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华南植物园开展“走近自然科学研究”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19.11.18 作者:scbg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吗?人类起源是否真的来自非洲?宇宙真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吗?生鸡蛋和熟鸡蛋,哪种能立起来?从严肃的科学问题,到日常可以自己动手验证的趣味科学小实验,1115日,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夏汉平研究员,为300多名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的师生,带来《科学研究与科学思考》的主题报告。 

  结合20多年在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与研究体会,以及对有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进展与成果的思考,夏汉平首先对科学的定义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科学研究虽然可以很有趣,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巨大,然而也同时存在着负效性,并据此提示学生们,做科学家要有质疑的勇气和精神,要学会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最后,夏汉平总结了成为科学家的五个重要素养,并鼓励同学们努力成为一名未来的大科学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科学研究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还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因此讲座结束后,植物园资深科普老师广州市十佳科普讲解员带领学生们,走进园区,观察和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同学们重点参观了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从热带雨林漫步到沙漠地区,再穿越到高山世界,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不同于北方的萧瑟,南方的秋天,依然郁郁葱葱, 同学们遨游在植物王国里,领略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在讲解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华南植物园作为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以青少年的科学科普教育为己任。响应国家关于开展青少年研学教育的号召,此次华南植物园开展以走近自然科学研究为主题的研学教育活动,旨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尊重自然,学会思考,关注科学。

夏汉平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科普老师讲解簕杜鹃特征

认识奇特的热带雨林植物

参加研学的部分师生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