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称 |
获奖类别及等级 |
完成人 |
获奖时间 |
珠江三角洲地区滨水植物的选育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董运常、曾宋君、黄久香、刘贵才、王发国、黄 勇、吴坤林、刘国强、段 俊、邢福武 |
2020年度 |
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李志安、庄 萍、朱润良、吕书记、练文标、夏汉平、张 美、李应文、邹 碧、张留全 |
2020年度 |
紫金县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保护 |
南粤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叶钦良、李玉峰、钟智明、吴林芳、张志坚、易绮斐、张彩英、夏远光、黄启华、张中文 |
2020年度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中国产学研协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曾宋君 |
2020年度 |
夏秋茶品质定向提升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
唐劲驰、曾兰亭、周 波、黎健龙、操君喜、陈义勇、廖茵茵、杨子银、刘嘉裕、陈汉林、黄海英、曾文伟、胡海涛、张风姬、吴海明、陈 勤、赖榕辉、颜 英、雷启云 |
2020年度 |
郜海燕/蒋跃明果蔬品质调控与保鲜创新团队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优秀创新团队奖 |
郜海燕、蒋跃明、陈杭君、段学武、穆宏磊、屈红霞、杨 宝、房祥军、周拥军、龚 亮、韩 强、吴伟杰、朱 虹、云 泽、韩延超、刘瑞玲、张丹丹、蒋国祥、李涛涛、童 川 |
2019年度 |
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
兰思仁、刘仲健、曾宋君、尹俊梅、罗毅波、石京山、宋希强、何碧珠、彭东辉、黄瑞宝 |
2019年度 |
龙眼采后保鲜、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一等奖(科技进步类) 广西科学技术一等奖(科技进步类) |
孙 健、李 丽、蒋跃明、何雪梅、辛 明、刘国明、郑凤锦、杨 宝、游向荣、盛金凤、李昌宝、李志春、李杰民、唐雅园、零东宁 |
2018年度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蒋跃明 |
2018年度 |
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 |
中国专利优秀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 |
曾宋君、陈之林、段 俊、吴坤林 |
2018年度 |
热带亚热带生物与非生物固碳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闫俊华、于贵瑞、方运霆、王秋凤、张德强、陈 智、李 坤 |
2018年度 |
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邢福武、马国华、叶华谷、汪华清、廖文波、刘信凯、罗伟聪、王发国、陈红锋、胡晓敏、刘东明、易绮斐、刘 黾、王 晶、叶育石 |
2018年度 |
亚热带特色果蔬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生物学表征及其健康食品创制 |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张名位、张瑞芬、邓媛元、孙智达、谢海辉、吴福培、黄 菲、刘 磊、马永轩、李文治、贾栩超、刘 光、董丽红、杜海珍、林秋怡 |
2018年度 |
姜科园林花卉新品种研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刘 念、曾 凤、孙怀志、盛爱武、谭广文、范燕萍、胡 秀、胡振阳、曾宋君、刘 文 |
2018年度 |
广式凉果安全生产及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曾晓房、白卫东、杨 宝、冯卫华、张 鹰、张宏康、杨婉如、李学莉、林海滨、叶绍环 |
2018年度 |
特色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
黄宏文、钟彩虹、刘义飞、姜正旺、李大卫、张忠慧、龚俊杰、姚小洪、韩 飞、张 琼、刘小莉、李 黎、陈美艳、张 鹏 |
2017年度 |
中国植物DNA条形码研究 |
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李德铢、杨俊波、李洪涛、高连明、葛学军 |
2017年度 |
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朱根发、曾宋君、张志胜、江 南、吕复兵、段 俊、郭和蓉、陈和明、叶庆生、吴坤林、黎扬辉、李冬梅、张建霞、谢 利、胡锐清 |
2017年度 |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 |
广东专利奖 金奖 |
段学武、蒋跃明、冯琳燕、吴富旺 |
2016年度 |
追踪植物的红娘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银奖-科普影视动画类 |
匡延凤、廖景平、蒋厚泉、张生贵、黄芳、杨树、徐兵 |
2016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