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华南植物园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编研”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也打破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两年空缺的尴尬局面,获得2009年度全国唯一的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华南植物园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编研以大规模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为基础,以丰富的信息记载为核心,系统研究这些信息并编撰成科学志书,是一项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工程。《中国植物志》历经4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研,由146个单位、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通力协作完成(其中科学院院士10位),并于2004年全部出版。在编研过程中,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及新属名称243个,发表新种及新种名称14312个,提出了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对属、种划分和系统排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已出版的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植物志书,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80幅图版,详细总结、记录、澄清了中国所有已知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物种生境、物候期和经济用途等。《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植物学研究领域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它的完成促进了中国植物学的健康发展,也带动了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进步,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华南植物研究所(园)作为主编承担的《中国植物志》有31卷(册),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有34卷(册),分别占全部总卷(册)数(80卷126册)的24.6%和27.0%。这些卷(册)中先后获国家级、中科院、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有10项。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主要获奖人员中,排位第二的是华南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焕镛院士,他是《中国植物志》第一届编委会的主编,是编撰《中国植物志》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排位第六的知名植物分类学家、我园退休职工胡启明研究员,他是《中国植物志》第六届和第七届编委会委员,他和陈封怀研究员一道主持编撰了第59卷第1册和第2册,参与编撰了第75卷等。华南植物所(园)研究人员在《中国植物志》历届编委会的任职情况 届数时间(年)参与人员编委会任职备注 第一届1959~1972陈焕镛主编院士    陈封怀编委    张肇骞编委院士 第二届1973~1974陈封怀编委  第三届1975~1976阮云珍编委  第四届1977~1986陈封怀编委    黄成就编委  第五届1987~1992陈德昭编委    黄成就编委    林有润编委  第六届1993~1995陈德昭编委    胡启明编委    林有润编委  第七届1996~2004胡启明编委    林有润编委    黄成就顾问    陈德昭顾问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参观华南植物园
    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广东省委统战部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华南植物园。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魏平、主任助理夏汉平等热情接待了黄孟复一行。    黄孟复重点考察了院地共建项目——大型景观温室群。任海向客人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研究领域、院地共建和科学普及等情况;魏平重点介绍了景观温室群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建设过程、景观和植物配置以及建成效果。黄孟复充分肯定了华南植物园在科学研究和院地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植物园抓住当下发展机遇,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的科技、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考察途中,黄孟复等对温室内的植物布局、植物用途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问与大家交流,他还就园林布局、植物养护等问题与陪同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大家在温室各优美景点合影留念。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国家基金委副主任沈岩一行到华南植物园调研并指导工作
    1月6—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副主任沈岩、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冯雪莲、生命科学二处(植物学科)处长温明章、生命科学六处(新成立的食品学科)处长杨新泉等先后到华南植物园调研并指导工作。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傅声雷及主要科研人员与基金委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傅声雷详细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沿革与近年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成果、院地共建与国际合作、科学普及和旅游开放、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情况。沈岩等详细介绍了国家基金委近几年的项目调整和工作情况,重点解释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大项目、面上项目等申请要点。沈岩强调,创新团队要针对重要的科学方向和研究目标,要以科学问题为先导,组织优秀的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基金委对面上项目注重哪些科学问题的提出能够推动学科发展,同时强调学科、区域的均衡发展;而重大项目则注重学部之间的学科交叉合作。冯雪莲等在调研时也就生命科学部对基金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介绍。基金委领导们在调研过程中还就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认真听取了科研人员的意见反馈。他们都表示回去后对这些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好的意见与建议将予以采纳。会后,沈岩一行重点参观了木兰园、苏铁园、兰园等专类园区和热带雨林温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极地植物室以及植物水族馆等景观设施。基金委领导对专类园和温室群的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和养护、配套设施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赞赏。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举办商务部援外项目“热带/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跨国界保护研究及管理研修班”
    由国家国商务部主办,华南植物园承办的援外项目“热带/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跨国界保护研究及管理研修班”于12月1日—22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学员共计18名,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等十个国家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等方面的官员和科研人员。12月1日,开班仪式在风景如画的华南植物园水榭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华南植物园傅声雷副主任主持,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致辞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欢迎。华南植物园组织了30位高水平的学者为学员上课,授课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中国热带雨林保护状况与措施、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中国保护植物驯化回归、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培训课程严格按照预定的培训日程进行,各位授课老师都作了充分准备,材料丰富,报告内容图文并茂,讲述条理清晰,英语表达流畅。学员听课认真专注,踊跃提问,每个报告后教师都与学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学员们可以自由发言介绍了各自的国家的概况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既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为了加深室内授课的直观印象,强化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培训班还安排学员12月5日到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参观,12月15-20日到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进行野外考察。为了丰富学员生活,加深学员对中国的了解,专业授课期间穿插中国文化介绍与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中文学习、广州名胜建筑及文化风俗欣赏等。还安排学员们进行基础中文学习、中文拼音学习和简单中文对话练习。12月6日,组织学员们参观广州大学城,岭南映象园,越秀公园、陈家祠以及珠江夜游等,让学员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之余,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12月21日,结业仪式在华南植物园举行。夏念和研究员代表华南植物园做了总结发言,学员代表来自马来西亚的Jinis先生代表18名学员总结发言,对培训班给予了高度评价,来自10个国家的学员都用本国语言对华南植物园表示了衷心感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主任、任海书记、傅声雷副主任为18名学员颁发了商务部结业证书。此次研修班是华南植物园首次承担商务部援外项目,研修班成功举办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2009-12-25
    查看详情
  • 着力院省共建 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邓麦村,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广州市人大副主任龙建安,广东省人大副秘书长郑红,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等有关领导陪同视察。特别是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全面通过项目验收,并超额完成共建任务,达到了“三满意”的预期目标。”参观结束后,路甬祥在温室景区前的草坪广场上亲手种植高山榕一棵。
    2009-12-20
    查看详情
  • “一种报春苣苔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11月18日,由华南植物园马国华、任海等完成的“一种报春苣苔(PrimulinatabacumHance)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710030266.0)。报春苣苔(PrimulinatabacumHance)为苦苣苔科多年生小型草本植物,自1881年美国人亨利在粤北连州连江流域的石壁上发现了报春苣苔这一珍稀植物后,它就神秘消失了120年。直到几年前,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在连州又发现了报春苣苔这一国家第一批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它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它的发现对研究岭南古气候、土壤和动植物演变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开展植物的保护和繁殖在很多植物种上已获得成功。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在离体培养所需要的培养条件及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报春苣苔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由于该物种生存环境要求特殊、地理分布狭小、种群数量很少。目前运用植物生物技术繁殖和栽培报春苣苔,保护和利用这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发明以野外采集的报春苣苔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步骤、丛芽繁殖步骤、生根培养步骤、移栽步骤和野外移栽步骤等培养阶段,调配和优选诱导、繁殖、生根、移栽等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使报春苣苔能够实现其有效繁殖的目的。结合生态恢复原理将试管苗在发现报春苣苔的当地种植,实现报春苣苔在原生地的种植成活和生态恢复。
    2009-12-01
    查看详情
  • 感谢信
    2009-11-23
    查看详情
  • 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2009年11月17-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NewPhytologistTrust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自然科学基金委赞助的“第23届NewPhytologist学术研讨会: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植物学专家代表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    大会以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的19名长期从事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专家应邀作大会报告,同时还有20余份墙报展出。报告内容涉及热带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生态学、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生理生态学、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等生态学内容。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题为“ExcessiveNitrogenSupplyAcceleratetheDeclineandFluctuationofOld-growthForestbyActuatingPhosphorusLimitation(过量氮输入导致磷限制加速成熟森林波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还就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等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19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华南植物园;20日,代表们又赴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了实地考察。野外考察期间与会代表对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监测/观测及长期实验予以高度赞赏,并就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了交流。    NewPhytologistTrust每年举办两次国际研讨会,这也是该研讨会第一次在欧美以外地区举行。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在于促进国际间在热带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交流与合作;借此会议的契机向国际同行充分展示我国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的工作进展及成果,提升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并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等社会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开展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2009-11-23
    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开展国际评估,谋划未来发展
    11月19—20日,由来自世界著名植物园主任和国内外知名植物学家组成专家组对华南植物园进行了为期2天的国际战略评估。评估专家组由来自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H.Raven博士、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SaraOldfield女士、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StephenBlackmore博士、爱尔兰国家植物园主任PeterWyseJackson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主任PhilipMoors博士、悉尼皇家植物园主任TimEntwisle博士、印尼茂物植物园主任MustaidSiregar博士、美国布鲁克林植物园主任ScotMedbury博士、密苏里植物园PatRaven博士、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贺善安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允钢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中科院规划战略局石兵处长、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局娄治平处长作为国际评估组的观察员,亦参与了评估过程。整个评估过程分四部分:书面材料审阅、集中汇报、现场考察与讨论、评估总结与反馈。在评估会前审阅邮寄的书面材料基础上,19日上午,国际评估报告会在华南植物园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国际评估组、园领导、各研究领域首席PI、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科研人员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评估专家组组长PeterRaven博士主持。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首先做了总体情况报告,对华南植物园的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科普开放以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植物园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进行了阐述。随后,廖景平、莫江明、张奠湘、夏念和、蒋跃明、吴国江、周国逸和傅声雷研究员分别针对园艺中心、鼎湖山树木园以及6大研究领域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人就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19日下午,评估组专家实地考察了华南植物园棕榈园、药园、苏铁园、澳洲植物园等30个专类园以及大型展览温室群,对华南植物园科研和科普设施的硬件建设进行现场评估并与各研究组组长进行了自由讨论。20日上午,评估组实地参观了标本馆、中心实验室、代表性研究组及专业实验室等,对28个研究组的研究进展和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察。20日下午,评估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并形成了初步评估意见报告。PeterRaven代表国际评估组宣读反馈了评估报告初稿要点:1)华南植物园是世界级植物研究机构和植物园,在植物学、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生培养及科普旅游服务已经具有了显著的高端国际地位;2)评估组高度评价了该园的学科布局、极具价值的活体资源保育和设施先进标本馆、实验室管理;3)华南植物园的广州园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独特的集植物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的综合保育体系,该园对科研、园艺、保护区、野外台站的优化布局体现了国际发展趋势和科技前沿;3)评估组对华南植物园近年的世界性和区域性植物分类学专著和恢复生态研究的产出、获取科研项目体量和数量、论文数量特别是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大幅提高给予高度评价;4)华南植物园近几年在园林景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好热带展览温室和世界独一无二最好的水生植物展示馆、其专类植物收集如棕榈园、姜园、竹园、特别是木兰园体现高水平特色,这些进展大幅度提高的参观游客数量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评估组总体结论认为:华南植物园将成为全球领导植物园及研究机构之一(“Overall,weconsidertheSCBGtobeoneoftheleadingbotanicalgardensandresearchinstitutionsglobally”)。同时,评估组建议:1)在继续优化战略规划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可持续发展作出先导计划,特别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植物迁地和就地保护的综合体系;2)华南植物园2010-2020战略规划具有前瞻性,评估组敦促量化各战略重点及合理的度量性;评估组认为:细化未来5-10年发展规划尤为重要,目标及重点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华南植物园的潜力和贡献;3)根据华南植物园目前态势,评估组专家提倡华南园加强国际介入,在世界植物园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 此次国际评估的成功举行,为华南植物园增强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将进一步提高华南植物园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2009-11-22
    查看详情
  • 八十年栉风沐雨 创新跨越新世纪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隆重举行80周年庆典大会繁花耀羊城,盛世谱华章。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迎来80周年华诞,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共赴盛会,欢聚一堂。当天下午,华南植物园80周年庆典大会在该园绿色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雷于蓝、副秘书长李捍东,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SaraOldfield、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Raven、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StephenBlackmore等国际知名植物园的代表,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林培森、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阮德阳、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香港、澳门等地区与10多个国家的50余位海外代表,以及来自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全国植物园系统、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友邻企业、公司等120余家单位,还有华南植物园的园友、历届毕业生和广大干部职工、在读研究生等共1800余人参加了盛典。大会由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海主持,他介绍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忠贤等领导为祝贺华南植物园80华诞的题词和贺信情况。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80年来华南植物园的风雨历程和老一辈“南植人”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华南植物园已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一是致力于国立植物园的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等职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恢复生态学、系统演化植物学、保育生物学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世界一流植物园;二是立足符合中国国情的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创新,在引领中国植物园的同时,开拓中国植物保护在全球的主导作用。李捍东在致辞中说,今年初,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华南植物园在植物战略资源储备、发掘、利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具有丰厚的科研积累和人才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的院省合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最后,他衷心祝愿华南植物园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为珠江三角洲、广东省的科技进步、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长苏荣辉致辞时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华南植物园将发展成为国际植物研究与保护利用中心和国际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中心。他认为结合80年园庆,华南植物园邀请国际一流科学家进行国际评估,进一步梳理、凝练和强化发展目标。同时,作为中科院主管专业局,我们支持并相信路院长提出的:“华南植物园有条件,而且也应该成为我国植物园体系当中的先行者、示范者,更重要的是引领者!” PeterRaven博士说,对世界来说,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和领导就不可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如华南植物园这样科研实力雄厚的机构发挥带头作用,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做得很好。我们国际植物园和植物科学领域承诺我们的友谊,我们将继续开展合作,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随后,SaraOldfield女士,马克平博士以及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也先后致辞或发言,表达了他们对华南植物园80周年的祝贺和对未来发展的祝福!会上,还向入园工作40年以上的老职工颁发了纪念品,以表彰他们为华南植物园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大会结束后,还举行了精彩的文艺晚会。晚会以“绿色之路”为主题,紧扣植物园特色,精彩纷呈,令人回味。国内外嘉宾与新老“南植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着这辉煌绚丽的夜晚。庆典活动在《走进新时代》的动人歌声中落下帷幕。
    2009-11-1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