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羽杉正值最佳观赏期(邓纯西摄)
12月22日,在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的联合组织下,由中小学生组成的团体相约华南国家植物园,通过户外探究、植物解剖观察、参观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等环节,深入认识植物,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培养科学兴趣,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植物保护的意识。
经过半天的学习思考,同学们都收获了哪些?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齐聚植物园,探寻落羽杉
在自然中,寻找“你”的名字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如何理解自然与我们息息相关?在这里,每个同学都拥有自己的“自然名”,每个自然名对应着一种植物,植物名字诉说着怎样的故事?科普老师从琼棕的命名说起,共同学习了植物学里的双命名法。原产于北美东南部的落羽杉,它的学名是“Taxodium distichum”,中国的植物学家根据它叶条形羽状,落叶的特点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落羽杉”。认识植物,就好像结识朋友,今天知道了植物的名字,之后我们往往会经常遇见这种植物,人与植物之间多了一分联系。
孑遗植物区认识落羽杉及其他古老的植物
认真观察,辨识植物的异同
随着气温降低,临水而居的落羽杉迎来最佳观赏期。对于好奇的同学们来说,光是欣赏落羽杉的美是远远不够的,落羽杉是怎么漂洋过海来到广东的呢?这里还有一段华南国家植物园科学家们前仆后继,引种、保育以及推广落羽杉的故事。落羽杉由华南国家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于1928-1929年间以种子交换的形式从国外引种而来,1974年落羽杉作为样板,在广东水网地区大力推广,如今的落羽杉已成为南方的“网红”,具有重要的观赏、经济及生态价值。
落羽杉林被称作“水上森林”,它在水中不会倒,有什么秘诀呢?人们常常将落羽杉错认作水杉,水杉和落羽杉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水松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同学们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在孑遗植物区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在自然中寻找答案。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解剖讲解,加深认识
落羽杉是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从果实的外表上我们很难分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那么就通过解剖来一探究竟吧!活动以落羽杉球果、山楂、花生等作为实验对象,同学们拿起镊子、解剖刀、培养皿等工具,学习如何正确解剖果实,通过对比直观感受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种子的着生位置有什么不同?种子外面是否具有果皮?同时启发他们对植物传粉方式、种子传播方式的思考。 “哇”课堂上同学们时不时发出惊叹声,他们对植物有了更多的发现,纷纷踊跃发言。
仔细解剖果实
从文物中探寻科学家精神
华南国家植物园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不仅是国家科研科普基地,也是全国科学家精神基地、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同学们当然不能错过参观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一张张泛黄的书页,记录的不仅是科学家们一点一滴的奋斗痕迹,也在同学们心里埋下一颗颗向往科学的种子。此外同学们还观看了《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纪录短片,走访了科学家雕塑径。
同学们在科学家精神基地参观学习
“识绿爱绿,绿美广东”,本活动将优美园林风光、植物知识、科学家精神等串联设计,集人文、科学和美学于一体,让青少年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深入认识植物,了解科学家故事,激发青少年们的家国情怀。植物的魅力是无穷的,但植物学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研究课题,需要青少年的接力,绿美广东的建设也需要我们人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