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氮肥管理如何对土壤更“有利”?研究有新论据
,近日该园专家发表氮素管理综合评论,并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Food上,对于土壤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近期通过开展相关研究,评估四种广泛使用的氮肥管理措施对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包括施用复合肥、施用有机肥、同时施用合成氮肥和有机肥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四种措施,以单独施用合成氮肥作为研究对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潜在有效氮肥管理措施,例如不同作物生长阶段的氮肥管理、免耕和秸秆归还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进一步评估。氮素管理措施的发展历程。
时间: 2024-01-2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侯恩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近日该园专家发表氮素管理综合评论,并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Food上,对于土壤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食品供应安全是一个全球共性挑战。施肥可以提升作物产量,是保障食品供应安全的一个重要农业管理措施。然而,大量施肥也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例如,施氮肥促进土壤N2O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促进土壤氮流失、导致水体污染、对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农田肥料施用具有重要科学和社会价值。当前氮肥施用增加并没有同比例地增加作物产量,导致环境问题。据介绍,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基于现有生物地球化学理论知识的农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作物氮肥施用效率,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近期通过开展相关研究,评估四种广泛使用的氮肥管理措施对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包括施用复合肥、施用有机肥、同时施用合成氮肥和有机肥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四种措施,以单独施用合成氮肥作为研究对照。研究表明,单独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氮流失加剧;同时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氮保持;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增强土壤铵固持、植物氮吸收、降低氮淋溶流失风险。该研究表明,综合利用多种优良的氮肥管理措施可以增强农田氮固持、降低氮损失及其带来的环境风险。参与本次研究的专家指出了四种常用氮肥管理的优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潜在有效氮肥管理措施,例如不同作物生长阶段的氮肥管理、免耕和秸秆归还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进一步评估。”先进的氮肥管理举措往往需要额外的人力或资金,因此在评估新举措的效果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其成本增加。同时专家表示,现有氮肥管理措施使用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性质、水分管理、作物种类、耕作措施等多方面因素。未来研究还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变化等环境状况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精准、可持续农业发展。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1/29/SF11462528c3d6b731dfd640d7863f86.html?channel=weixin氮素管理措施的发展历程
2024-02-08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澳门植物物候》出版发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等单位合作编写的《澳门植物物候》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作项目“澳门野生植物物候监测研究”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以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乔灌木和草本为划分规范了其植物物候期特征,为了更加直观,并给各物候期附上具明显物候特征的相应物候照片,让监测人员更容易和准确地识别物候期特征,提高植物物候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时间: 2024-01-31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易绮斐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等单位合作编写的《澳门植物物候》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作项目“澳门野生植物物候监测研究”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植物物候是指示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植物物候受到更多的关注。澳门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地域,其气候监测已有百余年历史,区域性的气候变化亦有学者研究,而植物物候研究随着本次合作开始起步。《澳门植物物候》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与利用研究团队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园林绿化厅相关技术人员,自2011年至2018年期间在澳门开展长期野外物候监测的经验总结和物候数据整理分析而编写完成。该书也是继《澳门植物名录》《澳门植物志》和《澳门古树名木》之后,双方合作开展的又一科研成果。该研究以群落的形式进行植物物种的物候监测,分别在澳门半岛的松山、氹仔的大潭山、路环的九澳角和黑沙设置了代表澳门典型植被的4个固定样地,对样地中的代表物种进行每木挂牌,并定时、定点对植物物候进行长期的人工动态监测。相关研究已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SCI论文2篇。该书前半部分特制定了维管束植物的物候期监测标准。以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乔灌木和草本为划分规范了其植物物候期特征,为了更加直观,并给各物候期附上具明显物候特征的相应物候照片,让监测人员更容易和准确地识别物候期特征,提高植物物候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后半部分选择有完整物候期的植物111种,其中蕨类植物 11 种,隶属于 6 科 7 属;被子植物 100 种,隶属于 40科 87 属,主要包括植物的名称(中文名、别名、英名、葡名、学名)、形态特征、产地、地理分布、主要物候期,每种植物附有绘制的物候图谱并配置具明显物候特征的各物候期彩色图片。《澳门植物物候》一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澳门地区甚至是华南地区开展人工物候监测研究的空白,同时可为邻近地区或岛屿城市植物物候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后续开展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响应奠定基础。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76.shtm《澳门植物物候》封面。受访者供图
2024-02-08
查看详情
【粤学习】广东向“新”力|“植”此青绿共守护
编者按:聚焦落实省委“ 1310 ”具体部署,全省上下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常常来到这,看看植物们的“新面孔” ,了解揭牌“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东省政协率先打造“绿美广东·委员在行动”工作品牌,助力全面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及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时间: 2024-01-21 来源: 《粤学习》 作者: 郭珊 编者按: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省上下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2024年广东省两会召开在即,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策划推出“广东向‘新’力”系列短视频,聚焦广东省政协委员立足“国之大者”、呼应民之所盼、完善制度链条的履职过程。建言成立全国首个关注海洋活动组委会、以花卉育种实现产业助农、助推“双园”建设……他们为新广东的建设,注入澎湃的蓝色动力、旺盛的产业活力和绿色的生态张力。广东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2022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全国第二家“国字头”植物园,开启了华南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新篇章。新引入3000多号植物,涉及200多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培育大湾区兜兰、四季无忧等植物新品种30个......一年多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物种保育和新优品种培育等方面交出一份靓丽答卷。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常常来到这,看看植物们的“新面孔”,了解揭牌“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此次入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猪血木成为他探访的重点对象。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华南园研究员曾宋君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猪血木这一野生物种濒临灭绝。为了帮助其繁殖,曾宋君及团队十多年来持续开展迁地保护工作和繁殖研究。“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猪血木苗圃繁殖出的植株回归到它们的原产地——广西平南和巴马,实现更好的生态恢复。”曾宋君说。从一度岌岌可危到如今开枝散叶,猪血木并非个例。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植物超过17000种,其中已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产业发展的植物源头保存库。推动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离不开各界的努力。为推动园区的高标准规划建设,为这艘绿色“诺亚方舟”护航,张修玉多方奔走调研,积极撰写提案,在2023年提出《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提案》,建议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等。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东省政协率先打造“绿美广东 委员在行动”工作品牌,助力全面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及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生态产品,是我的履职初心。”这是张修玉的信念。同时,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编制的《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也将于2024年印发实施。他将继续发挥专业所长,为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技术指导,助推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当前,广东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多方齐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广东样板”,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添动能。 报道链接:https://xapp.southcn.com/node_fb07388412?temp=1&k=cb0ef46566
2024-02-0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新研究揭示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多重驱动因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清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揭示了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多重驱动因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生态学杂志》 ( Journal of Ecology ) 。据介绍,豆科有约770个属和195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豆科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极为丰富的生活型,从湿润的热带雨林到干性热带森林、温带荒漠全球广布,从草本和藤本到灌木和树木应有尽有,是研究植物水分适应性的理想材料。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来自全球62个样点、乔灌藤三种生活型的150个豆科物种共7个水力性状和11个气候变量的数据库,运用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讨了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驱动因子。
时间: 2024-01-30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清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揭示了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多重驱动因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慧表示,植物水力性状在不同的植物生活型中差异显著,是复杂的环境适应和演化过程形成的结果。然而,研究人员对植物生活型、气候和系统发育在解释植物水力性状差异的相对重要性方面缺乏清晰的了解。 据介绍,豆科有约770个属和195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豆科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极为丰富的生活型,从湿润的热带雨林到干性热带森林、温带荒漠全球广布,从草本和藤本到灌木和树木应有尽有,是研究植物水分适应性的理想材料。在未来降水格局变化的情景下,研究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差异形成的原因,对解释植物的分布格局和预测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来自全球62个样点、乔灌藤三种生活型的150个豆科物种共7个水力性状和11个气候变量的数据库,运用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讨了豆科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驱动因子。 研究发现,考虑植物生活型后,大多数豆科木本植物水力性状和气候变量中发现的系统发育信号消失了,表明相关参数的系统发育保守性源于植物生活型之间的分化。同时,豆科木本植物水力性状与气候变量的关系具有系统发育依赖性,意味着性状变异是由气候和系统发育共同驱动的。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发现系统发育和气候变量比植物生活型解释了更多的水力性状变异。因此,即使考虑了系统发育的影响,气候驱动豆科木本植物水力性状的响应仍然存在,表明这个世界广布的大科可能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该研究揭示了豆科木本植物水力性状变异的多重驱动因子,阐明了系统发育对未来气候变化下植物水分适应机理研究的重要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1365-2745.14266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16.shtm豆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树及不同生活型的分布图。受访者供图
2024-02-01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绿美广东景观环境提高“颜值”和科技含量
志愿者们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为树木“体检”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了解揭牌“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绿美广东及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2023年10月,华南国家植物园组织召开《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国际咨询会,来自全球13个知名植物园的世界顶级专家共聚一堂,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未来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除了尽本职做好物种保护工作,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筛选出千余种植物用于建设绿美广州,如自主培育的四季无忧花以及猪血木等珍奇植物,已开始在天河和广州其他地方种植,推动当地环境改善。
时间: 2024-01-1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志愿者们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为树木“体检”。华南国家植物园 广州进行时⑩ 华南国家植物园跃上新高度 百余种植物出园添绿增美 2023年10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同时在天河公园和人民公园举办了珍稀濒危植物展。在广州市人民公园102周岁纪念日之际,15种可爱又罕见的珍稀濒危植物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走进人民公园,从巨型温室走到市民身边。近一年来,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广东样板”,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率先筛选了103种适宜绿美广东的特色乡土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了解揭牌“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绿美广东及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植物多样性”是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2023年10月,华南国家植物园组织召开《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国际咨询会,来自全球13个知名植物园的世界顶级专家共聚一堂,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未来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随后,该建设方案把国内和国际关于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崭新理念、优秀经验和教训都吸收进来,并用于下一阶段的报批。在绿美广东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南方绿宝石”还是“花城显眼包”,华南国家植物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3年7月20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分别与广东省林业局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签署了《广东省迁地保护合作协议》《城园融合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现阶段的重要工作是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拓展植物园迁地保护、科研科普社会服务功能,坚持空间拓展、差异发展、优势互补原则,构建国内首个‘1+3+N’城园融合体系。不久前,华南国家植物园6个自然教育课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教育典型案例”,其中《藏在野外的绿宝石》获评“环境教育助于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城园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建设大城名园,让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名片,而其中最重要的融合是理念上的融合。他说:“希望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让市民们能认识到植物多样性对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性,让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希望游客能更多感受到自然教育的熏陶前段时间,色彩美丽绝伦的落羽杉再次让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城中焦点。无论对于广州市民还是外地游客而言,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广州及周边城市群众出游的好去处。2023年春节期间同北京国家植物园联合举办精品兰花展,入园游客量同比增长1倍;“五一”假期入园游客量同比增长约50%;而“夏日观萤”等特色科普研学活动及志愿者招募,也获得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入选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接下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计划建设一个国际水平的自然教育中心,通过自然教育进一步提升游客的科普素质和科学精神。“我们希望把游客数从建设之初的大概不到150万,能增加到年游客300万左右。”任海说,“同时也希望,入园游客中有万分之五左右的人,在离开以后能够受到自然教育的熏陶,从而成为一个爱护自然、有科学精神的人。”对于所肩负的“自然教育”职责,华南国家植物园始终用心。“我们要建一个华南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把我们植物园里迁地保护的植物开发利用将近1500种,用以绿美广东和绿美广州的建设,也为绿色产业的开发提供专业支撑。”兰园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一个重要专类园,在这里记者看见了不少珍奇美丽的兰花新品种。任海告诉记者,在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由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主培育的兜兰,包括“中科COP15”兜兰、大湾区兜兰等将部分上市。在过去,一株名贵的多花类兜兰的成本大概要上万元,现在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自主科研技术,价格有了大幅下降,“中科COP15”的价格要降至50元左右。“能够让珍稀濒危植物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我们国家植物园的使命。”任海说。筛选出千余种植物用于建设绿美广州近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了3000多号植物,涉及将近200多个物种,其中有200多个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目前华南地区80%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都已经迁地保护到了我们这里,全园共收集保护植物从原来的17000种左右,增加到了18000多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可以说是物种保护方面一个很大的进展。”任海说,“同时我们对其中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做了野外回归,包括报春苣苔等珍稀濒危植物。”冠大如伞盖的人面子、花色艳丽的大花第伦桃、珍稀濒危植物广东含笑……漫步园中,一步一景领略到“绿美广东”植物之美。除了尽本职做好物种保护工作,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筛选出千余种植物用于建设绿美广州,如自主培育的四季无忧花以及猪血木等珍奇植物,已开始在天河和广州其他地方种植,推动当地环境改善。过去一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把部分自主培育的珍稀濒危植物送给了广州市、肇庆市以及韶关市,用它们支持绿美广东的建设。“我们为这3个市筛选了100多种植物,现在已有将近一半送给了他们。希望在绿美广东建设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新优种类,而且是本土的通过改良的种类。”任海表示,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扮靓”绿美广东景观环境,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为下一阶段绿美广东提升科技含量提供参考。数说华南国家植物园分别为广州市、肇庆市以及韶关市筛选了100多种自主培育的珍稀濒危植物。这样可以更好地“扮靓”绿美广东景观环境,为下一阶段绿美广东提升科技含量提供参考。 报道链接: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4-01/19/content_875_847761.htm?curr=
2024-01-20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鼎湖山保护区首次记录到红胁绣眼鸟
, 1月11日,该保护区在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过程中,于杜鹃山一带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红胁绣眼鸟。经确认,该物种为鼎湖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这使得鼎湖山的鸟类种数上升至276种。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 GBIF )及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显示,红胁绣眼鸟在广东广州、深圳、佛山、惠州、韶关及湛江有过记录,记录时间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结合此次在鼎湖山保护区的发现,红胁绣眼鸟在鼎湖山的居留型应为冬候鸟,其种群动态还需进一步观测。而这群“鸟浪”活动迅速,停留不足两分钟就往山上飞走了,鼎湖山保护区志愿者练育芳则迅速将其定格在相机中。
时间: 2024-01-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记者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鼎湖山保护区)获悉,1月11日,该保护区在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过程中,于杜鹃山一带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胁绣眼鸟。经确认,该物种为鼎湖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这使得鼎湖山的鸟类种数上升至276种。红胁绣眼鸟。练育芳 摄 红胁绣眼鸟,属鸟纲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鸟类。体长约12厘米,上体黄绿色,眼周具白色绒状短羽,形成鲜明的白眼圈;颏、喉、颈侧及上胸黄色,下体灰白,两胁栗红色;雌鸟似雄鸟,但两胁栗红色较淡;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蓝灰色,跗蹠蓝铅色或红褐色。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可达数十只的大群;杂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红胁绣眼鸟与我们常见的暗绿绣眼鸟长得很像,都有明显的白眼圈,大小相当,喜欢在树冠层来回跳跃。如果它们混在一起时,不仔细看是很难分清的,而那一抹醒目的红则会让你眼前一亮。 红胁绣眼鸟分布较广,我国见于除新疆、青海外的各省区市,202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及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显示,红胁绣眼鸟在广东广州、深圳、佛山、惠州、韶关及湛江有过记录,记录时间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结合此次在鼎湖山保护区的发现,红胁绣眼鸟在鼎湖山的居留型应为冬候鸟,其种群动态还需进一步观测。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红胁绣眼鸟是在一大群不同种类的“鸟浪”中拍到的。而这群“鸟浪”活动迅速,停留不足两分钟就往山上飞走了,鼎湖山保护区志愿者练育芳则迅速将其定格在相机中。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152.shtm
2024-01-20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有效修复红树林,土壤层“策划者”说了算!
,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但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他们首先使用先进技术解析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通过阐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和本土树种秋茄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
时间: 2024-01-0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年均二氧化碳净吸收速率是内陆森林的15倍以上,而且红树林湿地内独特的潮汐环境导致其土壤内部的碳分解速率非常缓慢,使得其成为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树林一直受到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但在造林过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如何驱动地上叶片碳向地下土壤层的转移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通过在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野外试验回答了这一科学问题。他们首先使用先进技术解析红树林叶片碳组分特征,通过阐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同化碳的分配模式,对比了外来树种无瓣海桑和本土树种秋茄来源凋落物碳在红树林沉积物表面的降解潜力。红树林 其研究结果发现,无瓣海桑和秋茄采用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秋茄的土壤有机碳库更大且植物源碳对其的贡献更高,其微生物群落(“K-策略者”占优)将同化碳分配给淀粉及蔗糖合成途径;相反,无瓣海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以“r-策略者”主导,将同化碳主要分配至蛋白质及核苷酸合成途径。据介绍,这些不同的生物化学循环途径可归因为两个树种的叶片碳特征。与秋茄叶片相比,无瓣海桑的叶片分子量、碳氮比及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另外,研究还发现无瓣海桑的种植年龄不影响土壤对植物源碳的总体降解能力,但是显著影响木质素的厌氧降解过程。相关科研人员表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新鲜叶片凋落后迅速被微生物降解,释放出大量有利于“r-策略者”增殖的营养丰富的有机物(碳氮比较低),“r-策略者”消耗同化的碳以支持自身的快速增殖,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比之下,叶片富含木质素的秋茄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以“K-策略者”占优,它们生长较为缓慢且主要将同化的碳储存于细胞中,最终促进植物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生态学专业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1/03/SF113274752fa207fc0e6c4e2c81f832.html?channel=weixin&vTime=28429365
2024-01-20
查看详情
【人民网】粤看粤美 | 花城冬日 杉林成诗
近日,广州的落羽杉迎来最佳观赏期。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湿地公园、麓湖公园等地,整齐秀丽的落羽杉已完成从翠绿到浅黄再到橘红的“换装” 。游客在冬日的暖阳下走进落羽杉林拍照打卡、露营游乐。据了解,落羽杉之所以“变色” ,是由叶片中的色素所决定。报道链接: http : / / gd . people . com . cn/n2 / 2024/0108 / c123932-40706820 . html。
时间: 2024-01-11 来源: 《人民网》广东频道 作者: 宁玉瑛 朴馨语 王雅蝶华南植物园。落羽杉美如画,游人乐享时光。人民网 王雅蝶摄 近日,广州的落羽杉迎来最佳观赏期。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湿地公园、麓湖公园等地,整齐秀丽的落羽杉已完成从翠绿到浅黄再到橘红的“换装”。游客在冬日的暖阳下走进落羽杉林拍照打卡、露营游乐。 据了解,落羽杉之所以“变色”,是由叶片中的色素所决定。叶色变红是由于叶片中大量合成花色素苷(黄酮类色素中的一种),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受温度、光、营养供给、生长调控、代谢物以及组织的特殊发育阶段等因子诱导,温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报道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24/0108/c123932-40706820.html
2024-01-1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研究发现长期增温促进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利用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发现了长期增温促进了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储存了陆地三分之二的植被碳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地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方向和强度。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站博士后刘旭军表示,该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的理解,为地球系统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见解,同时为气候缓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时间: 2024-01-0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利用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发现了长期增温促进了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增温对南亚热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影响。受访者供图 未来气候变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反馈是目前人类十分关心的问题。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储存了陆地三分之二的植被碳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地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然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碳动态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方向和强度仍然未知,是地球系统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该研究利用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增温2.1 下,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短期增温下(1-2年)降低3.8%,但在长期增温下增加13.4%。生态系统碳储量随增温持续时间的相反变化主要是由于植物和土壤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异步响应与适应引起的。短期增温同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呼吸,但由于更高的土壤呼吸碳排放,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降低。长期增温下,由于养分供给的缓解和植物的生理适应,植物仍能维持高的碳封存能力;同时由于土壤微生物的热适应和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时土壤碳损失减弱以及植物碳输入的增加使土壤有机碳库保持稳定,因而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森林,特别是那些相对年轻的森林,能够在未来适度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仍能具有高的碳汇功能。由于植物和土壤碳过程对增温的响应与适应存在异步性,以往仅对土壤或植物增温的研究结果可能会造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预测的偏差估计。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站博士后刘旭军表示,该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的理解,为地球系统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见解,同时为气候缓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7072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80.shtm
2024-01-11
查看详情
【羊城晚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
初冬已至,岭南大地依旧生机勃勃、绿意葱葱。在广州,来到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的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市民游客欣赏着千姿百态、亭亭如盖的三角梅,聆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在肇庆,来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层峦叠嶂、湖山鼎峙的秀美环境中,了解这里的自然资源、保护区重要职能与历史脉络,认识人文、科学的鼎湖山。在深圳,来到深圳野生动物园,看大象戏水、鸟儿展翅,同学们在讲解下洞悉动物习性,绘制专属环保袋,做环保理念的小小践行者…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大小朋友走进菌类世界,探索自然之美。
时间: 2023-12-21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陈亮 樊雨晴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王莲叶载萌娃”活动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水稻基地,大小朋友进行水稻实地观察和收割体验 初冬已至,岭南大地依旧生机勃勃、绿意葱葱。在广州,来到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的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市民游客欣赏着千姿百态、亭亭如盖的三角梅,聆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在肇庆,来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层峦叠嶂、湖山鼎峙的秀美环境中,了解这里的自然资源、保护区重要职能与历史脉络,认识人文、科学的鼎湖山;在深圳,来到深圳野生动物园,看大象戏水、鸟儿展翅,同学们在讲解下洞悉动物习性,绘制专属环保袋,做环保理念的小小践行者…… 绿美广东,环保先行。近年来,各地的环境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共同守护自然,为环境保护书写“广东答卷”。 建强环境教育特色阵地体系让绿色风景线遍布南粤大地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排头兵,近年来,广东以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契机,以激发生态环境保护内生动力、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为导向,构建环境教育阵地体系、活动体系,为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贡献力量。1998年,广东率先开展并持续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开门建基地”的理念,将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单位和地方广泛纳入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范畴。2020年,省生态环境厅投入2740万元,支持6个地市建设生态文明体验馆,并投入800多万元支持27个环境教育基地改造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已命名22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其中,展示场馆类环境教育基地29个,生态保护类环境教育基地84个,污染治理类环境教育基地75个,绿色创建类环境教育基地32个,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2023年全省新申报环境教育基地达43家。一道道绿色风景线,遍布南粤大地。环境教育基地是展示美丽广东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同样也是提高公民生态环境素养、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的创新平台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载体。2022年,广东首次启动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设,并将其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彰显特色、发挥优势。目前,全省现有22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03个国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每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让公众在“好看又好玩”的过程中将绿色理念植入心中。为解决环境教育阵地单一、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广东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精品特色,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为载体,形成了覆盖全省各市、遍布城市农村、涵盖主要领域的广东特色环境教育阵地体系。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质量近年来显著提升。东莞东实循环经济股份有限公司、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等,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2022年、2023年“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基于已有成绩,受国家委托牵头起草编制国家城市生活垃圾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修订版),贡献广东智慧。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单位同样是环境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治污设施向公众开放,为破解“邻避效应”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全省103家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共组织开展线下线上活动约2000次、参观者近500万人次。为进一步管理好环境教育基地,广东探索分类管理的新模式。依据基地资源禀赋、教育方式、参观对象等差异,将环境教育基地分成四类:展示场馆类、生态保护类、环境治理类与绿色创建类。此外,还将环境监测、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四类环境保护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环境教育基地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科学指导与因地制宜的策略。各环境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凸显自身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公众喜爱的户外体验、户外观察课程。例如,让公众走进水源保护区,了解水环境保护法;踏入农田保护区,为其解读土壤污染防治法;广州华南植物园、韶关丹霞山自然保护区、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惠州海龟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教育基地掀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法规的宣传热潮。同时,全省上下联动,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统筹推进“绿色有约”活动,先后开展近百场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公益活动,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接地气、受欢迎的“金字招牌”。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体现了“开门建基地”“市场促开放”的理念。广东把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环境教育与单位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把环境教育内容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环境教育阵地建设转型,探索了一条联动发展之路。近年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以奖促建+改造提升+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将环境普法纳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内容,通过“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环境教育,取得环境普法好效果,打造环境普法新窗口,用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获评“全国绿化第一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在众多环境教育基地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创新环保理念,建立起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三位一体的综合保育体系。该园长期从事我国热带亚热带岛屿和海岸带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与编目,为热带海岛植被构建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2007年起,华南植物鉴定中心为广东及周边地区执法机构提供专业植物鉴定。近5年,鉴定超过500起,对1000多株活体珍稀植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为打击偷盗和走私珍稀植物执法提供专业支撑。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负责管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在1956年创建的,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以及华南植物园多年来高水平的科研积累,为鼎湖山开展自然教育奠定了基础,也因此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鼎湖山自然教育模式。目前,鼎湖山保护区拥有开展科普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2021年,鼎湖山保护区完成自然教育中心的升级改造以“看见鼎湖山”为主题,让公众“看见”科学的、世界的鼎湖山。馆内还放置了动物体重秤、蜻蜓之眼、黄花大苞姜3D模型等互动科教设施。同时完成自然体验径和自然探索径的建设,自然体验径以“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为主题,以鼎湖山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自然探索径主题为“森林与人类”,通过引导人们对沿途森林进行深入探索,最后提出“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的主旨思想。“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期待通过自然教育的引导,公众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能量、美与和谐,可以滋养身心,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据悉,深圳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作为全国首个自然学校,以“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为宗旨,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面向社会招募和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并进行系列讲师培训。同时,通过公益的自然教育课程、专题导览等公益活动,向市民游客传递湿地保护等理念,搭建社会各界践行生态环保行动的开放性公益平台。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简称鹤山站)建于1984年,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台站,2006年由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鹤山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198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不足20%,广东由此启动“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行动,仅用了八年时间实现绿化达标,完成退化丘陵荒坡植被恢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第一省的称号。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大小朋友走进菌类世界,探索自然之美
2023-12-26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