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八十年艰苦创业 八十载永志创新

发布日期:2009.11.17 作者:scib

——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成立80周年

 

   2009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简称华南植物园)迎来80华诞。80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科学院的亲切关怀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引领下,位于祖国南大门风光迤逦的华南植物园已经成为从事热带、亚热带植物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学传播和开发利用的国际重要植物园之一。80年来,华南植物园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沧海桑田:80年创业立业

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华南植物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中)与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进行学术交流(摄于1958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华南植物园题词。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该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抗战期间,陈焕镛教授冒着生命危险把研究所保存的15万号珍贵植物标本和文献资料等转运到香港加以妥善保护,并在抗战胜利后运回广州。当记者在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看到这批免遭劫难,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植物标本时,深为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之举所感动。1947年,农林植物研究所与中山大学研究院农科研究所农林植物学部合并,组建了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和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合并组建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陈焕镛任所长,同时将经济植物研究所更名为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1956年先后建立了包括引种驯化和园林学两个研究室的华南植物园,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创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先河;1963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划归华南植物研究所管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
   华南植物所在“文革”期间遭受浩劫,曾几易其名和变更归口管理部门。“文革”结束后,华南植物所的工作开始逐渐步入正轨。2002年4月,华南植物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3年10月,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部署调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建园80年来,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张肇骞院士、陈封怀教授等曾先后在该所任职或工作。陶铸、朱德、贺龙、聂荣臻、郭沫若、董必武、叶剑英、谢非、路甬祥、宋平、李长春、张德江、朱镕基、周光召、李岚清、周铁农、韩启德、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莅华南植物园视察和指导工作。
   经过80年的建设和发展,包括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华南植物园已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目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占地4237亩的保育和展示区(植物迁地保护区),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兰园等30余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3000多种,在全世界2500多个植物园中,保育植物种类数位列前10位。二是占地552亩的科研区,植物标本馆保存馆藏标本100万余份,其中最早的标本采于1849年,中心实验室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图书馆专业书刊藏书达20万册。三是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7300余亩的我国首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也是目前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此外,华南植物园还拥有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科院小良热带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定位研究站等一批野外生态观测研究站点。
   建园80年来,特别是自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以来,华南植物园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主编或参编出版了《广州植物志》、《广东植被》、《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等专著320卷(册);其中1978~2008年间共发表CSCD收录论文1964篇,发表SCI收录论文792篇,包括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著名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共取得353项研究成果,其中174项研究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51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等;申请各类专利70件,授权36件。1988年以来被审定或国际登录的新品种达25个。
   华南植物园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1935年至1953年间,陈焕镛教授在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11名研究生。1958年9月至1960年6月间,华南植物所创办了“植物专科学校”,该校从广东省的基层工农干部中招收了160名学员,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员学成毕业后都成为植物学专家或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华南植物所从1979年起恢复研究生培养工作,1994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华南植物园现有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4个硕士学位点,以及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3个博士学位点。
   截至2009年上半年,华南植物园总计招收研究生929人,其中博士生335人,硕士生594人;已毕业研究生521人,其中博士221人,硕士300人。2000年至2008年间,华南植物园研究生共获各种奖学金与奖励达百余人次,其中有两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华南植物园现有在职职工374人,其中科技人员201人,三期创新岗位177个,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2002年4月华南植物园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在知识创新工程的引领下,华南植物园步入快速发展期,科研能力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2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三方各出资1亿元人民币共建华南植物园,开启了院地共建大型科研机构的先河。2009年4月1日,三方共建的华南植物园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了“人民满意、专家满意、政府满意”的建设目标。华南植物园由此进一步成为在亚洲具有重要影响和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植物园以及全球植物保护网络的重要中心之一,成为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储备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中心之一,成为专业化的园艺研究中心和国家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体系的重要基地并开始进入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
 
   立足华南:创新敢为人先

 

2002年12月16日,中科院、广东省、广州市签署共建协议,力争将华南植物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植物园。

气势恢弘、被誉为世界植物博物馆的展览温室群,共收集保育了2500多种植物。

   在华南植物园80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多项中国植物学、生态学研究的第一。
   植物分类学(系统演化学)一直是华南植物所(园)的传统优势学科,陈焕镛院士、张肇骞院士等学者都是该领域的权威和先驱,他们采集研究了丰富的植物标本,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建立了华南最大的植物标本馆,开创了中国学者研究华南植物的先河。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就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用英文刊印的植物分类学杂志Sunyatsenia,此后又相继出版了《中国植物图谱》(英文)等一些开拓性专著;1956年华南植物所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陈焕镛院士是《中国植物志》的发起人之一和第一任主编。华南植物园林有润研究员回忆说,《中国植物志》共有80卷126册,华南植物所(园)主编或参编了其中的29卷34册,占全部总卷数的三分之一,占全部总册数的四分之一强。在这些卷(册)中先后获国家级、中国科学院、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有10项。华南植物园还主编了《广东植物志》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等一批颇具影响的专著和工具参考书。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立足华南,面向港澳台和东南亚,应邀参加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等的植物志编写,成为我国植物学家主持编写外国植物志的首例。主持编撰了《香港植物名录》、《香港稀有及珍贵植物》、《香港植物志》、《澳门植物志》等专著。2007年4月、2008年5月与2009年7月,《香港植物志》第1卷、第2卷和第3卷先后出版,全书计划分4卷出版,将收录香港近3000种有记录的原生及引进植物。2008年3月,《澳门植物志》第三卷正式出版发行,至此全书3卷全部出齐。《澳门植物志》约200万字,2907张图片,全面准确地记录澳门野生和常见维管束植物1604种。
   80年来,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率先发现和发表了数百个植物新类群,其中包括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杉。在报春花科、姜科、木兰科等专科专属的系统演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繁殖生物学领域,科研人员针对华南重要类群系统开展了传粉生物学研究。2004年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ature发表了华南植物园新发现的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华南植物园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生态学研究队伍。20世纪50~80年代,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参加了华南生物资源和热带作物宜林地综合考察,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等,在植被生态学和热带、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76年编著出版了全国第一部省级植被专著——《广东植被》,作为第二主持单位参与编著的《中国植被》于1980年出版,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20多年来,华南植物园编著出版了《中国海岸带植被》、《恢复生态学导论》等大量有影响的论著,有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多项研究获国家级奖励。


   从1959年开始,华南植物所在广东电白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站——电白小良水保站,1984年起又在鹤山站持续开展丘陵荒坡的生态恢复研究,1996年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恢复生态学专著——《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研究成果“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恢复途径及其效应”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又将生态恢复研究成果从广东推广到全国,被有关部门推广应用到长江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生态治污工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华南植物园在恢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同时,华南植物园在治理环境污染与城市酸雨、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气污染植物防治实验研究阶段性成果——“抗大气二氧化硫、氯气污染植物的选择和应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从1991年起华南植物园开始研究、示范和大力推广将香根草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研究成果多次获国际大奖。
   近10年来,华南植物园有关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被评为2000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全球变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对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长达20多年的观测研究后,发现了“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的规律,2006年12月1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该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看法,并将有望建立生态系统碳循环非平衡理论框架,该成果同时入选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此外,华南植物园在外来植物入侵生物学研究和有关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与氮素循环关系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多项可喜成果。
   2005年,华南植物园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新引种热带亚热带珍稀植物1600多号,探索建立了植物的成年植株、小苗、种子、DNA等的保存技术体系,攻克了国家一级珍稀植物报春苣苔等5种植物的繁育技术,培育出了3个新品种。2007年12月,广东省林业局授权华南植物园成立“华南植物鉴定中心”,负责华南地区野生植物的鉴定工作,充分显示了华南植物园在华南地区植物分类学领域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
   2008年,由华南植物园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华南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碳、氮、水演变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该园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另一个参与的科研成果“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园艺产品采后品质的调控机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年2月26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项目办公室启动仪式在华南植物园举行;2009年5月5日,由BGCI和国际木兰协会(MSI)联合成立的“世界木兰中心”亦落户华南植物园,凸显华南植物园在中国植物园所起的引领作用以及在国际植物园界的地位与影响。
 
   面向社会:服务国家需求

2007年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左二),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右一)等视察华南植物园。

2003年9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Raven博士(右四)前来华南植物园参观交流并指导共建工作。

 

   80年来,华南植物园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际,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50~70年代,为突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橡胶北移”成为这一时期国家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项特殊使命。在国家科委的组织下,来自华南植物园等多家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生产实践者攻关协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将三叶橡胶树的生产种植区域从北纬20度以南移至北纬近24度的地区,成为世界植胶史上的首创。“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成果获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华南植物所是主要获奖单位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华南植物所在广东省佛岗县建立了微生物厂,使该县的石角镇草菇的日上市量最高时超千斤、日产值也超千元。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改进技术每百斤稻杆的出菇率由4~6斤增加到8~12斤。为了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华南植物所于1973年开展“提高多抗霉素效价及扩大药效试验的研究”,并在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冬瓜枯萎病等10多种病害的防治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研究获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华南植物所就与湖南等省协作率先完成了水稻“三系”配套,培育出我国第一批具生产价值的杂交水稻。首批育成晚稻“三系”杂交水稻和选育非野型不育系,突破了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难关,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该研究在1981年与全国水稻协作组一起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
  20世纪90年代,华南植物园培育出的米质好、抗性高的“博优210”新水稻杂交组合被科技部、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该品种在1993年至1997年间累计推广近600万亩,共增产稻谷900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3.74亿元。“博优210及相关理论研究”获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产木薯新品种“南植188”与“南植199”和适合广东种植的玉米新杂交组合“南试847”等培育成功并得到广泛推广。近年来,华南植物园研究培育水稻、玉米新品种10个,并通过了广东省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培育的转bar基因水稻经农业部批准于2004年进行了环境释放试验。
  华南植物园是全国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最早的几个单位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完成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制,与广东省科委合作共同在广东省新会市建成了年产2000万株苗的植物种苗生产工厂,带动了广东省以至全国果树花卉及观赏植物试管苗产业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香蕉组织培养加速繁殖及种苗商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奖等5项成果奖。
  华南植物园在油脂、精油及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析、提取和应用性研究方面亦有许多建树。主编和参加编著了《岭南草药志》、《中国油脂植物》等多部专著,其中由华南植物所主编的《中国油脂植物》1990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植物油脂与精油分析以及中草药植物的应用研究方面,发现、研究和推广了天然右旋龙脑新资源“梅片树”;研究鉴定了200多个天然产物的结构,发现了50多个新化合物及数个新结构类型;率先在国内开展紫杉醇等化合物的研究。
  近年来在新药研究方面华南植物园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抗癌药物1种并获专利,该药物的生产技术于2003年成功转让给国内某知名企业,一次性获得转让费数百万元。
  2008年,华南植物园与广东翁源县江尾镇签署协议,合作开展兰花新品种研发等方面工作,并成为首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技术依托单位。
  在热带亚热带植物抗寒生理、南方水果的保鲜技术和采摘后生理研究等方面,华南植物园特色优势明显。关于植物衰老、植物抗逆性与活性氧代谢失调的关系等的研究,已经在柑桔、香蕉、荔枝等热带名优水果的保鲜技术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探索华南地区特有水果走向全国和世界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华南植物园从2006年开始与广东省肇庆市科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南方水果新型功能性保鲜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攻关,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沙糖桔保鲜的企业质量标准,获得了果蔬保鲜剂(果鲜堡)生产许可证。2008年沙糖桔保鲜项目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华南植物园协助华贡集团将大量沙糖桔成功出口马来西亚等国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了提高中药材沉香的产量,华南植物园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沉香结香规律的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沉香脂类物质的形成过程,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华南植物园率先引入重要经济植物檀香,经过30多年的研究、试验与推广,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来,华南植物园向社会提供、推荐或推广应用的各类植物约2000种。
 
   三方共建:大幅提升综合实力

2003年12月16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排中),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右)的陪同下,视察华南植物园。

   

   2009年3月31日~4月1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共建华南植物园项目在广州通过验收,共建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华南植物园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植物资源保育、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基地的能力和水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打造了一个符合国际大都市的亮丽景点。
   在我国重要战略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项目的实施使华南植物园新增保育物种6800余种,总数达13000多种,物种数量跃居全球2500多个植物园的前10位,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植物资源的储备库和研发平台。项目建成大幅度提升了华南植物园在我国植物学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植物园的引领者与示范者。
   新建成的气势恢弘、被誉为世界植物博物馆的展览温室群,集世界植物之大成,共收集保育植物近2500余种,囊括了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南极北极植物到沙漠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水下植物的各类代表性植物,观赏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

华南植物园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

   在城市园林景观、寓教于乐的知识传播和科普旅游方面,三方共建后的华南植物园提升了广州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软实力,也成为广州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城市景观。共建后的华南植物园为市民提供了高雅、文明的生态休闲胜地,丰富和提升了广州市的文化内涵。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华南植物园的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园区内各类科普基地与实习基地数已经增至30余个,并建立了国内首个植物园科普传媒硕士点。华南植物园多年来坚持开展植物学、生态学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曾先后策划了“世界植物奇观”——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开放科普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而且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华南植物园,走进大自然,感受科学的魅力。20世纪80年代,华南植物园被评为“羊城新八景”;2008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华南植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入园游客达到创纪录的75.8万人次。
 
   学科布局:为跨越式发展奠基

2002年5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左四)视察华南植物园。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左)视察华南植物园。


   建所初期至改隶中国科学院之前(1929~1953),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基本上属单一学科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华南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的植物标本采集和分类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1956年建立华南植物所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华南植物园的物种保育和科研工作开始取得长足的进步。
   80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随着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和野外台站的建立,华南植物园已由过去的单一学科研究机构逐渐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国立植物学研究机构,科研工作也由原来以植物分类学为主、其他学科兼顾,逐渐转变成为以系统演化和恢复生态并重,同时兼顾生物技术创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格局。
   20世纪50~60年代,华南植物所以植物分类学研究为主,同时按照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规划的需要,先后建立起了地植物学和生态学(1955)、植物生理学(1955)、植物资源学(1958)、植物园林学、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形态解剖学(1962)、植物遗传学(1973)等研究室(组)。1999年,华南植物所将研究室进一步凝练为系统演化植物学、恢复生态学、农业与资源植物学等3个研究中心和1个植物保育中心。
   1959年,我国第一个生态恢复定位研究站——电白县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在广东省电白县建成,该研究站长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与植被恢复工作。1974年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978年和1984年又相继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3个台站的建立,特别是后2个台站进入国家站系列后,极大地增强了华南植物园的生态学研究实力和水平。
   2002年4月华南植物园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07年1月,华南植物园围绕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当前国际植物学、生态学和农学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领域,根据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重新设置了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领域、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等6大学科领域,6大学科领域下设22个创新研究组。目前,创新研究组已迅速发展到30个。实践证明,这一学科布局更有利于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更有利于华南植物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7年来,华南植物园科研能力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项目层次大幅提升;学术水平显著提高,科研产出取得突破;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态势良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群工作、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表示:华南植物园将秉承80年来作为国立研究机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学术传统,立足华南,拓展世界同气候带的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植物学的发展,为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广州市的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华南植物园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致力于植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创新,将华南植物园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学植物园。


附件下载: