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

浅谈华南植物园的姜园规划设计

发布日期:2010.06.02 作者:scib

1.背景

据统计,全世界姜目植物共计8科90多属,近3000种,主要产于热带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姜科植物有52属约1500种以上,亚洲热带地区是其现代分布中心;我国有22属约230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姜科植物80%的种类可供药用,60%的种类可供观赏和食用,或作香料和染料等,是重要的资源植物。姜科植物大多喜生于林下,不少种类是热带亚热带森林内的优势物种,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

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姜科植物,并对其分类学、形态学、细胞学和引种栽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姜园是华南植物园的核心专类园之一,不仅展示了姜目植物的多样性和园林景观的绚丽多姿,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姜目植物的引种驯化、迁地保育、系统分类、结构发育和繁殖栽培的科研平台基地,为学科研究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的专类园。同时在姜目植物的物种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科普教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科学和社会经济意义。

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签订协议,按1:1:1比例,共同投资3亿元建设华南植物园。姜园改造是其中专类园改造工程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改造姜园由原来的3.3 ha扩大至7.3 ha。

(姜园鸟瞰图)

2.建园理念

姜园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将科学性、科普性和艺术性三者融为一体。科学性方面,体现在按照植物群落学和生态学原理,根据姜目植物演变与进化系统,在植物配置时进行合理布局;科普性方面,是将姜目植物的科学内涵,通过园林小品和植物造景等手法,融合到园建中;艺术性方面,采用障景、借景、对景和加景等手法,强调对比与统一。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充分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展现南亚热带生态园林自然景观,体现岭南园林的山水自然特色。

3.总体布局

从整体上将其规划为五个功能区,即引种保育区、科学试验区、保育温室和遮阳网室、科普展示区以及展翠楼(科普展览室)等。

3.1 引种保育区

占地面积约1.5ha,用作野外引种和国内外引种的姜目(科)植物种类的驯化栽培的基地。

(姜园总平面图)

3.2 科学试验区

占地面积约1.0ha,为进行姜目(科)植物科学研究所需材料种植用地或试验地。

3.3 保育温室和遮阳网室

占地面积约0.1ha,建筑面积约1000m2,为来自热带地区的姜目植物提供顺利越冬的设施条件,同时提供保育所需的遮荫条件。结合阴棚和温室的功能,为需要特殊生境条件的姜目植物提供引种、试验的基地,节日庆典时也可开放给游客参观。

3.4  科普展示区

即对外开放展览区,占地面积约4.7ha。

3.5 展翠楼

用以陈列和展示我园在姜科植物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实物(如标本)、文字和科普展板等方式,展示姜目各科之间的进化关系及其多姿多彩和独特的花序,并向广大公众宣传和介绍姜目植物知识。二楼作为办公场所。

       (展翠楼)

4. 园区规划

4.1 入口广场及主景墙

好的入口具有点题的作用,营造出主题的气氛。位于姜园近纵轴线与木兰路交界处的出入口及小广场,是游客的聚散地和休憩场所之一。入口广场的左侧设置具有3个景窗的主景墙,是姜园的重要标志。主景墙正前方是面积约100m2的喷泉,由两个大小各异的形状不规则的跌级水池组成。同时,在入口处和主景墙左侧各有一圆形的种植池,用以种植标志性的姜目(科)植物。

     

(入口广场)                 (主景墙) 

4.2 浮雕景墙

浮雕景墙是姜园标志性的园林小品,四面是用弧形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的景墙,图案则是姜目八科中具代表性种类的花序。每一块浮雕上排列两个图案,并且按照姜目系统进化次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包括了芭蕉科和旅人蕉科、兰花蕉科和蝎尾蕉科、姜科和闭鞘姜科、竹芋科和美人蕉科。

(浮雕景墙)

4.3 蘘荷亭

蘘荷(Zingiber mioga)是姜科姜属植物的典型代表种。在唐朝的《名医别录》中,蘘荷作为药物记载;在一些经典分类学著作中,常把姜目和姜科称为蘘荷目和蘘荷科。建立呈八角形的蘘荷亭,寓意姜目八个科,并凸显“姜”的含义,为姜园标志性景观之一。

4.4 益智泉

益智(Alpinia oxyphylla)是姜科山姜属植物,也是著名的南药之一。在原有的地下泉水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益智泉水井,旨在将著名的姜科植物种类和著名的药用植物益智与园林小品泉井有机结合,以创新植物文化,同时凸显其科学文化内涵。

(益智泉)

4.5 豆蔻台

“豆蔻开花三月三”,“江南豆蔻生连枝”。我国历代本草和诗文都有关于豆蔻的记载:“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生南海诸谷。”实际上,它指的是原产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草豆蔻(Alpinia hainanensis),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建立豆蔻台,并在其周边配植一些山姜属植物,如草豆蔻、红豆蔻(A. galanga),同时配植一些豆蔻属(Amomum)植物,如九翅豆蔻(A. maximum)、长柄豆蔻(A. longipetiolatum)、砂仁(A. villosum)和海南土砂仁(A. chinense)等,不仅可以作为观景点,欣赏春季豆蔻花开的盛景,同时也突出了姜科植物的文化内涵和药用价值功能。

4.6 莲影湖

水是园林的眼睛。规划一个名为莲影湖的人工湖,旨在纪念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发表的姜目芭蕉科植物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地涌金莲花如其名,黄色花朵如莲花般,直立于假茎上,似是从地里忽然涌现出来的神奇花儿。在广州每年秋季开花,花期长达8个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高档的切花和庭院绿化植物。在湖的岸边种植地涌金莲,还可以欣赏其美丽的倒影。

(莲影湖)

(湖的另一端,倒影如画)

5.游览路线

分为姜目植物研究(参观)路线和景观游览路线。两条路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错,成为有机整体,使一般参观者和科研人员的活动不相干扰。

5.1 姜目植物研究(参观)路线

探究姜目植物在自然界中最适宜生长的环境,采用相对集中的方法设置八个科种植区、一个综合种植区和两个室内研究实验点。分科种植区在确保科学研究、引种、驯化栽培功能的基础上,尽量营造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

八个科种植区分为旅人蕉科种植区、芭蕉科种植区、兰花蕉科种植区、蝎尾蕉科种植区、姜科种植区、闭鞘姜科种植区、竹芋科种植区和美人蕉科种植区。

综合种植区主要营造姜目植物林下生态景观,展示姜目植物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性。研究综合楼将各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集中安排在一个名为展翠楼的建筑大楼内。

(姜园植物配置分区种植图)

5.2 景观游览路线

姜目植物的很多种类都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用其营造的园林景观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结合科研种植和引种的需要,姜园合理布设景点,使游人可玩、可看、可增长知识,共设有5个一级景点(主要景点)和9个二级景点以及两条景观轴线。

一级景点:包括姜园入口广场、展翠楼、莲影湖、中心广场和节点广场。

二级景点:主要为木栈道、卵石滩、亲水平台、益智泉、生态岛、豆蔻台、蘘荷亭、浮雕景墙和专类植物景观。

纵轴线沿原有的千果榄仁路,北至姜园入口广场,南至节点广场。

入口广场以高大的乔木为背景,利用具有浓郁的热带浪漫风情的大型木质草本旅人蕉、大鹤望兰、蝎尾蕉和芭蕉作为中层植物穿插于构筑物之中,以突出主题。

纵轴线终端也是千果榄仁大道的尽头,以姜目植物浮雕景墙为主景结合旅人蕉景观,与入口处遥相呼应。千果榄仁路两旁疏密有间,缓坡草地的开阔视野与绿荫浓密的怡人景色相结合,成为姜园的主要迎宾路。步履间可欣赏到两旁建筑,小小一角在绿影婆娑间若隐若现,使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而中心广场向东西延伸,两边的展翠楼与莲影湖连成一线。

莲影湖处于姜园东边相对开阔的位置,以保护原有植物为首要原则,其形状随意。两个大水面用小溪连接,湖中有乔木的位置,勾出小岛以保护乔木,又增添趣味,湖两端的园林小品分别为蘘荷亭和豆蔻台,与亲水平台形成三角视线关系,互成对景。

(姜园游览图)

6.植物配置与造景

植物的配置和造景紧紧围绕姜目植物专类园这一主题,以自然的植物群落为参照系,利用高大的木质化草本状的姜目植物,如旅人蕉、大鹤望兰、富红蝎尾蕉为基调或骨干种类,配以大量的耐寒、高度适中的姜目植物种类和草本地被植物,形成具有自然情趣的植物景观。

6.1 姜目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与技术

姜目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不同的种类耐寒程度有别,花期不一。因此,按花期早晚划分小区栽培,将同期开花的种类集中连片种植,从整体上延长群体花期,以形成季相景观;或将花期接近的种类,按花色分块栽培。花开之日,姜园里有红色、紫色、黄色和白色,色彩纷呈,绚丽多姿。此外,姜目植物花谢后或冬季休眠后景色冷落枯寂,因此合理配植了观果的姜目植物以及其他常绿、落叶乔灌木的景观植物,使四季有花有果,终年景色宜人。

姜科是姜目中最大的一个科,是姜园的主调植物,因此配置时60%为姜科植物。丰富的姜目植物营造自然美,园中的建筑物小而精,造型造景力求与主题协调呼应,结构开阔,淡抹粉墨,雅丽大方。从植物造景的原理出发,按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多香味、多功能、多色彩的“六多”原则,规划配置姜科植物和其他树木,力求创建出现代生态园林景观的气派。

(独立成景的富红蝎尾蕉)

6.2 伴生树种的选择

姜园改造时,伴生树种的选择采用了对现有的速生树种(主要有千果榄仁、南洋楹、桃花心木、短萼仪花、南酸枣、亮叶猴耳环、儿茶、麻楝、大叶山楝和大量的桉树等)进行疏伐、间伐或更新换种,以种植乡土常绿阔叶林和景观树种为主的原则。乔木树种有海南红豆、中国无忧花、刺桐、铁冬青、石碌含笑、枫香、菠萝蜜、大王椰子、金山葵、假槟榔、尖叶杜英、红花羊蹄甲、幌伞枫、大花紫薇和鸡蛋花等。灌木植物(包括绿篱植物)选择了九里香、鸳鸯茉莉、茉莉花、龙船花、夜来香、琼棕、叉叶木、黄金榕、毛杜鹃、琴叶珊瑚、红果仔、红纸扇、美洲番茉莉、烯茉莉、金脉爵床、紫薇和美蕊花等。

6.3 其他配置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为了达到步移景异、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结合园路的宽窄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选用了一些耐荫、常绿、宿根类的观花、观叶或观型地被植物,如大叶蚌花、小叶蚌花、七彩竹芋、紫背竹芋、美人蕉、蝎尾蕉、合果芋、吉祥草、沿阶草和银边草等;沿着园路的走向成片群植,或在路缘种植,利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和叶色等,搭配成错落有致、色彩多样的花境。

7.未来展望

姜园的改造充分考虑和遵循姜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性和专类园的特点,进行分区种植。利用原有高大乔木荫蔽下的良好生态环境,结合新建的园林建筑小品,展示林下生态景观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性。

姜园现引种保育姜目8个科的植物共24属300多种,其中姜科植物150多种。供展示的姜目植物种类已达160种。根据引种的总目标,在3-5年的时间内富集姜科植物世界60%的属、20%的种;90%的国产属、70%的种;同时收集保存姜目8科50%的观赏类群,筛选出3-5个具重要价值的观赏植物;并从现有的300多种逐步增加至400种以上。

在引种保育的基础上,将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姜目植物种类,运用于营建新的园林景观,推陈出新,使游客有常游常新的感觉。

(作者:华南植物园 禹玉华,廖景平,黄文忠,谢振华,陈忠毅,原文已收录于《2007年中国植物园大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