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

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发布日期:2010.05.14 作者:scib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友谊,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于2004年提议在华南植物园建立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该园由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植物学家Ben Wallace、园林设计师Geoffery和华南植物园园林的园艺专家共同设计,由广东深圳农科园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于2006年7月建成。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位于华南植物园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7公顷,正面为檀香园,东倚小青山山岗和广州第一村,南邻能源植物专类园,北接城市植物景观生态园。它既是引种保育和展示澳大利亚植物的专类园,又是我国科学家从事澳大利亚植物研究的科研平台,同时也是广大公众了解澳大利亚植物、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科普教育园地。

 1. 建园理念

建立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旨在于自然生态园林中展示澳大利亚植物,并通过一系列植物分类、生态群落、演化与生物地理、原住居民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等小主题,阐释与植物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澳大利亚的人文知识。为便于公众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还将设置一些标志性的动物和鸟类模型。解说系统则通过植物铭牌和主题说明牌等形式来体现。

本专类园以澳大利亚植物区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桃金娘科桉树属(Eucalyptus)典型植物作为园林背景,集引种保育和展示澳大利亚植物为一体,最大限度地突出澳大利亚植物区系特色、突显澳大利亚自然风情、民俗文化和园林景观,将其打造成为开展澳大利亚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环境优美的综合性专类园。

 2. 园区规划设计

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选址于华南植物园小青山。20世纪60年代,华南植物园在荒山野岭上率先营造了澳大利亚原产的速生植物桉树林,主要种类有赤桉、柠檬桉、隆缘桉、大叶桉和白千层等,为建立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奠定了基础。利用该区的自然地形地貌营造缓坡草地疏林景观,以再现澳大利亚国度的自然风情和生态园林(图1)。

2.1主要园林小品和景观

在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BHP Billiton)的赞助和支持下,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采用在岩石上雕刻文字的形式,建立景点标识系统。主要景点如下:

2.1.1  南十字星喷泉(The Southern Cross Fountain)

南十字星是南半球最著名的星座,由主要四颗明亮的星形成“十”字形而得名。南十字星座是南半球夜间判定方向的主要依据,它如同北半球的北斗星一样重要。澳大利亚国旗上就有南十字星座图案,表明该国是在该星座下的大陆。本景点以黑色大理石和喷泉为背景,象征南十字星座在夜空闪烁。

2.1.2 树包石景观(The Aerial Ficus Block)

榕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在雨林中常见它包裹着光秃的岩石,根须伸进岩缝中,吸取点滴土壤营养而生长,形成一个大盆景般的奇异景观。本景点将榕树种植在混凝土石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榕树的根将最终覆盖整个表面,展现出“树包石”的独特景观。

2.1.3 岩石园(The Rock Garden)

岩石园是将小型植物与裸露的岩石紧密结合,形成景观的园艺形式。岩石园是特意选择和配置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构成自然的露地岩层,在其中种植矮小植物,或让其自然形成植被。岩石园中一块小的区域能生长许多种类丰富的植物,如匍匐植物、地被植物、小灌木和具鳞茎植物等。

2.1.4 澳大利亚原住居民小屋(The Aboriginal Gunyah)

澳大利亚原住居民小屋很简陋,反映出他们流动的生活方式。这种小屋用树枝搭成,铺上树皮、树叶和粗草等,用材根据环境取舍,随意、自然。天冷时,原住居民用草席和动物毛皮作毯子来保暖。

2.1.5 原住居民的男子成人仪式环(The Bora Ring)

澳洲原住居民的男子成人仪式环,是男子10岁时进入成人生活举行仪式的场所,因此严格禁止女性介入。仪式环通常选择具有狭长远景的突出地形,比如有代表性的石堆,小山顶,悬崖边等。形式各样,有的由同一中心的两个环组成,有的则由以一条小径连通着的两个环组成。

2.1.6 波浪草坪(The Wave Lawn)

数千年前,澳大利亚的原住居民发明了一种叫“飞去飞来器”的神奇武器。它是用硬木制成的,是传统的狩猎工具。狩猎时,猎手向猎物投出,如果没有击中目标,“飞去飞来器”会神奇般地返回到投掷者手中。“飞去飞来器”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文明和智慧。本园将之展现在草坪上。

2.1.7 渔笼(The Fishing Cages)

澳大利亚原住居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大多是捕鱼能手,不仅能用木制的鱼叉,还会修水坝拦鱼,用露兜树等植物的叶子编织成渔网或篮子捉鱼。

2.1.8 贝壳山(The Shell Mountain)

在澳大利亚原住居民人烧饭和吃饭的地方,通常是海边或河岸上,他们捉拿海鲜后就地吃掉,常常留下一堆贝壳,比较大的贝壳山可能是经过了成百上千年而堆积起来的,主要是由骨头和贝壳组成,有时还会找到石头工具和石片。这些历经沧桑的残留物是澳大利亚原住居民神圣的遗址,是他们早期生活的历史见证。

为便于日常园林维护和管理,以及考虑到游客的安全,本专类园就地用红壤堆成一个直径约为10米的半圆形的土坡,并铺上台湾草,以象征贝壳山。

2.2 植物分区规划

师法自然,模拟澳大利亚自然生态环境的演替规律,设立以下几个典型的植物群落。

2.2.1 雨林植物区

一个混合的热带、亚热带常绿和半常绿郁闭季风阔叶林区,以展示澳大利亚雨林植物及其独特的景观。

2.2.2 干旱雨林孑遗灌木区 

一个开敞的以雨林乔木和灌木树种为特征的灌丛林地,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北漂过程中,这些种类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已适应于干旱的内陆环境。

2.2.3 季风白千层林

 一个典型的热带地区,以白千层为优势树种的开放式群落。

2.2.4 热带旱河湿地 

一条断流的河床,典型的自然漫滩,形成了各种不同特性的湿地群落。

2.2.5 岩生植物区

由于澳大利亚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大部分地区天气干燥,降雨量少,土壤贫瘠。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衍生出许多耐旱的植物种类,如极具观赏价值的岩生红千层、小约翰红千层、石南桃金娘、高岗松和皇袍银桦以及石楠属的开花灌木植物等。

2.2.6 古老植物区 

澳大利亚植物区系被国内外植物学家公认为南方最古老的超大陆上的植被,如分布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南洋杉、罗汉松和柏树等针叶林植物,以及九千万年以前的山龙眼科植物。设立古老植物区以展示澳大利亚植物区系古老植物群落和独特的景观。

2.2.7 芳香植物区 

一个具芳香叶片或花卉的乔木、灌木或草本的种植园区,以种植柠檬桃金娘(Backhousia citriodora)、茴香桃金娘(B. anisata)和柠檬鳞子(Leptospermum petersonii)等芳香油含量高的植物种类为主,为广大公众和游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具芳香气味的环境氛围。

  3. 植物配置

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为2006年5月至2006年6月,配置澳大利亚植物57种,主要的骨干植物有摩尔大苏铁、海岸斑克木、金蒲桃、瓶干树、昆士兰贝壳杉、南澳蒲桃、湿生白千层、桉树、白金汉、银桦和阔叶银桦等;第二期工程为2007年6月,配置澳大利亚植物73种。目前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引种保育和展示的澳大利亚植物种类共计130种,其他非澳大利亚原产的植物38种。

 4. 未来展望

4.1 加强引种力度,增加澳大利亚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澳大利亚植物区系是世界上六大植物区系之一。该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约有20,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西澳大利亚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有11,000种左右。该植物区系以桃金娘科Myrtace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山龙眼科(Proteaceae)、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苦槛蓝科(Myoporaceae)、含羞草科(Mimos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第伦桃科(Dilleniaceae)和桑科(Moraceae)等为主。因此,应加强对以上各科植物的引种栽培和利用研究,并进一步引进草树、树蕨、常开不败的纸菊和苏铁类等具有独特园林观赏价值的植物,将其作为整个专类园通用的造景植物。

4.2 建立澳大利亚国树、国花和州花区

澳大利亚分为六个州和两个联邦区,它们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以及北部地区和首都直辖区。建议引进澳大利亚的国树—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国花—密花金合欢(Acacia pycnantha)。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花—极美特洛花(Telopea speciosissima),维多利亚州的州花—粉红石南(Epacris impressa),昆士兰州的州花—蝴蝶石斛(Dendrobium phalaenopsis),南澳大利亚州的州花—美丽耀花豆(Clianthus formosus),西澳大利亚州的州花—红绿袋鼠爪花(Anigozanthos manglesii)和塔斯马尼亚州的州花等。从而增进我国人民对澳大利亚植物、自然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4.3 建造动物模型,配置澳大利亚恐龙时代植物

澳大利亚植物学家于1994年发现了恐龙树(Wollemi Pine),建议引进并在古老植物区配置澳大利亚恐龙时代植物,如恐龙树、蕨类和苏铁等类群的植物。建造恐龙、袋鼠、树熊、鸵鸟和鸸鹋等动物模型,以展示澳大利亚植物区系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特殊性。

(作者:禹玉华 谢振华 吴兴 廖景平,原文收录于《200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澳洲植物专类园的鸟瞰图

澳洲植物专类园的入口

波浪草坪

红花银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