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广州的气温“飞降直下”,给大家过了把冬天的瘾。
1月3日这一天,寒风虽冷,却仍阻挡不住大家的高涨热情,就连太阳也被感染,不时倾泻出温暖和煦的阳光。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华南植物园,与植物分类学学家童毅老师,共识中药植物,尽赏植物之妙。
识花草闻芬芳
若说中医讲求“望 闻 问 切”,认识中草药植物也是如此。
这不,一进植物园,放眼望去,我们只当是路边的寻常植物,在童老师眼里却是“大有来头,用处多多”;我们只觉这棵植物某部位长得古怪,实是藏着深厚的植物知识。
更不必说那些可以闻其气味来辨别的特殊植物,不仅是芳香植物,如樟科、芸香科的部分植物的香气,还有奇怪的“鸡矢藤”味,叶子揉碎了有点蒜味的“蒜香藤”味等等,可谓是嗅觉大开。
书山有路勤为径,天气寒冷也抵不住同学们积极求知的心,实是需要给大家点个赞。同学们皆积极询问、互相交流,老师也被同学们带动起来,不断将知识倾囊授出,大家或用手机,或手持纸笔,跟随老师认真记录。
科普讲座
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因而个个也是“卧虎藏龙”,不少同学不仅有植物学的专业知识基础,也有着强大的生活实用经验,对于部分中草药植物的认识,及其活用、妙用也能娓娓道来。同学们不断与老师相互讨论交流,加之老师生动通俗的解说,热烈的氛围驱走寒风,一路走来,有如游园赏绿,增添见闻之余,更乐得悠然。
课程中有一位来自客家的奶奶,展示出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许多常见的中草药植物都能如数家珍。从中也可体现出,中药草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只需要我们日常多一分好奇,多一丝细心,定能认识植物之美,植物之用。
学知识更懂行
若说户外是直观的观察认知,到课堂里听的课程,则是“确切诊断”阶段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老师并非单纯地教我们如何“撩草药”,而是讲解认识植物的历史进程,又延伸到人类对植物科学探索的发展,让大家感受植物知识的浩瀚如海。再逐步系统而简单地讲授植物分类学,讲授识别植物的几大技巧与步骤,让大家真正了解到,如何专业的认识、鉴定见到的“中草药植物”。
短短一个上午,回顾课程笔记,大脑里存的知识满满当当,甚是欣愉。
记得课中老师打趣道,植物辨别中,其实“真正的高手都是看气质”,不禁会心一笑。然经由此次课程,老师或者更想说的是,对生活永葆好奇心,学会归纳、总结,再到踏实的学习,大家也可成为高手,年增岁长,自然也就感知到植物的“气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