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新华社】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
时间: 2024-04-22 来源: 《新华社》新华视点 作者: 孙敏记者22日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州发现一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Keys》上发表。这是2020年在云南瑞丽市弄岛镇拍摄的“秉滔大花藤”。(曾思金 摄)2020年,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开展植物调查期间,采集到一种花大且艳丽的夹竹桃科植物。该种长有大的肾形叶片和大而呈钟形的花冠,具有原大花藤属(现已并入鹅绒藤属)的典型特征。“秉滔大花藤”因其宽卵形的花冠裂片、花冠内表面紫红色等特征,与原大花藤属的其他物种相区别。经过几年来的形态对比鉴定和分子验证研究,科研人员确定该植物为鹅绒藤属一新种,并以著名植物学家李秉滔教授的名字作为拉丁名种加词词源,命名为“秉滔大花藤”。“秉滔大花藤”分布于海拔850米左右开阔的树林边缘,种群数量和植株个体均较稀少。(记者孙敏)
2024-05-13
查看详情
【植悟致远】肇庆德昭藤——跨越百年的邂逅
2024-05-06
查看详情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在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4-04-30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 陀艳 周飞 近期,华南植物园在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张奠湘研究员、涂铁要副研究员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展开合作,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代表性种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德昭藤属在紫荆亚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并描述了3个新种以及2个新组合,将德昭藤属的范围扩大到15种3亚种。该研究还通过幼苗生长实验揭示了二裂的叶片形态是德昭藤属的祖先性状,全缘或微凹的叶片为衍生性状。 该研究基于形态学和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证据对德昭藤属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与属种界定,为德昭藤属的分类和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近期已近期在线发表在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Taxon(《分类单元》)上。 据悉,豆科(Leguminosae)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数量仅次于菊科和兰科的第三大科,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位于豆科较基部的位置,目前包含14属约335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其中就包括了从广义羊蹄甲属中拆分出来新近成立的德昭藤属(Cheniella R.Clark & Mackinder)。该属的属名是为了纪念华南植物园陈德昭先生在豆科分类学研究中的贡献。德昭藤属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中南半岛、南亚和马来西亚,分布中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
2024-05-06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大豆对光有多“敏感”?研究有新发现
时间: 2024-04-1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揭示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的新机制,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然而,控制大豆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及其光周期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侯兴亮课题组研究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到一个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日照条件下,该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高表达,其蛋白与蔗糖转运蛋白相互作用,负向调节蔗糖从种皮向胚的输入,从而调节种子发育。然而,短日照光周期条件下,该基因的转录水平非常低,不参与种子发育调控。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该基因的一种新自然等位基因(H4单倍型),该单倍型可以解耦其对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的多效性作用,即在种子发育调控中保持功能,但不影响大豆的茎生长习性。 据介绍,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同时,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光周期通过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大豆种子发育的重要功能,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分子植物》上。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若楠Dt1调控光周期依赖的大豆种子重量/大小的模型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4/15/SF118304241cf6557d57d240d9a109ee.html?channel=weixin
2024-04-2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新研究揭示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
时间: 2024-04-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依托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模拟酸添加控制实验平台,研究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我国南方森林土壤贡献了全国森林土壤有机碳的50%以上,而且森林土壤固碳仍然在持续的增加。深度发育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已严重酸化,基于物质输入输出平衡原理,酸化的土壤因Al3+聚集产生铝毒使输入土壤有机质减少。然而,前期研究表明其作为碳汇林的生态功能尚在,但目前关于深度酸化的森林土壤还在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不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俞梦笑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的共同指导下,对酸添加处理下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及固存机制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从碳组分看,长期酸添加显著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碳(MAOC)的累积;从碳的来源看,长期酸添加下微生物残体碳累积降低,而植物源的木质素酚显著增加。 进一步分析发现,酸添加带来的土壤木质素酚的增加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抑制促进了POC的累积,而MAOC的累积则主要归因于铁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的有机矿质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化,土壤矿质保护作用与植物源碳的持续输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固存与稳定。 该研究强调了森林土壤酸化促进了矿质保护机制和植物源碳的累积。该发现从机理上支撑了深度酸化森林土壤持续固碳增汇的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4-06608-8酸添加下土壤有机碳累积框架图。受访者供图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390.shtm
2024-04-22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朱顶红花展如约而至
时间: 2024-04-0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年一度的朱顶红花展在和美春光里如约而至。记者了解到,本次朱顶红花花展为期半月,和往年一样在雨林温室布景展出,共展出朱顶红原生种、原生种后代、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朱顶红新品种及园内保育栽培的朱顶红品种共约200个。 春风送暖,骑士之星花开争艳。朱顶红在花开之际,小花、大花;单瓣、重瓣;单色、复色,斑斓的花朵犹如一颗一颗闪耀的星星。两边分散的叶片弯弧形如马鞍,埋于地下的种球,在秋天孕育的花芽,经过冬天的冷藏,在春天从叶片中间抽出笔直的花剑,如骑士跨于马鞍之上散发着勃勃英姿。此次花展为大家带来了200余种(品种) 本次朱顶红花展的主场景由华南国家植物园精心保育的众多优良品种和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品种搭建,如清丽脱俗的“花孔雀”、灵动飘逸的“探戈”等。朱顶红花瓣柔滑如丝的质感,仿佛生命的跃动与热烈;一抹抹娇艳在绿叶的簇拥下,犹如火焰般热烈而奔放;色彩鲜明而富有张力,静静地绽放,散发出无尽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感受那独特的芬芳与韵味。精品展区挑选了许多特殊品种进行展示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方面介绍,1725年,第一个原生朱顶红(女王朱顶红)被发现于墨西哥与西印度群岛。此后,在巴西,以及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山脚下陆续发现朱顶红原生种。直至目前,共发现朱顶红原生种75个。精品展区展出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收集的10余个原生种及其后代 朱顶红之所以被称为“骑士之星”,是因为起初朱顶红按照植物学家林奈的归类分在了石蒜科孤挺花属,也叫孤挺花。直到1821年,另一位植物学家威廉·赫伯特基于对朱顶红和孤挺花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认为,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不宜归类在一起。自此,朱顶红拥有了自己门户——朱顶红属(Hippeastrum Herb.)。在希腊语中,“Hippeastrum”由骑士(hippeus)和星星(astron)组成,“骑士之星”由此而来。朱顶红原生种及其后代曾宋君教授团队研发的朱顶红品种广东某花卉公司送展朱顶红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朱顶红属的许多原生种对栽培条件要求苛刻,并不适合家养,仅有其中的十几种被证明具有育种价值,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它的喜爱。最早的杂交组合(花朱顶红×女王朱顶红)是1799年在英国进行。从花型色彩单一的“灰姑娘”时期,到花型色彩多变呈现雍容华贵的“高光时刻”,朱顶红的育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200多年,许多专业和业余的朱顶红育种家,为朱顶红的育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东莞某花卉公司送展朱顶红新品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4/01/SF117681423c5a02e577914291aca40b.html?channel=weixin
2024-04-03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对温度波动的响应获揭示
时间: 2024-04-0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张亚玲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黄建国团队同全球共28家科研单位/部门开展合作,首次揭示了北半球尺度内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对温度波动的响应。相关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 《当代生物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一篇来自国际树轮研究旗舰期刊Dendrochronologia荣誉主编Paolo Cherubini专门评述文章,称“该研究填补了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异反馈领域的空白,为树木生理学家、森林生态学家和气候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高度肯定这一成果在学科领域内的重要进展。 该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内、国际项目的重要资助下,通过与全球45位研究者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微树芯方法监测树木木质部物候,研究得到一个覆盖北半球(23-66°N)、横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地中海地区75个研究样地的20个针叶树种木质部物候监测数据集。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温度波动幅度增加,木质部春季物候存在趋同现象,即木质部细胞倾向于在一年中的6月5日开始增大,而在夏至日开始细胞壁增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24节气之一的芒种大约在6月5日开始,从这天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雨水开始增多,而木质部细胞增大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产生膨压。细胞壁增厚则更依赖于植物光合产物,夏至日这天正是全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利于光合作用增强。研究人员认为在温度波动大,也就是外部环境不可预测的时候,树木更倾向相对保守的生长策略,即趋向能保有充足水分和光照的确定时间节点来启动木质部生长。 这些结果暗示我们,在未来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频发、温度波动增大的背景下,树木木质部春季物候可能会发生趋同,即在6月5日和夏至日附近分别开始细胞增大和细胞壁加厚。这也表明森林响应气候变暖的程度可能不如我们预期那么大,而且物候趋同可能会增加树木对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进而影响森林结构和生产力等。 该项重要研究填补了北半球范围内温度波动如何影响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的研究空白,为提升森林大空间尺度碳收支的评估和预测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1.051图1. 随着温度波动(PTV)增大木质部细胞倾向于在一年中的6月5号开始增大(A),而在夏至日开始细胞壁增厚(B)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220.shtm
2024-04-03
查看详情
【光明日报】全国人大代表任海:做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时间: 2024-03-09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徐谭 王鲁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长期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2024年全国“两会”,他就生态保护相关议题提出建议。 “我们做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两个专业的术语: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所谓迁地保护,是指在异地模拟所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包括海拔、湿度、光照、土壤等,以达到存活并能繁育后代的保护目的。任海告诉记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植物园做迁地保护主要是保护稀濒危物种、本土特有物种,以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进而发挥保护、恢复和利用三方面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植物园把植物引进后,通过系统研究,会有三个出口。第一个出口,可以让植物在繁殖以后,回归到野外去,增加它的种群。第二个出口,有经济价值植物在繁殖以后,让它走向市场。这一方面可避免有人再去挖野外的野生植物,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第三个出口,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普及。 如何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在任海看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标准统一,按照国家目标、国家使命,甚至全球使命来提升它的能力,调整它的研究方向和愿景。第二,中国的植物园分布比较广,有些地方的经济条件稍微落后一些,所以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加大投入,让它们能实现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高水平,与国际接轨。此外,任海还建议发改委、财政等领域的相关部委能够进一步做好协调、支持工作,推动早日建成国家植物园体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 王鲁婧,实习生 郑博予)
2024-03-14
查看详情
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机制获揭示
时间: 2024-03-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团队与广州大学教授孔凡江团队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资助下,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研究揭示了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Dt1调控光周期依赖的大豆种子重量\大小的模型。受访者供图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然而,控制大豆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及其光周期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到一个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日照条件下,Dt1在种子发育过程高表达,其蛋白与蔗糖转运蛋白GmSWEET10a相互作用,负向调节蔗糖从种皮向胚的输入,从而调节种子发育。然而,短日照光周期条件下,Dt1的转录水平非常低,不参与种子发育调控。 此外,该研究发现了Dt1的一种新自然等位基因(H4单倍型),该单倍型可以解耦其对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的多效性作用,即在种子发育调控中保持功能,但不影响大豆的茎生长习性。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近年来,侯兴亮团队在大豆光周期调控低纬度适应性及种子发育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光周期通过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大豆种子发育的重要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4.02.007
2024-03-14
查看详情
【学习强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立足本职发挥专长 为绿美广东建言
“无论是代表履职,还是做学问、建设植物园,最终都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春节假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仍心系工作,细致打磨准备提交的建议。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黄杞、金毛狗,观赏价值高的金花茶、杜鹃红山茶,珍稀濒危植物广东含笑、猪血木… …近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考虑,筛选出103种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特色乡土植物,有望带来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努力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建务实之言、献有用之策。
时间: 2024-02-18 来源: 《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钟哲“无论是代表履职,还是做学问、建设植物园,最终都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春节假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仍心系工作,细致打磨准备提交的建议。过去一年,任海忙得连轴转。他带领团队编制完成《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还筛选出了百余种具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特色乡土植物,赋能绿色发展,助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我要继续立足本职,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展现新作为。”今年,任海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地内的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重叠问题,计划把相关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会场。“建议得到采纳,幸福感油然而生”去年10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国际咨询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任海向来自世界著名植物园及国际机构的13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理念、建设内容、投资估算等事项,并回答了专家们的质询,获得一致好评。在植物保护领域耕耘30余载,任海带领团队发现了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机理及利用护理植物的解除对策,筛选了200余种乡土植物,研发了“近自然、节约型、功能性”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系统方案,用于华南丘陵地、南海珊瑚岛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黄杞、金毛狗,观赏价值高的金花茶、杜鹃红山茶,珍稀濒危植物广东含笑、猪血木……近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考虑,筛选出103种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特色乡土植物,有望带来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人大代表的身份赋予了我更多社会责任感,我要努力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以科研精神确保建议议案质量。”在任海看来,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唯有深入一线、扎实走访、潜心研究,才能了解实情、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有建设性与针对性的建议。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把两份建议带到会场,都得到积极反馈。其中一份关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建议提交半年后,《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印发,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另一份建议聚焦遗传资源数字化序列信息的保护、规范与利用。“这关乎基因资源和国家生物安全,很快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让我们提交更详细的材料。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任海说。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汇智献策今年是任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二年。有了第一年的经验,他早早进入两会节奏,就连春节假期也在认真修改完善拟提交的建议。这次,他把目光聚焦于自然保护地内的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重叠问题。“位于广东的南岭国家公园(拟设),是一种‘就地保护’的手段,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迁地保护’手段很好地互补,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庇护南岭生态安全。因此,我对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投入了很多关注。”作为专家组成员,任海曾多次走进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他留意到,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红线内分布有永久基本农田,二者在空间上存在重叠。根据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要协同划定,不交叉、不重叠。任海在走访中发现,被划在生态保护红线以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和附近的原住民较难被整体迁出,而且部分农田既能保障粮食生产,还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活动与觅食空间,不宜被取消。这个问题应如何处理?任海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对自然保护地内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多轮实地调研,广泛征集附近原住民的意见,联合其他几位专家和多位代表形成了建议文稿。“这是个复杂的生态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一刀切’。”任海建议,一方面,要保留自然保护地内高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应改变其生产空间属性,不应调出自然保护地;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同时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设立科学的生态效益评估体系,并建立起一套包括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在内的联动协调机制。记者手记植保专家脑中的“树状图”作为一名植被生态恢复和植物保护专家,任海的脑中有一幅枝繁叶茂而又条理分明的“树状”思维导图。采访中,无论记者提问的起点在哪里,他都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的“枝干”,条分缕析、不疾不徐地阐述自己的思考,并在结束阐述前总结式地再划一次重点。这种审慎而理性的科学家思维,有助于任海平衡好代表履职与科研、管理、教学等本职工作之间的精力,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广泛聆听来自一线的真切意见,提出具有研究深度、切实可行的建议。展望未来,任海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努力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建务实之言、献有用之策。
2024-02-26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