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山茶园路口,您可以看到树上开着花似一串串小绿珍珠的乌桕。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Smal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落叶乔木,因乌臼鸟喜食其种子而得名。乌桕全株具有白色乳汁,树皮有明显的纵裂痕。单叶互生,稜形全缘,前端尾状渐尖,形似魟鱼,基部锐形,叶柄长约2-5公分,柄上有一对腺体,膜质而淡绿色,平滑无毛,秋季,其树叶由绿变紫、变红,具明显的季相景观;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花小,黄绿色,形状似毛毛虫,花期4-8月。蒴果椭圆状球形,子房3室,成熟时成黑褐色,种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层富含蜡质的假种皮。
乌桕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亦被称为“蜡烛树”。种子可榨取“桕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其木材白色,坚硬,纹理细致,可作家具、车辆、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可治毒蛇咬伤,全身皆是宝。此外,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美观,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的赞名。
乌桕广布于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各地,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欧洲、美洲和非洲有栽培。
观赏地点:能源园、山茶园、经济植物区、木本花卉区等地
乌桕(花)
乌桕(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