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新华社】中国科学家为拉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发布日期:2021.11.01 作者:scbg

时间: 2021-10-14                来源: 《新华社-新华网》                作者: 孟宜霏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野外考察。(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 昆明 10月14日电(记者孟宜霏)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多国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知识、创新和惠益分享”圆桌会议上一致认为,国际合作对于共享数据和技术、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和技术能力建设十分必要。

  与会者表示,知识和创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目标,迫切需要推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技术发展创新合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与拉美科学家已开展多年合作交流。

  里瓦斯是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师,由于博士论文需要使用分子数据研究法,2019年9月里瓦斯来到广州,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

  “分子数据研究法不久前才被应用于植物学研究。在中国,已经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大量使用大规模分子数据。”她说。

  8年前,里瓦斯参加了由华南植物园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国际培训班”,跟随专家们学习的经历让她获益匪浅。因此,当博士论文遇到困难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到中国寻找答案。

  “中国在利用分子手段分析植物的遗传结构方面技术先进。希望通过基因测序等方式制定具体物种的保护策略,为拉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帮助。”葛学军说。 

  2017年11月,中国-拉美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受访者供图) 

  2008年12月,华南植物园赴秘鲁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并与秘鲁拉莫林国立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科研人员考察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和安第斯山脉中段植被,行程达1500多公里。

  “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首次对秘鲁亚马孙河流域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性考察。十几年来,中秘双方科考队进行了多次联合科考。科考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物种,给两国的科研带来了不小的收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

  2015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在秘鲁成立。

  “我认为这个联合实验室正在结出硕果,实验室为秘鲁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多支持。”里瓦斯说。

  任海介绍,未来华南植物园将以智利为中心建立综合性国际合作中心,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还将系统性研究安第斯山地区和青藏高原,探究植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课题。

  “希望邀请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植物保护学家和管理者来到中国,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为这些国家和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努力。”任海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