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50余名学员相约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同探寻落羽杉的前世今生。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分类学家陈忠毅、科学画师余峰、广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涂燕娜以及科普部相关老师,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科普大餐,学习落羽杉植物知识,分享落羽杉的中国故事,户外欣赏美拉德色系的落羽杉冬景,整个过程寓教于乐,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在室内讲座环节,科普老师李文艳向大家讲解了落羽杉相关植物知识。落羽杉来自柏科落羽杉属,在侏罗纪晚期就已经在地球上生存繁衍,它拥有长高和长寿的基因。作为一种孑遗植物,落羽杉从漫长的演化历史中走来,它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落羽杉是南方难得的红叶植物,不仅观赏性强也有材用及防护堤岸等生态价值。落羽杉与同样来自柏科大家庭的水杉、水松,曾经在数万年前生活在一起手足情深,由于第四季冰川等原因天涯相隔,现在的它们相聚在龙洞琪林,这片仙树仙草的园林。落羽杉的故事不仅仅是落羽杉的故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故事,也是波澜壮阔的自然史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分类学家、博士生导师陈忠毅结合史料,向大家进一步普及落羽杉引种、推广及背后的科学家故事等。华南国家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教授于1928-1929年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交换得到落羽杉的种子。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帮助落羽杉克服“水土不服”等生存难题,经过多年的繁育、推广,如今落羽杉已遍布南粤水网。科学家们敬业奉献,为植物科学事业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让人动容,他们是当今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落羽杉能适应水生环境呢?落羽杉冬季换装的原理是什么?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了学员探索自然的兴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前往龙洞琪林去一探究竟。
在户外课堂中,科普老师朱韵贤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员们通过叶序,辨识落羽杉与水杉;通过叶型辨识落羽杉与池杉;通过树形认识落羽杉与水松等。寻几种植物的种子与落叶;看水松基部膨大成柱槽;观落羽杉形形色色的膝根。通过自然观察,学员们认识到落羽杉的膝根、板根能够帮助其适应水边的环境,使其在台风天也屹立不倒。当天气转凉时,落羽杉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低温促进花青素等色素的合成,其叶片便由绿转黄再变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家共同欣赏落羽杉美拉德冬装的色彩美;亭亭屹立于湖畔的株形美。波光粼粼的湖面倒影着落羽杉的倩影,冬日杉林里光影变幻令人陶醉,学员们纷纷拍照打卡。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半天的室内讲座与户外体验,带回满满的学习干货,学员们与家人朋友分享落羽杉的故事,意犹未尽。科学的种子已经种下,希望在学员们的心中早日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