专表示,中国科学院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包括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大量高水平科研设施和成果,为数众多的野外台站、科普基地等。依托这些资源,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弘扬科学家精神,普惠千万公众。广州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机关派出机构,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支持系统单位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魏平表示,数代“华植人”秉承“根植华南、家国天下”的理念和情怀,潜心于科学研究、专注于植物保育,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珍稀植物资源。同时,华南植物园也一直致力于科学普及和自然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在科普人才队伍培养、科普活动开展及自然教育课程研发等方面坚持探索、不断创新、成效显著。此次活动将科学节与科普论坛融合举办,是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个同等重要”论述的重要创新举措,是科研与科普的完美结合。 在启动仪式上,举办了“科学助力绿美广东行动 百种珍稀植物赠送仪式”“《科普进校园 湾区百校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仪式”“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及“华南植物园老照片征集主题活动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自身的科研资源优势,将收集的百余种珍稀植物无偿赠送给广州市、韶关市和肇庆市,用实际行动助力绿美广东建设。 广州专场活动以“嗨,科学!”为主题,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开辟多场景、多板块内容,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科学与中国”院士说、“科学教育沙龙”“科学健康荟”九大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嗨剧场”主舞台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科学家们将科学知识与舞台剧、演讲、实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以“石头可以吃吗 ”“控制噪声的声学材料 ”“冰火共舞,领跑时代”为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们讲述了奇妙、精彩的科学故事。 此外,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本届科学节同期融合举办,论坛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为一体,旨在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报道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85bbd90d136c43cca9ab340517d3521f
    2023-11-06
    查看详情
  • 【央视新闻】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举办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广州专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启动。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科研“国家队”携科技成果亮相。其中, “嗨剧场”主舞台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科学家们将科学知识与舞台剧、演讲、实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报道链接: https : / / content-static . cctvnews . cctv . com/snow-book/index . html ? & item_id = 18402098358851148474 & toc_style_id = feeds_default&track_id = A76E481C-3B46-45 E4 - 923B-AC5C00C31289 _ 720841474276 & share_to = wechat。时间: 2023-11-05 来源: 《央视新闻》 作者: 朱子荣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启动。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科研“国家队”携科技成果亮相。 据介绍,广州专场活动以“嗨,科学!”为主题,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开辟多场景、多板块内容,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科学与中国”院士说、“科学教育沙龙”“科学健康荟”等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其中,“嗨剧场”主舞台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科学家们将科学知识与舞台剧、演讲、实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创新展”板块以展项体验为主,展示深海深空技术、科技支撑“双碳”战略、地球环境与资源等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现场科技成果互动、科技新产品应用体验以及科学知识问答,公众可以感受和了解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变化。 此外,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本届科学节同期融合举办,论坛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为一体,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报道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8402098358851148474&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A76E481C-3B46-45E4-923B-AC5C00C31289_720841474276&share_to=wechat
    2023-11-06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就在本周末!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携“国字号”科技成果广州亮相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将于11月4日至5日在华南植物园举行。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深海勇士”号、 “奋斗者”号等深海探索系列模型,墨子号、太极一号等深空卫星系列模型以及“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模型都将在本次广州专场活动中首次亮相。“科学健康荟”板块,将举行“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 —青年科学家亲子健步走” ,邀请广州分院系统青年科学家进行亲子健步走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科学新风貌。时间: 2023-10-3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方晴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将于11月4日至5日在华南植物园举行。近30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40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深海探索系列模型,墨子号、太极一号等深空卫星系列模型以及“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模型都将在本次广州专场活动中首次亮相。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今年在广州和武汉分别设置了专场。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广州设置专场活动。 广州专场活动以“嗨,科学!”为主题,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开辟多场景、多板块内容,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科学与中国”院士说“科学教育沙龙”“科学健康荟”九大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其中,“嗨剧场”板块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包括才艺节目表演、心理健康科普剧、青年科学家科普报告等多个节目,科学家们将科学知识与舞台剧、演讲、实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创新展”板块以展项体验为主,展示深海深空技术、先进技术、科技支撑“双碳”战略、地球环境与资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中国科学院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现场科技成果展项互动、科技新产品应用体验以及科学知识问答,让公众深切感受和了解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变化。 “创工坊”板块主打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近30个单位在现场设置展位,开展多种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植物手作体验、植物科学画体验、火山爆发、化学红绿灯、小小科考队、口红DIY实验、3D打印、显微镜观察与使用等趣味科普实验,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科学实践,感受科学的乐趣和奥妙。 “零距离”板块,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以及青年科学家等开展科普讲座及科普课程,讲述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公众可与院士专家零距离互动。“在希望的田野上”“传粉者是谁”等科普课程,将带领家长和孩子们走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促进公众对科研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感。 “科学之美”板块以图片展览为主,通过现场科学图片展、植物科学画展、视频展等,营造科学节日的浓郁氛围,展示科学的多样色彩,让公众置身其中充分感受科学之美。 “科学与中国”之夜板块,通过夜游华南植物园,观察植物或夜间活动的昆虫,探寻夜幕下的科学奥秘,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增进亲子感情,进一步巩固“大手牵小手、从玩中学”的理念,提升公众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 “科学与中国”院士说板块,以院士风采展示为主,通过现场循环播放科普报告视频、展项等方式,展示院士思想、观点,传递院士声音,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教育沙龙”板块,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家、教育专家、科普专家及产业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科学教育平台及资源的整合协同、科普产业化等展开讨论,共同推动大湾区科学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与事业发展。 “科学健康荟”板块,将举行“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青年科学家亲子健步走”,邀请广州分院系统青年科学家进行亲子健步走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科学新风貌。 此外,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将在本届科学节同期融合举办,论坛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为一体,旨在切实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除线下活动外,科学节广州专场还将联合主流媒体开展直播,让更多社会公众可以“云上”过节。主要活动预告和参观攻略,将在“华南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据了解,科学节活动旨在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与科学家面对面,向全社会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重大科技创新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描绘科技造福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10/31/SF110025299cbdb9aaeebc4cf886de3d.html
    2023-10-3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