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献礼建党一百周年,9月18日,华南植物园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第44期琪林科学讲坛:“气候变暖下地球之肺森林的命运几何”,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建国博士主讲,园艺中心主任王瑛研究员主持。
黄博士用生动翔实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地球森林的概况,气候变暖下森林面临的危机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森林危机。据今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称,人类活动致使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未来20年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当全球升温1.5℃时,热浪将增加,暖季延长,冷季缩短;升温2℃时,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地达到农业和健康的临界耐受阈值。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频繁,森林火灾频发,森林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
森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可替代的服务功能。森林中的树木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来减缓气候变暖,全球森林储存了约45%的陆地碳(2008年),所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是减缓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5年),目前全球树木数量约为3.04万亿棵,按72亿人口统计,人均约422棵树,相比一万多年前,人类文明开始前的6万亿棵,减少了46%。其中热带亚热带森林树木为全球最多,约占全球树木43%,因此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汇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全球森林覆盖的损失率为每年19.2万km2(2015年)。地球上的森林持续减少,除了野火、天灾、虫害等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当属人类活动的影响。除了直接砍伐,人类活动持续的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春天来得更早,秋天来得更晚,使森林生长季延长;冬天更加寒冷,霜冻给森林造成伤害;雨季雨量更加集中,旱季更加干旱和持久使森林衰退等等。这些都对森林产生很大影响。黄博士带领他的团队,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长格局和动态过程与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关系开展了持续的研究,通过树木解剖学与物候学的整合研究,首次建立了森林树木初生-次生生长协调关系数学模型;并应用先进的微树芯技术监测亚热带森林生长,提出生长季末期(秋季)的辐射能量是森林生长的限制因子的观点,提出了全球气候异常厄尔尼诺活动增强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新理论;揭示了陆地森林初生和次生生长对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响应的时空格局规律以及新老碳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分配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引领国际主流,推动了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暖下森林面临的危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最后,黄博士倡导我们每一个公民从自身做起,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多植树造林;贯彻日常低碳生活:坚持垃圾分类,少乘电梯,节约用电,少用纸巾,少用塑料袋;多宣传。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讲座结束后,黄博士热情地回答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给听众展示和讲解研究用的各种树木微芯材和标本,让大家直观感受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甚至还带来一台显微镜让大家观察树干不同生长部位的细胞生长状况。理论学习与实物观察相结合,让大家对今天接收到的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